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学吧 关注:1,509贴子:21,879
  • 12回复贴,共1

永远的梁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永远的梁山
● 丁永林
明清以来,一提到梁山,大多会想到山东的水泊梁山。现今,更是无不以为梁山只在山东省梁山县境内。
其实,在中国目前版图内,冠以“梁山”的山多矣!
按臧励龢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梁山”条下,以山东梁山打头,即列有“即山西离石县东北之吕梁山”、“在安徽当涂县及和县”、“在福建彰浦县南”、“在陕西韩城县西,接郃阳县境”、“在陕西省南郑县东南”、“在陕西乾县西北五里”、“在四川梁山(平)县东北”、“四川省昭觉县之凉山,亦称梁山”等。
就是说,我国自古及今,称“梁山”者,计九处!
据杜贵晨和王守亮的《<水浒传>中山东镜像研究》考证,在上述各“梁山”历史上,最古也名气最大者,有三处:①《尚书·禹贡》中“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歧”之“梁(山)”说的是山西离石县东北的吕梁山;②《诗经·大雅·韩奕》中“奕奕梁山,维禹甸之”之“梁山”则有注释为陕西韩城县西、接郃阳县境的梁山;③《孟子·梁惠王下》中“大王去邠(音bīn),逾梁山”、也就是《诗经·大雅·绵》中“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率西水浒,至于歧下”所经之“梁山”,指的是陕西乾县西北五里处的梁山,后来,唐高宗李治与其妻女皇武则天的陵墓——乾陵即在该梁山之上。
还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省有梁山县,因境内有“梁山”而得名,设立于西魏元钦二年(公元553年),其后直到1952年的1500年间,一直名为梁山县,新中国成立后,因其与山东省梁山县同名,以境内有平坝,而1952年12月3日更名为梁平县,但县城所在地仍称“梁山镇”。
这里,谨说今山东省梁山县境内之梁山。


IP属地:山东1楼2017-09-26 16:16回复
    梁山的诞生
    梁山地处华北板块东部边缘,属于华北平原与泰山山系过渡地带,其形成源于漫长的地壳运动。
    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形成之初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至42亿年前逐步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此后,地球不间断地向外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原始的大气层。随着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再汇聚成雨落入地表,至5.7亿年前逐步形成了原始的海洋,进入“看得见生物的年代”——显生宙,此前称太古宙。
    显生宙为地质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故称为地史阶段。期间,地球经多次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不断发展,演化为地球的现今面貌。
    据《山东省志•泰山志》,泰山山系的形成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古泰山形成阶段。太古时期,整个鲁西包括包括泰山地区在内,是一个巨大的地壳沉降带,有上万米厚的各种砂质、泥砂质及酸性、基性和超基性火山物质堆积。距今24亿年前后,鲁西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即泰山运动,使该沉降带原先堆积的岩层褶皱隆起,形成巨大的山系耸立在海平面上。同时伴随岩层的褶皱,产生一系列断裂。
