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knsbd吧 关注:36贴子:8,767

回复:随便写的标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没有发现有几层被吞了~_~真的不知道怎么违规了嘛....无语= =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7-10-15 19:56
回复
    为了让我的帖子不要显得太水~把以前在qq空间写的东西发来~
    151002
    <说说里面看到的,感觉真的说的很有道理…>
    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傲慢与偏见》
    151017
    <语文报高中版第1007期,看完之后很有感触的句子…>
    头发大张旗鼓地花白了,牙齿神不知鬼不觉地松动了, 肚子一五一十地腆出来了。那皱纹,在脸上张牙舞爪的,无论什么霜什么蜜都没了能耐。……我曾年轻到口出狂言,年轻到想入非非,年轻到将生命一掷为快。尽管我一无所有,然而有了青春,生命就蓬蓬勃勃了。……青春是一腔无人可诉说的心事。青春是一本不让人翻阅的本子。青春是一股无名的躁动。青春是不计功利的努力。青春是无法被证实的自负。青春是莫名的开心与莫名的哀愁。青春是新绿。青春是阴晴不定的日子。青春是一种彻底的愿意。青春,是留给后来的一坛陈酒。青春是一种飘扬在空气中的并非液态、气态或固态的悬浮物。青春,使人变得比婴儿更幼稚,比老人更忧伤。……还有一句老话叫“树怕伤心”,那包藏在层层叠叠的枯枝败叶老皮之中的树的青春被岁月锈蚀,树也就没有了。——陈村《回想青春》
    李泽厚在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时,说父亲当时和自己说以高下分四等人,印象深刻,至今记得。这四等人是:说了不做,说了就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张兴武《我最喜欢的“君子句”》
    151021
    <语文报高中版第1007期,看完之后很喜欢的句子…>
    听到主人这样的称赞,兰花瓷笔害羞起来,同时像一个妙龄少女一样欣赏起自己:纯白的笔身,上面淡青色的花叶图案氤氲开来,仿佛要蔓延缠绕它整个身体,枝叶末梢微微带卷,显得更加优雅妩媚。——于佳星《一支兰花瓷笔》
    秋日微风中,老李站在自家的田地里,眼里见到的一切仿佛都在笑:夕阳红了脸,笑着依偎在西山的肩膀上;树上的苹果,笑得脸蛋儿红扑扑的;地里黄灿灿的麦子,低着头咧着嘴笑;果园里散养的鸡,边刨食边咯咯地笑……电话那边的声音飘得像夕阳中的炊烟,再也听不清,老李这时好像闻到了秋收时的麦香、果香……——杨金潞《麦香果香》
    <语文报高中版第1005期,看完之后很喜欢的句子…>
    世上事大多如此。年少气盛,眼光锋锐,却总不免狭窄。到得年长,看得多了,才品回以前没领会的妙处。类似弯路,雷诺阿、毕加索、傅山也都走过。——张佳玮《谁没年少气盛过》


    IP属地:上海28楼2017-10-15 20:27
    回复
      2025-05-09 22:59:41
      广告
      【转】几个或许令你受益终身的小故事
      下面,请允许我讲几个或许会令你受益终身的小故事。
      地理课上,老师提问小明:“中国大陆的海岸线有多长?”小明答不出。但是小明不等老师批评自己,就高高地举起了手,脸上同时露出自信的微笑:“老师,这个问题问的不对。”“所谓的海岸线有多长,其实是取决于你用多精确的尺子量他。”“所以您说的约18000千米,说到底也只是一个粗略的数字。”“那么如果你用更精确的尺子,就能量出比一千米更小的曲折。这个时候海岸线的数字就会变长。因此你用的尺子每精确一点,量出来的海岸线就要长一点。当你用的尺子无限精确的时候,海岸线有可能就是无限长。所以我没有错,是答案错了。”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地理老师一时间想不到怎么反驳,只好无言,让小明坐下了。多么聪明的小明啊。同学们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
      数学课上,老师点到小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小明答不出。但是小明不等老师批评自己,就高高地举起了手,脸上同时露出自信的微笑:“老师,这个问题问的不对。”“所谓的角度,本身是人为定义的概念。”“所以您说的180度,说到底也只是您主观定义出来的一个数字而已。”“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都有很强的批判思维。正是因为他们不盲信固有的定义,才能发现伟大的数学成果。180度这样的数字即不是10的倍数,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计算也很麻烦。为什么我们不能怀疑它的正确呢。所以我没有错,是定义错了。”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看了看下课时间与教学进度的差距,只好无言,让小明坐下了。多么聪明的小明啊。同学们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
