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05 09:27 来源:衡水新闻网-衡水日报衡水日报新闻热线:0318-2073456 衡水晚报新闻热线:0318-2065067、2061234
衡水市饶阳县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从2014年规范土地发包,到发展电子商务,短短3年时间,该县112个村实现集体收入翻番,131个村年收入超过5万元,彻底消灭了集体经济空白村。
3年来,112个村实现集体收入翻番,131个村年收入超过5万元,彻底消灭集体经济空白村——衡水市饶阳县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衡水新闻网-衡水日报讯(纪京京、张婷婷)近年来,衡水市饶阳县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从2014年规范土地发包,到发展电子商务,短短3年时间,该县112个村实现集体收入翻番,131个村年收入超过5万元,彻底消灭了集体经济空白村。 政府统筹,规范集体土地承包。2014年,饶阳县围绕农村集体经济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他们发现大部分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集体土地或房屋的承包费或出租费,且大量集体土地廉价出租,租期长、租金低。全县197个村,92个村年集体收入不足万元。“农村经济薄弱,无钱办事,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政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饶阳县县委书记吴波说,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夯实农村基层基础的有力保障,不仅为村级组织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也为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为此,饶阳县依据《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条例》等法律法规,指导各乡村通过协商提高地价、运用法律手段收回重新发包等途径,规范承包合同、提高承包价格。同时,他们成立全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组建了专门仲裁委员会,各乡村也分别成立土地流转中心和服务站。目前,饶阳县已完成重新土地发包3.82万亩,占比96%,发包集体土地已成为该县村集体增收的主要途径。 因村施策,多条腿走路。2015年,饶阳县对全县所有乡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在此基础上指导各乡村全面实施资源、资产核查,逐村制定3年增收规划,因村施策、一村一策。饶阳县结合精准脱贫攻坚,先后安排县直部门和92个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结成帮扶对子,帮村里找路子、谋发展。特别是针对无资金、无资产、无资源的“三无”村,通过建设光伏电站、盘活集体资源、依托产业带动、合作社提留,走出了一条差异化、错位式村集体经济发展道路。在政策的激励下,各村依据村情各显神通。大官亭镇小官亭村将村边一个闲置多年的大坑进行了土地复垦,建起100余个育苗小拱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多元;留楚乡南善旺村将70亩闲散集体地承包给冠志、兴地两个规模农业公司,依托产业带动每年收入12万元。目前,全县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达700多家,涌现出了年收益70万元的杨池村“翔鹏奶牛合作社”等集体增收典范。 电商扶贫,集体经济增收实现全覆盖。今年以来,饶阳县借助“互联网+党建”优势,确定了党建引领、电商扶贫的发展思路。县委、县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并坚持农村电商服务网点的村集体资产性质,村集体可获收益分成。该县与京东、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通过委托第三方的形式,建立农村电商县级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店,依托电商平台为群众提供代购、代销等“一站式”服务。电商平台给网点管理员的利润返点,每年按一定比例上缴村集体,一个村每年可实现增收3000元到10000元不等。截至目前,该县个体网店增加到1000多个,电商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各类小型企业摊点达3000多家,饶阳县也于近日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衡水市饶阳县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从2014年规范土地发包,到发展电子商务,短短3年时间,该县112个村实现集体收入翻番,131个村年收入超过5万元,彻底消灭了集体经济空白村。
3年来,112个村实现集体收入翻番,131个村年收入超过5万元,彻底消灭集体经济空白村——衡水市饶阳县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衡水新闻网-衡水日报讯(纪京京、张婷婷)近年来,衡水市饶阳县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从2014年规范土地发包,到发展电子商务,短短3年时间,该县112个村实现集体收入翻番,131个村年收入超过5万元,彻底消灭了集体经济空白村。 政府统筹,规范集体土地承包。2014年,饶阳县围绕农村集体经济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他们发现大部分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集体土地或房屋的承包费或出租费,且大量集体土地廉价出租,租期长、租金低。全县197个村,92个村年集体收入不足万元。“农村经济薄弱,无钱办事,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政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饶阳县县委书记吴波说,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夯实农村基层基础的有力保障,不仅为村级组织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也为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为此,饶阳县依据《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条例》等法律法规,指导各乡村通过协商提高地价、运用法律手段收回重新发包等途径,规范承包合同、提高承包价格。同时,他们成立全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组建了专门仲裁委员会,各乡村也分别成立土地流转中心和服务站。目前,饶阳县已完成重新土地发包3.82万亩,占比96%,发包集体土地已成为该县村集体增收的主要途径。 因村施策,多条腿走路。2015年,饶阳县对全县所有乡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在此基础上指导各乡村全面实施资源、资产核查,逐村制定3年增收规划,因村施策、一村一策。饶阳县结合精准脱贫攻坚,先后安排县直部门和92个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结成帮扶对子,帮村里找路子、谋发展。特别是针对无资金、无资产、无资源的“三无”村,通过建设光伏电站、盘活集体资源、依托产业带动、合作社提留,走出了一条差异化、错位式村集体经济发展道路。在政策的激励下,各村依据村情各显神通。大官亭镇小官亭村将村边一个闲置多年的大坑进行了土地复垦,建起100余个育苗小拱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多元;留楚乡南善旺村将70亩闲散集体地承包给冠志、兴地两个规模农业公司,依托产业带动每年收入12万元。目前,全县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达700多家,涌现出了年收益70万元的杨池村“翔鹏奶牛合作社”等集体增收典范。 电商扶贫,集体经济增收实现全覆盖。今年以来,饶阳县借助“互联网+党建”优势,确定了党建引领、电商扶贫的发展思路。县委、县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并坚持农村电商服务网点的村集体资产性质,村集体可获收益分成。该县与京东、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通过委托第三方的形式,建立农村电商县级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店,依托电商平台为群众提供代购、代销等“一站式”服务。电商平台给网点管理员的利润返点,每年按一定比例上缴村集体,一个村每年可实现增收3000元到10000元不等。截至目前,该县个体网店增加到1000多个,电商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各类小型企业摊点达3000多家,饶阳县也于近日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