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城山徐氏家族谱牒
叙述人:(庄河城山徐氏第七代)徐长喜
整理人:(庄河城山徐氏第九代)徐福东

前言
中国人讲究德行,孝道,传承,认祖归宗,遥记得几年前庄河还举办过谱牒文化活动,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然而那时机缘不足,并没有参加,有些许遗憾。但是,这次活动对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在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同时,偶尔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想想这个家族的历史,还是有许多的空白和未解之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这些家族历史老人的故去,可能会造成很多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要将本支宗族的历史,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以示后辈,勿忘先祖,永记恩德。这件事得到了家人、特别是我爷爷的强烈支持。爷爷今年八十多岁了,作为这个家族的长子长孙,他是整个家族历史的继承者、亲历者、传播者。今年清明节假期,回乡扫墓,便和爷爷说起了家族的历史,爷爷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将整个家族的历史娓娓道来。我将这些内容全部记录下来。由于爷爷年事已高,而且时间久远,有很多事情可能都记不清或者不记得了,难免有差池之处,还请见谅。而后,有机缘的话,我会逐个的将一些空白予以填补,将徐氏谱牒尽量的详尽的记录下来,以示后辈子孙,勿忘祖宗恩德。
以下是爷爷口述内容:
一. 追本溯源
徐家祖籍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今山东烟台莱阳),在莱阳有个叫“爬山前”和“爬山后”的这么两个地方。我们的老祖呢,住在“爬山前”,还有一支在“爬山后”。“爬山前”这一支呢,没有宗族祠堂(应该是旁系子孙),被 “爬山后”一族徐氏看不起,每年过年都需要到“爬山后”本家去拜年,一直持续了很久。后来咱们“爬山前”有一代有个秀才,在过年的时候去“爬山后”拜年时,偷偷在袖子里记下族谱,然后传承了下来,这才不用去“爬山后”拜年了。

徐氏追本溯源地图(推测,有待考证)
二. 闯关东
清朝中叶时期,山东连年的饥荒。许多饥民选择闯关东。我们的老祖也是如此。八世祖徐全,约为清雍正年间人士,带着兄弟五人以及家眷从烟台走水路闯关东。一路上,靠喝海水度日,这一路上死伤无数。好在最后几个人最终从庄河上岸,算是到了关东了。

徐氏闯关东示意图(推测)
八世祖徐全到了庄河小刘店境内的时候,觉得这片地方不错,就和其他几个兄弟商量,自己想在这里落户,其他兄弟还想继续北上,兄弟之间一番难舍难分之后,各自离去了,而我们的八世祖徐全,就在庄河扎根,这才有了我们庄河城山徐氏一族。

