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飏文学社吧 关注:158贴子:14,571
  • 7回复贴,共1

【八月月练】《那年旧事,那年旧人》文/八千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选题:《梦中人与未眠人》
——题材:民国
——文编:鲢息
——整数字数:4000
——打开注意事项【或】打开请小心事项:和我开始想的有点不一样,主要是写着写着我就想改掉


1楼2017-08-29 13:16回复
    (一)
    1980年周白回到阆中,他和赵行思分家后的住宅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茶楼,屋檐下挂着红灯笼,木制的飞檐上悬着铃铛和红丝带。清早的茶楼中只有老板娘,老板娘一身藕色汉服,在柜台里背对着门。拐杖驻在地上的声音使老板娘闻声转过身来,是一个年轻女子。周白已经七十八岁了,老眼昏花,只看到个人影。
    “老先生,您是要喝茶吗?”老板娘引他在大堂中坐下。
    周白摇摇头道:“姑娘,你这茶楼是什么时候开的?”
    “1923年。”
    后厨一青衣女子推门进来,老板娘招了招手:“小西,去沏壶茶来。”
    那女子应了声转身又进了后厨。
    “这里在民国时期是一家私宅,是阆中周家三公子和他夫人的住处,后来被四川督军罗佩金下令烧了,这片地过了几年后辗转到了我爷爷手里。”老板娘见这位西装老先生对茶楼感兴趣便说了出来,“说来我爷爷与周三夫人关系很好,这位夫人原名赵行思。我爷爷曾是赵家茶庄的掌柜,而周三夫人博读古书,对茶这方面很有见解,未出嫁前赵家的茶庄都归她管。可惜死得太惨!”
    老板娘转身去柜台拿她收藏的那副茶具,未看到周白听到她最后一句时身体一颤。
    是啊,死得太惨!


    2楼2017-08-29 13:18
    回复
      2025-05-22 04:51:07
      广告
      (二)
      光绪三十三年(1907)赵家从北京城搬回了老家四川阆中,一路人从开春走到了暮春。赵善山今年五十三岁,辞官前在翰林院国史馆当值,他祖上都是在清廷做官的,且都是文官。祖上最繁盛时在他曾曾曾祖父任官期间,曾曾曾祖父是雍正时的正一品殿阁大学士,随后赵家便衰落了。
      赵善山虽是个老儒生,但并不古板,相当有远见。他知晓大清气数将尽,北京城内也是暗潮汹涌,为了保护唯一的女儿就一心要辞官还乡。赵善山四十七岁才得了个女儿,取名行思。这个女儿一直娇养着,按着时俗应当裹脚,赵善山不忍心女儿受苦便弃了这一旧俗。
      “小心点,别磕着了。”一个管事站在大门口对抬行李的小厮嘱咐着,“诶诶,姑娘的柜子直接抬去东苑。”
      “这个箱子抬去仓库,这个是太太房间的,那个抬去书房......”
      赵家刚回到阆中便接到城中各大家的名帖,最后赵善山与太太索性在家中办个宴会,请他们一道参加。阆中的有财有势人家主要有周家、邓家、段家、李家、秦家这五家,大多是地主,与阆中的官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虽说赵善山已不是朝廷命官了,但也是值得交好的大户。
      “阿行,来见过诸位太太。”赵太太拉着赵行思的手,将赵行思介绍给房内各家太太。介绍完后,赵太太拍了拍赵行思的手:“你带姑娘们去你院子玩吧。”
      “是,母亲。”赵行思带着几位姑娘到她的小院。院子的雕花墙上布满了紫藤花,在风中摇着。赵行思让人将她从北京城带来的小玩意儿都拿出来,在院中支了桌椅。各家姑娘便在紫藤花下玩闹起来,赵行思虽不是特别活络的性子,但将这小宴会照顾得周全。
      赵家回阆中后与周家走得亲热,某个夜晚畅饮时赵善山与周老爷为赵行思和周白口头上定了亲,第二天周家便遣了媒婆上门。
      宣统四年(1912),大清亡了。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北京城改名为北平,同年袁世凯任大总统,北洋政府主政中国。
      民国四年(1915)赵行思举行及笄礼,同年周白从日本留学回到阆中。及笄礼过去大半个月后,周太太领着媒婆上门纳采。从纳采到请期前前后后花了好几个月,最后婚期定在了来年开春。
      周白在日本留学时与赵行思通过信,也交换过照片。虽然不排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他并不想这么早成亲。他这个年龄的人,又在国外接受了西方的一些思想,都以改变中国现状为己任。
      转眼来年开春到了,这日是个好日子,春日暖洋洋的。赵行思被一顶大花轿抬进了周家,她一直规规矩矩坐在新房的大架子床上,等到打更周白才被仆人扶进新房。周白醉得厉害,挑头帕,喝合卺酒,念祷词这些环节都被省了。
      赵行思让人打了热水来,将周白的外衫和鞋都脱下放好。她挥退了下人,用热水为周白搽脸,搽着搽着就哭了。从定亲后,她一直想着第一次见周白的情景,想她人生唯一的一次成亲,从十一岁想到了十六岁。虽然赵行思从小就是个早慧的女孩,可是她才十六岁,她以为第一晚上周白会这么一直睡过去。
      “你怎么哭了?”周白从酒中醒来,起身靠着床柱,抬手拭去眼前人的眼泪。


