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吧 关注:5,097,271贴子:116,078,352

转!同源不同宗——瓜迪奥拉、西蒙尼、克洛普高位压迫的几点思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楔子
回顾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瓜迪奥拉的梦三王朝、克洛普的黄黑风暴、西蒙尼的铁血马竞,三支不同球队的横空出世可谓赚足了球迷们的眼球,而三支不同球队的共同之处,在于三位年轻的主教练都使用着名义上相同却又在细节上不同的战术——高位压迫。
本期笑谈带领大家走近这三支球队(具体是10-11赛季的巴萨、12-13赛季的多特蒙德和13-14赛季的马德里竞技),走近高位压迫的同与不同。


IP属地:江苏1楼2017-09-19 22:07回复
    高位压迫的运作机理
    防守大致可以粗分为两种思路,一是堆积中后场球员封堵己方核心区域,从结果上遏制你的攻势,大巴是也;二是逼抢持球队员以此来干扰出球质量,从源头上掐断你的攻势,高位防守是也。
    前者这种偏于传统的防守,给人的感觉是“被动”,被动地根据攻方球员的特点组织防线,在此基础上保持防线的层次感,维持好阵型卡好位置等你来打,任你前蹿下跳我自岿然不动,强行引诱对手释放进攻空间,断球后再利用前场零星的反击高手去捕捉零星的反击机会。而自从梦三问世以来,众球队传接稳定性越来越高,能做到从后至前稳步推进的球队比比皆是,内切型边锋的兴起,也让众球队破密集防御的能力陡增,随着这股“传控风”的崛起,此时传统的防守反击打法,主动让出中后场的大片区域留给对手,对手得以在放空的区域肆意组织攻势,就变得不那么明智。
    所以另一种更主动的防守方式——高位防守,被越来越多的球队所采用。在对手组织进攻时不退反进形成主动压迫,从源头掐断攻势抑制对手的反击速度,把对方的进攻火焰掐灭在离球门更远的对方半场,先人一步的进取感十足。
    高位压迫在进攻端的威力,则在于一个足球常识——防守时阵型要收紧,进攻时阵型则要拉开。当一支球队组织进攻时,阵型会从收紧状态逐渐过渡为拉开状态,而在逐渐拉开的过程中恰恰也是阵型最松散最不堪一击的时候,而一旦在此阶段逼得球权,己方队型又恰恰处在之前高位压迫时所需的收紧状态,两相一对比,收紧对拉开、利剑对散沙,加上离对手球门更近,辅以速度突击,往往能达到刺穿防线事半功倍之效。
    所以说运用好的高位压迫,不可不谓一箭双雕。
    笔者对“高位压迫”的定义,为在失去球权瞬间在对方的半场(己方的高位)即刻展开逼抢,以整体队型压迫对手,力图在第一时间拿回球权并形成即刻反攻。那么实施高位压迫战术的两个先决条件也随之呼之欲出:1、开展于对方半场;2、以整体缜密队型压迫对手。
    第一点不用解释,第二点我们不妨通过一个例子来看。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7-09-19 22:08
    收起回复
      高位压迫的不完全版——贝尼特斯的利物浦
      在萨基的区域防守普及之后、瓜迪奥拉的梦三横空出世之前,除去范加尔和里杰卡尔德这些另类,足坛大势的关键词还是“稳固防守”,比赛多为比拼两个禁区前沿的绞杀效率和反击成功率,大势之下,贝尼特斯算是比较早的通过前场紧逼吃到甜头的教练。
      (图1. 贝尼特斯的前场紧逼示例)
      如图1,贝尼特斯的利物浦在丢球后会迅速组织起前场逼抢,一对一紧逼持球人,其他队友则紧紧盯住持球人周边的队友,也就是所谓的点对点压迫。与之后巴萨、多特、马竞的高位压迫相比,马斯切拉诺和阿隆索此时多滞留在中圈附近,以站住位置扼守左右两个扇面为己任,后腰积极上前参与逼抢、与队友一道形成密闭包围圈的画面并不多。因为在那个中后场推进不甚流畅的年代,犹以英超为最,后卫慌乱之下无目标的解围太多太多,阿隆索和马诺可以尽情的在稍微靠后的区域里扎进篱笆,与后卫队友一起收割前场队友创造出的红利。