庄河城山徐氏传承脉络图(红色标记为作者的本支)
四. 先祖轶事
五世祖徐国兴
在五世祖还未出生的时候,其父六世祖徐英因为意外去世。此时的徐家已经有一定的家业。七世祖徐明礼望着嗷嗷待哺的五世祖徐国兴,心中满怀期待,真希望能够快点长大啊,继承这份家业。此时的七世祖徐明礼身体并不好,对操持家业有些力不从心,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五世祖徐国兴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快速的掌管自己的家业。
转眼十二年过去了。虽然对于普通的孩子来说,可能十二岁的孩子还是贪玩的年纪,然而五世祖徐国兴已经开始操持家业,带人开荒,种地等等,继续发展家业,到了他中年时期,已经发展成为城山地区的大地主之一。
五世祖善于骑射,出行喜欢骑一匹枣红马,而且枪法也好。当时在北姜(今城山北姜)地区有个叫“兴德堂”的地方,当家的族长名叫姜之万,是清朝的“把总”(地方军队的小头头,七品)。五世祖与姜之万是拜把子兄弟,五世祖的枪法都是跟他学的。
然而即使这样,五世祖还是被当地的胡子给盯上了,他曾经遭遇过三次胡子。
第一次胡子来,家里的长工发现了,跑过来告诉五世祖说:东家,胡子来了,快跑吧!
五世祖说:慌什么,随后回屋拿枪,在屋里埋伏,有一个土匪进了院子,五世祖随即开了一枪,把一个土匪的帽子打掉了,土匪吓得撒丫子就跑。第二枪打在一个土匪的脚上,土匪一瘸一拐的也跑了,这两声枪响,胡子知道五世祖手里有枪,就不敢在上前了,土匪一哄而散跑了。
第二次是这样,胡子不甘心就这么的回去,在五世祖回家的必经之路设了埋伏,没想到那天有家人看见胡子的埋伏,就偷偷告诉了五世祖,五世祖就没走那条路,结过扑了个空,胡子等了几个时辰没等到,就又回去了。
第三次胡子早早就盯上五世祖了,这回被胡子抓了起来,他们把五世祖放在点好的香炉上用香烤,最后找人给了银子才放回来。
五世祖徐国兴有两任妻子。
第一任妻子赵氏:生有一子,乃是四世祖徐安,此外还有五个女儿。
第二任妻子王氏:生有四子,乃是四世祖徐仁、徐臣、徐洪、徐官,此外还有三个女儿。
五世祖享年七十三岁,在当时已经是相当高寿了,据说去世的时候葬礼排场非常大,请了四位先生,操办了四天。
五. 传承有序
四世祖徐安
四世祖徐安,乃五世祖徐国兴与大夫人赵氏所生。有三子。
长子徐德运,后来去了扎兰屯(现在内蒙古扎兰屯市)讨生活,有后人徐长发,徐宝清。
次子徐德普,有两子,长子徐长林,次子徐长友,有子徐宝国。
三子徐德林,无子嗣。
四世祖徐仁(本支)
四世祖徐仁(本支),乃五世祖徐国兴与二夫人王氏所生。有四子。四世祖继承了五世祖的家业,成为徐氏新的当家人。
长子徐德春(本支),后继承四世祖徐仁家业。伪满时期是小队的排长,国民时期甲长,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组长。为人乐善好施,有求必应,深受乡里信任,那时遇到乞讨者,都会请到家里来供应食宿。有二子一女。长子徐长喜(我的爷爷),次子徐长顺。
次子徐德清,幼年读过私塾,书法非常的好,懂人情世故。后来因为疾病英年早逝,时年二十七岁,无子嗣。
三子徐德宽,农民。有两子,长子徐长良,次子徐长宝。
四子徐德贵,农民。有五子:徐长胜、徐长忠、徐长孝、徐长春、徐长辉。
四世祖徐臣
四世祖徐臣,乃五世祖徐国兴与二夫人王氏所生。有六子。
长子徐德华,伪满洲国时期是“村理员”(相当于会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庄河市棉花公司经理,后任皮口棉花公司经理,一九六四年转为双塔乡办。退休后回到古城村杨屯生活,后葬于南沟(张上)。有四子,具体资料不详。
次子徐德玉,赶车的车老板子,二十七岁时,发生意外去世。有一子,具体资料不详。
三子徐德成,农民。有三子:长子徐长俊、次子徐长清、三子徐长仁。
四子徐德恩,农民。有七子,具体资料不详。
五子徐德鑫,解放战争时期参军,后伤残失去一条腿,后来在大连罐头厂担任党委书记。有一子,徐长久。
六子徐德义,工人,曾经在瓦轴上班,无子嗣。
四世祖徐洪
四世祖徐洪,乃五世祖徐国兴与二夫人王氏所生。有三子。
长子徐德文,农民。具体资料不详。
次子徐德本,解放时参军,退伍后在鞍山某厂子开车。具体资料不详。
三子徐德万,农民。具体资料不详。
四世祖徐官
四世祖徐官,乃五世祖徐国兴与二夫人王氏所生。有二子,均在战争年代牺牲(一门忠烈……)。
长子徐长?(名字不详)解放前参军,后牺牲,无子嗣。
次子徐长?(名字不详)解放前参军,后牺牲,无子嗣。
后记
整理到这里,思绪万千。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族史,这些家族史整理出来就形成了谱牒。谱牒文化好,好在能够让自己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并将这段历史延续下去,形成自己的宗族谱系。了解自己的祖宗,并为后辈做出榜样,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与义务。我不想在很多年以后,当我的儿孙问我爷爷的爷爷是谁的时候而哑口无言,更有甚者现在许多人连自己的祖父祖母外婆外公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在这里,我不想教育任何人,也没有这个意愿,我只想通过自己的这一点点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家族史的重要性。就像本文中许多的详尽信息我只能用“具体资料不详”一笔带过,因为很多东西,真的随着历史的变迁而逐渐消逝,留给我们的只剩下大胆推测和一些模糊的印记了。当然,有很多东西我们也会通过谱牒文化去了解,去深入。比如文中有很多先祖参军牺牲在战场上,然而我还不清除他们叫什么,在哪里牺牲,这本身留给我们后人去做的事情太多了。我还想过,如果以后有机缘还想去山东,去追根溯源,去那里看看先祖们生活的地方,去继续续写这一段历史,一个属于我的也属于你们大家的谱牒文化史……
2017/8/31书于大连
叙述人:(庄河城山徐氏第七代)徐长喜
整理人:(庄河城山徐氏第九代)徐福东