      物理课上,老师教训小明:“你作业为什么不画受力分析的图?”小明答不出。但是小明不等老师批评自己,就高高地举起了手,脸上同时露出自信的微笑:“老师,这个问题问的不对。”“所谓的画受力分析图,其实只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工具罢了。”“所以您说的力学题一定要画图,说到底也只是固有的成见而已。”“正是因为老师硬性要求同学们一定要画图,才会抑制同学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相反,如果能够允许我们不用画图就解决力学问题,是不是更能锻炼我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从应试教育变成素质教育,才能做出新的科学创造呢。所以我没有错,是教育错了。”两鬓斑白的老师突然间觉得有些懒得管这孩子了,只好无言,让小明坐下了。多么聪明的小明啊。同学们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
      不,不对。我要讲的,并不是关于谦虚、讷言、或者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故事。……
      ……1967年,B.B.Mandelbrot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芒德勃罗在论文中其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对于很多曲折的曲线,比如凡是拥有自相似性的,只要你不断精确你的测量,就会导致测量结果不断地被放大。在文中,芒氏列出分维公式D=-logN/logr(N),说明海岸线是一种无标度对象。用不同刻度的“尺子”去测量此类现象,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长度结果。实际上可以说海岸线有任意长度、无穷长度。最终,芒德勃罗创造了一门新的学科:分形学。并成为了当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1826年,N.I.Lobachevsky在喀山大学物理数学系学术会议上宣读了一篇论文。罗巴切夫斯基在论文中表达了一个非常新奇的意见:三角形内角和可以小于180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源自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第五公设的等价命题。一直以来被默认为几何学的基础型公设。但是当罗巴切夫斯基假设第五公设并不成立、假设过平面上直线外一点,至少可引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不相交时,却发现得出的一系列不合常理的古怪结论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相互矛盾的地方,可以自成体系。最终,罗巴切夫斯基成为了非欧几何的奠基人之一。人们纪念他,也称之为“罗氏几何”。
      ……1788年,J.L.Lagrange出版了一本书。拉格朗日在书中完成了一个非常困难的挑战:整本书中,没有一副图。不管是力学著作还是力学问题,都必须要通过图示来说明或者解决。这是从牛顿时代就被延续下来的默认的常理。不过,拉格朗日用角度、速度这样的广义坐标来描述质点系的变数,通过建立虚位移、虚功等概念,用自由度来约束物体可能的运动,从而只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研究宏观现象中的力学问题。最终,拉格朗日建立了分析力学,为把力学理论推广应用到物理学其他领域开辟了道路。
      ……不,不对。我要讲的,也不是关于创意、勇气、或者的对比国内国外教育理念的故事。……
      ……先说芒德勃罗。芒德勃罗在20岁的时候,在“几乎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参加当时法国著名的“两校”入学考试。最后,他以班级第一的成绩被当时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大学之一的高等师范学校录取。而且不仅数学,芒德勃罗拥有一种异于常人的学习不同领域知识的能力。一生的研究领域从数学到语言学、从经济学到力学、从通讯工程到布朗运动……无数极大跨度的学科都被他所涉猎过。这种通才的本事在达尔文时代或许可能,但是在学科间高度分化的今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只有芒德勃罗是个例外,也正是因此,他被誉为现代最伟大的“博物学家”。
