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v同人吧 关注:2,185贴子:58,969
  • 13回复贴,共1

【认真吐槽】一个小白来看所谓的‘反思’的反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在脑袋上: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说过,老子就是要在虚拟的世界中找现实。
MUV作为游戏本身来说是优秀的,设定为故事服务方面也做得很好,所以我们在评价其设定出现漏洞或不合理的地方时,并不是否定了游戏的价值,所以在看之前各位看官一定要理解清楚。
同理,既然是讨论设定,那么认真就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我发这个帖子纯粹是因为看了另外某个自称‘军宅’的人的反思,所以我才想了想发了这个帖子,说白了就是针尖对麦芒。
大家有什么,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反正该你顾忌的东西度娘都帮你HX了。


IP属地:重庆1楼2017-10-02 00:41回复
    ============================================
    (照抄格式我自豪)
    暂时就想到这三个点,之后有可能会补充,当然也可能不会。
    1.笑谈核武无用论
    2.百斤面蒸寿桃——**点心
    3.鱼鹰直升机上的火绳枪


    IP属地:重庆2楼2017-10-02 00:56
    回复
      1.笑谈核武无用论,第一部分
      排山倒海的冲击波
      想当年人生第一次见到核武器失效,还是从《火星人玩转地球》里,外形首领一根烟枪就废了地球导弹的那一幕开始。
      那荒诞的一幕至今也算是记忆犹新。
      而在那之后,独立日,天际浩劫等科幻剧也把人类的‘不灭之光’描绘成了不堪一击的**。
      那么,在MUV世界观里,核武器也会是这么**吗?
      我先不说答案,我在此只想问几个简单的问题。
      首先,有这么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论调看上去还非常有道理的带歪了很多人的看法。
      “我们大概会看到突击级被核暴风掀飞起来滚了几圈的模样———但大致上也不算什麼致命伤。”
      我们简而言之,那就是否定核弹冲击波对BETA的杀伤力。
      实际上这也是我个人最纳闷的一点。
      这里我先不列举什么公式,什么力学,什么军事知识,我只想说,如果你是一名战术机驾驶员,你被告知你的敌人能够抗住核弹的冲击波,并且被掀飞到半空掉下来翻个几圈还能继续作战,并几乎不受影响。
      那么,你唯一能灭敌的武器只有37小水管和120mm榴弹。
      请问你的心理阴影有多大。
      我想任何一个有一点常识的人都会问,这样的敌人,我用炮弹打得死吗?不应该给我好用的反物质步枪吗?
      对啊,能够硬抗冲击波,还能做到几乎毫发无损的敌人,其结构强度已经是违背了物理法则的存在,不要说火药动能武器了,就算是陨石掉下来,不好意思别人也是拍拍身就起来的份儿。
      可要是BETA是那种独立日类型的,自带护盾,或者干脆就跟某些火星骑士一样,用脸拍你都能把你从地球上抹掉的黑科技,我也就不纠结了。
      可是呢,37小水管都能干掉的生物构造体,你凭什么说能脸抗核弹?
      脸都能抗核弹了,你又凭什么被37小水管干掉?
      那么说到现在,我们不妨来模拟下核武器攻击对BETA造成的损害吧。
      作为正方,我选择的是徐娘半老的民兵1。
      民兵1的载弹量为 100 万吨级的核弹头,这里我先忽略光线级的拦截问题,直接让核武器命中靶心。
      当前的核武器主流模式都是空爆,那么弹头在引爆后,处于爆炸中心位置的毋庸置疑已经是被气化了。
      那么那些没有被气化的呢?
      那么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冲击波(单位是我这里为了方便统一用psi表达)。
      1979年美国技术评估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的报告《核战争的效应The Effects of Nuclear War》 里面取的是5psi以上(50%死亡),而12psi以上则是近100%死亡。

      而北约方面也有相应的标准。
      二到十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1psi左右(16平方千米)
      二到十层,钢结构,抗震建筑”:21psi左右(2平方千米)20psi的冲击波已经可以把美国国会大楼这样的建筑物完全摧毁。
      【附图一张,下表中行表示需要的冲击波超压值,列表示武器型号,数字是覆盖240平方千米所需要的弹头数量】

