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对王财贵诡辩的逐一质疑。我没有跟他直接对话
。也不知道其是否看到了我的问题,大家旁观者清吧。 每
段话都是开始于王的回复。下面是我的质疑。
-----------------
一,一天是24小时,诵读占了8-10小时,还有14
-16小时,请问可做什么?没有吃饭游戏练功内务吗?
我常说,您应到学堂实地看一下,至少以电话询问一下学
堂的起居课时,才好说话啊。且各学堂诵读时间不一,以
6-8小时为多,10小时是特别班,有特别学生自愿1
2小时的。您为了反对,对数据太执著了。所以回您的话
,是很累人的。
(疑问1:首先我们说的是您倡导的10小时,个别自愿的
学生不应在讨论范围之内。所以扩大讨论范围或者转移讨
论目标自然会累。10小时诵读,9小时睡眠,吃饭,休息
,整理内务至少要3个小时,还只剩下2个小时。请问两个
小时够孩子们探索自然,锻炼身体,开发特长,开拓视野
,社会实践与交流?当您说别人对数字执着的时候,是否
想到了当您提出来每天10个小时读经,读10年,背三十万
经典的时候,您是不是首先就执着于这些数字?)
二,說3至13歲讀經,是長期壓抑孩子。其實3至13
歲,是我建議適合讀經背書的年齡,而不是一定要在學堂
背書十年。據近兩年來入學文禮書院的學生,平均讀經5
年,有的兩年不到就背完三十萬字了。一些反對者,總故
意理解成要求“一輩子只背書”,如果一輩子只背書,當
然可能“會讀呆”。但人生有一段三五年的機會專心專力
地背下一生要用的重要經典,或許是一種幸運吧,即使是
成人了,如能有一兩年專心背書,或許更是幸福之事吧?
為何要視之為洪水猛獸呢?譬如有一人對您說,他想閉關
三四個月,把老子莊子背完,您會阻止他嗎?會笑他傻嗎
?
近兩三個月來,我每見讀經的家長和孩子,多了一種問
候的方式。我每遇到老實大量讀經或半年或一年或兩三年
的家長和孩子,我都會問:讀經那麼久,讀傻了吧?大部
份的家長和學生聽了,都只顧呵呵笑,不說話,因為不言
而喻,心照不宣。只有少數家長會認真地答:越讀越聰明
。
(疑问2:目前为止,我没有听到任何柬言者把您得理论
理解为“一辈子只背书”。现在反对您的很多人并不反对
长时间读书,学习经典。他们甚至认为这应该是一辈子的
事。只不过,反对的是灌输,强迫,甚至体罚。您想过当
您问家长和学生的时候,他们不作答还可以有很多种可能
吗?会不会是碍于您得情面不好意思承认?会不会读傻了
的家长和孩子都没有去见您?您何以认为就是不言而喻呢
?是不是因为您心里就只肯相信这一个答案?)
三,人都要在环境中长大,过生活,你不在这环境,也要
在那环境。但从没有完满的环境,世上总有一些“完满主
义者”,不知人间疾苦,把他们的完满要求挂在某一方面
,而切责之。如果看到学堂有健康问题,就求全,就责备
,但有没有统计一下,在体制学校里,一天上课和做功课
的时间有没有超过8-10小时,一般学生的健康程度怎
么样?有问题的比例多少?问题强度多少?如果体制学生
都不近视,或比例比较少,再来责备学堂吧。如体制学生
一般上比较健康,再来责备学堂吧。请您到学堂实地去访
问家长们,看他们对自己孩子健康的关怀会不会比您少?
看是他们被蒙蔽著,还是您被蒙蔽著。如果您能办一所学
堂,不必经过一两年,只要一个月,您就知道什么是人间
世了。事非经过不知难,要站在高处指出他人的过错以显
示自己的正义和爱心,是很容易的,要落实来自己做模范
,实践出正义和爱心,是不容易的。不过,要调查一下,
公正地评论一件事,倒是不困难,为何您总是悠游在书斋
里,听几个案例而咬牙切齿不息呢?