前言
中国人讲究德行,孝道,传承,认祖归宗,遥记得几年前庄河还举办过谱牒文化活动,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然而那时机缘不足,并没有参加,有些许遗憾。但是,这次活动对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在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同时,偶尔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想想这个家族的历史,还是有许多的空白和未解之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这些家族历史老人的故去,可能会造成很多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要将本支宗族的历史,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以示后辈,勿忘先祖,永记恩德。这件事得到了家人、特别是我爷爷的强烈支持。爷爷今年八十多岁了,作为这个家族的长子长孙,他是整个家族历史的继承者、亲历者、传播者。今年清明节假期,回乡扫墓,便和爷爷说起了家族的历史,爷爷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将整个家族的历史娓娓道来。我将这些内容全部记录下来。由于爷爷年事已高,而且时间久远,有很多事情可能都记不清或者不记得了,难免有差池之处,还请见谅。而后,有机缘的话,我会逐个的将一些空白予以填补,将徐氏谱牒尽量的详尽的记录下来,以示后辈子孙,勿忘祖宗恩德。
以下是爷爷口述内容:
一. 追本溯源
徐家祖籍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今山东烟台莱阳),在莱阳有个叫“爬山前”和“爬山后”的这么两个地方。我们的老祖呢,住在“爬山前”,还有一支在“爬山后”。“爬山前”这一支呢,没有宗族祠堂(应该是旁系子孙),被 “爬山后”一族徐氏看不起,每年过年都需要到“爬山后”本家去拜年,一直持续了很久。后来咱们“爬山前”有一代有个秀才,在过年的时候去“爬山后”拜年时,偷偷在袖子里记下族谱,然后传承了下来,这才不用去“爬山后”拜年了。

徐氏追本溯源地图(推测,有待考证)
二. 闯关东
清朝中叶时期,山东连年的饥荒。许多饥民选择闯关东。我们的老祖也是如此。八世祖徐全,约为清雍正年间人士,带着兄弟五人以及家眷从烟台走水路闯关东。一路上,靠喝海水度日,这一路上死伤无数。好在最后几个人最终从庄河上岸,算是到了关东了。

徐氏闯关东示意图(推测)
八世祖徐全到了庄河小刘店境内的时候,觉得这片地方不错,就和其他几个兄弟商量,自己想在这里落户,其他兄弟还想继续北上,兄弟之间一番难舍难分之后,各自离去了,而我们的八世祖徐全,就在庄河扎根,这才有了我们庄河城山徐氏一族。