      其中武器当量分别为
      B-83 120万吨
      W-88 45.5
      W-80 15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覆盖240平方千米的 21psi 最大杀伤冲击波需要9枚。
      换言之我们稍微做一个简单的乘除法也能明白,一枚100万吨的核武器空爆造成的冲击波杀伤,最大21psi的杀伤范围也有25平方千米左右。
      而且这还是威力最大的部分,依次递减下来的冲击波破坏力,仍然具有相当足够的杀伤力。
      所以,哪怕是递减到最弱的等级,100万吨的核弹头冲击波的毁伤面积也有足足尽两百平方千米。
      在这个范围内,21psi距离内的BETA基本上已经是一句话形容了。
      “来两斤精肉,细细的切成臊子。”
      后面16、15、14的,12以上的,也是内部结构损毁严重,基本上失去行动能力,就剩一口气了。
      12以下6以上的,半残废,行动能力极大影响,能跑但也跑不了多快。
      那么恭喜那些6psi范围内的BETA吧,那些就是真正的翻几圈还能站起来继续跑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白的是,核武器对于BETA的杀伤绝对不是爆心那被蒸发的一部分,其冲击波对BETA的杀伤同样巨大。
      不过呢,我想还是有人会死缠烂打说,BETA是火星科技之类的,对啊,它的确是外形科技,可为什么被37小水管打爆了呢?这个坑,请让吉宗同志来带你解释吧(笑)。
      【本部分完,开放讨论】


      IP属地:重庆3楼2017-10-02 02:00
      收起回复
        第二部分,核武器使用后果及生产
        说实在的,这可能是最无聊的一部分了,因为我不用举例子列数据大家也很清楚,在冷战时期,美苏两方为了能相互毁灭各自,准备的核武器数量那是令人发指的。
        无论储存多么困难,制造多么麻烦,在情况需要的前提下,这对于超级大国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当然,你要从小市民的角度去看问题的话,那出发点就是错的,这就好比让你从原材料开采开始去做一部手机样,谁一个人都办不到,可富士康每天的产量都是好几百万。
        而核武器造成的后果……
        不好意思,被BETA攻陷的后果似乎并不比核武器好太多哦。
        原作设定中明确提到过,BETA占领的区域会变成人类完全无法居住的废墟,这个完全无法居住如果我按照,西方的严重结构性毁伤(severe structural damage,SSD)来看,那么这个城市基本上和被核打击完全没有差别了。
        如果只是日本人对完全无法居住这一点理解上不同的话,就不做讨论了,毕竟没有电脑和风俗街的日本的确也不是人呆的地方
        然后还提一点。
        苏联冷战时期用于核环境下作战的装甲单位,并不只有那一个黑科技产物,特别是装甲单位都进行了三防处理,法拉第笼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
        这些东西我也懒得科普,因为太烂大街了,冷战时期双方对核防护都做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完全可以适应和核环境下的战斗。
        这个东西就和全武装越野一样,让你平头老百姓去做肯定不行,而军队就另当别论了。
        最后的最后,就光线级的拦截问题……抱歉,那个我也没办法【耸肩】
        哈哈,是不是听了半天感觉最后没啥进展,毕竟被拦截了那还打个屁啊?
        可问题就在于,打上去没威力,和打不中,打中了才有威力是两个概念哦~大家一定要记清楚。
        那么核武器方面就暂时讨论到这里,接下来是第二部分,我们亲爱的‘百斤面蒸的寿桃’——“战术机。”