(疑问3: 世间确实没有完美的环境,所以我们应该不停的
反思和改善,而不是固步自封。更不能明明不完美,对外
宣传成最高明,最智慧。纯读经理论和实践二十年来问题
不少。目前为止,没有看到反思,确是变本加厉,甚至明
德堂,空山,谢业惠把戒尺和教鞭升级,掀起来一股体罚
之风。体制内教育有问题,社会一直承认,也一直力求改
善。体制内的功课没有强制要求完成,更不会体罚孩子去
完成。体制里的孩子有条件接触各种电子产品,走读。即
便是近视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体制。可是纯读经学堂是封闭
的,没有接触电子产品的,全日制的,如果绝大多数孩子
都有近视问题,这就不能不归功于学堂了。作为学习传统
文化的我们,难道不应该欢迎别人的监督与批评,以改善
自己?缘何您认为我们的谏言是这样的可恨呢?要知道我
们不是听了几个案例,之所以不息,也正是因为看不到改
进,看不到反思,而是一味的狡辩。)
但请勿抓著我如此说的把柄,就一口咬定我不关心出问题
的孩子。孔子云: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一个人千万不要
以为自己的爱心和正义一定比别人强,自己是天下独一的
仁德者,只有您会关爱儿童。我不敢说我无缺憾,但我或
许也有一点仁爱之心和正义之感,不致于残酷不仁文过饰
非如您所想。
(疑问4: 您再一次发挥了您的想象。没有人认为自己是天
下唯一的仁德者。别人对您的看法多来源于您的文章。您
是否有仁爱之心,不应是您自己来评价。正是您得文章流
露出来的您的思想而引发的目前的讨伐。您是否想过为何
别人会认为您残酷不仁,文过饰非呢?或许您觉得我还有
那么多人吹捧认可,我就可以安心忽略否定之人。就象您
对待明德堂的态度一样。有家长支持,有孩子没有被打,
就说明不支持的和被打的是有问题的。您这样想是否公平
?是否乡愿?体制内也有不少人才,也有不少人得益并且
感恩体制内得教育,是否说明体制内教育没有问题?您又
缘何对体制全盘否定,甚至鼓动大家都脱离体制?)
四,原来您和袁彦熟悉,但我料想您未曾见过程云枫,也
未曾查询过明德堂。但我至少和这两人都熟悉,也略知为
何袁彦心理的变化。所以比较起来,我比您多了点“兼听
之明”。如您真的有爱心,我请您最好亲访明德堂一趟,
至少用电话查询一下(如您需要程云枫的电话,我会给您
)。或者就近移駕查访上海地区与明德堂同道(可以说是
明德堂培訓出来)的康谦或贯谦或端谦学堂。還昆山的两
谦或蓁谦,以及苏州的乐谦。您如真關心社會教育,真關
心下一代之幸福,真關心華族文化之興衰。那些學堂都近
在咫尺,您不該再以“路遠”為由而不查訪,終堅持以耳
聞為實,隨時隨地隨意發表有礙學堂名譽之“議論”。您
如要亲自去,最好先约家长,兼聽廣納,才能确定“你所
获得的信息的真假度”。
(疑问5: 认识一个人未必需要走访,就象您也没有走访所
有受伤的孩子和家长一样。这些学堂都是封闭的。外来走
访都需要提前通知,批准。看到眼中的已经远远不是真实
的状态了,在外人和老师面前,孩子又如何能说出自己的
真心话?相反,我们了解了太多曾经在这些学堂上学的孩
子,家长,义工,老师。他们透露的情况都很清楚并且互
相验证了其诸多问题。既然您了解袁彦,那您说说看袁彦
为何会从一个坚定的支持者变成了反对者的?也是为了生
源?或者孩子自己有问题,进而家长怀恨在心?)
