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名士吧 关注:227贴子:1,422

【数据党】国学小名士(2017)收视数据追踪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数据来源和相关介绍
2L:2L自古是楼主的固有楼层(以上内容忽略)
截至2017/9/9收视数据汇总(前4场)
至于有没有分析...理论上有)
----
数据来源:
本数据来自酷云(KuyunEye)收视数据统计。当前公开的包括节目关注度和市场占有率(简称市占率)两项。当然据说注册酷云会员可以看到更多信息,不过应该是收费,且只有节目制作方、广告方等人士才能注册(需要提供注册者工作单位等信息)。
在当前中国内地电视收视率调查方面,CSM已在2008年之后成为寡头垄断。CSM50城的数据的确权威,但也饱受质疑;而CSM的数据源免费公开的内容较少,我是不可能找到什么有建设性的内容,可能节目组工作人员才能获取(当然貌似有些微博/微信有流传)。
酷云的收视率排名在近几年兴起,早期江湖谓之“野榜”,算一个新兴的调查数据吧,还未成为正规军,但口碑貌似不错。以后它也许会成为一个新的收视率调查方。
如果看到CSM50城数据和本帖数据不一致(主要在CSM50城收视率/酷云关注度一项),纯属正常,因为二者统计模型存在明显差异(如CSM50的样本在各省份选择,以及城镇权重系数等等,这对省级卫视节目影响更大)。
原始数据说明:
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决定统计时段长度。注意这个是以酷云原始数据为准,其中可能包括无效时段(如节目结束后的广告时段)。
关注度=统计时段内,看某节目的终端/累计激活的终端数量的平均值
这个值通常很低,因为累计激活终端数,是将曾经有过收视的有效终端(智能电视机,机顶盒等,甚至不排除某些网络直播端)都计入,而通常某个时刻看直播的终端比例并不高,尤其在当前网络发达的时代。
市场占有率=实时看某节目的终端/实时看电视直播的终端数量,可以说是一个节目占总收视的比例。
这两个指标是显著正相关,但市场占有率受到某个时段看电视总人数影响,比如深夜容易出现关注度低而市场占有率高的局面(深夜看电视的人数较少)。
上述样本默认为中国内地。
个人处理数据说明:
排名(总):是指同时段内,关注度在所有节目中的排名。
排名(卫视):是指同时段内,关注度在所有省级卫视节目中的排名。
时段固定在19:00-24:00。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7-09-09 15:33回复


    2






    ----
    总体来看,收视率和市占率是符合节目平台和时段(注意周四后黄金段并不算热门)。当然如果连同日同时段前100都无法进入,那是有些。。。杯具。
    当然有趣的现象是收视率/市占率交替上升/下降,这实际上只是因为统计时段不同(注意收视率“高”的两场统计时段是到了22:35前后,较低的持续到22:50。实际情况应该和较高的两场相近)。
    因此看来,收视率/市占率实际上是较为稳定的,即这个节目有一个确定的基本盘(收视群体),但群体规模显然不大。这和节目定位,节目播出平台和时段都有关系——实际上对比而言,在非周末后黄金段的文化类节目,若非CCTV1播出,市占率基本稳定在1%左右,这应该是代表一个特征明显也特别稳定的收视群体了。
    从各网络平台看,包括微博的有效互动数(僵尸粉大军直接忽略),还有贴吧关注数(23333333)等指标都反映出新媒体平台上宣传力度显然不佳。
    但要改变这个局面也很难——关注“国学”的人不少,但很多浮于表面;节目内容在整个观众群体面前实属【冷门】。暂且不论山东卫视的平台如何(实际上山东卫视还是有很多收视率不错的节目,比如21:20之前的电视剧),但至少面向的群体就很有地域性了(毕竟山东卫视还是没有发展成弗兰卫视(233)、浙江卫视等全国级大佬)。当【冷门节目】+【冷门时段】碰在一起,就基本确定只有铁杆粉才会关注了。留存率是很高,但发展空间似乎也有限——发展空间这一点,本可以从这四场收视率变化分析,但由于时段统计问题对数据有严重干扰。
    此外,节目后期制作是否。。。能再用心些?部分场次的剪辑实在是。。。给很多新观众第一印象不佳,发展空间就很受限了。
    至于有没有改善空间?首先,改变播出时段已不现实(至少这一季如此);现在看来,首先各平台需要改革宣传了(至少先把辣眼僵尸粉扔了);如果想搞(da)事(xin)情(wen),2016年初《中国成语大会》第二季的模式应该是最有可能了;当然需要有拿出手的片段(突然又甩锅给制作方)...只不过,即使最终的确吸引了一阵热潮,潮水退去后有多少人留下?
    当然会有。
    不过更让我矛盾的是——这样是否会是一个【桃花源】的终结?也许只需要懂节目的人关注?
    ---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7-09-09 15:5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学霸不写秋冬环流展望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9-09 16:14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9-09 18:25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9-10 01:50
          回复
            9/14 第5场