        IP属地:重庆4楼2017-10-02 02:21
        回复
          2.百斤面蒸寿桃——垃圾点心(度娘和谐没办法)
          机甲,男人的浪漫,小朋友的梦想。
          可以说,机甲这种文化里,人形是绝对必须存在的要素,可以说已经是一种浪漫情怀在里面,吐槽人形机甲不合理的人都可以说是‘不解风情’。
          可问题就是,今天我小叮当就是要搞事情,就是要在虚幻的时间中找存在感。
          人类的祖先退化了尾巴,到陆地上生活,学会了实用工具,进化出了现在的结果。
          其中有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叫做——电视。
          那么,我们小时候一般在电视上都会看到一个栏目,叫探索。
          那里面经常会介绍一些野生动物,很多时候都会说,XX动物和人类相比有XX倍的爆发力、咬合力、耐力,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动物的身体构造。
          这里有一点很明显。
          在不依靠外界工具的情况下,兽形比人形更有战斗力。
          这里不要提什么国术、散打,你有本事和老虎去散打下试试?
          所以如果要深究战术机的合理性,那么其构造肯定不是人形,但若是这么说也不能算是反驳战术机的合理性。
          呵呵,若是觉得这样就结束了,那就太甜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这一点。
          战术机到底浪费了多少先进的设备资源和技术资料。
          一、推进系统
          很多人吹战术机都不免要把战术机的速度拿出来做,那我就纳闷了。
          这个世界的科技,能让一个18米高的铁疙瘩飞起来,跳起来,做匍匐飞行,那么让装甲车、坦克也拥有同样的能力会很难吗,难不成你要告诉我那个18迷高的铁人气动完爆装甲车?
          美国佬用在肥电F35上的‘JSF/F119-SE611’发动机,也就能把肥电带起来,那么就是用脚拇指想也能明白,18米高的钢铁巨人怎么也比F35重吧?
          这个时候,原作党千万不要说什么高科技纳米材料,超轻型骨架,这东西,你是越把科技树往上推就越是在作茧自缚。
          至于有人说‘G元素’让燃料有所强化,那这个道理不TMD还是一样的啊!
          哦对了,有人可能说,战术机的跳跃单元塞不到装甲车和坦克上。
          在这里我想明确一点。
          计算机是由大到小。
          发动机是由小到大。
          明白?
          二、操作系统
          众所周知,人类至今也无法解析自身大脑的秘密,我们身体上成千上百块肌肉支撑起了这副皮囊。
          那么我们把这个操作,交给电脑,交给系统进行界面化,然后再返回到我们人来进行操控会怎样呢?
          我们再说明白点。
          把你全身的每个关节、骨头、肌肉都分配一个‘快捷键’,然后你自己再用这些快捷键来操纵你的身体,那么这样操纵下你能从电脑前走到厕所吗?
          然而游戏里做到了,请注意在这里我不是说游戏的设定不合理,而是说这种高科技的操作系统,以及延伸下来的众多科技树都被完完全全的浪费了。
          浪费在了一堆18米高的垃圾点心上了。
          所以我们就能看到,手持突击步枪,装备冷战时期装具的士兵,和那堆科技树甩了现在地球人至少六七十年的‘科技结晶’并肩作战的奇景了。


          IP属地:重庆5楼2017-10-02 03:01
          收起回复
            三、武器系统
            这是战术机上唯一没有浪费的东西,也是及其匪夷所思的东西。
            在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下战术机的几个优点。
            1.速度快,的确比装甲车坦克快,也略胜直升机一筹。
            2.造型帅,这个就不解释了
            3.驾驶员大部分都是妹子……啊呸,开坦克的也可能是妹子啊!
            3.负重高,毕竟有18米,搞搞土工运输还是很不错的。
            综上所述,战术机的两大特点来了,速度快、负重高。
            那么我们伟大的吉宗同志是怎么发挥这两项特点的呢?


            IP属地:重庆6楼2017-10-02 03:02
            收起回复
              武器,37小水管+枪榴弹。
              ……
              啊对了,还有那啥,海盗中队有导弹对吧。
              哦,米格还有盾牌呢。
              哦哦,对了,还有那个什么什么电磁炮对吧。
              所以呢?
              没了。


              IP属地:重庆7楼2017-10-02 03:02
              收起回复
                一个18米高的铁疙瘩,主要武器竟然是37小水管。这怎么想都匪夷所思吧。
                先不说什么载弹量,负重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37mm的机炮在现实中也是非常小口径的东西,进行车载一体化改造后,大小也并不夸张。
                可问题是,战术机上那么大把突击步枪,居然口径只有37mm,这是在挑战德国人的下限,还是为了彰显某种‘匠人精神’?
                虽然我也知道后续出现了火力强化版的战术机,比如A10和其他后继型号,但怎么想这么弱的火力投送能力,还不如造几辆通古斯卡,和双联75炮,便宜还不浪费人员,最便宜的皮卡车15点一辆哦~