五,有关体罸,我虽不制止,但也没有提倡(谁会提倡呢
?),我提倡的教学态度,是多鼓舞少责备,善期待勿急
切。体罸是不正常的状态,相信也没有老师乐于体罸,往
往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也力劝少体罸,我的理想是零体罸
(文礼书院就是零体罸)。长久以来,我就设计了整套减
少体罸的方案,但并未落实(因为体谅众生之困苦,故不
忍落实),今日或许正是我积极要求学堂的时机。学堂要
趕快回归本位,對內,要堅持以培养有潜质的人才为主,
對外,要量力而為,不可力少任重。自知學堂只是體制外
由於一種不忍的理想所結成之小小的教育場合,本在社會
的邊緣,無法擔負太大的責任,早應“縮手”,以免“鼎
折足”。
(疑问6: 您难道没有看过空山和谢业惠的几篇文章,鼓吹
还老师教鞭,戒尺就是爱,等等。这难道不是提倡?不得
已而为之只是一句口号。请问谁来制定这个不得已的标准
?有老师认为背书慢也是不得已,有老师认为声音小了也
是不得已。请问您是根据什么相信没有老师乐于体罚的?
现在的阿猫阿狗们,是否配位人师都不好说,如何您就得
出结论没有“老师”乐于体罚?)
所以,我要力勸學堂從今而後,尽量不要收受10岁以上
的学生,不要收受已有判逆迹象学堂没有能力管教的学生
,不要收受不够聪明者,不要收受不夠勤奋者,不要收受
体质原本就衰弱者,不要收受有诸如自闭症,亚斯伯格症
,多动症,抑郁症,癲癎症者。任令家長如何請求,皆要
硬著心腸,不收,以免惹來社會“正義之士”的撻伐。
(疑问7: 难道有人“叛变”您的读经理论时,您应该考虑
的不是反思其原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是认为“叛
变”的都是你们自己的问题,与我无关?宣传的时候说的
是最高明的,最人性的,最智慧得。而放到现实中,就要
和体育宝宝,戏子宝宝比。读经宣导时承诺的是“大才”
,出了问题时,就去堪比体制教育。体制教育也没有鼓吹
制造“大才”啊!)
學堂以“無事”而自保,至於众生之流落,或许管不及了
。您会因此高兴吧?
六,另,轉上兩帖以供參考,是從明
德堂出來(不是出走)的學生之信件及日記。當然,並不
是每個學生都有如此感受,但亦可見其部份之真實。且從
明德堂來書院的學生已有二十餘人,他們的感想大體一致
。
(疑问8: 读经运动已经有二十载,不仅仅是明德堂,很多
孩子的现状不尽人意。不能说他们毫无收获,但是很多背
了几十万经典的孩子并没有学会做人,更不知如何立足于
社会,更不用提大才。这二十年来,我们了解的案例可不
只二十余人。您可以象您说过的那样认为就算是只有一个
人成功也是成功。但是家长不会这样认为。用无数的孩子
十年的光阴来实验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读经理论,
在实践出了偏差之后拒不反省,反而变本加厉,这是残忍
不负责任的表现。对于复兴传统文化有百害而无益。)
。也不知道其是否看到了我的问题,大家旁观者清吧。 每
段话都是开始于王的回复。下面是我的质疑。
-----------------
一,一天是24小时,诵读占了8-10小时,还有14
-16小时,请问可做什么?没有吃饭游戏练功内务吗?
我常说,您应到学堂实地看一下,至少以电话询问一下学
堂的起居课时,才好说话啊。且各学堂诵读时间不一,以
6-8小时为多,10小时是特别班,有特别学生自愿1
2小时的。您为了反对,对数据太执著了。所以回您的话
,是很累人的。
(疑问1:首先我们说的是您倡导的10小时,个别自愿的
学生不应在讨论范围之内。所以扩大讨论范围或者转移讨
论目标自然会累。10小时诵读,9小时睡眠,吃饭,休息
,整理内务至少要3个小时,还只剩下2个小时。请问两个
小时够孩子们探索自然,锻炼身体,开发特长,开拓视野
,社会实践与交流?当您说别人对数字执着的时候,是否
想到了当您提出来每天10个小时读经,读10年,背三十万
经典的时候,您是不是首先就执着于这些数字?)
二,說3至13歲讀經,是長期壓抑孩子。其實3至13
歲,是我建議適合讀經背書的年齡,而不是一定要在學堂
背書十年。據近兩年來入學文禮書院的學生,平均讀經5
年,有的兩年不到就背完三十萬字了。一些反對者,總故
意理解成要求“一輩子只背書”,如果一輩子只背書,當
然可能“會讀呆”。但人生有一段三五年的機會專心專力
地背下一生要用的重要經典,或許是一種幸運吧,即使是
成人了,如能有一兩年專心背書,或許更是幸福之事吧?