      ……再说罗巴切夫斯基。罗巴切夫斯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并没有很好的科学氛围与传统。但是他依然在19岁时就获得了物理数学的硕士学位,年仅23岁时就成为了数学教授。如果说芒德勃罗拥有博学的天才,那么罗巴切夫斯基就拥有速学的天才。在大学任教数学的过程中,罗巴切夫斯基同事的天文学教授有事时,就会让罗巴切夫斯基跨专业去帮他讲天文学的课。而在他担任校长期间,一次政府下令增减教学楼,他就可以为了省钱自己去读了几天建筑学,然后就自己设计了新的大学建筑。
      ……还说拉格朗日。如果说罗巴切夫斯基今年23岁就出任教授已经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么拉格朗日的履历将会大大更新这个数据——16岁。在我们刚刚考进高中的年级,拉格朗日已经成为了大学教授。19岁时,拉格朗日写信给当时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欧拉,讲他对等周问题的解决思路。让欧拉认为这个年轻人的方法远优于自己在做的方法,于是选择把自己的工作收起来不再发表。到1758年22岁的拉格朗日已经创建了一个学会,发表了5册论著。而其中第一册关于声波的内容就纠正了牛顿的一个错误看法。
      ……所以,天才的人生,跟你我的人生,两者压根不是一回事。完全没有办法参考。洗洗睡吧。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几个会令你受益终身的小故事”——如果是一篇普通的日志,大概到这里就漂亮地结尾了。
      “哇,好有创意呢~”——或许到这里结尾也足够骗一些掌声了。但是还是不对。我想说的,还不是这个。
      ……芒德勃罗。一生与布尔巴基学派矛盾不断。他所做的工作在提倡分析、纯数字、抽象化的学派看来,芒德勃罗的研究方法,只是以直观的、从形状出发的、不严格的方式思考。最后在多种学科“流浪”了20余年才得到学界广泛承认。
      ……罗巴切夫斯基。论文刚刚发表就被整个学界当成荒谬的怪论,被刻薄地讽刺为哗众取宠。不仅学术观点被教廷称为歪理邪说,连本人都被人匿名在杂志上发文进行人身攻击。一直到罗巴切夫斯基死后12年,他的学说才被世人所接受。
      ……拉格朗日。看似一帆风顺的他,第一篇的论文是关于用牛顿二项式定理处理两函数乘积的高阶微商。但是当他自信满满地把这篇文章用拉丁文再写了一遍,寄给当时最伟大学术家之一的欧拉时。却发现自己的成果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被莱布尼兹发现了。
      ……不,还是不对。怎么可能到了这里再讲这么老土的故事呢。虽然在一个看起来有创意的新奇展开的后面,像这样用一个意外很朴实的道理来结尾,确实十分有效。不过果然还是不喜欢这种套路呢。所以很遗憾,我要讲的,也不是关于磨难、历练、或者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故事。
      ……我真正要讲的,我真正要讲的,我真正要讲的,我真正乐讲的,是这个故事:
      百度搜索:“芒德勃罗”———
      ———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0,600个有点少。没关系,我们知道“芒德勃罗”是按照立陶宛语音译的,而这个名字有时候会被按照英语翻译成“曼德勃罗”。
      百度搜索:“曼德勃罗”———
      ———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9,900个合计不过50,500个结果,毕竟是当世之人,历史上看也未必能成极富盛名的数学家,就这样吧。
      百度搜索:“罗巴切夫斯基”———
      ———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3,000个比芒德勃罗多了十万个结果。
      考虑到有“罗氏几何”这个专有名词的加分与历史地位本身比芒氏高的部分,真的不算一个很大的数字。因为已经说好了这个就是我想讲的故事。所以,聪明的读者应该已经猜到我想讲什么故事了吧。……
      百度搜索:“净空法师”———
      ———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040,000个
      百度搜索:“杨幂”———
      ———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3,700,000个
      甚至百度搜索:“特斯拉”———
      ———百度都能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730,000个
      但是很遗憾,聪明的读者,你猜错了。我要将的,也不是哀悼那些做出伟大贡献却永远不会出现在高中生作文里的科学家的故事。
      你们一定以为百度搜索“拉格朗日”,也会跟芒德勃罗或者罗巴切夫斯基一样寥寥无几吧。你错了。
      百度搜索:“拉格朗日”———
      ———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990,000个接近四百万个结果。
      比被SNS里混着阴谋论炒了又炒的超级天才特斯拉还有多出一百多万,甚至还要逼近广大人民的心灵导师净空法师大人。3,990,000这个数据,超过罗巴切夫斯基的30倍,接近芒德勃罗的120倍这不科学为什么呢?