                IP属地:重庆8楼2017-10-02 03:02
                收起回复
                  我们想想下,当你深陷BETA重围是,一台帅炸的机甲从天而降,然后用手中的37小水管扫了一梭子就要换子弹的场景是多么精彩吧。


                  IP属地:重庆9楼2017-10-02 03:02
                  收起回复
                    而且就算是后继机型加强了火力,额明明只要在直升机或装甲车上做出改进就能达到的目的,硬是饶了一大圈才走回来,这难道也算是所谓的‘匠人精神’咯?


                    IP属地:重庆10楼2017-10-02 03:03
                    收起回复
                      补充点1.尴尬的战场地位
                      LS居然没有出现说‘战术机对付光线级是挪用,真正作用是深入巢穴摧毁头脑级’这种论调的人,我感觉太欣慰了。
                      不过,这阻止不了我打脸的继续。
                      首先,我这里截取一段隔壁某位军宅的‘干货’。
                      “根据喀山与明斯克两次巢穴的攻略经验都显示出,BETA巢穴的构造内部是呈现垂直分怖,最大会形成地上700m、地下深达2000m以上的'蚁穴与纵坑'的巨大高低落差,这个非地球自然形成的奇异环境对於一度压制了巢穴外部、并派遣突入部队进去的苏联军机械化部队而言造成了莫大的震撼与困境。在喀山战役中使用步兵尝试垂降进入巢穴深处的尝试不必说,下场是灾难性的。”
                      我要承认的是,BETA本身来说光由步兵对抗的确太吃力,而且像这种地底环境人员行动困难,补给困难的情况下单一投入步兵是很作死的。
                      那……投入战术机就不作死了?
                      我们要明确一点,在这种洞穴环境内,战术机所谓的越野能力除了跳跃单元外,就是那两只能跨过障碍物的脚了。
                      这两点某种程度上的确比轮式步战车、坦克要好,可仅仅如此了。
                      早在前苏联时期,大家肯定听说过在切尔诺贝利,那个盖上潘多拉魔盒盖子的M26直升机。
                      当时,在强辐射环境下,要把重达几十吨重的水泥棺顶盖送到事故反应堆上空,无异于是在岩浆上跳芭蕾,可别人苏联就是做到了。
                      而同样的西方阵营,利用直升机空运小型、中型战车的技术也是同步跟进,这个只是单纯的科技发展带来的必要结果而已。

                      我们用傻瓜办法去看,这几十吨的载重量,挂T62这样的坦克虽然非常勉强,但并不是做不到吧,依照跳跃单元那可怕的黑科技,我觉得别说是T62,恐怕用这样的科技树做出来的直升机,连和谐号都能挂出来吧。
                      退一万步,不挂坦克,我挂装甲车总可以吧。
                      诸如БТР-60、通古斯卡,这一类的装甲车所搭载的火力,随便看也明白远远胜于战术机。
                      而且装甲车本身还可携带步兵、补给,要明白这可是战术机做不到的,就算能做到也不如装甲车做得好。
                      【PS:除了水泥石棺,M26还运送过一头25吨重的猛犸冰冻尸体。】
                      在在在退一万步,如果说战术机和高达里的吉姆,扎古一样,不要命的几千几千的投入,用数量优势淹死敌人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可战术机被定位成精锐的高科技单位,一个战区总兵力也不过几百,当作突击队投入明显是数量严重不足。
                      那么,这个时候肯定有人说世界观啦,地球大面积破坏啦,生产力更不是啦。
                      那问题来了,既然生产力无法支撑这种昂贵废铁,那还一个劲生产干什么?把同等的资源换成常规装甲部队岂不是美滋滋的?
                      而且,我记得原著里清清楚楚的说过,战术机的诞生是因为‘义肢技术’的发达,那么既然如此发达,那外骨骼呢?动力盔甲呢,这些东西的科技含量远远低于战术机,你要硬说合理性的话,不好意思,战术机综上所述根本没有存在的合理性。


