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3贴子:112,772

回复:你心目中,杜甫最好的十首七律排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登高如同易安的声声慢,世上独一无二。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8楼2018-02-01 17:15
回复
    如果不以七言律而论,杜甫最好的诗当属《赠八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39楼2018-09-20 14:58
    收起回复
      深有同感,老杜七律名篇尤多,其七律有一百五首多首,至少有三分之一非常经典,所以我觉得选50首也不为过,《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曲江二首》《登高》《登楼》《蜀相》《野人送朱樱》《九日》《九日蓝田崔氏庄》《小寒食舟中作》《燕子来舟中作》《暮归》《吹笛》《见萤火》《返照》《夜》《阁夜》《白帝》《白帝城最高楼》《涪城县香积寺阁》《送路六侍御入朝》《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野望》《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客至》《恨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南邻》《野老》《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马》《曲江对雨》《曲江对酒》《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题省中院壁》《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等等,至于排名嘛,很难排,《秋兴八首》是一整体,写得极好,不敢造次选一,《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曲江二首》也是整体,也不敢只选其一,如果这些不选的话就比较好选一点。所以…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8-09-21 13:16
      收起回复
        阁夜在我这排第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9-12-23 11:33
        回复
          杜甫一生坎坷,为躲避安史之乱,他在唐肃宗乾元二年间入蜀,一番辗转后定居于四川成都,他在浣花溪畔自建茅屋,前后居住时间约为三年零九个月。期间作诗二百四十九首,这些诗歌作品与他早年的长安诗、后期的夔州诗、湖湘诗,无论在形式、内容或是艺术风格上均有明显的不同。在草堂期间他亲自种植了大量植物,这些植物意象也被他融进了诗中。
          薛涛才艺双绝,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她本为长安人,幼年跟随父亲宦游入蜀地,居于成都浣花溪畔,她独创的深红色小笺,即为现代著名的“薛涛笺”。她现存的九十一首诗作中存在着丰富的植物意象,其作为诗人的精神载体,承载着主人的审美意蕴,它们将诗人难以直接表露抒发的情感具象化,使得人们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薛涛作品的真实内涵。
          在调查文献时发现,有从杜甫在草堂所著诗中探讨诗中植物意象的,也有研究薛涛诗中植物意象的,两人所描写的意象均为生长在成都的植物,且由于两人人生轨迹与遭遇的不同导致这些意象所承载情感的不同,本文的创新点是在诸多学者对这两人的研究基础上将“诗圣”杜甫在成都四年所著诗中各类型植物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与审美意蕴同女诗人薛涛的植物意象进行对比,来阐述其中的共同点与差异性。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42楼2019-12-23 18:32
          回复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9-12-24 12:37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4楼2019-12-26 18:34
              回复
                和君一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9-12-31 11:58
                回复
                  01登高.风急天高、02秋兴.玉露凋伤、0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04蜀相.丞相祠堂、05阁夜.岁暮阴阳、06登楼.花近高楼、07咏怀古迹.群山万壑、08客至.舍南舍北、09九日蓝田.崔氏庄、10曲江.朝回日日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20-09-10 11:00
                  回复
                    老杜的诗如陈年老窖越品越有滋味,回味无穷。


                    IP属地:山东47楼2020-09-11 10:52
                    回复
                      好帖,码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21-01-14 22:26
                      回复
                        喜欢老杜贴近老百姓生活,人生领悟,忧国忧民的诗,读老杜的诗,觉得他不是诗圣,他和他的诗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贯穿我们的全部生命轨迹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21-03-27 12:48
                        回复
                          杜甫十首最经典的七言律诗,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谢小楼 【一年前 文化领域达人