      夺下球权后,贝尼特斯的利物浦沿袭了从库珀的瓦伦西亚时代便存在的打法。由守转攻的阶段里,中后场球员不会进行纷繁的小范围传倒,而以后腰或者中卫的快速出球分边居多,交给边路球员形成快速推进,辅以拉边接应的极具冲击力的中锋托雷斯持球发起进攻,用进攻天才的进攻天赋解决问题(贝尼特斯在利物浦始终不曾拥有维森特这种级别的边路强点,因此后者成份更多);如果推进不甚顺利,便回传后腰,再由后腰转移到另一侧重复之前的步骤;或者更激进一点,前场四人组直接落位至对方禁区的周边,等待己方后场球员的高空喂球。
      而当众球队受梦三的颠覆性影响,中后场推进逐渐地面化和精细化,出球中卫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高,后场的接应套路和推进体系越来越丰富,贝尼特斯这套前场紧逼的战术缺陷也慢慢暴露出来:一是单纯的点对点压迫无法再像以前一样高效运转,加上后期后腰球员因伤病等原因经常性缺席导致压迫队型紧凑度不够,一旦第一时间无法破坏对手的出球质量,中场防阵又无力及时收紧,极易被对手找到突破口刺穿中场,加上阿隆索的离队和当时卢卡斯尚未成熟,实际效果更是大打折扣;二是之前的逼抢不利带来的连锁反应,滞留在前的球员无法及时回撤,难以对阵地防守形成有效辅助,速度再快也抵不过皮球的运转快,哪怕体能强如库伊特;三是贝尼特斯在由守转攻时对进攻球员与防守球员的界限要求过于分明,球队严格履行着前场球员接球和后场球员出球的铁律,马斯切拉诺和阿隆索的踢法可以简明扼要概括为拦截-分边-再拦截-再分边,与之后流行的后腰持球组织和后上打破均衡这些丰富进攻套路的踢法大相径庭,前场球员则经常一窝蜂向前落位等待接球,此种思路下导致二者之间的距离过大,阵型极易出现“4-2-4”的不平衡状态(如下图2),推进运转也就容易脱节,而托雷斯这个能掩盖很多问题的强力冲击点后期伤病频繁,更让彼时利物浦的进攻举步维艰。

      (图2. 利物浦中后场球员与前场球员之间过大的距离)
      也就是说,由于贝尼特斯对球员职责的严格划分,致使队型过于分散,贝氏利物浦的高位防守也就滞留在了比较简单的前场紧逼阶段,并没有随潮流进化至紧凑队型之下的整体压迫。瓶颈之下,贝尼特斯唯有黯然离队。虽然现代足球在提起高位压迫时往往更多地聚焦巴萨马竞多特等球队和教练,很少提起更早一代的贝尼特斯,而是把他和另一个防守风格迥异的穆里尼奥以“沉闷”特点放在一起相提并论,然而贝尼特斯在当时压迫潮流尚未普及的时候走在了前面,并带领红军在欧冠赛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即使当时的体系尚存瓶颈,但在高位压迫战术的演进研究中,不应该忽略他的身影。
      而在这之后不久,另一些新兴教练已经在悄然崛起,他们的球员职责更加宽泛,队型也更加紧凑。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7-09-19 22:10
      回复
        高位压迫+控球——瓜迪奥拉的巴萨罗那
        大致回顾下巅峰巴萨的高位压迫:就近人第一时间贴近持球人,压迫持球人的技术动作,从而让持球人出球线路的可预见性陡增,同一时间较远的二到三人快速移动至持球人周边形成“外围包围圈”,切断持球人与接球人之间的联系,并收割之前队友创造出的红利,提前向可预见的球路上移动,在对手出球瞬间顺势截断皮球(如下图4)。
        (图4. 就近人压迫持球人,其余队友组成第二层包围圈)
        这个分工明确、层次井然、由三到四人形成的“包围圈”,区别于“克氏包围圈”的快速收紧和快速散开,在由攻转守的阶段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待局势稳定后再徐徐散开,因为它既是巴萨高位压迫的基础,也是巴萨之后进行传接活动的前提。
        那么巴萨由守转攻的方式为什么是传控(当然不排除空当巨大时直接向前传递,大概率而论)?同样采取高位压迫的策略,为什么在由守转攻瞬间瓜迪奥拉与克洛普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