      我本来要讲的,其实是大众获取信息时的粗浅。是我们除了课本,已经变得几乎什么书也不读,什么故事也不听。我本来要讲的,是快餐文化。
      所以,我本来以为,拉格朗日要远远超过芒、罗二人——
      ——只是因为大学高等数学课本里有出现过“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罢了。所以理工科的学生都会见到拉格朗日,但只有数学系才会学到芒德勃罗和罗巴切夫斯基。
      ……但是我错了。不是这个原因。
      百度搜索:“拉格朗日 -(中值定理)”———
      ———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150,000个
      所以我惊讶的发现:即使只搜索不包含“中值定理”只包含“拉格朗日”的条目结果,还是三百多万个。所以,就算去掉了因为中值定理出现的结果,三百多外这个数字,依然远远要超过芒、罗二位。我想,一般人做到这里估计要抓狂了吧。“老子辛辛苦苦写了这么多东西,怎么最后出现了跟观点相反的例子!”
      “看来……真的是我错了。那些格外多的知道拉格朗日的人,并非通过课本中的中值定理。所以这个故事,似乎讲不出大众阅读的浅薄与网络快餐文化呢。”“毕竟,没有别的可能性了。”
      但是我不会因为我不是一般人~因为我还是个宅男。所以我还想起了另外一种可能性:有一个日本动漫,大概是讲机器人的,今年1月份播的。名字叫“轮廻のラグランジェ”。翻译成中文,恰好就是“轮回的拉格朗日”
      百度搜索:“拉格朗日 -(轮回的)”———
      ———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88,000个
      ————果不其然。所以你猜对了这篇文章里标题自称的《几个或许令你受益终身的小故事》
      ————其实是骗你的。这篇文章里只有一个,完整的故事。


      IP属地:上海29楼2017-10-15 20:41
      收起回复
        一篇随记,关于以上两楼的。
        150827
        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小学的那个班主任,在形容我们班的时候,写了大大的两个字:“浮躁”
        我觉得她说的很对,不过不仅是我们班很浮躁,而且是整个社会都很浮躁。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转】几个或许令你受益终身的小故事),说的很好。
        或许,我可以将它理解为这是一篇在说“文化快餐”的文章。
        或许,我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它,为什么小明也同样想到了这些,而他却是一个平庸的人?
        或许,我可以再思考它,伟人总是成功的吗?他们的经历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或许,我可以另外再想,为什么一个人的成就会让人们广泛记住,可他本人却被世界遗忘?
        ……
        或许,我还能说出很多。
        突然脑海中浮现出原来读过的一篇《穆赫兰道》的影评,具体的内容已然遗忘。
        大概是说,不同的人们从这一部电影中,各取所需,这才是这部电影的目的吧。
        好有道理。这是我看到这个影评的第一感受。
        也算经历了许多事情,却再也没有什么事物会让我再次有一种“各取所需”的感觉。
        终于,这篇文章,让我有种这样的感觉了。
        它可以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经历,担当着不同的角色。
        也许你是一个教育家,你开始思考, 为什么小明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却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也许你很喜欢读那些名人的故事,你开始疑惑,为什么一个人的成就会被人们记住,他本人却被遗忘?
        也许你是喜欢读心灵鸡汤的人,你开始思考,他们的经历带给我怎样的启示呢?
