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梁山
● 丁永林
明清以来,一提到梁山,大多会想到山东的水泊梁山。现今,更是无不以为梁山只在山东省梁山县境内。
其实,在中国目前版图内,冠以“梁山”的山多矣!
按臧励龢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梁山”条下,以山东梁山打头,即列有“即山西离石县东北之吕梁山”、“在安徽当涂县及和县”、“在福建彰浦县南”、“在陕西韩城县西,接郃阳县境”、“在陕西省南郑县东南”、“在陕西乾县西北五里”、“在四川梁山(平)县东北”、“四川省昭觉县之凉山,亦称梁山”等。
就是说,我国自古及今,称“梁山”者,计九处!
据杜贵晨和王守亮的《<水浒传>中山东镜像研究》考证,在上述各“梁山”历史上,最古也名气最大者,有三处:①《尚书·禹贡》中“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歧”之“梁(山)”说的是山西离石县东北的吕梁山;②《诗经·大雅·韩奕》中“奕奕梁山,维禹甸之”之“梁山”则有注释为陕西韩城县西、接郃阳县境的梁山;③《孟子·梁惠王下》中“大王去邠(音bīn),逾梁山”、也就是《诗经·大雅·绵》中“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率西水浒,至于歧下”所经之“梁山”,指的是陕西乾县西北五里处的梁山,后来,唐高宗李治与其妻女皇武则天的陵墓——乾陵即在该梁山之上。
还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省有梁山县,因境内有“梁山”而得名,设立于西魏元钦二年(公元553年),其后直到1952年的1500年间,一直名为梁山县,新中国成立后,因其与山东省梁山县同名,以境内有平坝,而1952年12月3日更名为梁平县,但县城所在地仍称“梁山镇”。
这里,谨说今山东省梁山县境内之梁山。
● 丁永林
明清以来,一提到梁山,大多会想到山东的水泊梁山。现今,更是无不以为梁山只在山东省梁山县境内。
其实,在中国目前版图内,冠以“梁山”的山多矣!
按臧励龢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梁山”条下,以山东梁山打头,即列有“即山西离石县东北之吕梁山”、“在安徽当涂县及和县”、“在福建彰浦县南”、“在陕西韩城县西,接郃阳县境”、“在陕西省南郑县东南”、“在陕西乾县西北五里”、“在四川梁山(平)县东北”、“四川省昭觉县之凉山,亦称梁山”等。
就是说,我国自古及今,称“梁山”者,计九处!
据杜贵晨和王守亮的《<水浒传>中山东镜像研究》考证,在上述各“梁山”历史上,最古也名气最大者,有三处:①《尚书·禹贡》中“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歧”之“梁(山)”说的是山西离石县东北的吕梁山;②《诗经·大雅·韩奕》中“奕奕梁山,维禹甸之”之“梁山”则有注释为陕西韩城县西、接郃阳县境的梁山;③《孟子·梁惠王下》中“大王去邠(音bīn),逾梁山”、也就是《诗经·大雅·绵》中“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率西水浒,至于歧下”所经之“梁山”,指的是陕西乾县西北五里处的梁山,后来,唐高宗李治与其妻女皇武则天的陵墓——乾陵即在该梁山之上。
还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省有梁山县,因境内有“梁山”而得名,设立于西魏元钦二年(公元553年),其后直到1952年的1500年间,一直名为梁山县,新中国成立后,因其与山东省梁山县同名,以境内有平坝,而1952年12月3日更名为梁平县,但县城所在地仍称“梁山镇”。
这里,谨说今山东省梁山县境内之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