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生活
即可以朝九晚五 又可以浪迹天涯
形浪不如心浪 心浪不如不浪
浪子终究是要回头
久未提笔 行卷凄凉
也只有行笔的那一阵
内心极度丰富与安详
不知道为什么来支教
或许是个冲动吧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些孩子的脸
透着一股远在尘世边缘的陌生
亲切而又熟悉
是为某个人 某件事
亦或是某种情怀才来的吧
前几日看到一个老师的博文
提到了海子
那一句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深深的绝望里唱起了最美的赞诗
而我
接连几日的梦里
又见到了你
惊醒过后挥之不去的
还是愧疚和追悔莫及
我想 潜意识里
这就是我来弥补的原因吧
海子太悲
那一句我要改成
面朝云海 一笑花开
静待索玛花开
多么希望你能知道我
其实并不洒脱
我只是想要
最朴实的生活
最遥远的梦想
即使天寒地冻
路遥马亡
有时候一天长得像一生
有时候一生短得像一天
但每一天都适合开始
适合离别
睡了一觉
满血满蓝复活
过程很淡 回忆很浓
暑假结束 凉山的雨季也过去了,而且好多天没有更新订阅号了,总觉得对不起一直关注我们的人们。今天下午送完物资回到驿站,有那么一点闲暇的时间,翻看了过去的随笔,突然间,那种只有年少时才有的莫名伤感肆无忌惮地在心田里疯长,像彼岸花一样,没有见过却模模糊糊地在记忆里蔓延开来,而如今我把它称之为无事呻吟。
支教两年,一直想找个时间写点东西。支教结束后曾经想在大理、在大连呆的时候写本支教有关的书,可是人都是有惰性的,很多理想中的事情都被纷至沓来的琐碎淹没在碌碌无为的日子里。如今忙碌起来了,却居然有时间整理这些思绪,是时间所迫,也是这个订阅号缺少素材,不得不自己写起来哈。
回想起来,曾经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来支教?当然了,有很多正能量地回答,比如有人会说,是因为旅行的时候受过很多陌生人的帮助,现在来支教,是将这份感激变成爱心传递给大山里的孩子。还有人会说,是因为曾经大学时代的想去完成的一个理想,现在把这个理想变成了现实。还有的人会说,看到大山里的孩子教育条件如此落后,想发挥自己的余光余热,来到大山,贡献自己的社会价值。其实,这些背后,都隐藏了不为人知的私欲,至少我是,来支教,其实就是来逃避的。逃避家庭的责任,逃避社会的现实。自小到大,人生的轨迹都是被父母安排,似乎在一条看得见终点站的公交车上,每一站的温馨提示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毕业几年,前途的渺茫,社会定位的模糊,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有人熬过去了,有人没有。我是后者,熬过去的人用马后炮式地毒鸡汤来安慰你,没有熬过去的人,匆匆一瞥,莞尔相忘于江湖。其实谁都知道,没有所谓的对错,没有所谓的成功,舍与得,一念之间。
我为支教这种行为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间隔年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曾经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间隔年后,回归正常的生活轨迹。而如今,我在非正常的轨迹上越走越远,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或许是个别现象,因为同我一起支教过的,有人正常回归了,而有的人,和我一样,走着走着就回不去了,在未知的天涯里,故作潇洒地流浪。
偶然翻开韩寒的书,十年前,他这样说,未来十年,这群年轻人是无解的,悲剧的是,本该在心中的热血,却涂在了地上。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在延续.......
即可以朝九晚五 又可以浪迹天涯
形浪不如心浪 心浪不如不浪
浪子终究是要回头
久未提笔 行卷凄凉
也只有行笔的那一阵
内心极度丰富与安详
不知道为什么来支教
或许是个冲动吧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些孩子的脸
透着一股远在尘世边缘的陌生
亲切而又熟悉
是为某个人 某件事
亦或是某种情怀才来的吧
前几日看到一个老师的博文
提到了海子
那一句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深深的绝望里唱起了最美的赞诗
而我
接连几日的梦里
又见到了你
惊醒过后挥之不去的
还是愧疚和追悔莫及
我想 潜意识里
这就是我来弥补的原因吧
海子太悲
那一句我要改成
面朝云海 一笑花开
静待索玛花开
多么希望你能知道我
其实并不洒脱
我只是想要
最朴实的生活
最遥远的梦想
即使天寒地冻
路遥马亡
有时候一天长得像一生
有时候一生短得像一天
但每一天都适合开始
适合离别
睡了一觉
满血满蓝复活
过程很淡 回忆很浓
暑假结束 凉山的雨季也过去了,而且好多天没有更新订阅号了,总觉得对不起一直关注我们的人们。今天下午送完物资回到驿站,有那么一点闲暇的时间,翻看了过去的随笔,突然间,那种只有年少时才有的莫名伤感肆无忌惮地在心田里疯长,像彼岸花一样,没有见过却模模糊糊地在记忆里蔓延开来,而如今我把它称之为无事呻吟。
支教两年,一直想找个时间写点东西。支教结束后曾经想在大理、在大连呆的时候写本支教有关的书,可是人都是有惰性的,很多理想中的事情都被纷至沓来的琐碎淹没在碌碌无为的日子里。如今忙碌起来了,却居然有时间整理这些思绪,是时间所迫,也是这个订阅号缺少素材,不得不自己写起来哈。
回想起来,曾经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来支教?当然了,有很多正能量地回答,比如有人会说,是因为旅行的时候受过很多陌生人的帮助,现在来支教,是将这份感激变成爱心传递给大山里的孩子。还有人会说,是因为曾经大学时代的想去完成的一个理想,现在把这个理想变成了现实。还有的人会说,看到大山里的孩子教育条件如此落后,想发挥自己的余光余热,来到大山,贡献自己的社会价值。其实,这些背后,都隐藏了不为人知的私欲,至少我是,来支教,其实就是来逃避的。逃避家庭的责任,逃避社会的现实。自小到大,人生的轨迹都是被父母安排,似乎在一条看得见终点站的公交车上,每一站的温馨提示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毕业几年,前途的渺茫,社会定位的模糊,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有人熬过去了,有人没有。我是后者,熬过去的人用马后炮式地毒鸡汤来安慰你,没有熬过去的人,匆匆一瞥,莞尔相忘于江湖。其实谁都知道,没有所谓的对错,没有所谓的成功,舍与得,一念之间。
我为支教这种行为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间隔年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曾经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间隔年后,回归正常的生活轨迹。而如今,我在非正常的轨迹上越走越远,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或许是个别现象,因为同我一起支教过的,有人正常回归了,而有的人,和我一样,走着走着就回不去了,在未知的天涯里,故作潇洒地流浪。
偶然翻开韩寒的书,十年前,他这样说,未来十年,这群年轻人是无解的,悲剧的是,本该在心中的热血,却涂在了地上。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