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灵曲手游吧 关注:805贴子:10,166
  • 6回复贴,共1

!!!盗墓贼,民国时有更接地气的别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盗墓贼有一个官味十足的别称“摸金校尉”。
其实,这个“摸金校尉”在历史上是一个官衔。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曾专门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
而在民国时盗墓贼还有个一更接地气的别称——“土夫子”。
据《潇湘絮语》一书载:“土夫子”本来是民国时长沙对卖黄泥土为生者的俗称。
因为在当时的湖南长沙城里,老百姓都是以烧煤炭为主,而煤炭里面需要放上黄泥土,以此来增加耐烧度,故而对黄泥土的需求极大,于是就诞生了以拖着板车卖黄泥土为生的一种职业“土夫子”。
这种行业多以男性壮劳力为主,他们出身贫贱,经常到郊区附近的山丘挖取黄泥土,卖给市区的酒家或居民。做煤用的黄泥需要纯净的黏土,俗称糯米泥,是黄泥土中的上品;一般的老土俗称朱甲土,缺乏粘性不适用。而这种纯净的粘土以古墓墓坑的回填土为最佳,很多“土夫子”就去墓葬所在地挖取黄泥土。
最初由于偶然的机会,有人在山丘下坡的唐宋时期墓坑内挖黄泥,意外地挖到一些釉陶器或白瓷碗、碟等随葬物,就带回家中洗净作为用具,但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那时,长沙有些走街串巷、收买古玩和玉器的小商贩,这些人对文物略有知识,看到“土夫子”家里的古陶瓷就想收买。“土夫子”故意吹嘘说:“这是宝器,三伏天盛菜不会馊,我不卖。”小商贩说:“哪有这样的怪事,这些土里挖出来的东西是古代陪葬用的,卖给我,多出钱。”
“土夫子”听到多出钱就动了心,于是信口开价,双方在讨价还价之后就成交了。
这时,“土夫子”尝到了甜头,心里盘算辛辛苦苦挖了一天黄泥,只能换得几升米,而挖到一只古瓷碗却能赚几块光洋,真是“费力不赚钱,赚钱不费力”。
从此以后,他们便不以卖黄泥来谋生,而以盗掘古墓的文物为职业,这样就在长沙出现了一批“土夫子”,并且在东、南、北区形成了盗墓团伙。于是,“土夫子”就成了盗墓者的诨名。
由于“土夫子”经常盗掘古墓,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墓葬封土和填土的特征,逐渐有了很强的识别能力,只要用锄头透过地表浮土取出样土来观察,就能鉴别是哪个朝代的墓葬,然后挖成竖井式盗洞,从墓中取出文物,因此百挖百中,从不落空。
他们所盗的文物无奇不有,除陶瓷器之外,还有铜器、玉器、琉璃器以及漆木器等。
此时,不仅是收古玩珠宝的小商贩常来常往,一些有名的古董商如蔡季襄也成了“土夫子”的大主顾,生意越做越大,成交一次,少则光洋几十多则上千。
“土夫子”的所作所为,致使新中国成立前长沙的古墓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的珍贵文物流失。其中国宝“战国帛书”,就是“土夫子”在长沙市南区一座楚墓中所盗,为蔡季襄所得,后被原雅礼中学的美籍教师柯克斯所骗走,现流失在美国。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这些“土夫子”精湛的技术,当时的文管会就聘请了当中个别优秀者当了发掘工人。他们的“土”办法,为考古发掘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被称为“土专家”。
观察样土判断古墓的深浅和年代,是“土夫子”的特长之一。尤其是在长沙汉墓的科学发掘中,他们指路引线,免去了诸多不便。
据说马王堆汉墓发掘时其千年女尸在棺内难以取出,就是“土夫子”们出主意用五块木板斜插进去,将棺侧起,谨慎将女尸取出,因此而得以保存。


1楼2017-08-25 15:40回复
    土夫子这名字好听


    2楼2017-08-25 15:40
    回复
      不就是说盗墓贼别称土夫子吗


      IP属地:广东3楼2017-08-25 15:46
      回复
        看样子土夫子经常挖女尸


        IP属地:广东4楼2017-08-25 17:04
        回复
          土夫子的很多技艺应该都失传了,所以才出现了那么多**的盗墓者


          IP属地:广东5楼2017-08-25 18:04
          回复
            陈坤好帅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8-26 19: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