        首先,区别于克洛普的球队,由于巴萨球员并不以身体见长,直接向前起速撕裂防守链的能力并不强;再者,如果盲目加速的过程中不慎被对手反断,拉开的阵型中身体劣势更会暴露无疑,单个球员除了普约尔外基本无力在放大的空间内独自阻挡对手的二次突击;最关键一点,当巴萨顺利合围对手逼得球权时,其实也恰恰处在对手的合围空间内,在反复的合围和反合围中,布斯克茨的重任在于择出一条最佳路径把皮球转移至相对空旷的区域,哈维在相对空旷的区域再择出一条最佳路径把皮球二次流转至更加空旷的区域,由此一环套一环进行更加复杂的传接配合,便能牢牢控制球权突破对手的合围,此举的意义,不仅在于给予全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徐徐弹开反击人员架构起进攻布局,再利用令人窒息的传控把对手压回三十米区域,同样在于给上提的防线减压,否则参与压迫站位过高的后卫线随时都有被对手二次反断偷鸡身后的可能,只不过这个减压的方式跟克洛普的多特截然不同。
        也就是说,巴萨与多特在由守转攻瞬间有着截然不同的思路与选择,前者技术更好,所以选择稳妥,后者身体更好,所以选择激进。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进一步对两队的影响,还会在之后的篇幅里介绍。
        文章开头提到过,防守时阵型要收紧,进攻时阵型要拉开。所以,光压不控,阵型会一直处在压迫时的无序状态,就谈不上反击中的有序弹开。所以对于巴萨来说,压迫和控球,看似分属于防守与进攻两个毫不相关的层面,实则是高度统一的共存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点在瓜迪奥拉的巴萨身上体现的最淋漓尽致。
        所以,从压迫到反攻的过渡,亟需适当的“组织者”来衔接串联,这个组织者的类型又跟每支球队高位压迫的方式和人员配置的不同而不同。多特的组织者可以是队*河蟹*能近似的每个队员,巴萨的组织者以布斯克茨和哈维为主,马竞呢?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7-09-19 22:12
        回复
          全场压迫——西蒙尼的马竞
          马竞的防守体系是这三支队伍里最复杂最精确也是最需要笔墨去描述的,不能用单一的“高位压迫”一言概之,真正做到了从高位到低位的双重强度,称其为“全场压迫”更为合适。
          具体可分为几个部分:

          (动图1. 马竞的边路压迫示例)
          如上动图1,马竞的双前锋虽第一时间也会向对手中卫施压,但双前锋身后的中场球员进一步纵向前压参与紧逼的意愿并不激进,并不像巴萨或者多特那么孤注一掷力求在对方半场就摁掉对手,而是以两个边前卫为主力军,向对手两个边后卫所在的区域挤压,刻意引导对手向边路的死胡同走去,而在这个由马竞球员制造的、将战火刻意引燃至边路的区域里,边卫的持球能力本身就有限,就算勉强接球,之后的连接效率也要大打折扣,出球的视野和范围会急剧减少一百八十度, 横传后腰的危险性因为可预见而陡增,向前开大脚又会落入戈丁和米兰达的控制范围,回传中卫或门将又将落入马竞的第一层防线,马竞可以乐此不疲重复之前的步骤,而被打回去的二次进攻组织永远不会比第一次来得顺畅。
          这里要特别关注下马竞的边前卫组成。之前一直因为图兰和科克的存在笑称马竞踢的是“四后腰”。图兰和科克与传统意义上的边锋大不相同,名为边路选手,实则兼具了多面手的属性,能参与到球队各个层面的运作。比如进攻时图兰作为边路的传切核心策应边后卫的套上,科克此时稍微反向移动成为接应侧的前腰;比如一人在防守时作为压迫点积极压迫边卫,另一人则要维持阵型的紧凑随着整体队型横移落位为中路后腰;再比如阵地防守时两人均要积极内收,与双后腰一起组成四中前卫构成中路屏障。
          可以说,马竞一切的攻防活动都能用两个边前卫的即时位置来判断,一切攻防秩序都能拿两个边前卫的活动作为参照标杆,两个边前卫类似拳击手的两个拳头,同时渗透在进攻与防守两端,一个拳头进攻的同时另一个拳头已经在准备收缩防守,一个拳头收缩防守时另一个拳头又已准备蓄势出击,两个拳头的配合切实做到了切换自如、张弛有度,为马竞的整体攻防效果添砖加瓦。
