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研究生吧 关注:75,453贴子:403,040
  • 3回复贴,共1

导师如何挑选学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进入复试阶段,权力反转。既然进入面试,就免不了被学校和导师进行进行挑选,就免不了被人评价挑选。因此,心态非常重要。一个好导师不仅是希望招到好学生,而是要考虑三年后这个学生能培养成什么样。因此,导师往往会从多方面考虑录取与否。


1楼2017-09-15 16:26回复
    1、优中选优原则:学校、专业冷热不同,供需是否平衡是面试的第一要素。如果上线的人多,自然该学校、该专业要优中选优,而如果上线人少,则要调剂,低分考生有可能录取。因此,低分录取,高分被刷,是有可能的。优中选优,是指一定范围的优,就像高考报志愿,报不好,是有很大落差的。


    2楼2017-09-15 16:26
    回复
      2、"优势原则”和"漏口原则“:虽然考生分数有高低差异,但是,录就是录,不录就是不录。某些情况下,某些考生在某些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如外语、专业、科研背景等,让导师绝得眼前一亮,在其他大问题的情况下,肯定优先录取;反之,某些考生在某些方面有重大的问题或严重失望,就像水池有个漏口,水会都流掉,往往会直接被刷掉。但两种情况都很极端。一旦出现,复试小组会很谨慎,往往反复斟酌,甚至要打报告说明原因。


      3楼2017-09-15 16:27
      回复
        3、“熟悉优先”原则:这里的熟悉有几种情况,一是导师对学生的熟悉程度:对学生的学校比较熟悉(名校的名声也是一种熟悉),有老师或者师长推荐(当然是自己表现较好的学生),因此事先和导师联系,让导师了解自己是不错的方法。二是学生对所报专业知识熟悉,对报考专业所在科室熟悉、对导师工作方向熟悉(具体什么方向、有什么文章),如果你说出本学科近期进展、主要学术期刊,能把所报单位的历史、各个主任的方向、文章如数家珍,自然亲近度大增。
        推荐一本写作参考书


        4楼2017-09-15 16: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