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吧 关注:28,274贴子:1,260,933
  • 21回复贴,共1

要不是中了张良小人的计,相信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要不是中了张良小人的计,相信项羽是不会败的!垓下之战:汉军五路大军、合计近七十万之众,形成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 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后撤。 项羽与刘邦订立和约后,立即率军东归。刘邦也打算西撤,但张良、陈平一致反对,说: 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 养虎自遗患' 也。 ①于是刘邦决定毁约追击楚军,并约韩信、彭越南下会师,合力击楚。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刘邦引军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淮阳北),韩信、彭越均未赶来。楚军返身发动突然进攻,汉军不支,退入壁垒固守。但项羽未能乘胜扩大战果,进一步围歼汉军,而与之对峙于固陵,这样就使刘邦得以喘息待援。为使韩信、彭越安心助汉击楚,打败项羽,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封彭越为梁王,并明确了2人的封地。韩信、彭越2人果然率部前来会师。十月下旬,韩信引兵进占彭城,同时攻下楚地许多地区。
被刘邦封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将进入九江地区,诱降了守将、楚大司马周殷,随后合军北上进攻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刘邦也由固陵东进,形势对楚极为不利,项羽被迫向东南撤退。十一月,项羽退至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筑垒安营,整顿部队,恢复军力,此时楚军尚有约10万人。
十二月,刘邦、韩信、彭越、英布4路大军会师垓下。韩信军30万,分3路首先与楚军接战,韩信居中路,进攻失利,向后退却,同时命左右两翼投入战斗,楚军受挫,韩信又返身冲杀,3路合击,楚军大败,项羽被迫入壁而守。韩信遂指挥各路大军将楚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但汉军一时也难以彻底打败楚军。
为了尽快取胜,张良用计,让汉军夜夜高唱楚歌,瓦解楚兵斗志。项羽夜闻 四面皆楚歌 ②,以为楚地已尽为汉所得,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800精锐骑兵突围南逃。天明以后,汉军得知项羽突围,乃遣5千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因迷路耽搁了时间,被汉军追及,项羽突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手下仅剩28骑。 项羽指挥这28骑,将汉军骑兵杀得人仰马翻,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疾走,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边的乌江浦)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乃令从骑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 杀汉军数百人 ①,自己 身亦被十余创 ②,最后自刎而死,年仅31岁。项羽死后,汉军全歼楚军,楚地皆降汉,独项羽原封地的鲁人不肯投降(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后刘邦将项羽首级示鲁,鲁人乃降。至此,历时4年半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9-04 14:29回复
    能力不足?能力不足能打巨鹿之战?能力不足能打彭城之战?能力不足各诸侯会“莫敢仰视”他?你真会逗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9-04 19:47
    收起回复
      2025-07-28 05:16: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就像撕张良港真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9-05 05:42
      收起回复
        张良 刘邦两人都是无耻反复无常的小人,先说刘邦,这厮从一开始就背信弃义,其实入关后分封,大家都能过的好好的,这厮先撕毁协议,进兵关中,还有很多烂事就不一一说明,再说张良这厮,占着项伯对他的信任,屡次欺骗背叛项羽去帮刘邦,要不是这厮,刘邦早被杀了很多次,可是这厮也不是凭真本事,就是凭背叛朋友欺骗朋友,而在你这里就变高尚了,由此可见阁下也不是什么好鸟,物以类聚嘛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9-07 12:54
        收起回复
          华夏百姓都喜欢被流氓驾驭被流氓骗,哪怕是精明如张良,一样改不了这贱的孽根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11-16 13:43
          收起回复
            任阁下纵有长篇大论,老夫始终都认为张良不值一提,张良,韩信都乃宵小之辈,岂能跟霸王相提并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7-12-12 17:20
            回复
              项羽失败的原因很复杂不是光靠对史料的记忆力就能明白的,当然更不可能是腐儒的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文痞的成王败寇。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7-12-13 11:27
              回复
                新城县位于都城雒阳县的南方,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洛阳市的伊川县。根据班固的《百官公卿表》,秦汉时期,十里一亭,设有亭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三老掌教化。三老并非三个老人,而是一种职称。新城三老并没有在史书中留下名字,司马迁仅仅称呼他为“董公”。想必这位三老年纪很大,德高望重,因此司马迁用“公”称呼他。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一个老年人从伊川县来到洛阳市,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很明显是为了博取富贵!也有可能董公上个月因为刘邦颁布的政策,从乡三老被提拔到县三老,相应的级别待遇都提高了,内心感激刘邦的英明,所以拖着衰老的身躯给刘邦出谋划策。
                  只不过董公的消息太灵通了,刘邦刚渡过平阴津来到雒阳县,南边新城县的董公就闻风而动,而且是亲自拦了刘邦的专车。看来,郡太守把宣传活动搞得太大了!
                  都说过多少遍了,我们大汉国不搞迎来送往的那一套,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影响多不好。还好来得是一位基层公务员。如果是位刺客,那寡人不是喋血雒阳城了吗?下不为例啊!
                董公抹去脸上的风尘,开始说:“臣听说‘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因此说‘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籍大逆无道,放逐并弑杀了他的君主,是天下的贼子啊。己有仁,不必用勇而天下自服;己有义,不必用力而天下自定。让三军将士都为义帝披麻戴孝,然后传檄布告诸侯,为义帝被弑而东讨逆贼,则四海之内都会感恩戴德。这是上古三王的义举啊。”
                  汉王刘邦当即表态,说:“善!不是夫子的话,我是听不到这样的教诲的。”
                  按理说,董公为刘邦提了这样的好建议,应该获得封赏,估计是史书忘了留下记载。也可能是刘邦偷偷地赏赐了董公,毕竟为义帝复仇这样高尚的事情,如果沾染了铜臭味,显得不好看。
                  但是,为什么这席话不是出自张良或者陈平之口呢?去年10月份义帝就已经被项籍弑杀了,到今年3月份,两地距离再怎么远,像这样的政治大事也应该传到关中了吧。退一步讲,即使张良不知情,前楚国都尉陈平呢?由此可知,张、陈二位谋士并不如后世学者认为得那么重要。