                      IP属地:重庆15楼2017-10-02 10:51
                      收起回复
                        别急别急,接下来还有重头戏,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了。
                        论,战术机的诞生。
                        这里我们还是截取一下某位‘军宅’的一己之见。
                        首先,他用了以色列和埃及的战争作为举例。
                        其实这个例子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可你要拿它当作是对比美苏两国的参照我就只能说贻笑大方了。
                        当年轰动世界的‘西方81军演’,出动了尽五十万人的精锐部队,上千架作战飞机,几乎是体现了那个时候最强的军事帝国的尖端实力。
                        而管中窥豹的我们,也能看到苏联那庞大的军事力量后可怕的工业力量。
                        就像二战中,在美国人的援助到达前苏联人早就发动反攻一样,所谓的苏联依靠美国才能从损失中走出来的说法,可以当作是一纸笑谈了。
                        我们不妨再看看苏联的空军力量到底有多恐怖吧。
                        1991年底苏联解体前,空军总兵力为42万人,编成39个师90个团。
                        装备各型飞机1.3万架,全部由苏联航空工业部门提供。其中作战飞机5082架,包括远程轰炸机177架、歼击轰炸机1780架、强击机460架、歼击机2 130架,侦察机475架、电子战飞机60架、运输机620架。
                        而且我们这里要注意了,如果是苏联和美国人、欧洲人开战,那么这些作战飞机也只能说勉强足够,因为苏联人会面对的是有脑袋的人类,而不是没有脑袋一线平推,把部队大量拥挤在地表的BETA。
                        BETA还没有EMP,ECM等电子干扰手段,等同空军来说是完全单向透明的作战环境。
                        唯一构成威胁的光线级……老实说,我真的不想卖弄书单说苏联人的火炮多NB,我们就拿一战时期,凡尔登战役来看。
                        1916年2月21日,为了不暴露主要突击方向,德国军队用1,200门大炮对40公里的战线进行了8个半小时的集中轰击,发射了一百万发炮弹,这也是BF1中,那位破阵穆勒的手笔。
                        做个简单除法,一分钟也至少有2000多发炮弹坠入BETA的阵线。
                        而且这还没有算上迫击炮等小口径火炮。
                        反观BETA,光线种是1%,重光线种也是1%来着……也就是总量的2%,按照2W级一波的部队计算,大概是400只光线种,即1分钟1400发拦截的能力。
                        也就是说,BETA的攻势哪怕是对上准备充分的一战德军都只能勉强算够的程度,那么加上坦克洪流、波浪攻势、巡航导弹,BETA的胜算又在哪里呢?战术机又是为何诞生呢?
                        哦对了,还有一条神论我是要单独拿出来拍打的。
                        “五角大厦曾经以此推算倘若华约在国境线上配备的部队都是与埃及军这种水准相似的程度,则北约诸国的空军共计约4500架的战力将会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开打后9~12天内消耗殆尽。”
                        首先我且不论这个论调是出自五角大楼的哪一位参谋官,我只想说的是,人类与人类的战争和人类与BETA的战争完全不同。
                        这4500架的损失,是建立在对制空权的争夺上,大家都知道现代战争制空权尤为重要,可以说是不死不休的争夺对象,所以才会有那么高的损失。
                        那么BETA根本没有空军的前提下,也就不需要频繁出动战斗机去争夺不存在的制空权,那所谓的可怕的损失也就不存在了。
                        啊,当然日本人除外,毕竟别人喜欢神风不是吗
                        那么在开战时就能理解光线级的拦截能力的前提下,还要让剩下的飞机前赴后继的送死?
                        而且有一点要明确的是,冷战时期已经不流行二战中,或是皇牌空战里那样大机群作战了,各作战空域的飞机都比较分散,哪怕是全面进攻也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样,天空一堆飞机一拥而上。不好意思,那个叫送死不叫作战。
                        所以说,先期的损失很可能也就锁定在一百架左右,这可能还要算上直升机、侦察机和无人机一类的设备。


