muv同人吧 关注:2,191贴子:58,991

回复:【认真吐槽】一个小白来看所谓的‘反思’的反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别急别急,接下来还有重头戏,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了。
论,战术机的诞生。
这里我们还是截取一下某位‘军宅’的一己之见。
首先,他用了以色列和埃及的战争作为举例。
其实这个例子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可你要拿它当作是对比美苏两国的参照我就只能说贻笑大方了。
当年轰动世界的‘西方81军演’,出动了尽五十万人的精锐部队,上千架作战飞机,几乎是体现了那个时候最强的军事帝国的尖端实力。
而管中窥豹的我们,也能看到苏联那庞大的军事力量后可怕的工业力量。
就像二战中,在美国人的援助到达前苏联人早就发动反攻一样,所谓的苏联依靠美国才能从损失中走出来的说法,可以当作是一纸笑谈了。
我们不妨再看看苏联的空军力量到底有多恐怖吧。
1991年底苏联解体前,空军总兵力为42万人,编成39个师90个团。
装备各型飞机1.3万架,全部由苏联航空工业部门提供。其中作战飞机5082架,包括远程轰炸机177架、歼击轰炸机1780架、强击机460架、歼击机2 130架,侦察机475架、电子战飞机60架、运输机620架。
而且我们这里要注意了,如果是苏联和美国人、欧洲人开战,那么这些作战飞机也只能说勉强足够,因为苏联人会面对的是有脑袋的人类,而不是没有脑袋一线平推,把部队大量拥挤在地表的BETA。
BETA还没有EMP,ECM等电子干扰手段,等同空军来说是完全单向透明的作战环境。
唯一构成威胁的光线级……老实说,我真的不想卖弄书单说苏联人的火炮多NB,我们就拿一战时期,凡尔登战役来看。
1916年2月21日,为了不暴露主要突击方向,德国军队用1,200门大炮对40公里的战线进行了8个半小时的集中轰击,发射了一百万发炮弹,这也是BF1中,那位破阵穆勒的手笔。
做个简单除法,一分钟也至少有2000多发炮弹坠入BETA的阵线。
而且这还没有算上迫击炮等小口径火炮。
反观BETA,光线种是1%,重光线种也是1%来着……也就是总量的2%,按照2W级一波的部队计算,大概是400只光线种,即1分钟1400发拦截的能力。
也就是说,BETA的攻势哪怕是对上准备充分的一战德军都只能勉强算够的程度,那么加上坦克洪流、波浪攻势、巡航导弹,BETA的胜算又在哪里呢?战术机又是为何诞生呢?
哦对了,还有一条神论我是要单独拿出来拍打的。
“五角大厦曾经以此推算倘若华约在国境线上配备的部队都是与埃及军这种水准相似的程度,则北约诸国的空军共计约4500架的战力将会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开打后9~12天内消耗殆尽。”
首先我且不论这个论调是出自五角大楼的哪一位参谋官,我只想说的是,人类与人类的战争和人类与BETA的战争完全不同。
这4500架的损失,是建立在对制空权的争夺上,大家都知道现代战争制空权尤为重要,可以说是不死不休的争夺对象,所以才会有那么高的损失。
那么BETA根本没有空军的前提下,也就不需要频繁出动战斗机去争夺不存在的制空权,那所谓的可怕的损失也就不存在了。
啊,当然日本人除外,毕竟别人喜欢神风不是吗
那么在开战时就能理解光线级的拦截能力的前提下,还要让剩下的飞机前赴后继的送死?
而且有一点要明确的是,冷战时期已经不流行二战中,或是皇牌空战里那样大机群作战了,各作战空域的飞机都比较分散,哪怕是全面进攻也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样,天空一堆飞机一拥而上。不好意思,那个叫送死不叫作战。
所以说,先期的损失很可能也就锁定在一百架左右,这可能还要算上直升机、侦察机和无人机一类的设备。


IP属地:重庆18楼2017-10-02 11:49
收起回复
    那么上面说了那么大一堆,可能很多原作党认为是‘废话’的东西,最后的重头戏也该登场了。
    总结“全面否定,战术机可能研发的存在性。”
    首先,我们来脑补下,在大宇宙意志的干涉下,战术机是怎么研发出来的吧。
    面对BETA光线级的威胁,高空作战的飞机几乎无法在光线级被清除前投入战斗,那么各国精英的科学家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首先,他们把自己现有的,最尖端的技术拿了出来,然后各种对比参考做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
    “我们需要一种18米高,能飞亚音速(超音速?),必须是人形,还必须使用两套动力系统的超级兵器!”
    然后他们依靠尖端的科技做出来了,结果非常完美,那些18米高的铁疙瘩不仅能飞还能跳,还能灵活的跟人类一样,简直完美。
    可这个时候,反对的声音出现了。
    “既然我们能做出能让18米高的人形机器人飞起来的科技,为什么不把这样的科技用在常规装甲单位上,或是用在垂直起降的战机上?”
    啪,大宇宙意志干涉下,提出这个论点的人被抹杀了。
    “我们可以用直升机,苏联人的Mi-24,还有我们的眼镜蛇,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带来的收益,改造直升机发动机,让他们更快,载弹量更大。”
    啪,大宇宙意志干涉下,提出这个论点的人被抹杀了。
    “那个,我记得我们在月球上,是不是有一种叫做Hardyman的动力装甲?”
    啪,大宇宙意志干涉下,提出这个论点的人被抹杀了。
    那么,在大宇宙意志的干涉下,战术机横空登场。
    啪啪啪啪简直完美是不是?


