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金贝佳幼儿园吧 关注:10贴子:77
  • 0回复贴,共1

石家庄金贝佳:一句“不许哭!”,可能会酿成大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石家庄金贝佳:一句“不许哭!”,可能会酿成大祸!
每个孩子出生,通常会伴着一声清脆的啼哭,这才是正常的。但是却很多人对于哭泣这一现象持逃避不认同的状态。从小到大,不管哪个年龄段,哭泣仿佛都是一个见不得人的举动。
小孩从小的哭经常是很吵闹的,大声地宣泄着自己的情绪。很多家长为此感到心烦,就会习惯性地呵斥道,“不许哭了!”孩子这时候的反应通常会停下来,愣愣地,被吓到,只能一抽一噎,声音也微弱了下来。于是父母就为此觉得庆幸,原来这句话那么有效。
其实不是。孩子的哭泣是他某种情绪的发泄,正在发泄时突然被喝止,情绪被压抑了下来,不是疏而是堵,未来的日子,那痛苦必定就会转移到某处,心口上的疼痛无处发泄,可能就转换成了生理上的自我伤害,并不是危言耸听哦。

乐乐妈有一个朋友,就是从小被教育不许哭,不管遇上什么委屈难过的事,妈妈都不允许她用哭泣来发泄。直到今天,她心里都会下意识地认为哭是一种不好的表现。哭就等于不乖,不乖就不受任何人喜欢。
这无疑影响了她的一生,即使她意识到了,也咨询心理医生治疗了,但这种意识已经深入到脑中,很难改变了。
哭,好像是一种耻辱不光明的存在;
哭,好像在控诉监护人的不称职,通常会激怒到父母;
哭,好像就意味着一种手段,总认为孩子哭泣是为了得到什么,家长唯恐避之不及。
但是哭泣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正视它,并不会带来什么害处。
家长听到孩子哭泣,下意识神经就会紧绷,所以自然而然蹦出“不许哭!”这句话。
那么父母紧张些什么呢?

认为哭是错的,解决不了问题。
如果一个人,一直快乐,那就是硬撑的。人就是七情六欲的才正常啊。那么多的情绪,负面正面都有,而负面情绪也占了一半,如忧伤、暴躁、生气……这些通过哭泣来发泄其实是一个很健康的渠道。情绪是不分好坏的,不需要去躲避负面情绪。
哭泣,正是我们天生就会的一个发泄情绪的出口。有了负面情绪,通过哭泣释放出来,就会很快恢复过来,继续正常地生活。但假使拒绝哭泣,就这样一直憋在心里,日积月累,这些负面情绪积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在某个时刻倾泻出来。想想,如洪水般的爆发可是很可怕的,不如日常中就一点点地排出。

哭好像是在控诉,自己没尽到责任。
这个往往会出现在老人家与父母带孩子过程之中。有些家庭,父母都要上班,白天就交给奶奶姥姥带,下班回来,如果孩子刚好哭了,老人就会觉得这是在显示她没带好孩子,就赶紧阻止孩子哭。
这个问题,不关孩子的事,主要是家庭中的成员之间沟通和信任的问题。家人之间要彼此信任,并且学会即时沟通,就会避免误会的产生。这时只要说明孩子哭泣的原因就好。一家人,不应该有太多隔阂和猜忌。
有事就好好说话!哭起来烦死人了!
试问,就算是大人,“好好说话”这点就能做到了吗?这是一项技能,是需要学习的。小孩更是要给他时间来学习,哭泣是他们本能就会的一种诉求方式,怎么能简单粗暴地阻止他们这么表达?
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鲁道夫۰德雷克斯曾说:“孩子们的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
再说了,如果孩子受了委屈感到难过,你还要跟他讲道理吗?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啊,当然是第一时间关心孩子的情绪,倾听他,让他慢慢平复下来,给他以安慰,这才是家人啊。

认为哭泣对孩子身体不好。
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孩子大声哭泣,情绪太激动对身体不好。实际上,早有医学研究表明,适当地哭对孩子的身体发育、肺部功能、缓解压力等都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那么面对孩子哭泣,作为父母应如何反应?

首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听到孩子哭泣,下意识会感到烦躁、生气,那也不要第一时间就表达出来,而是冷静一下,想想除了生气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生气并不能使情况好转。
接纳孩子哭泣这件事。
哭泣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情绪发泄方式。
拥抱这个伤心的小家伙。
孩子哭泣、吵闹、别扭、挣扎都是想获得你的注意,告诉你,他现在不开心。你不需要做出多大的妥协,只要上前将他拥入怀中,用肢体语言告诉他,你一直都会在他身边,不管他难过还是委屈,都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做他的避风港。

告诉孩子你察觉到了他的情绪。
耐心地和孩子沟通。问他哭泣的原因,而不是一昧地喝止。与孩子一起找出他哭泣的源头是什么,是莫名地发脾气,还是某件具体的事,在寻找沟通的过程中,孩子情绪也会慢慢平稳下来。
解决的办法有很多,但最差的一定是“不许哭!”这种粗暴的处理方式。哭泣有何不可?别去压抑孩子的发泄,这才是健康正确的处理方式。
乐乐妈与你分享更多亲子故事,在孩子成长路上分享交流育儿经验,让孩子健康成长每一天。


1楼2017-09-08 18: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