庄河城山徐氏传承脉络图(红色标记为作者的本支)
四. 先祖轶事
五世祖徐国兴
在五世祖还未出生的时候,其父六世祖徐英因为意外去世。此时的徐家已经有一定的家业。七世祖徐明礼望着嗷嗷待哺的五世祖徐国兴,心中满怀期待,真希望能够快点长大啊,继承这份家业。此时的七世祖徐明礼身体并不好,对操持家业有些力不从心,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五世祖徐国兴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快速的掌管自己的家业。
转眼十二年过去了。虽然对于普通的孩子来说,可能十二岁的孩子还是贪玩的年纪,然而五世祖徐国兴已经开始操持家业,带人开荒,种地等等,继续发展家业,到了他中年时期,已经发展成为城山地区的大地主之一。
五世祖善于骑射,出行喜欢骑一匹枣红马,而且枪法也好。当时在北姜(今城山北姜)地区有个叫“兴德堂”的地方,当家的族长名叫姜之万,是清朝的“把总”(地方军队的小头头,七品)。五世祖与姜之万是拜把子兄弟,五世祖的枪法都是跟他学的。
然而即使这样,五世祖还是被当地的胡子给盯上了,他曾经遭遇过三次胡子。
第一次胡子来,家里的长工发现了,跑过来告诉五世祖说:东家,胡子来了,快跑吧!
五世祖说:慌什么,随后回屋拿枪,在屋里埋伏,有一个土匪进了院子,五世祖随即开了一枪,把一个土匪的帽子打掉了,土匪吓得撒丫子就跑。第二枪打在一个土匪的脚上,土匪一瘸一拐的也跑了,这两声枪响,胡子知道五世祖手里有枪,就不敢在上前了,土匪一哄而散跑了。
第二次是这样,胡子不甘心就这么的回去,在五世祖回家的必经之路设了埋伏,没想到那天有家人看见胡子的埋伏,就偷偷告诉了五世祖,五世祖就没走那条路,结过扑了个空,胡子等了几个时辰没等到,就又回去了。
第三次胡子早早就盯上五世祖了,这回被胡子抓了起来,他们把五世祖放在点好的香炉上用香烤,最后找人给了银子才放回来。
五世祖徐国兴有两任妻子。
第一任妻子赵氏:生有一子,乃是四世祖徐安,此外还有五个女儿。
第二任妻子王氏:生有四子,乃是四世祖徐仁、徐臣、徐洪、徐官,此外还有三个女儿。
五世祖享年七十三岁,在当时已经是相当高寿了,据说去世的时候葬礼排场非常大,请了四位先生,操办了四天。
五. 传承有序
四世祖徐安
四世祖徐安,乃五世祖徐国兴与大夫人赵氏所生。有三子。
长子徐德运,后来去了扎兰屯(现在内蒙古扎兰屯市)讨生活,有后人徐长发,徐宝清。
次子徐德普,有两子,长子徐长林,次子徐长友,有子徐宝国。
三子徐德林,无子嗣。
四世祖徐仁(本支)
四世祖徐仁(本支),乃五世祖徐国兴与二夫人王氏所生。有四子。四世祖继承了五世祖的家业,成为徐氏新的当家人。
长子徐德春(本支),后继承四世祖徐仁家业。伪满时期是小队的排长,国民时期甲长,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组长。为人乐善好施,有求必应,深受乡里信任,那时遇到乞讨者,都会请到家里来供应食宿。有二子一女。长子徐长喜(我的爷爷),次子徐长顺。
次子徐德清,幼年读过私塾,书法非常的好,懂人情世故。后来因为疾病英年早逝,时年二十七岁,无子嗣。
三子徐德宽,农民。有两子,长子徐长良,次子徐长宝。
四子徐德贵,农民。有五子:徐长胜、徐长忠、徐长孝、徐长春、徐长辉。
四世祖徐臣
四世祖徐臣,乃五世祖徐国兴与二夫人王氏所生。有六子。
长子徐德华,伪满洲国时期是“村理员”(相当于会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庄河市棉花公司经理,后任皮口棉花公司经理,一九六四年转为双塔乡办。退休后回到古城村杨屯生活,后葬于南沟(张上)。有四子,具体资料不详。
次子徐德玉,赶车的车老板子,二十七岁时,发生意外去世。有一子,具体资料不详。
三子徐德成,农民。有三子:长子徐长俊、次子徐长清、三子徐长仁。
四子徐德恩,农民。有七子,具体资料不详。
五子徐德鑫,解放战争时期参军,后伤残失去一条腿,后来在大连罐头厂担任党委书记。有一子,徐长久。
六子徐德义,工人,曾经在瓦轴上班,无子嗣。
四世祖徐洪
四世祖徐洪,乃五世祖徐国兴与二夫人王氏所生。有三子。
长子徐德文,农民。具体资料不详。
次子徐德本,解放时参军,退伍后在鞍山某厂子开车。具体资料不详。
三子徐德万,农民。具体资料不详。
四世祖徐官
四世祖徐官,乃五世祖徐国兴与二夫人王氏所生。有二子,均在战争年代牺牲(一门忠烈……)。
长子徐长?(名字不详)解放前参军,后牺牲,无子嗣。
次子徐长?(名字不详)解放前参军,后牺牲,无子嗣。
后记
整理到这里,思绪万千。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族史,这些家族史整理出来就形成了谱牒。谱牒文化好,好在能够让自己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并将这段历史延续下去,形成自己的宗族谱系。了解自己的祖宗,并为后辈做出榜样,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与义务。我不想在很多年以后,当我的儿孙问我爷爷的爷爷是谁的时候而哑口无言,更有甚者现在许多人连自己的祖父祖母外婆外公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在这里,我不想教育任何人,也没有这个意愿,我只想通过自己的这一点点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家族史的重要性。就像本文中许多的详尽信息我只能用“具体资料不详”一笔带过,因为很多东西,真的随着历史的变迁而逐渐消逝,留给我们的只剩下大胆推测和一些模糊的印记了。当然,有很多东西我们也会通过谱牒文化去了解,去深入。比如文中有很多先祖参军牺牲在战场上,然而我还不清除他们叫什么,在哪里牺牲,这本身留给我们后人去做的事情太多了。我还想过,如果以后有机缘还想去山东,去追根溯源,去那里看看先祖们生活的地方,去继续续写这一段历史,一个属于我的也属于你们大家的谱牒文化史……
2017/8/31书于大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