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咋说吧 关注:5贴子:316
  • 0回复贴,共1

关于高考的优惠政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京以前用的也是全国卷,其实无论用什么卷,光比总分也是没意义的。 
首先,不同的卷子总分不一样,比如以前上海考4科的时候全国是考5科,总分就差100多。 
其次相同的卷子(全国统考)判分尺度也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试卷,在两个地区打分能差很多,因为一些地区为了提高本地学生的竞争力,能松就松。这也是为什么推行标准化考试的原因之一。 
再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高考制度并不成功,考试结果只能选出高分生,但不一定是高能生。 
上海和北京都是高考政策的受惠者,但是本质不同,是不能比的。 
上海在高考上是属于先行试点地区,开始的标准化考试,后来的3+2,再后来的3+X。99扩招以前,上海还早10多年就开始委培了。所谓的委陪,就是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哪来的回哪去,好处就是接受分比较低。这样极大的解决了低分学生的入学问题,反正国家拿上海做试验田,给一些优惠政策也是应该的。 
北京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其实高考政策是一种平衡政策,和国际贸易一样,我买你的土豆,你就要买我的计算机。各地区之间是一种名额互换关系,北京收山东20个学生,山东也要收同样数目的北京学生。问题是北京对全国招生的大学太多了,多到招生名额超过本地毕业生了。降低北京地区的录取分数线,就是降低全国学生进京的录取分数线。 
以前有过一个调查,同等条件下北京生员比上海生员录取分数线每科平均分低20分左右,差距好象最多的是湖北,大概是28分。 
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还有一些地区也是长期受照顾的,比如天津还有西部某些少数民族的省区。 
天津过去因为是京沪外唯一的直辖市,京沪招生分数线放在这里,所以国家对天津也不好意思太偏心。天津不符合民族优惠政策,也实在找不到其他借口,最后搞了一个京津一体化。 
天津没有足够的面向全国招生的大学不要紧,名额由北京背,然后再按照本地招生标准招北京学生。这也是为什么天津很多大学里北京学生特别多,多到要开班车接送的原因。 


IP属地:北京1楼2009-02-05 10:3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