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缘起与地藏菩萨
无论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法里面,都非常注重“孝”这个字。尤其我们中国文化,百行孝为先,专门有部《孝经》来诠释“孝”的那种天经地义、动天地惊鬼神的胜妙的利益。那佛教传到我们中国,能够生根开花,跟本土的儒家和道家能够融合形成儒道释三家的文化格局,这与佛教也重视孝道密切相关。那么《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一部佛门的孝经,它所展开的孝的义理和境界,又比儒家的孝的内涵要深广得多,可以说这是一部出世间的孝经。
这部经的缘起,也是佛在临涅槃时候为报答母亲的生养之恩,升到忉利天为摩耶夫人谈经,放光现瑞。那由于释迦牟尼佛是以孝心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所以这个“孝”的这种性德自然就感得地藏菩萨来忉利天宫,而且是无量分身的地藏菩萨。那地藏菩萨就是佛门的孝的楷模,地藏菩萨的大愿就是由于他在因地当中作孝女所发的大愿。所以地藏菩萨的孝与释迦牟尼佛升天为母说法的孝,这叫同声合响,同类相感,所以缘起了这部胜妙的大乘的经典。
那在忉利会上的这个经典当中,佛真正的是体现了深切的慈悲。这个慈悲乃是佛临涅槃,已度的众生已经度脱,未度的众生已经种下得度的因缘,但还剩下了很多的众生未能得度。所以这样佛就对灭度之后,弥勒佛出兴的这个中间这段时间的众生就非常地悲悯、护念,就把这个阶段的众生殷勤嘱托给地藏菩萨。要让地藏菩萨对这个阶段的众生,哪怕有一丝一毫一渧的善行,都不要让他下三恶道,都要让他得到人天的乐果,乃至涅槃的大利。这就类似于一个皇帝临终的顾命,这样的一种慈悲的嘱托。那这个阶段的众生也就是我等众生在内的众生,所以地藏菩萨跟我们这个时期的众生最有因缘。所以这部经典不断地说地藏菩萨与此土众生有大因缘,乃至于大乘的几位主要的大菩萨都在《地藏经》里面襄赞地藏菩萨,比如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及十方无量诸佛的殷勤赞叹。那释迦牟尼佛的殷勤赞叹那就更是随处可见。可见地藏菩萨那种深广的大愿、那种彻入心髓的对苦难众生的悲心,真是把十方诸佛的那种大悲心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
——大安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意》第1讲(融法恭录)
无论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法里面,都非常注重“孝”这个字。尤其我们中国文化,百行孝为先,专门有部《孝经》来诠释“孝”的那种天经地义、动天地惊鬼神的胜妙的利益。那佛教传到我们中国,能够生根开花,跟本土的儒家和道家能够融合形成儒道释三家的文化格局,这与佛教也重视孝道密切相关。那么《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一部佛门的孝经,它所展开的孝的义理和境界,又比儒家的孝的内涵要深广得多,可以说这是一部出世间的孝经。
这部经的缘起,也是佛在临涅槃时候为报答母亲的生养之恩,升到忉利天为摩耶夫人谈经,放光现瑞。那由于释迦牟尼佛是以孝心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所以这个“孝”的这种性德自然就感得地藏菩萨来忉利天宫,而且是无量分身的地藏菩萨。那地藏菩萨就是佛门的孝的楷模,地藏菩萨的大愿就是由于他在因地当中作孝女所发的大愿。所以地藏菩萨的孝与释迦牟尼佛升天为母说法的孝,这叫同声合响,同类相感,所以缘起了这部胜妙的大乘的经典。
那在忉利会上的这个经典当中,佛真正的是体现了深切的慈悲。这个慈悲乃是佛临涅槃,已度的众生已经度脱,未度的众生已经种下得度的因缘,但还剩下了很多的众生未能得度。所以这样佛就对灭度之后,弥勒佛出兴的这个中间这段时间的众生就非常地悲悯、护念,就把这个阶段的众生殷勤嘱托给地藏菩萨。要让地藏菩萨对这个阶段的众生,哪怕有一丝一毫一渧的善行,都不要让他下三恶道,都要让他得到人天的乐果,乃至涅槃的大利。这就类似于一个皇帝临终的顾命,这样的一种慈悲的嘱托。那这个阶段的众生也就是我等众生在内的众生,所以地藏菩萨跟我们这个时期的众生最有因缘。所以这部经典不断地说地藏菩萨与此土众生有大因缘,乃至于大乘的几位主要的大菩萨都在《地藏经》里面襄赞地藏菩萨,比如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及十方无量诸佛的殷勤赞叹。那释迦牟尼佛的殷勤赞叹那就更是随处可见。可见地藏菩萨那种深广的大愿、那种彻入心髓的对苦难众生的悲心,真是把十方诸佛的那种大悲心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
——大安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意》第1讲(融法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