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放肆一回,说点自己的想法哈:
首先,历法在农耕社会的基本职能是准确地界定季节周期性,反映出月地之间的相对运动对于地球上磁场、气候、动植物的影响;进入工业社会后,我们大多数人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对历法的基本需求有两点,一、便于统计,二、适应全球化,即全球历法统一。
欲实现农耕历法的功能性,必以天文观测为依据。因月球和地球的运行轨迹均为椭圆,再加上各种其它的变化量,月朔、月望、月晦以及夏至、冬至、春秋分等各节点出现的时间点无法通过简单的方式加以推算,且各节点之间的时长也并不均等;比如月朔为始,月望为中,月晦为终,这些不是基于历法推算的结果,而是通过观察所得;又比如日影至短为夏至,日影至长为冬至,昼夜各半为春秋分,这些也不是基于历法推算的结果,而是通过观察所得。因此,一部“准确”反映天文状况的历法,必然做不到每月均等、或规律性均等,自然也就谈不上符合工业社会对于历法的“便于统计”的客观需求。
以太阳历而论,它反映的是地球在绕日运行的过程中,季节的周期性变化。然而,它只能相对地反映出某3个月份在某一纬度线上所对应的某一季节,不同地区在不同纬度线上会有全然不同的季节切入点。就拿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来说,历法上“冬至”的这一天,在天文意义上而言,南方进入冬至的时候,北方并没有真的地进入冬至。如果要“准确地”反映出季节轮替,同样当以天文观测为依据,你在当地看到日影最长的那一天便是“冬至”。因此,一部能够“准确”反映出季节轮替的切入点的历法,必然做不到全球通用,甚至于在国内的不同纬度线上都存在误差,其误差随着纬度线的跨度之加大而加大。换句话说,执著于天文历,这必然成为历法全球化的绊脚石。
作为一部历法来说,反映天文现象以及它对地球上气候、生命的影响是其最基本的职能。这种职能的实现,可以为农业工作者、海上工作者,甚至于有可能为天文工作者提供便利。因此,在“农历”越来越冷门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让祖宗传下来的玩意儿就这样沉寂下去,应该加以发展。
我的观点是,双历法并行。一部历法仅用于满足工业社会对历法的客观需求,完全舍弃它对天文现象的表达;另一部历法专门用于反映天文现象对于地球上气候和动植物的影响,月序、日序的确立,均以实际观测为依据,现在有了天文机构和气象台,这些事情其实用不着大家真的拿肉眼去测。为了便于称呼,便于统计者,叫做“共和历”,取环球共和之意;侧重于反映天文者,就直接叫它“天文历”好了,可突显出它的功能性。
关于“共和历”:
1、每年设12个月,外加一个5~6天的“余月”。“余月”是每年年尾的休息日,工人于此间不工作,信徒于此间扪心自省,不祷告——算上岁尾的节假日,想想看,大家伙儿该多愉悦丫。每个“余月”具体余多少天,采用取整的办法,每隔4年,将4个0.25天凑成1天,“余月”即从5天变成6天。
2、每月设30天。
3、每周设6天,且将下一周的初始日作为上一周的周七,也就是“礼拜日”。将“礼拜日”隐入下一周的开头,既喻示宗教活动的灵性,也包含着忏悔过去、积极迎接未来的含义。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穆斯林国家和基督教国家,包括我们自己的国家其实也有大批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徒,这其实是对他们的妥协。从大家的实际生活来说,工作5天,休息1天,很有节律;每年有360÷6=60个休息日,每周有7天的情况下,每年有360÷7=51.4285个休息日,这对工人阶级来说,更合理,也更便于计算。
由此:
每年4个季节,每个季节3个月,每个月的天数完全相等。
每月5个星期,每年60个星期。针对数字“5”的运算,在十进制的口算当中是非常容易的。即便让西方那些数学**来计算,相信也不会觉得困难。
关于“天文历”:
这一部分太复杂了,而且涉及到对“农历”的继承,将它拿出来瞎折腾,我担心挑起众怒。我只简单说一点不算成熟的想法,以供大家讨论:
首先,起“天文历”的出发点是在于它的功能性,而“纪年”本身既不能反映季节交替的规律,也不能反映月相对地球的影响,可以考虑或废除,或像干支纪年法那样,让它轮着转。
第二,回归年与12个朔望月的时间差是否真的需要抹平?我的思路是,仿照“共和历”中设置“余月”的做法,以四个季节的起始节气,“四立”为基准点。这个想法还不成熟,我也不细说了。
最后,总结一下,吧啦吧啦一大堆,其实我想说的就是,建议双历法并行:
给普通人用的那套历法,我们完全舍弃它的天文学意义,只考虑如何让它便于统计,且能全球通用——其实作为太阳历来说,它本身就反映了地球绕日运行的规律性,即便我们完全不考虑它对季节的表达,全球各纬度地区的季节也会必然地在它身上体现出规律性。这对于工业化社会下的普通民众而言,已经足够了。
给相关专业领域提供的另一套历法,则侧重于实际的天文观测,完全摒弃以往那种从天文观测朝着便于计数进行妥协的做法。当然,12个朔望月与1个回归年存在的时间差,决定了我们不论怎样都不可能避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但去除掉“纪年”的要求,或许会好些?
