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程_研学旅吧 关注:12贴子:250
  • 3回复贴,共1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常常和孩子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往今来,亘古不变,这是获取知识、涤荡心灵的途径。马上要放寒假了,你有没有想过,和孩子到祖国大好河山、世界各个角落去走一走。今天小编要告诉你的是,“研学旅行”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并且将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也就是将成为课堂的延伸。最好的课堂在路上,你准备好了吗?又如何为孩子寻找规范的旅行产品?


1楼2017-09-26 12:42回复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高度关注,家长也越来越开明地为孩子选择一些游学、夏令营、冬令营、社会实践线路,为的是让孩子走出去看看,拓展知识面、启发思维和拥有全球视野。所以近年来各种研学旅行持续升温,尤其以10-18岁青少年成为主流群体。有数据显示,2015年仅海外游学一项,市场规模就预计达到120亿,并以每年不低于40%的比例攀升。
      近日,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这一信号的释放,更是把“研学旅行”放在了青少年成长重要的战略高度。


    2楼2017-09-26 12:43
    回复
      2025-05-21 17:46:58
      广告
      研学旅行给学生带去哪些收获?
        研学旅行对学生们来说意义非凡,“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英语能力、不愿意讲英语的孩子能主动开口了”以及“独立生活能力的提升”是目前参与的学生家长最多的反馈。
        七宝二中学生徐珍怡的家长反映,“本想让她提升英文及口语水平,因为女儿的英文学得不扎实,口语也不好,家人着急乱投医,报了课外补习班收效也不大,后来跟老师交流分析,想让她去美国的大环境感受一下。”实际下来女儿的收获远不止英语提升,而且开拓了眼界,亲身体验了外国的人文,在当地家庭住家,尤其对于口语锻炼很有帮助。回国后徐珍怡妈妈发现孩子更加自信了,最重要的是定了考国外大学的目标,“有梦想就有动力。”
        另外这位家长也发现,女儿平时都是家人照顾着,这次独立离开父母半个月,锻炼了自理能力,衣服自己洗,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真真正正锻炼了一回。
        另一位浦东进才北校学生家长高女士说,儿子在初二暑假去了英国游学,回家后对于苹果树、博物馆、古堡津津乐道,而且还对于英国流行音乐、街头表演的艺人非常关注。研学旅行是打开海外生活的一面“窗”。
        教育部此次意见的出台,将逐步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有“据”可依,进一步规范游学市场的标准和规则,让其过程发挥更大的教育意义,也期待社会构建起多元的评价体系,让学生们真正将“行万里路”作为求学和人生生涯中的重要基石。


      3楼2017-09-26 12:45
      回复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宋代范仲淹写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楼2017-10-13 09: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