            注意:原始数据由于存在时段统计错误,个人认为需要进行插值订正(插值数据来自个人记录的部分时刻瞬时数据,原理为线性插值)。为起对比效果,左侧黑色字体数字为原始数据,右侧红色数字为个人修正后数据。
            CSM52城的数据来源也比较广了。之后考虑贴出CSM52数据,并对比分析。


            IP属地:上海6楼2017-09-19 01:11
            回复
              哇这个大神是谁?!!!!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9-26 23:11
              收起回复
                哇快摁住别跑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9-26 23:1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9/21 第6场
                  有些疑惑。毕竟节目时间大幅提前至21:00前后播出,然而关注度并没有明显提升。当然市占率也因时段更加激烈反而下降(这个是正常的)。
                  先贴出来,后续再分析吧。




                  IP属地:上海9楼2017-09-27 16:31
                  回复
                    后排围观台风dalao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9-28 00:03
                    收起回复
                      膜dalao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10-01 19:11
                      回复
                        今日开更。
                        7/8期,看来收视群体的发展方面已是很保守了,基本盘很稳定但是也没有通过国庆假期之利增加。
                        注意:第8期统计时段有误,红色为实际结束时刻;但个人无法订正数据,只能说实际数据较当前数据略偏大。




                        IP属地:上海12楼2017-10-09 22:40
                        回复
                          知乎来的?就喜欢这样拿实数说话不胡bb的,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10-20 21:40
                          收起回复
                            到了传说中的9/10期了
                            因为两位巨佬的飞(hui)花(fa)令在网上爆红之后- -带动了整个节目的一个热潮(突然发现本灰在2L)。本次是否是一次营销推广事件很难说,但至少引起了不少的关注。
                            不过之间也存在一个问题,即当前快速信息流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如何引人关注。
                            为什么会选择飞花令?一是这个形式已经深入人心(通过诗词大会),二很可能是因为它能在最短时间内传递出最多的信息。
                            可以预见,因“飞花令”被吸引过来的大量新观众,大部分可能只是将其作为快餐消费,这部分观众将很快随时间退潮;当然可以相信,还有不少观众可能就是文化类节目铁粉,只不过由于之前平台或宣传不利等问题而没关注本节目,这部分会在退潮之后留守,成为节目长期资瓷者——当然,这个时间会给出答案。
                            不过,能吸引到一部分观众成为铁粉,并向大部分信息流观众传播文化信息,节目的社会意义就已经实现了不少。
                            回到数据本身,可以发现,酷云的收视率有了大幅提升,而CSM52则上升不多(未贴出),这表明这次影响主要在网络终端等新媒体(前者统计包含这一部分)。也可以看到,10期较第9期有所回落,这可能是退潮效应的体现,当然注意节目播出时间延后等也是一个影响。




                            IP属地:上海14楼2017-10-22 02:1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不出意外
                              这是本帖主要内容的最后一帖了。
                              本次更新:11/12期数据,其中12期为总决赛。
                              注意12期的终止时间显然较实际拖后,因此实际收视率应该更高。



                              以时间轴角度看,自飞花令事件过后,整个节目关注程度有了明显提升,且在两期的部分收视观众流出之后再度在总决赛时提升,说明节目的基本收视群体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的扩张。如果再考虑到节目性质,和播出平台与时段(周四晚间的二线+卫视),会发现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据。或许真的引发了人们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关注?这里肯定有浮于表面的群体,也会有沉淀下来的“铁粉”,当然,时间会给出答案。
                              不过,跳出文化意义之外,谈一些硬性技术问题,如节目的制作(包括从赛制、录制到后期剪辑等)能否有更好的改进?这方面相信不少观众都注意到了。当然我对这方面没什么了解...也许只能期待下一季节目的改进了。
                              这个帖子的使命终结了。但这个盛会远未终结,背后的文化长河更是永无止境。
                              感谢所有参赛的选手,感谢所有为这个节目付出的人们。也感谢有这个节目的陪伴,从7.20-11.2(播出范围为8.17-11.2),从季夏光华,走到深秋红霜。
                              曲终是为了开始更好的乐章,分别是为了有更好的相聚。
                              那么,再会。
                              2017/11/03 21:34(世界协调时13:34)
                              霜降第3候第2日,于南京栖霞区仙林大学城


                              IP属地:上海15楼2017-11-03 21: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