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柒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45783/answer/50067626
来源:知乎
读了勒庞的《乌合之众》,发现这可真是一本犀利、狠辣的书啊。书中文字对于群体的批判确有一种让人畅快淋漓之感。说到群体,我还是有些赞同他的观点的,看到勒庞将群体形容成一群没有大脑、没有思维、特别容易被煽动,而且一经煽动就走向极端的暴徒,让我回忆起盲目信仰的惨案,回忆起十年大革命的悲剧,甚至至今为止这些煽动性的东西仍未停止。想想鸟叔的骑马舞,想想红遍全国的小苹果,再想想中国式过马路……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实,都在证明着我们处于群体中的时候,是多么的“身不由已”。群体的确是挺可恨的,不独立思考,随大流,减少罪恶感,分担负面情绪,这一切都造就了群体的愚蠢和可悲。然而,当我看到群体的可恨时,也同样也看到了群体中个体的可怜。这一群寻求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人,加入这样那样的组织,压抑自己的本性,装出一副能融于社会的样子,来逃避对本身孤独的可怕。当我们去加入这样的组织,即便做错事也会免于责罚,因为这是群体的决定,不需要个体去承担事情的后果;当我们去加入这样的组织,只要放弃自我,就能得到所有其他人的认同和理解;当我们去加入这样的组织,我们不需要聪明,不需要承担,不需要选择,不需要思考,只需要简单粗暴的跟随,表现出你的狂热,就能收获认同。没错,这所有的原因的确看起来太具有诱惑力了。付出那一点点个性,就能收获所有人类所向往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想来,能抵御这样的诱惑,能享受孤独能独立思考的人,也怪不得能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一番作为了。如果说在《自卑与超越》里,阿德勒强调的社会合作性,让我感受到的是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细水长流的认可了社会团体对个人引导的积极性;那么在《乌合之众》里,勒庞犀利的语言,就恰似一盆冷水,血淋淋的揭露了所谓“合群”的本质。事实上,观点没有对与错的区分,只在于是否适合于自己。关于群体的意义,我想还是把握一个“度”的概念,不能放纵自己在群体中趋于盲目从众,也不能封闭在自我的小世界。我们生长于这个社会,不能避免的要与群体建立联系,但同时我们也要保留自我,学会享受孤独的时间。说了这么多,其实真心不想承认有时候我们的确成为了“乌合之众”,只不过或许在我们意识到这件事的同时,我们就已经有所改变了,不是吗?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45783/answer/50067626
来源:知乎
读了勒庞的《乌合之众》,发现这可真是一本犀利、狠辣的书啊。书中文字对于群体的批判确有一种让人畅快淋漓之感。说到群体,我还是有些赞同他的观点的,看到勒庞将群体形容成一群没有大脑、没有思维、特别容易被煽动,而且一经煽动就走向极端的暴徒,让我回忆起盲目信仰的惨案,回忆起十年大革命的悲剧,甚至至今为止这些煽动性的东西仍未停止。想想鸟叔的骑马舞,想想红遍全国的小苹果,再想想中国式过马路……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实,都在证明着我们处于群体中的时候,是多么的“身不由已”。群体的确是挺可恨的,不独立思考,随大流,减少罪恶感,分担负面情绪,这一切都造就了群体的愚蠢和可悲。然而,当我看到群体的可恨时,也同样也看到了群体中个体的可怜。这一群寻求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人,加入这样那样的组织,压抑自己的本性,装出一副能融于社会的样子,来逃避对本身孤独的可怕。当我们去加入这样的组织,即便做错事也会免于责罚,因为这是群体的决定,不需要个体去承担事情的后果;当我们去加入这样的组织,只要放弃自我,就能得到所有其他人的认同和理解;当我们去加入这样的组织,我们不需要聪明,不需要承担,不需要选择,不需要思考,只需要简单粗暴的跟随,表现出你的狂热,就能收获认同。没错,这所有的原因的确看起来太具有诱惑力了。付出那一点点个性,就能收获所有人类所向往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想来,能抵御这样的诱惑,能享受孤独能独立思考的人,也怪不得能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一番作为了。如果说在《自卑与超越》里,阿德勒强调的社会合作性,让我感受到的是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细水长流的认可了社会团体对个人引导的积极性;那么在《乌合之众》里,勒庞犀利的语言,就恰似一盆冷水,血淋淋的揭露了所谓“合群”的本质。事实上,观点没有对与错的区分,只在于是否适合于自己。关于群体的意义,我想还是把握一个“度”的概念,不能放纵自己在群体中趋于盲目从众,也不能封闭在自我的小世界。我们生长于这个社会,不能避免的要与群体建立联系,但同时我们也要保留自我,学会享受孤独的时间。说了这么多,其实真心不想承认有时候我们的确成为了“乌合之众”,只不过或许在我们意识到这件事的同时,我们就已经有所改变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