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当年东风尽》续
.
若是当年东风尽。
如果没有那场东风,我们会怎么样呢?
周瑜睁开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
轻纱床幔层层叠叠,带着熟悉的安神香的味道,旁边一张木制案几上还放了一壶未凉的茶,一切都像他不曾离开过一样自然。
周瑜怔了一会,恍然间泪水又落满了脸庞。
这是他的房间,两千多年前,他的房间。
周瑜几乎是连滚带爬下了床。
如果……如果他回到了千年前,那么……那么孔明……
周瑜推开门扉,正好一阵风,带着梅花香扑了他满怀,他拨开吹乱的发丝,在看到梅树下蓝发男人的身影时,屏住了呼吸。
那人依旧一身素衣,衣袖随风翻飞,几朵洁白的梅花落在他肩头,平添一股诗意。
周瑜怔怔地看着诸葛亮转过身来,眉目依旧那么温和,对着他展开一个微笑:“公瑾,我可等你好久了。”
周瑜仓皇地上前两步,却又停下来,烈酒一般醇厚的双眸舍不得眨眼似地紧盯着诸葛亮,生怕下一秒那人又消失在他面前。
“公瑾,你怎么了?”诸葛亮皱了皱眉,疾步走进周瑜,一只手抬起来,似乎要覆上周瑜的额为他试温,却在抬至半空时硬生生垂下,一双蓝眸依旧如一潭凉薄的秋水,却较平时多出了几分关切。
为什么自己以前没有发觉他对自己隐藏的温柔呢?
“没什么。”周瑜说道,声音带着一点抑制哽咽的颤抖。
诸葛亮定定地看了周瑜一会,才放下心,转头又看向那株梅树。周瑜也随他的目光看去。
在凛冽的寒风里,浩浩荡荡地开了一树洁白,像天入凡尘的细雪,引得风去摘下片片花瓣,落了一地白绫。
“公瑾,我送你一场东风,可好?”诸葛亮笑着说,语气轻松如开玩笑,声音却隐隐带了一股苍然。
周瑜知道他其实说得认真。
东风?
周瑜想起诸葛亮散发跣足,在祭坛上舞得张扬,仿佛天地都为他凝神的样子。
可……东风之后,三足鼎立,狼烟不止,烽火乱世,相隔两方。
他们因一场东风,相遇、相识、相知;却也因一场东风,相离、相误、相错。
曾经的他颔首说好,但如今……
他不要这样的结局。他不要这东风,不要赤壁之胜,甚至不要守护东吴的誓言,不要那名垂千古的美誉。
他好不容易回到千年前,他想任性一次——他不要这东风,他只要他。
诸葛亮等了一会,见周瑜没有回答,露出一抹心领神会、早有预料的苦笑,正欲开口,却蓦然睁大了眼。
“我不要。”红衣的人儿一头扎进诸葛亮的怀里,闷声道,“我只要你就够了。”
他不记得千年前的此刻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到了何种地步,也不管诸葛亮是否会诧异,但他不想再看见他从自己面前一寸寸地消失了。
哪怕是梦也好,让他告诉他……
“孔明,我……”
接下来的话却被诸葛亮的唇舌堵了回去。
温软的触感覆在周瑜唇上,像是渴求了许久一样,带着侵略性,却又在探入时微微温柔下来。
周瑜一怔之后,伸手搂住了诸葛亮的脖颈,生疏地回应起来。
一吻不知吻了有多久。
周瑜只觉得诸葛亮贪婪地汲取着他的气息,慢慢地眼前有些模糊,他微微动了动,道:“孔明……”
再睁眼,周围的景色忽然都变了。
诸葛亮不知去了哪里,唇上的触感仍在,周瑜喘了几口气才平复了呼吸,扫视四周,却是战场。
周瑜似有预感地抬头,看见不远处有一高台上,一个蓝衣的人正褪下鞋袜,散了头发,执剑起舞。
“孔明?!”
周瑜的心狠狠一紧,迈开步子跑向高台。
不要!不要借东风!
蓝衣的人回望疯狂跑来的周瑜,温和而笑,无声地说了一句话。
“公瑾,这是我送给你的东风。”
他看懂了他的口型,嘶声道:“孔明!不要!我还没有告诉你……”
东风顷刻便起,狂乱大作,吹起一地落叶,那挟带着落叶的风像是有生命一般,阻隔了周瑜接近诸葛亮的脚步。
周瑜只能奋力前行,迎着狂风,在指缝间看着诸葛亮一寸寸地消失。
“不——”
周瑜复又睁开眼,看到一江春水在他旁边滚滚流过,他仍保持着刚才的姿势站立着。
果然是梦,他没有回到千年前……可即使回到千年前,他大概也改变不了什么——诸葛亮仍是消失了。
又有一片冰凉湿润了周瑜的脸庞。
孔明,我……
“我也喜欢你。”
若是当年东风尽,许可偕君共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