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语吧 关注:3,338贴子:364,068

回复:江淮建筑算北方风格南方风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建湖普通民居,白墙是后刷的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7-09-29 23:21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7-09-30 12:02
    收起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7-10-02 15:55
      收起回复
        首先楚州是粉墙黛瓦和青砖灰瓦交错,前者在更楼东街,堂子巷,胭脂汪巷等城区多条巷子里有广泛分布,这种布局,淮西我不了解,江淮东部是特别普遍的。大体上讲;楚州的粉墙主要适用于平民住房和园林建筑,而青砖则施于官僚和富商建筑;青砖灰瓦是明清建筑的特征而非北方建筑的特征,岭南地区也大量存在……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35楼2017-10-11 08:47
        收起回复
          河下古镇建筑大致可分为四类:传统民居、园林建筑、宗教祠堂、公共建筑。民居建筑主要为抬梁结构硬山式建造,青砖小瓦,建筑有清水墙,也有粉白的墙面。宅门多作小瓦门楼或建门厅,门楼翘飞冲天,栩栩如生,门厅内为用上等木料建成高大隔板,里外漆面,其中开门,门厅后侧两端使用廊檐连接至宅内各处。那些大户人家的宅院多建有高大的门厅,建造技艺高超,装饰手法精细。门楼使用砖雕、石雕、木雕三雕装饰于戗檐、门檐、门庭、窗庭;石鼓、石板、石构建;门楣、门窗、楼梯扶手、栏杆以及雀替、花牙等处,极具艺术价值,也体现出主人当时的豪华与奢侈。
          河下民居功能分区明确,有条不紊,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它保留了传统建筑相对含蓄的风格,进了大门门厅,往往有个屏风,不让厅里的景象从外一览无余。绕过屏风之后,如果是大户人家的宅院,便会是一方院落。如果是中小户人家,其后便是一个四方的天井,主人会在这里植上一些绿物,养上一些花草,这会让大厅多点反射光照而显得更加亮堂,即便是在不大的空间里,同样可以有生气。而无论是大大的院落,还是窄窄的天井,两边定是走廊,一端连接着门,一端接着厅。这种“前厅后堂”的传统格局,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封建伦理思想。
          抬梁结构硬山式建造是河下民居的主流建筑方式,屋以间为单位,通常一进为三间,进深一般为七架,檐高三至四米。一些大的宅院堂屋还为明三暗五格局,房屋规模高大。堂屋通常坐北朝南,且多为敞厅,南有隔扇门可装可卸,北有屏风可从堂屋北门进入后宅。主体建筑必配东西厢房,连同前进建筑形成围合的四合院落。而围合却不封闭,庭院又扩展到了内部,使房屋摆脱了围护结构的制约。开放与围合、封闭与通透让宅院充满活力。另外一种庭院布局是“廊院”式,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使用回廊相连,重重相套,连接至院中的各屋,在空间上可以起到高低错落、虚实对比的艺术效果,河下吴承恩故居就是其典型的代表。“拐弯抹角”在河下随处可见,也是徽派建筑的特征之一。是指建筑在拐角突出的地方将90度的角抹成圆弧形,只为减少他人走到这里时碰伤,是一种人性化的处理方式,表达了古代人和人之间的友好和相互尊重的美德。
          河下小型的宅院之中多为两进三间、两厢。正房三间,中间为堂屋,左右为卧房,两厢则为厨房、书房。中型宅院一般为富裕人家的住所。常见有正屋二至三进,设大门,也设后门。前有门厅、客厅,中有厅堂、书房,后有卧室。再后建有厨房,又有小院,植有花草树木,如若花园稍大,还有甚者筑亭修池,让其成为修身养性之处。各进堂屋各有用途,左右厢房、厅房中设轿厅、客厅、书房等。在住宅中还会有楼房建筑,且形成的高墙又兼具了防盗、避火功能,又被称为火巷。如果是大型的宅邸,最后侧方定会建有花园,之中藏书楼、书房、客厅以及亭、台、楼、阁、水池、假山等一应俱全,是主人陶冶情操、接待宾客最佳之所。宅院从大门到内室,细节之处都会见到砖雕、石刻、木雕,雕梁画栋的房屋一进连着一进,彰显着主人的气派,又让整个宅院显得十分的富丽堂皇。此类大型宅院中,每一组四合院落基本就是一房子孙,各房井井有条地生活在各自的宅院之中,互不影响。他们在这个大大的宅院中生活,让整个家族显得十分兴旺。
          明清时期的江淮民居建筑,建筑的主要材料为石灰、土、砖、木、石、瓦等为主,清缝起墙、小瓦现顶、檐口连角、鐍以铁锔,正脊两端加以卷草吻翘飞,脊中腰花琢以浮雕卷草花纹或吉祥文字,房屋建筑正脊两端多建有圆形单峰山墙或三峰封火山墙,并以院落相套,形成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体风貌。由于淮安空气潮湿,四季雨多,部分宅院降低出檐,设外走廊,这样正屋将处于阴暗之中,既可遮阳又能防雨。
          吴承恩故居是河下保存最为完好的民居建筑之一,也是一组典型江淮风格的明代庭院式民居,由门厅、三进正屋、厢房和后花园组成。堂屋名为射阳簃,原匾额由吴承恩好友、河下状元沈坤题写,今为已故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厅前廊柱上楹联:“搜百代阙文,采千秋遗韵,艺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高度概括了吴承恩一生的文学成就和他的名著《西游记》的历史价值。而堂屋前后共有两进院落,左右两路,吴承恩的书房则在堂屋之西。在整个建筑的最后,便是这座宅院的花园所在——悟园。进入悟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镂空照壁,透过壁中的方洞,可以看到一架叫“灵根”的太湖石,呈倒三角形,中有三个天然小孔,与《西游记》中孙悟空去拜师学艺中“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暗合。“灵根”、“灵台”、“方寸”皆指人的心,“斜月三星”是用拆字法将“心”字拆为一钩三点,也是一个“心”字。《西游记》云:“心生则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悟园里有一松风轩,吴承恩生前爱听松风,他的诗中有“何似陶隐居,松风满虚阁”、“松风淡飘洒”、“正一片松风,满轮萝月,都在泉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8-02-19 17:29
          回复
            如果真的搞不清楚就实地去比较一下,淮安淮阴两地普通民房到底差在哪。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8-02-19 17:38
            回复
              南北方杂糅,南方为主体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0楼2018-02-27 17:03
              收起回复
                依山傍水就是南方,没水就是北方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8-03-09 19:02
                收起回复
                  淮扬建筑类似山西古民居,淮西偏徽赣风格