    海陆演变阶段。经过约19亿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耸立在海平面上的古泰山地势渐趋平缓。距今约5亿年左右的古生代初期,华北地区大幅度下降,古泰山随之沉没于海平面以下,整个华北成为一片海洋。距今约4亿年左右的中奥陶纪末,在加里东运动影响下,鲁西和整个华北又缓慢上升为陆地。及至距今约3亿年左右的中石炭纪初,华北地区发生短暂的升降交替,鲁西地区时陆时海。尔后又继续上升,进入大陆发展阶段。期间,这一带地势高差不大,基本上属于丘陵地形。
    今日泰山山系形成阶段。在距今1亿年左右的中生代后期,受燕山运动的影响,这一地区产生一系列断裂,一方面山丘隆起,另一方面经历风华剥蚀,原覆盖在其上的沉积盖层全被剥蚀,20多亿年前形成的变质岩重新出露地表,从而形成今日泰山山系的雏形。至距今6500万年左右的新生代,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断裂继续大幅度抬升,至距今3000万年的新生代中期,今日泰山山系轮廓基本形成。尔后,经过长期风化剥蚀以及其他外力地质作用的加工塑造,逐步形成今貌。
    梁山就是泰山山系西部丘陵地带一系列山丘之一。
    梁山形成后,黄河开始泛滥,梁山一带因处于黄河下游,长期为黄河泥沙淤积,地势日渐增高,最终成为被黄河冲积物掩埋后的孤山。地质构造上,中上部为剥蚀地貌,下部为剥蚀堆积地貌。
    梁山的地势特征南陡北缓,最南坡坡度为60度左右,最北坡则不足6度。这是由于喜马拉雅运动过程中,这一带产生过不等量的上升运动而引起岩层向北倾斜的缘故。表现在地质结构上,山顶和南坡剥蚀严重而山石裸露,北坡则被以厚黄土层。


    IP属地:山东2楼2017-09-26 16:17
    回复
      梁山山名由来
      《辞海》有《梁山》条:“汉时一作良山,汉文帝、梁孝王曾在此田猎。晋宏《北征赋》:‘背梁山,截汶波。’即此。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周约10公里,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
      《山东省梁山县地名志》中《梁山》记载道:“梁山,因处古梁山泊,亦称“水泊梁山”。《大清一统志》载:梁山在寿张县东南七十里,本名良山,以梁孝王游猎于此而名。”
      杜贵晨和王守亮的《<水浒传>中山东镜像研究》中有《梁山考》,其《二、从“良山”到“梁山”》考证得比较清晰。
      后魏郦道元注、元杨守敬、熊会贞疏有《水经注疏》,其卷八《济水》载“济水又北,迳梁山东”下,杨守敬按云:
      《史记•梁孝王世家》作“良山”,《汉书•孝王传》作“梁山”。良、梁通。《初学记》七引《述征记》:“梁山际清水。”《地形志》:“寿张有梁山。”《括地志》:“山在寿张县南三十五里。”《一统志》:“在东平州西南五十里,接寿张县界。”
      《史记》卷五八《梁孝王世家》载梁孝王“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北猎良山”句下:
      《索隐》曰:《汉书》作“梁山”。《述征记》:“梁山际清水。”今寿张县南有良山,服虔云:“是此山也。”《正义》曰:《括地志》云“梁山在郓州寿张县南三十五里”,即猎处也。
      由如上记载考证,《光绪寿张县志》卷一《方舆志》云:
      梁山在县治东南七十里,上有虎头崖、宋江寨、莲花台、石穿洞等迹。旧志云:“汉文帝封第二子为梁孝王,尝田猎于此山之北,因名梁山。或曰‘本名良山。’”《史记》:“孝王北猎良山。”又古邑名良,汉县曰“寿良”,皆以此。
      而《汉书•地理志》载“寿良,蚩尤祠在西北泲(音jǐ,古同济)上,有朐城”下,应劭注曰:“世祖叔父名良,故曰寿张。”世祖即东汉光武帝刘秀。与旧志相参观,可信梁山本名良山,包括其所在的县本名都称为寿良,西汉时因梁孝王曾在良山北打猎之故,改名梁山,东汉初又因为避光武帝的叔父赵孝王刘良之讳,连县名寿良也改为寿张了。
      以上说明,梁山本名良山,因梁孝王游猎于此而易之。
      那么,良山之名何来?梁山民间有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良山叫蛇山,因山上有一条大蛇而得名。这条大蛇吃人,时常危害乡里。附近住着一名叫“良山”的少年,父母都先后被蛇吃了,立志要为父母报仇,就让铁匠打了很多刀子。这天,良山把刀子绑在身上,又一手拿了一把向蛇出没的地方走去。还没有看到蛇便被蛇的强大吸力吸到嘴里,他看不到任何东西,只凭感觉把两臂伸开,蛇感觉到疼便使劲往下咽,随着良山被咽到肚里,蛇也被刀子割成两半。蛇死了,良山也被闷死在蛇肚子里。人们感激良山为民除了大害,便改蛇山为良山以纪念,并世世代代传承了下来。