    IP属地:重庆19楼2017-10-02 12:19
    收起回复
      没完,没完哦~这边后面还有更加神器的论调呢。

      首先,这个论点的提出者用了战舰的发展史,战机的发展史来做支撑,诚然是没问题的,可带入战术级我就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战术机终归来说是战斗机失势后的产物,那么研发战术机的科学家们是怎么脑洞新奇,把天上飞的飞机和地上跑的动力盔甲结合在一起的?
      如果说当年苏联人想做空中坦克,把武装直升机重型化的研究还有迹可循,那这个战术机的诞生就完全是XJBCD。
      我们要明白这样一点,人类不是欧克兽人,不是什么东西都是无脑的堆砌重量、质量,科学家不是大技霸,不是什么垃圾随便拼凑起来都能亚空间航行。
      如果说到这里大家还不明白,我不防举个例子。
      二战时期,战列舰的炮口一度达到460mm的口径,如果按照大就是好的思维,现在的战列舰至少口径也得是800mm了吧?
      同样,为什么二战时期重型坦克被淘汰了,老鼠成为笑料?主战坦克成为主流?
      很简单,武器的发展不是单纯的堆砌重量,堆砌吨位和大小体积,而是科学的利用技术来进行一步一步的强化。
      那么我们把话题拉回来,拉回到战术机上。
      首先,光线级的出现让后面的作战都围绕在如何歼灭光线级上,这个重担无疑是落在了武装直升机上,或是更先进一点的‘喷气式直升机’。
      战斗机飞行员会大量转型为武装直升机飞行员,同时早在苏联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发这一类的技术,甚至加拿大等国也有涉猎,在BETA入侵的刺激下这一类技术肯定会更早的发育完全。
      直升机可以长时间停留,起飞要求也很小,载弹量并不低,要知道TV黑之宣告里,美国人的海盗旗搭载8枚(好像是4?)导弹,与之相比Mi-24在没有G元素燃料的加持,黑科技的完善下,都有六个挂架,在考虑对空的情况下都能保证八枚空对地导弹的载量,还有两个火箭巢发射器。
      火力方面被完爆不说,造价、飞行员的培训还落了下风,根本就是一坨18米的废铁。
      至于战斗机该如何处置。
      我只想说一句话。
      战斗机的作用是用来争夺制空权,当不存在制空权争夺的情况下时,战斗机的研发会停滞,会转移到更需要的地方,就是这么简单。


      IP属地:重庆20楼2017-10-02 12:49
      收起回复
        話説你的奥扎奇還冩不冩,不冩的話我就在聯動中繼續冩下去了


        22楼2017-10-03 00:19
        收起回复
          从军事学的角度出发 算算标准单位的摧毁效率战术机这个东西基本上就不可能弄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7-10-03 18:32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24楼2017-10-03 19:57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26楼2017-10-03 20:00
              收起回复
                说个笑话:其实(ಡωಡ) 战术机跟运载火箭是一个价位的,如此一来就科学了……………………不少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7-10-04 12:19
                回复
                  给楼主顶一个,科普贴好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7-10-06 09:20
                  回复
                    不过现在的萝卜片烂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除了高达,基本上能看的屈指可数,前两天补完了革命机,讲真的,比起动画版的黑色宣告差的不是一点两点。剧情烂的无话可说,靠着大神级的声优和日升爸爸的大笔拨款也救不回来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7-10-06 11:16
                    收起回复
                      万能的楼主,那么你对吧战术机跟驾驶员等比例缩小10倍有什么看法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7-10-06 13:08
                      收起回复
                        鱼鹰直升机上的火绳枪?


                        IP属地:福建31楼2017-10-14 01:17
                        回复
                          官设中东德全国上下五百机,其实也不算少了,造价和一水的高科技的确是矛盾重重。另外印象中驾驶员是有外骨骼可以带的,估计得被步兵捶死。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7-10-14 09:56
                          回复
                            看了科普想咨询一些问题:
                            1.要合理化光线的拦截效率,应该怎么设计比较合理?像eva雷天使那样一发拦多弹?还是加快射击速度?
                            2.皮卡是死路一条的话,在大吧也有人抬出过自行火炮的补给问题然后和找事的吧务吵架。你认为机动作战怎样部署合理?
                            3.突击级的外壳的莫氏硬度应该有多高(抛去韧性问题)?
                            4.你认为战术机应该携带什么样的武器才不算水管而且比较实用?(虽然战术机非常不合理,但这毕竟是muv的魂)
                            5.在机械化程度不足的情况下,人类陆军的战术和设定里的有多大差异?像东德那样搞要塞群合理吗?不合理的话怎么样比较合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7-10-14 10: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