      3楼2017-08-29 13:18
      回复
        (三)
        周家父母早已仙逝,那时周白还不记事,他是由哥哥姐姐带大的。周白行三,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第一天早上按着旧俗新妇拜了父母哥嫂,拜礼结束后周白对赵行思交代了几声就出了门,从昨晚到现在二人说过的话不过几句。
        赵行思在垂花拱门前看着周白远去的背影,看着周白拐了个弯才转身对婢女林颂说:“抬过来的那些书还没整理吧,你再叫人做个大书柜,托师兄在北京城买的书快到了。”
        这日,周白说领赵行思出门看川剧,赵行思心怀期待,小时候在北京城常听京剧,但回阆中后她再没听过戏曲。二人进门后便有小厮领路,看那小厮对周白热络的态度便知周白常来此处。他们进了二楼的包厢,包厢内有男有女,男着西服,女着洋裙,就赵行思一人穿着袄裙。
        包厢里的男男女女都叫赵行思嫂子,周白突然亲昵地凑近她耳畔说:“不必理他们,你去窗前听戏吧,快开始了。”
        有人吹了声口哨,慢慢的戏谑,赵行思一下子闹了个大红脸,小声地应了。
        赵行思一边听着《白蛇传》,一边听周白和朋友的谈话。赵行思听到周白说,北平传来消息,大总统病重,可能时日无多了。
        有人讽道:“忙活了这么久,他的皇帝梦还是没有成。”
        “目前护国军势头正盛,四川局势恐怕快要落定了。”
        楼下传来喝彩声,原来是川剧的变脸开始了。赵行思心神便全在楼下去了,屋内的谈话只听到二三层。而后其他人陆陆续续离开,周白在赵行思对面坐下。
        “你喜欢听戏?”他问。
        赵行思笑了下:“也算不上喜欢,小时候在北京城各种戏曲都听过,回阆中后倒没听过川剧。今日得以一听,觉得变脸很有趣。”
        虽然北京城改为北平了,但赵家仍旧讲的是北京城
        “北京城是什么样子的?”周白问道,也随着她讲北京城。
        赵行思想了一下,北京城的记忆似乎早就模糊了,她只记得离京的那天春雨细细的飘,那时她回望了一下北京城高大巍峨的城门,想着这辈子也不会再回到北京城了。
        “记不清了,我离开时只有六岁,不过我记得冰糖葫芦和扒糕很好吃。”
        二人离开包厢时周白道:“我会离开阆中两个月,若有人问你,你就说我去广州看周家的生意了。”
        “家中有人知道吗?”赵行思转念一想便知他与革命党人有联系。
        “大哥让我去的广州。”周白来开门,虚搂着赵行思的腰出门:“现在四川局势动荡,你一个人就别出门了,我不放心。”
        两个月后周白失约了,赵行思一直很担心,但他又不知道该找谁打听,每日忧思。
        直到六月周白才回到阆中。