                        IP属地:重庆18楼2017-10-02 11:49
                        收起回复
                          那么上面说了那么大一堆,可能很多原作党认为是‘废话’的东西,最后的重头戏也该登场了。
                          总结“全面否定,战术机可能研发的存在性。”
                          首先,我们来脑补下,在大宇宙意志的干涉下,战术机是怎么研发出来的吧。
                          面对BETA光线级的威胁,高空作战的飞机几乎无法在光线级被清除前投入战斗,那么各国精英的科学家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首先,他们把自己现有的,最尖端的技术拿了出来,然后各种对比参考做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
                          “我们需要一种18米高,能飞亚音速(超音速?),必须是人形,还必须使用两套动力系统的超级兵器!”
                          然后他们依靠尖端的科技做出来了,结果非常完美,那些18米高的铁疙瘩不仅能飞还能跳,还能灵活的跟人类一样,简直完美。
                          可这个时候,反对的声音出现了。
                          “既然我们能做出能让18米高的人形机器人飞起来的科技,为什么不把这样的科技用在常规装甲单位上,或是用在垂直起降的战机上?”
                          啪,大宇宙意志干涉下,提出这个论点的人被抹杀了。
                          “我们可以用直升机,苏联人的Mi-24,还有我们的眼镜蛇,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带来的收益,改造直升机发动机,让他们更快,载弹量更大。”
                          啪,大宇宙意志干涉下,提出这个论点的人被抹杀了。
                          “那个,我记得我们在月球上,是不是有一种叫做Hardyman的动力装甲?”
                          啪,大宇宙意志干涉下,提出这个论点的人被抹杀了。
                          那么,在大宇宙意志的干涉下,战术机横空登场。
                          啪啪啪啪简直完美是不是?


                          IP属地:重庆19楼2017-10-02 12:19
                          收起回复
                            没完,没完哦~这边后面还有更加神器的论调呢。

                            首先,这个论点的提出者用了战舰的发展史,战机的发展史来做支撑,诚然是没问题的,可带入战术级我就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战术机终归来说是战斗机失势后的产物,那么研发战术机的科学家们是怎么脑洞新奇,把天上飞的飞机和地上跑的动力盔甲结合在一起的?
                            如果说当年苏联人想做空中坦克,把武装直升机重型化的研究还有迹可循,那这个战术机的诞生就完全是XJBCD。
                            我们要明白这样一点,人类不是欧克兽人,不是什么东西都是无脑的堆砌重量、质量,科学家不是大技霸,不是什么垃圾随便拼凑起来都能亚空间航行。
                            如果说到这里大家还不明白,我不防举个例子。
                            二战时期,战列舰的炮口一度达到460mm的口径,如果按照大就是好的思维,现在的战列舰至少口径也得是800mm了吧?
                            同样,为什么二战时期重型坦克被淘汰了,老鼠成为笑料?主战坦克成为主流?
                            很简单,武器的发展不是单纯的堆砌重量,堆砌吨位和大小体积,而是科学的利用技术来进行一步一步的强化。
                            那么我们把话题拉回来,拉回到战术机上。
                            首先,光线级的出现让后面的作战都围绕在如何歼灭光线级上,这个重担无疑是落在了武装直升机上,或是更先进一点的‘喷气式直升机’。
                            战斗机飞行员会大量转型为武装直升机飞行员,同时早在苏联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发这一类的技术,甚至加拿大等国也有涉猎,在BETA入侵的刺激下这一类技术肯定会更早的发育完全。
                            直升机可以长时间停留,起飞要求也很小,载弹量并不低,要知道TV黑之宣告里,美国人的海盗旗搭载8枚(好像是4?)导弹,与之相比Mi-24在没有G元素燃料的加持,黑科技的完善下,都有六个挂架,在考虑对空的情况下都能保证八枚空对地导弹的载量,还有两个火箭巢发射器。
                            火力方面被完爆不说,造价、飞行员的培训还落了下风,根本就是一坨18米的废铁。
                            至于战斗机该如何处置。
                            我只想说一句话。
                            战斗机的作用是用来争夺制空权,当不存在制空权争夺的情况下时,战斗机的研发会停滞,会转移到更需要的地方,就是这么简单。


                            IP属地:重庆20楼2017-10-02 12: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