首先,历法在农耕社会的基本职能是准确地界定季节周期性,反映出月地之间的相对运动对于地球上磁场、气候、动植物的影响;进入工业社会后,我们大多数人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对历法的基本需求有两点,一、便于统计,二、适应全球化,即全球历法统一。
欲实现农耕历法的功能性,必以天文观测为依据。因月球和地球的运行轨迹均为椭圆,再加上各种其它的变化量,月朔、月望、月晦以及夏至、冬至、春秋分等各节点出现的时间点无法通过简单的方式加以推算,且各节点之间的时长也并不均等;比如月朔为始,月望为中,月晦为终,这些不是基于历法推算的结果,而是通过观察所得;又比如日影至短为夏至,日影至长为冬至,昼夜各半为春秋分,这些也不是基于历法推算的结果,而是通过观察所得。因此,一部“准确”反映天文状况的历法,必然做不到每月均等、或规律性均等,自然也就谈不上符合工业社会对于历法的“便于统计”的客观需求。
以太阳历而论,它反映的是地球在绕日运行的过程中,季节的周期性变化。然而,它只能相对地反映出某3个月份在某一纬度线上所对应的某一季节,不同地区在不同纬度线上会有全然不同的季节切入点。就拿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来说,历法上“冬至”的这一天,在天文意义上而言,南方进入冬至的时候,北方并没有真的地进入冬至。如果要“准确地”反映出季节轮替,同样当以天文观测为依据,你在当地看到日影最长的那一天便是“冬至”。因此,一部能够“准确”反映出季节轮替的切入点的历法,必然做不到全球通用,甚至于在国内的不同纬度线上都存在误差,其误差随着纬度线的跨度之加大而加大。换句话说,执著于天文历,这必然成为历法全球化的绊脚石。
作为一部历法来说,反映天文现象以及它对地球上气候、生命的影响是其最基本的职能。这种职能的实现,可以为农业工作者、海上工作者,甚至于有可能为天文工作者提供便利。因此,在“农历”越来越冷门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让祖宗传下来的玩意儿就这样沉寂下去,应该加以发展。
我的观点是,双历法并行。一部历法仅用于满足工业社会对历法的客观需求,完全舍弃它对天文现象的表达;另一部历法专门用于反映天文现象对于地球上气候和动植物的影响,月序、日序的确立,均以实际观测为依据,现在有了天文机构和气象台,这些事情其实用不着大家真的拿肉眼去测。为了便于称呼,便于统计者,叫做“共和历”,取环球共和之意;侧重于反映天文者,就直接叫它“天文历”好了,可突显出它的功能性。
关于“共和历”:
1、每年设12个月,外加一个5~6天的“余月”。“余月”是每年年尾的休息日,工人于此间不工作,信徒于此间扪心自省,不祷告——算上岁尾的节假日,想想看,大家伙儿该多愉悦丫。每个“余月”具体余多少天,采用取整的办法,每隔4年,将4个0.25天凑成1天,“余月”即从5天变成6天。
2、每月设30天。
3、每周设6天,且将下一周的初始日作为上一周的周七,也就是“礼拜日”。将“礼拜日”隐入下一周的开头,既喻示宗教活动的灵性,也包含着忏悔过去、积极迎接未来的含义。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穆斯林国家和基督教国家,包括我们自己的国家其实也有大批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徒,这其实是对他们的妥协。从大家的实际生活来说,工作5天,休息1天,很有节律;每年有360÷6=60个休息日,每周有7天的情况下,每年有360÷7=51.4285个休息日,这对工人阶级来说,更合理,也更便于计算。
由此:
每年4个季节,每个季节3个月,每个月的天数完全相等。
每月5个星期,每年60个星期。针对数字“5”的运算,在十进制的口算当中是非常容易的。即便让西方那些数学**来计算,相信也不会觉得困难。
关于“天文历”:
这一部分太复杂了,而且涉及到对“农历”的继承,将它拿出来瞎折腾,我担心挑起众怒。我只简单说一点不算成熟的想法,以供大家讨论:
首先,起“天文历”的出发点是在于它的功能性,而“纪年”本身既不能反映季节交替的规律,也不能反映月相对地球的影响,可以考虑或废除,或像干支纪年法那样,让它轮着转。
第二,回归年与12个朔望月的时间差是否真的需要抹平?我的思路是,仿照“共和历”中设置“余月”的做法,以四个季节的起始节气,“四立”为基准点。这个想法还不成熟,我也不细说了。
最后,总结一下,吧啦吧啦一大堆,其实我想说的就是,建议双历法并行:
给普通人用的那套历法,我们完全舍弃它的天文学意义,只考虑如何让它便于统计,且能全球通用——其实作为太阳历来说,它本身就反映了地球绕日运行的规律性,即便我们完全不考虑它对季节的表达,全球各纬度地区的季节也会必然地在它身上体现出规律性。这对于工业化社会下的普通民众而言,已经足够了。
给相关专业领域提供的另一套历法,则侧重于实际的天文观测,完全摒弃以往那种从天文观测朝着便于计数进行妥协的做法。当然,12个朔望月与1个回归年存在的时间差,决定了我们不论怎样都不可能避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但去除掉“纪年”的要求,或许会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