        4楼2017-08-29 13:19
        回复
          (四)
          回来的时候是个深夜,赵行思在夜中惊醒,点着灯坐了一会儿。
          周白进屋时下了她一跳,她张嘴想唤婢女来:“林......”
          “别叫了,是我。”周白捂住赵行思的嘴,在她耳边小声说,待赵行思平静下来才放开她。
          赵行思倒了水给周白才细细地问他:“三哥你回来啦,怎么这幅穿着?”
          原来周白穿着粗布麻衣,一身狼狈,也难怪赵行思没认出他。
          “为了行事方便。”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冰糖葫芦易融,便在路上送给了一个小孩,这只剩下一包扒糕了,是冷的,你明早叫林颂热了再吃。”
          “谢谢你。”赵行思没想到上次说的周白竟记住了:“你去了北平?”
          “恩,我还给你带了几本书,等下放你书房去。”周白换了衣服就往小书房去了,这是他第一次进赵行思的书房。
          有两面大书柜,放满了书,书目中中外古今都有。书案上花瓶里插着新鲜的花束,还有两个相框。一个是赵家的全家照,相片上赵行思大概才三四岁,背景是在北京城的家里,另一个装着周白寄给她的个人像,那是在一艘船上,他带着个海军帽。
          放书时周白弄掉了旁边的铁盒子,盒子里的东西掉了一地。周白愣了一下,眸色渐深,撒了一地的东西都是他买的,大大小小她都收着。
          在日本留学时,周白往家寄信时是偶尔会添一些小玩意儿,他也会给赵行思捎上一份。这盒子里还有周白寄的信,原来有这么大一摞,周白笑了笑,将东西收拾好放回原处。
          睡房内赵行思打开油纸包,默默的吃着冷扒糕,吃完觉得整个心窝都暖了。
          没过多久袁世凯病逝,黎元洪接了他的位置。黎元洪上位后,局势愈发紧张,四川各派军阀尔吞我并,风雨欲来。后来,周白带着赵行思从周家分离出来,住进了玉清街的一栋小洋楼,周白与他朋友们的聚会也越来越频繁。


          5楼2017-08-29 13:20
          回复
            (五)
            陈宦率部出川后,蔡锷出任四川都督兼署民政长。周白与蔡锷关系密切,通信频繁,同年周白开始在阆中政府任职。不过没多久蔡锷便因病赴日治疗,罗佩金出任四川督军。
            “我们准备去截罗佩金在阆中征收的军饷,你回大宅去住吧,我实在不放心留你一人在这边。”
            这日临睡时周白对赵行思说。
            赵行思笑了笑,示意他宽心:“这么多次我都是住这边,都无事。你安安心心做事,不要担心我,分了神。而且,我想在家中等你。”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周白抱住赵行思,一边亲吻她耳边的秀发,一边一遍遍的道歉。
            “虽然我没有像你们一样留过学,只是个关在宅子里的什么也不懂的女人。但是我知道罗佩金出任四川督军以来,一直搜刮四川财富供养滇军,几个月不到又在阆中征收军饷,阆中很多百姓恐怕难以过冬了。”
            “对呀,罗佩金不顾四川百姓,只顾强滇弱川,在这样下去护国军用鲜血争取来的都会不保。”
            第二天早上,赵行思如往常一样同周白一起用早餐,之后在门口送周白离开,周白抱着她对她说:
            “等我回来。”
            “恩。”
            “三哥,你要注意安全。”
            “我会的。”
            后来呢,后来队伍中出了叛徒,事发。罗佩金大肆搜捕,阆中的警备军围了玉清街的小洋楼,泼了汽油把楼烧了。
            闹市中,报童挥着手里的报纸,高声叫喊:“阆中警备军火烧周白住址,周夫人遇难于大火中,预知详情,请看今日《阆中城事日报》。”
            周白辗转出川,投奔了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就离开中国大陆去了美国。
            “老先生,这是......走了?”老板娘端着茶具回身却发现大堂中早已没了人,拄拐声越来越远。
            周白活了七十八年,离开这里六十四年,与赵行思结婚还不到一年。
            那年周白二十一岁,赵行思不过才十六岁。
            此隔经年,恍若梦境。


            6楼2017-08-29 13:20
            回复
              【完】


              7楼2017-08-29 13:21
              回复
                故事讲得很好,文字上已经很成熟了,节奏掌控也恰到好处。我觉得,之后的努力方向应该放在怎么把故事讲到人心里去。


                IP属地:云南8楼2019-05-23 17: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