        ……
        或许更多的人也只是看到了这篇文章,然后惊讶,但没有更多的深入思考。 我只想对于“文化快餐”多说点什么。
        我读了一个百度百科(快餐文化),感触颇深。
        “快餐文化就是只求速度不求内涵的一种现象,比如看名著只看精简版,想学东西只想报速成班。 快餐文化是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产物,是人们对名利过多追逐的产物,是人们只求其名不求其实的表现。快餐文化只能填饱肚子,但没有太多的营养 ,吃多了反而会坏了身子,食之无味,弃之不惜。”
        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任何一个人,谁又能不被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呢?(171015注:这是个病句啊噗...怎么能说潜移默化的影响呢= =应该改成:快餐文化对于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我是一个学生。所以我能感受到那种学东西只想报速成班的感觉。
        你是怎样的身份呢? 你能感受到这个浮躁的社会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终于说到了一开头说的,浮躁。
        那么现在是不是可以说说这些了?请大家点击链接(浮躁社会)
        看完了吗?
        你是不是其中的一员呢?
        现在我便又要放上来一个链接(为什么中国社会越来越浮躁了?)
        我很赞同匿名作者说的。
        浮躁是一种身不由己。
        ……话说链接没法传诶= =就将就着看咯?


        IP属地:上海31楼2017-10-15 20:44
        收起回复
          少一点乱七八糟的想法吧!沉住气才应该是我╯^╰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7-10-18 00:02
          回复
            很多我觉得不在意的东西原来别人那么在意啊....以后知道了就注意点。
            话说今天看作文看到个“情深不寿,慧极必伤”突然想到什么2333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7-10-19 12:14
            收起回复
              总感觉我和现实格格不入....平时上课这感觉不明显...运动会我实在是= =其实让我帮忙我也不反感但是感觉不喜欢被人关注啊....只是有点意外?好像显得有点不情愿...?虽然并没有qwq以及和不是很熟的人说话就会口误什么的...我只能和单独的某个熟人说话才能把所有的想法都说出来吧?哎我可能只适合在二次元存在吧(ಥ_ಥ)三次元不适合我qwq我要穿次元(⋟﹏⋞)!长大以后要学计算机要永远活在二次元!就是喜欢在三次元当小透明嘛QAQ所有人都看不到我最好了嘛QAQ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7-10-20 19:15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7-10-21 16:59
                收起回复
                  2025-05-09 22:53:41
                  广告
                  感觉一辈子都要和毁灭型人格作斗争2333一直存在的无法打败的负面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7-10-22 00:03
                  收起回复
                    今天是1024程序员日诶....1024=1GB!马上我生日了....居然没有一点开心= =
                    主要是我想到了一年前发生的某些事,感觉很不爽(本来过了一年想想应该会平静一些吧,然而并没有还是很生气哦)。讨厌自己好像是A用来攻击B的武器一样。其实那个时候我就很想离开了呀!但是为了证明些什么,我硬是拖到期中那会,应该说打了某人的脸并且觉得那是最好的离开的时机。现在想来我并没有做错什么,也绝不后悔。统计学数据对个体没有意义,我走的每一条“弯路”都是我自己的必经之路。应该说感谢这段不美好的回忆让我再次拥有了想打某A的脸的冲动。= =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7-10-24 22:16
                    收起回复
                      感觉我嗓子不好跟这天气肯定有关系QAQ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7-10-25 19:46
                      收起回复
                        病了就总是容易瞎想点什么。比如成功是件多么不易的事情呀,好身体好智商好情商(思维/思想)好努力,缺一都做不到最好吧?那么于我而言,只能不断的降低标准,以求内心的舒适与愉快。听上去好像是有点不幸,但好像也是自己给自己的懒惰找了个靠谱的理由....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7-10-25 20:13
                        收起回复
                          我不是娇气,但是我真的很需要一个爱的抱抱QAQ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7-10-26 19:47
                          收起回复
                            祝我生日快乐2333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7-10-27 22:41
                            回复
                              2025-05-09 22:47:41
                              广告
                              以后都不能浪费时间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7-10-29 23: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