      自然,传说不足为据。
      最近,刘勇“行走”梁山,在明·岳和声的《读寿张志》中发现了良山之名由来的端倪——
      刚寿何缘署寿良,署良仍姓邑为张。
      受书黄石恩知近,去国赤松兴寄长。
      树绕九陵团脱蜕,莲开万朵著轻装。
      妇人女子封侯骨,道在龙蛇思可忘。
      刘勇认为,寿张县在秦代为刚寿,那时良山(梁山)是否命名?不得而知。但到了汉代,却是更名寿良,又更名寿张,“署良仍姓邑为张”。这张良受书黄石公,帮助高祖打天下,然后去隐居在梁山一带,“其为子房受谷城老人书,佐赤帝子提三尺削平天下封留城,后徜佯于虎崖莲台之间,乐其山水之清嘉,以密迩黄石公,故处而筑圹焉以老,可知也。”张良封留侯(沛县一带),但他功成身退,隐居山水之间,岳和声更确切地说徜徉于虎崖莲台之间……
      岳和声是浙江桐乡,号石梁。万历二十年进士题名,三甲第九十八名,授汝阳令,擢礼部主事,后改任东昌知府。这篇文字,应该是对于良山之名由来最确切的考证。
      清曹玉珂诗中亦有“富民应有术,深慕汉循(遁)良”句。似乎也道出张良与良山的密切关系。


      IP属地:山东3楼2017-09-26 16:17
      回复
        梁山的归属沿革
        相传夏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地理区划),“济、河惟兖州”,梁山属兖州域。
        先秦时期,方国林立,相互吞并不断,梁山归属,难以细考。统揽史志,梁山,西周属须句国,春秋属鲁国良邑,战国属齐国寿邑。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梁山属薛郡张县。
        汉承秦制,梁山属东郡寿良县。后汉属兖州东平国寿张县(寿良县所改)。
        三国时期山东属曹魏,行政区划与汉略同,梁山属兖州东平国寿张县。
        西晋沿汉制,梁山属兖州东平国寿张县。东晋政权建于淮水以南地区,山东地区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燕、前秦等政权占据,梁山属前燕辖区。东晋安帝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刘裕平前燕复置兖州,梁山属兖州东平国寿张县。
        晋怀帝永嘉(公元307-313年)以后,山东地区先后为后赵、前赵、前秦、南燕等所据有,梁山属东平郡。
        南北朝时期,北魏统一了北方,南方先后有宋、齐、梁、陈。梁山初属刘宋政权,时改寿张称寿昌,属兖州东平郡,梁山属之。
        北魏占有山东后,置济州与兖州,济州与兖州各置东平郡,两郡皆置寿张县与范县,济州寿张县治在今梁山县寿张集,而兖州寿张县治所仍在今东平县霍家庄。到北齐时,兖州东平郡的寿张县并入须昌县,结束了两个寿张县并存的局面,历史上才只剩下治所在寿张集的一个寿张县了,梁山属之。
        隋代,寿张县属济北郡,寿张县城仍在今寿张集,梁山属之。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于郓城置郓州(八年移治须昌),曾于寿张置寿州,领寿张、寿良二县,五年废寿州,省寿良入寿张,梁山属之。五代,隶属沿袭唐朝。
        宋代设路作为最高一级地方政权,梁山一带属京东西路郓州(宣和元年1119年升为东平府)须城、东阿、中都、寿张县,寿张县治所仍在今寿张集,梁山属之。
        金代改宋京东西路为山东西路,梁山属山东西路东平府寿张县。
        元代改东平府为东平路,梁山属东平路寿张县。
        入明,今山东之地属山东布政司,梁山属山东布政司兖州府东平州寿张县。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撤消寿张县,梁山隶属于东平州宿城县。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复置寿张县,县治所北移到王陵店(今阳谷县寿张镇),梁山仍来属。万历年间(1573-1620年)汶上县辖区扩大,西北至今梁山县张博士集,西至今郓城县肖皮口,时梁山当在汶上县辖区。