                IP属地:江苏32楼2017-12-27 14:47
                收起回复
                  2025-07-28 05:10: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龙且不是韩信的对手,被韩信歼灭了20万的楚军主力。如果换成项羽北上打韩信,龙且留下防守刘季,说不定是另一个局面。


                  39楼2018-01-25 12:46
                  收起回复
                    还是项羽太年轻,刘季50多岁了,再加上张良等人,各种挖坑下绊子,韩信迂回到项羽北方攻击,彭越打游击战扰乱后方,项羽相当于一对三。而且项羽太年轻了。


                    40楼2018-01-25 12:48
                    回复
                      张良就是个小人,跟刘邦就是一丘之貉,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首次见项梁,告诉项梁他想重建韩国,项梁就派兵帮他找到韩王,重建韩国,他扭头就跟刘邦出主意,让刘邦分兵自立,鸿门宴前,项伯顾及这个狗贼的性命,把军机都泄露给他,他表面说是去向刘邦辞行,欺骗项伯,转头就告诉刘邦项军军机,如果不是项伯这个蠢驴胳膊肘往外拐,他死了不知道几百次了,利用朋友的善意,护着它的狗主人,这就是条喂不熟的狗,伟大的谋略家就是靠欺骗,利用自己的朋友来给狗主人出谋划策的?可笑死了,哪怕那些崇尚厚黑学的再推崇他,吹得再伟大,他也是个小人,靠小人行径助他的狗主人上位的垃圾,中国几千年都特别推崇这种人,还以此为荣,所以人民永远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为领导人都崇尚这种小人行径,不以为耻,不择手段,反以为荣,那底下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当官的从上贪到下,一个比一个黑,是为啥?就是崇尚这种小人,毫无廉耻,所以人类是没有未来的,小人与小人才能苟且争斗在这肮脏的人世。


                      41楼2021-10-09 14: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