                          “诗圣”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至今无人能及。杜甫的各体诗歌中,又以七律成就最高,今天小楼就辑录十首杜甫最为经典的七言律诗,与大家一同赏析。
                          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诗中很特别的一首,杜甫诗大多沉郁悲苦,而这首却写得欣喜欢快,被清人浦起龙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听到唐军收复河南河北时欣喜至极的心情。
                          首联写刚听到消息时的反应,不喜反泣,突出这个消息带来的巨大情感冲击。第二句“于神理妙在逼真,于文势妙在反振。”(浦起龙《读杜心解》)第二联转写妻子,通过妻子的“喜欲狂”,暗中完成自己的情感转换。接下来便是展现诗人内心的狂喜,诗人纵酒狂歌,至“还乡”二字收束全诗。
                          本来,诗写至此,已然完结,杜甫的高妙之处,是能突然翻出一层,去写设想中的回乡之路,使得全诗的情感持续流动,不作收束。
                          全诗中,“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即从”、“便下”六个虚词的运用,尾联中四个地名的迭出,以“穿”、“下”两个动词的运用,都在赋予了全诗流动飞走的感觉,读来杜甫欣喜若狂的神态如在目前。

                          二、《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杜甫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曾被明人胡应麟评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此诗首联便登高所见所闻,秋天的高空广阔无垠,劲急的秋风中,夹杂着哀转久绝的猿鸣,水清沙白的沙洲上,鸟儿低回盘旋。
                          第二联将空间无限扩展,天地之间,“无边”、“不尽”,赋予了秋景无穷无尽的时空感,“萧萧”、“滚滚”,使人如闻木叶窸窣之声,如见长江汹涌之状。在这广大苍茫的时空中,个人是渺小的,诗人内心的情感已不可抑止,已萧萧而下,滚滚而来。
                          第三联极言人生之种种“艰难苦恨”,“悲秋”,“作客”,“多病”,“独登台”,万般愁绪,涌上尽头。
                          最后一联写人生艰难,白发满头,自己却因病废酒,连借酒浇愁也是不能了。
                          杜甫此诗,气象高浑博大,情感沉郁悲凉,诗气浑灏流转,形成极为悲慨的艺术境界。不过也有人批评结句稍弱。

                          三、《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是杜甫的偶像,他写过很多追怀诸葛亮的诗,甚至直接用”诸葛大名垂宇宙“这样的语言来吹捧诸葛亮,这首《蜀相》是杜甫咏诸葛亮诗中最经典的一首,甚至在古今咏诸葛亮的众多诗篇中,也是最经典的一首
                          首联写诗人寻找丞相祠堂,一个“寻”字,便包含诗人追慕先贤的心情。“柏森森”三字,暗写诸葛亮令人仰止的品格气度。三四句写祠堂之景,草色自碧,鹂音空好,大有英雄不在,江山寂寞之感。五六句十四字概括诸葛亮生平,古今诗词中,对诸诸葛亮生平的描写,再没有比这两句诗更凝炼经典的了。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点出诸葛亮人生最大的悲剧,也是千古英雄最大的悲剧,如何不“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这首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冬,此时杜甫寓居北夔州西阁。
                          首联总写阁中所见夔州冬夜萧森景色,营造了笼罩全篇的动荡萧森的气氛。颔联写黎明前,澄明萧森的空气中响起了军鼓号角声,显得分外悲怨而雄壮。夜空中的星影,仿佛受到了震撼,倒映在奔流的长江中,摇曳不定。颈联写朦胧的夜色中,夔州郊野传来了号哭之声,在这凄切的悲声之中,远远传过来渔人樵夫疏疏落落的“夷歌”,更反衬出战后大地的寥落悲凄。结尾说曾经的蜀地名人诸葛亮公孙述都归于黄土,我也任凭人事寂寥好友凋零吧!
                          杜甫善以壮景写哀情,此诗中,时光推移,雪霁寒宵,更鼓角声,星影动摇,郊野哭声,渔樵夷歌,无不悲壮动人。

                          五、《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一诗,写于广德二年(764),当时杜甫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严武幕府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诗写独宿幕府中所见所闻之景,抒发了独身飘零之感,抑郁寂寞之情。
                          《岘佣说诗》:“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悲”字、“好”字,作一顿挫,实七律奇调,令人读之烂不觉耳。