        清代梁山仍归属兖州府寿张县。
        进入民国(1912年),县以上建制名称多变,梁山仍在寿张县辖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后设立梁山县,梁山属之。


        IP属地:山东4楼2017-09-26 16:18
        回复
          梁山主峰及支脉
          梁山位于梁山县中部偏南,老县城东南隅,南北2.5公里,东西2.4公里,面积3.54平方公里。
          《山东省梁山县地名志》记载,梁山除主峰虎头峰、雪山峰、青龙山、郝山峰外,还有有7个支脉,即鏊子山、黄山、骑三山、小平山、狗头山、玉皇顶。《梁山县志》则记载梁山“由7条支脉和8个山峰组成”。这里统而考之。
          虎头峰是全山最高峰,位于梁山的东南部,海拔197.9米。山势呈三角形,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呈岭状延伸。东、西、南为陡峭的山崖,不能攀登。峰顶周围筑有石墙,在石墙外的山腰处,又筑有一周外墙,内外石墙都只在北面开一个门,形式均为扭头门,正对着从黑风口登山的那条唯一的山路。石墙是依山坡做墙基,用大小不等的石块迭建的,《寿张县志》梁山地图上标示为“宋江寨”。
          “宋江寨”内的峰顶平坝呈梯形,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上底约40米,下底约100米;两翼延伸的山岭宽窄不齐,宽处30多米,窄处仅10米许。总面积约有1平方里。顶峰一片平地正中,据说为宋江起义军“保据于此”时的聚义厅遗址。对此,文物部门曾进行过考古性探掘,发现了地层和遗址。据考古纪要,地层堆积有三层,第一层为灰土层,灰褐色,松软,厚0.34米,内包含大量乱石、两汉至明清的瓦片和圆形石柱础,此层属于清代;第二层为黄土层,厚0.27米,稍硬,包含有汉代瓦片,是汉代或梢晚的地层;第三层为夯土层,厚0.65米,黄褐色,坚硬,纯净,圆形夯窝,直径0.06米,每层厚0.06-0.11米。从压在它之上的汉代黄土层推断,是汉代或汉代以前的文化遗存,从范围上看,是一处建筑基址。夯土层下为自然石。挖掘出的遗物包括石柱础、瓦片、砖、器皿残片、瓷器和陶器等,上自战国,下至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均有。结论是:自战国以来一直到明、清时期,这里都曾有过建筑物。至于各个时期建筑物的形式、规模、布局,都还是个迷,很难找到他的踪迹了。
          虎头峰峰顶上,原还有两处传说与起义军有关的遗迹:一处是偏东处的一方大石头上有个“碗口大”的凹窝,传说是当年插旗用的旗杆窝;另一处是西侧的蓄水井,人称“宋江井”,地质资料显示,井水为石灰岩地层的上层滞水。
          虎头峰向北约500米处是骑三山,海拔171.7米。从骑三山向东延伸约200米是雪山峰,向西延伸的部分是郝山峰,均呈山岭状,与梁山主峰相连,形成一组“工”字型山脉,南北山峰之间狭窄的山梁即黑风口。
          黑风口是一条险要的隘口,南北走向,长三四百米许、宽三四米左右。山梁上苍松翠柏,两侧峡谷幽深,悬崖陡壁,难以攀登,是两山峰连通的唯一咽喉要道。黑风口风大且急,四面八方的来风都要受阻于此:刮北风时受虎头峰阻挡而返到这里,刮南风时受雪山峰和郝山峰阻挡也返到这里,东西风更是受南北山峰挟持直入这里,所以有“无风三尺浪,有风刮掉头”之说。
          在黑风口北端,有一块平展的石面,上面有一个深深的脚印形石窝,这就是著名的“孙二娘脚印”,其实,在地质上它是地表水流在岩石的表面沿着层面或裂隙流动,不断溶蚀和冲刷,形成的小型槽状凹地,是石灰岩地区典型的溶蚀现象。
          郝山峰为骑三山向西延伸的山岭,连绵三个山峰,近处的山峰称狗头山,海拔174.8米;向西最高处为郝山峰主峰,海拔178.6米;再向西延伸的山峰称郝山头,海拔158.6米;郝山峰向北延伸的部分称西狗爪子山,海拔135.1米。
          雪山峰为骑三山向东延伸的山岭,主峰海拔177.5米。向西北方向延伸的部分称狗爪子山,海拔114米,呈下坡状,直线距离约500米至西北麓有“断金亭”遗址;向北延伸的部分是小黄山,海拔127.5米;向东北延伸的较低的山峰为玉黄顶,海拔103.4米;向东延伸的部分称小平山,海拔141米,山顶平坦宽敞。