                  来自手机贴吧42楼2018-03-09 20:34
                  收起回复
                    淮扬大体类似,细节不同,总体而言,明清民宅,大扬州府范围内的,或多或少都有东阳派木工制作的风格,传统的徽派民居,马头墙,回形天井,都有不少的遗留。总体而言,就东阳派木工风格,和徽派民宅风格,扬州总体多于淮安。


                    43楼2018-03-28 17:24
                    收起回复
                      楼主你要搞清楚,江淮文化本就是南北过度的文化,既有北方特征也有南方特征。和西安这种北方建筑很像也是很正常的。书院门我也去过,确实和江淮民居那种青砖黛瓦的风格很像。但是也能感受到明显的不同,本人对建筑专业不了解,也说不出什么大概。我是安徽滁州,老家徽州地区的。书院门是现代仿古建筑,我严重怀疑借鉴了南方建筑特点。比如封火墙,这是徽州建筑特征,后来传播到整个南方地区。北方可能也少量存在。
                      我给几张家乡的江淮建筑图片。








                      虽然同是青砖黛瓦,但是江淮建筑有很强烈的南方建筑特征。留意江淮建筑的屋顶样式,是南方的那种飞檐,屋檐翘得很高。还有大门,江淮建筑的大门和北方地区也有很大的区别。往里面凹的那种,我不知道学名。还有就是屋内的陈设,也是南方特征。和我老家徽州地区很像。总的来说,江淮建筑给人很纤巧,灵动,不想北方那种厚重的既视感。


                      IP属地:江苏44楼2018-04-08 18:04
                      收起回复
                        安徽的江淮建筑主推合肥一带的建筑,比如六家畈古民居。安徽长江以南很多地方,虽说是淮语区,但是建筑更偏向江南建筑,白墙黛瓦居多。可能是沿江的地区江淮特征比较明显。而如今安徽是主打徽文化,很多地方建了很多徽派建筑。长江沿岸的城市也开始向徽派靠拢。这种现象被很多徽州地区的人感到反感,因为觉得自己的文化被肆意盗用,安徽在过度的泛徽化。不过,江淮建筑最近几年开始被重新重视和保护。大家有意识地挖掘江淮文化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去过很多次南京,但是我发现作为江淮龙头的南京,虽然是江淮文化,但是南京的建筑大量的向徽派靠拢。几乎就是徽派建筑。还有杭州也是很多徽派建筑。


                        IP属地:江苏45楼2018-04-08 18:22
                        收起回复
                          高邮一部分老街ಠ_ಠ
                          晚上散步路过拍的 高邮建筑屋顶两侧是有小角飞起的。我观察得知。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6楼2018-08-19 19:47
                          回复
                            你们都把青砖当北方风格,白墙当南方风格吗?谁规定青砖就是北方了?青砖不就是中华传统工艺吗?华北的雕梁画栋江淮又没有,广东是不是北方风格呢?中华不是基本青砖为主流吗?中国这么大何止南北方之别。二合院、三合院、四合院、两进、三进都是是最常见的民居形式。
                            论清水砖的话南京也是清水砖为主,夫子庙那个不是南京的传统建筑风格,去看看老门东的建筑吧。


                            IP属地:江苏47楼2019-12-31 01: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