                          六、《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的经典怀古组诗,这第三首是咏王昭君,明代周珽说:“古今咏昭君无出其右。”
                          首联点昭君村所在的地方。起句气势雄伟,用一个“”字让千山万壑都有了动感,也将视境的焦点都聚集在了荆门,仿佛天地灵气都向此集中,从而孕育出了绝世美女王昭君。
                          颔联仅用十四字,便写尽了王昭君的一生的悲剧,文字精炼,感慨却无穷。“一去”、“独留”,显得那么寂寞孤独;“连朔漠”、“向黄昏”,显得那么空寂凄清。寂寞孤独的个人与空寂凄清环境相对照,将王昭君生前死后的寂寞悲凉写得淋漓尽致。
                          颔联写王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
                          结尾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

                          【本篇未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1楼2021-03-29 06:59
                          回复
                            杜甫十首最经典的七言律诗,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谢小楼 【一年前 文化领域达人
                            【本篇 续】
                            七、《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寓居夔州时所写的组诗。这组诗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最高峰作品。
                            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八、《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甫的这首《登楼》,大约写于广德二年(764)春季。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攻陷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宏为帝,唐代宗出逃陕州。十二月,长安收复,唐代宗回京,国势转危为安。但是吐蕃攻陷了四川北部松、维、保等州,后又攻陷剑南、西山诸州。
                            首句突然而起,繁花盛开,本是乐景,却反“伤客心”,因为国家多难,到处都是战乱,此时登上高楼,本就满怀忧思,所以繁花不但不会使人开心,相反会让人更伤心。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使人倍觉其哀。
                            颔联写登楼所见之景。诗人的视点由眼前锦江扩散到整个天地,天地之间,都被春色充满,句中以“来”联接,仿佛春色天地八方而来,汇聚锦江,气势雄浑。“来”字也有寒冬已去,春色归来之意,同时还寓意着代宗还朝。后一句同样语兼多意,玉垒山上,浮云从古至今变幻无定,古今世事,也如浮云变幻不定。
                            第三联写唐王朝经安史之乱,又经吐蕃侵扰,但唐王朝最终挺住了,说明大唐帝国气运久远,因而告诫吐蕃,莫再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
                            以借刘禅和诸葛亮,写代宗还朝,看到被吐蕃侵扰的长安,当作何想?而诗人自已客居蜀地,不能为国分忧,只能仿效诸葛亮,写一首《梁父吟》。

                            九、《曲江二首》(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曲江二首》写于乾元元年(758),杜甫时任左拾遗,诗中所写,即是诗人下朝来到曲江时的情景。
                            首联写花飞春尽,透露出无可奈何的惜春情绪。
                            颔联写,花飞春尽不可挽回,不妨暂且看即将落尽的花,虽然酒已经喝了很多了,但依然不厌入唇。蒋弱六云:“只一落花,连写三句,极反复层折之妙。接入第四句,魂消欲绝。”
                            颈联写曲江上原来住人的小堂如今却被翡翠鸟筑起了窝,曾经雄踞高冢的石雕麒麟,如今倒卧在地,不甚寂寞。
                            结尾说细思事物变化之理,不如只须行乐,何必让浮荣绊住此身,失掉自由呢?

                            十、《曲江二首》(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第二首首联写每日下朝回来,天天典当春衣换酒喝,每天喝到大醉才归。
                            第二联写酒债到处都有,反正人生自古能活到七十的人本来就很少,不妨尽醉。
                            第三联写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
                            尾联写传话给春光,欲与春光一起逗留,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相违!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2楼2021-03-29 07:00
                            回复
                              秋兴五七
                              登高
                              曲江一
                              登楼
                              九日蓝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蜀相
                              东阁官梅
                              阁夜


                              IP属地:河南53楼2021-11-22 18: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