          据说在雪山峰顶和郝山峰设有宋江起义军的左、右军寨,和宋江寨构成犄角之势,是保护梁山的军事屏障,梁山开发前左右军寨遗址仍依稀可辨。左军寨是当年义军好汉练兵习武之处,上有点将台、比武场、练武场和赛马场;据说在左军寨东北角有一个迂回曲折的三层暗洞,传说此洞通三关六寨,当年义军好汉靠其传递情报、储藏兵器,但传说中的这个“三层暗洞”至今未被发现。1983年在小平山东侧发现一条管道形溶洞,溶洞由山陬处的裂隙发育而成,分上下两层,有洞相通,长约350米。洞顶布满钟乳石,颜色多样,形态迥别,洞壁上有多处岩溶瀑布,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此洞至今尚未开发。右军寨上设滚木擂石关,当年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圣水将单廷珪、神火将魏定国等在此镇守,至今还有杨志试刀石。传说郝思文归顺梁山后,曾镇守滚木擂石关,在与官军作战中英勇无比,后人为纪念他便把此山称为郝山。
          青龙山为与郝山峰隔谷相望的东西向的山岭,最高峰海拔116.2米。其中部偏东的山峰称鏊子山,向西延伸部分称青龙山,向北延伸比较长,总称为小梁峰,又称后山,有两个山峰,南边的山峰海拔86.6米,北边的山峰海拔89米。《寿张县志》梁山地图上,后山被标注为“梁山”,并记载在“梁山之阳”有梁孝王墓,旧有石碑,因是梁孝王的哥哥汉景帝所立,故称为“帝子遗碑”,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黄河水溢,淤没无存”。在后山北麓,原有平坦石坡,据说为当年义军的“晒粮场”,目前已无迹可寻。
          另外,在梁山上,有一条起自后山,蜿蜒曲折,穿越青龙山、狗爪子山、骑三山等梁山诸峰,通过黑风口直达虎头峰的宽敞可以走马的山道,据说这就是当年义军将士搬运粮草、报事上哨、防卫进攻的连接前后寨的交通要道,俗称“宋江马道”。由于自然变迁和人为地开山采石,目前,“宋江马道”已不完整,但在某些路段还能看出些梗概。


          IP属地:山东5楼2017-09-26 16:19
          回复
            请批评
            请补充


            IP属地:山东6楼2017-09-26 16:20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1-05 09:23
              回复
                今天,刚从梁山参加一年一度的“两会”回到泰安,得知梁山近期发展目标有六——
                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市第二方阵前列
                建设区域次中心城市
                以专用汽车等为重要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忠义文化示范区
                鲁西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绿色安全食品生产基地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1-11 21:16
                回复
                  其中,“忠义文化示范区”,说的就是水浒文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1-11 21:18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1-11 23:17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1-11 23:17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1-11 23:17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1-11 23: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