          上文说到,马竞的高位成份来得并没有巴萨和多特那么极端,这也能从他们两个中卫米兰达和戈丁并不积极前压一事窥得一二(对比普约尔、马斯切拉诺和胡梅尔斯的踢法),我想这里称其为“高位延缓”更合适,因为马竞高位防守的真正目的,是延缓对手的推进速度,在对手进入三十米腹地之前赢得架构完整防线的时间与空间,因为真正的BOSS,正是高位压迫之后的栏目。
          所以从高位到低位的过渡阶段,就变得极其重要和耐人寻味。
          这个过程首先得益于马竞中前场六人组近乎于完美的“同质化”,每个人都拥有着不俗的竞技素质和高超的战术纪律执行力,没有人拥有特权,也没有人因此会少出一份力,这种先决条件下,逼抢与回收,换位与轮转,最大化削弱了因人而异的差别,在前延缓的人不管是前锋还是后腰亦或边前卫,都能为向后回收的人争取时间与空间,而向后回撤的人亦不管是后腰或者边前卫,也都能站得住位置保证起防守下限。
          其次,在由高位转换至低位的过程中,也意味着从激进的无序阵型向规范有序的整体阵型进行过渡。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7-09-19 22:18
          回复
            (动图2. 通过压迫阿尔维斯延缓巴萨的推进,并快速切换为退防模式)
            如上动图2,当马竞球员的高位逼抢没有在第一时间夺得球权,对手在夹缝中寻求向前刺穿或横向转移的传球时,球员拥有着优良的警觉性和惊人的统一性,参与前场压迫的团体会审时度势迅速做出决断,是继续向前压迫还是及时打住知趣回收,如果判断为后者,则利用对手辗转倒球的时间差迅速回归到原本位置,在回归的过程中仍不忘队型的规范与紧凑,最大化规避开思想不统一从而给留给对手可趁之机的隐患。在这个退防过程中,球员的思维也能及时纠正过来,从之前的高奔跑高压迫高逼抢的三高要求,转变为“围而不抢”和更看重“站住位置”的冷静思维,从而达到徐徐退守、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效果。
            己方规范阵型慢慢铺展开来,西蒙尼跟克洛普一样也会严格执行萨基的平行防线理论,随着对手的推进,这两条平行防线会逐渐沉入至禁区前后(如下图6)。两条急剧压缩的平行防线最大化挤占了三十米腹地的核心区域。此外,在保护宽度问题上,西蒙尼并不刻意向意式防守靠拢,并不经常把边前卫沉入防线当边后卫使用(比如10国米打巴萨时的埃托奥、萨内蒂,15尤文打拜仁时的桑德罗,当然不排除持球人在边路时边前卫的常规协防),虽然这样做一是能维持防线宽度,二也能解放一名中后卫至禁区内继续挤占空间,但马竞仍然执行完整的两条四人防线,因为西蒙尼在对待宽度问题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图5. 马竞阵地防守时的深度和边前卫的内收程度)


            IP属地:江苏6楼2017-09-19 22:19
            回复
              挽尊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9-19 22:22
              回复
                没有战术的战术才是最高境界,看起来处处是漏洞,实战中却没有一个漏洞能被你抓到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7-09-19 22:22
                收起回复
                  高位压迫的命门——体能
                  高位压迫需要不断地收紧阵型,这也就意味着球队要比常规的阵地防守消耗更多的体能,如何在一场比赛的其他阶段有效地缓解这个体能,对一场比赛的走势就显得至关重要。
                  这里普及一个运动常识,最累人最减脂的跑步方式是什么?答案不是匀速跑或者冲一会儿歇一会儿的冲刺跑,而是反复的折返跑和变速跑。
