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0日漏签0天
河南吧 关注:1,019,332贴子:3,972,18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河南吧
>0< 加载中...

太乖太听家长话的孩子,大多没有什么出息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张坤高健
  • 中原游子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会有意无意地用“乖”这个字眼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但是很多情况下,当使出浑身解数也没法让孩子听话时,家长就开始搬出“乖小孩”的论调,苦口婆心的开唱:
“孩子,孩子,为啥你这么不听话,乖乖,要真心悔改,妈妈才会给你买好吃的,带你去好玩儿的地方……”

小孩子感知世界,需要各种各样、自由自在的方式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然而家长觉得小孩的行为违背自己的意愿的时候,就会给孩子贴上“不乖”的标签。
他们会频繁的给孩子说“不可以这个”,“不可以那个”,总之,一切违反成人世界思维的事情都貌似不可以。但是培养一个“乖孩子”真的好吗?这些“不可以”真的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真的能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吗?
其实早有医学专家说过,乖孩子心理问题太过隐蔽,他们往往更需要亲情的呵护和有效的亲子沟通。
经常对孩子说“不可以”,
一方面,孩子的性格往往会内向,听话,懂事;
另一方面,孩子的心理问题淤积,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做事没主见,容易形成依赖性人格,遇事懦弱退缩,人际交往困难。


  • 张坤高健
  • 中原游子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美国医学博士、国际沟通分析协会会长鲍伯•高登和玛丽•高登夫妇总结了这样一些父母容易对孩子提出的禁令:
不可以做任何事情(“不可以爬树,很危险!”,“不可以踢足球,会受伤!”)
不可以有情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可以伤心难过,“不可以哭”)
不可以靠近(“我现在很忙,等一下再说!”,“安静一点!”)


2025-07-20 06:52:16
广告
  • 张坤高健
  • 中原游子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可以有欲望(无法坦率说出自己想要什么,不仅如此,还会把机会让给别人,或是自己破坏幸福。)
不可以重要(在孩子完成任务的时候,父母只是很冷淡的一句“嗯”,没有夸奖鼓励的话语,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可以成为重要的人”)。
不可以思考(“不要跟父母顶嘴!”、“安静听我说!”)
了解更多可以添加微信号:zhigaodianjy


  • 张坤高健
  • 中原游子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可以长大(“妈妈什么都会帮你做好,帮助孩子决定结婚恋爱对象,工作单位,这样会导致“恋母情结”)
了解更多可以添加微信号:zhigaodianjy


  • 张坤高健
  • 中原游子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鲍勃和玛丽还指出:受到这些禁止令强烈影响的人,容易写出负面的人生脚本。事事干预孩子的后果,只会束缚了孩子的成长,破坏孩子的人生。


  • 张坤高健
  • 中原游子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长期对孩子说“不可以”,会导致孩子性格内向,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让孩子融入集体生活,让团结友爱的气氛来感染孩子,让他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


  • 张坤高健
  • 中原游子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长时间对孩子说“安静一点”,“等一会儿再说”,“不可以哭”,“不可以孩子气”的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问问孩子的心理状况,主动与孩子沟通。不管多忙,也都要留一定的时间倾听孩子的心声。


  • 张坤高健
  • 中原游子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很多家长喜欢包办,总觉得孩子不管多大都只是个孩子。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做主,孩子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但不是代替孩子成长。还要鼓励孩子多思考问题,启发式的教学,在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利用讲故事,打比方的方式。让孩子处于一种“促进型”环境中,激活孩子的主体意识和自我认同,并在此基础上重建孩子的自信、勇气和担当。
“乖孩子”也许给家长省去了很多管教的功夫,但隐藏在其后的弊端不容小觑,这种伤痛非常大。相信家长都不愿意孩子长大之后成为一个为了别人活着的人,那么,就帮助孩子撕掉这个“乖”的标签,让他大声喊出自己的需求,让他无忧无虑的成长吧!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河南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