                  众所周知,巴萨习惯在高位压迫逼得球权后再利用纯属的传控技术把对手压制回三十米区域,而此时的对手便要在这个狭小区域内不断的被巴萨的传球所调动,不断在补防和落位间奔波以保证协防质量,在此基础上还要时不时发力上抢并通过跑动维持三线距离,综合为球员反复的变速跑和折返跑强度成几何趋势陡增。反观巴萨,在熟悉的传控节奏下,拉玛西亚青训营常年积累下来的默契便可发挥开来,梅西对小白的传球时机烂熟于心,哈维对佩德罗走位路线也是熟悉无比,因此所有人的接停传都能在既定的路线上做到轻松自如,开销便可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内。相互对比下,可能两队平均跑动距离都在一万米上下,但这个一万米对身体实际形成的消耗,因为跑动方式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也就是说,巴萨球员在之前高位压迫时消耗的体力,能在之后的传控阶段得到较好置换,置换出的体力优势又能保证球队进行二次反抢,夺回球权后又可以利用传控进一步置换出体力优势,从而以一种良性循环,往三次反抢四次反抢N次反抢无限开展下去,直到把对手折磨致死,所谓的“梦三消耗战”是也。
                  这也就解释通了巴萨球员的身体素质不好但体力并不差的现象。所以传控与高位压迫的结合之于巴萨的意义,不仅仅作用在由守转攻的阶段,在高位压迫战术的顺利维持上,在对对手的持续消耗上,同样意义重大。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7-09-19 22:23
                  回复
                    再把目光转向多特与马竞。
                    克洛普与西蒙尼压迫体系的共同点,是在高位压迫逼得球权之后的阶段里,一旦对手收紧篱笆,二人对于阵地进攻的调教并不出色,队中也不像巴萨般拥有绝对控制点能牢牢控制下球权。这便意味着球队攻守转换的次数更多,阵型会不断地收紧后拉开、拉开后再收紧,这对于球员的体力无疑是一个严峻考验。
                    而克洛普与西蒙尼压迫体系的不同点,在于禁区前沿阵地防守的开展频次和实施质量,克洛普无论在当年的多特还是今日的利物浦,阵地防守质量都要弱于西蒙尼的马竞。克洛普球队的阵地防守思路可以说延续了之前高位逼抢的激烈态势,一旦被对手挤压回三十米区域,整体防守组织性较差,球员盲目下脚过多,猛冲猛抢同时意味着极易被技术出众的持球人或精妙的小组配合过干净,单体球员的站位不够扎实,两两之间也缺乏意式防线那种整体移动的效果,更遑论三四人之间环环相扣的补防默契度,由此造成整体防线混乱的情况数不胜数。所以克洛普的阵地防守,空有单点压迫但缺乏整体意义上对固定区域的围而不抢,实际阵地防守也就赶不上西蒙尼的马竞。

                    相比较而言,西蒙尼的球队防守密度呈现为一个两头强中间弱的态势,切实做到了能屈能伸,始终摇摆在高位逼抢和阵地防守之间,在不同防守模式的反复切换中置换出体力,继而确保整场的体力平衡。
                    而克洛普为了规避开并不出色的阵地防守,只能无选择性地将重兵布置在中场,以单体球员的覆盖能力去弥补阵地防守能力的不足,球员也就无法在经常性的、对跑动要求较低的阵地防守中得到足够的休息。所以克洛普的球队从始到终都处在高速运转中,球员体力没有缓解的区段,在下半场经常要承受体力瓶颈后的危机。
                    在当下的利物浦,如何提升阵地战比例,如何在维持跑动的同时提升有球缓解消耗,如何在将来的多线作战仍然保持强势,仍是克洛普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命题。


                    IP属地:江苏11楼2017-09-19 22:24
                    回复
                      好文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9-19 22:28
                      收起回复
                        殊途同归
                        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克洛普的多特蒙德、西蒙尼的马德里竞技,三支球队先后采取了高位压迫的打法并在不同的年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三名主帅根据球队特点和人员配置又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压迫方式,不同的压迫方式又决定了之后由守转攻的方式,由守转攻方式的不同又以体能为媒介反过头来影响进一步压迫的效率和球队的持续运转。
                        这里无意比较孰高孰低,但几位教练目前的处境似乎在影射着这些不同。
                        巴萨的高位压迫是这三支球队里最激进也最极端的,甚至一度创造出令众对手闻风丧胆的“六秒原则”,在防守端几乎举全部兵力押宝在高位压迫上,而当哈维和普约尔逐渐老去,前者代表控制力的缩水,体能的置换不能像之前那般游刃有余,高位压迫的质量也就随之下滑;后者则意味着压迫体系里及其重要的“扫荡功能”受到考验,球队单对单摁下漏网之鱼的能力弱化,两方面的共同作用,瓜迪奥拉的梦三也逐渐走下了神坛。
                        走下神坛的瓜迪奥拉接手了三冠王班底的拜仁,并在拜仁开发出了“边卫内收”的打法来增强控制,但在细节上始终解决不好高位压迫的收口问题,被莫拉塔和格里兹曼们持续刺穿高位防线,差强人意的三年后,现正在曼彻斯特继续改良着他的高位理念。
                        克洛普和西蒙尼,在高位压迫的基础上还把萨基理论中的平行防线带到了中场,这条二次防线可以较好规避开瓜迪奥拉的那种高位顽疾,即一旦被对手顺利通过高位防线,后场便是一马平川的开阔地,从而免于让己方球员疲于奔命形成一对一的危险局面。
                        也就是说克洛普和西蒙尼二位,相对于瓜迪奥拉的高位压迫激进程度略不如,但容错性更高。
                        又因为两队在控制层面不如巴萨,对体能的要求过高,球员的损耗也就过大。克洛普的球队在持续高光后突然陷入低迷,之后两个赛季颗粒无收,最终远走不列颠;而西蒙尼相对于克洛普在阵地防守中的优势,得以“相对缓解”了球员的损耗,保证起了球队下限,继而在三年中两进欧冠决赛。
                        但这个相对毕竟不是绝对,吊着一口气毕竟不是长久方案,本赛季的西蒙尼正处于转型的阵痛之中,结局未知。
                        而先走一步的克洛普,跳出了在多特的固化思维,在崭新的球队以崭新的阵型持续增强着利物浦的阵地战攻坚表现,加上固有的高位反击,在目前的英超似乎无往不利。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高位压迫的实施条件似乎永远都这么苛刻,三位教练似乎也难逃无法在同一俱乐部长时间执教的命运。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7-09-19 22:30
                        回复
                          后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三位主帅在“高位压迫”的战术理念上已足够丰功伟绩,而在现有理念上如何“变通”,如何进一步完善自身的高位压迫理念,从而让这种理念长久留存下去,仍然路漫漫而修远。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7-09-19 22:34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9-19 22:36
                            回复
                              顶上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9-19 22: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