為何要視之為洪水猛獸呢?譬如有一人對您說,他想閉關
三四個月,把老子莊子背完,您會阻止他嗎?會笑他傻嗎
?
近兩三個月來,我每見讀經的家長和孩子,多了一種問
候的方式。我每遇到老實大量讀經或半年或一年或兩三年
的家長和孩子,我都會問:讀經那麼久,讀傻了吧?大部
份的家長和學生聽了,都只顧呵呵笑,不說話,因為不言
而喻,心照不宣。只有少數家長會認真地答:越讀越聰明
。
(疑问2:目前为止,我没有听到任何柬言者把您得理论
理解为“一辈子只背书”。现在反对您的很多人并不反对
长时间读书,学习经典。他们甚至认为这应该是一辈子的
事。只不过,反对的是灌输,强迫,甚至体罚。您想过当
您问家长和学生的时候,他们不作答还可以有很多种可能
吗?会不会是碍于您得情面不好意思承认?会不会读傻了
的家长和孩子都没有去见您?您何以认为就是不言而喻呢
?是不是因为您心里就只肯相信这一个答案?)
三,人都要在环境中长大,过生活,你不在这环境,也要
在那环境。但从没有完满的环境,世上总有一些“完满主
义者”,不知人间疾苦,把他们的完满要求挂在某一方面
,而切责之。如果看到学堂有健康问题,就求全,就责备
,但有没有统计一下,在体制学校里,一天上课和做功课
的时间有没有超过8-10小时,一般学生的健康程度怎
么样?有问题的比例多少?问题强度多少?如果体制学生
都不近视,或比例比较少,再来责备学堂吧。如体制学生
一般上比较健康,再来责备学堂吧。请您到学堂实地去访
问家长们,看他们对自己孩子健康的关怀会不会比您少?
看是他们被蒙蔽著,还是您被蒙蔽著。如果您能办一所学
堂,不必经过一两年,只要一个月,您就知道什么是人间
世了。事非经过不知难,要站在高处指出他人的过错以显
示自己的正义和爱心,是很容易的,要落实来自己做模范
,实践出正义和爱心,是不容易的。不过,要调查一下,
公正地评论一件事,倒是不困难,为何您总是悠游在书斋
里,听几个案例而咬牙切齿不息呢?
(疑问3: 世间确实没有完美的环境,所以我们应该不停的
反思和改善,而不是固步自封。更不能明明不完美,对外
宣传成最高明,最智慧。纯读经理论和实践二十年来问题
不少。目前为止,没有看到反思,确是变本加厉,甚至明
德堂,空山,谢业惠把戒尺和教鞭升级,掀起来一股体罚
之风。体制内教育有问题,社会一直承认,也一直力求改
善。体制内的功课没有强制要求完成,更不会体罚孩子去
完成。体制里的孩子有条件接触各种电子产品,走读。即
便是近视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体制。可是纯读经学堂是封闭
的,没有接触电子产品的,全日制的,如果绝大多数孩子
都有近视问题,这就不能不归功于学堂了。作为学习传统
文化的我们,难道不应该欢迎别人的监督与批评,以改善
自己?缘何您认为我们的谏言是这样的可恨呢?要知道我
们不是听了几个案例,之所以不息,也正是因为看不到改
进,看不到反思,而是一味的狡辩。)
但请勿抓著我如此说的把柄,就一口咬定我不关心出问题
的孩子。孔子云: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一个人千万不要
以为自己的爱心和正义一定比别人强,自己是天下独一的
仁德者,只有您会关爱儿童。我不敢说我无缺憾,但我或
许也有一点仁爱之心和正义之感,不致于残酷不仁文过饰
非如您所想。
(疑问4: 您再一次发挥了您的想象。没有人认为自己是天
下唯一的仁德者。别人对您的看法多来源于您的文章。您
是否有仁爱之心,不应是您自己来评价。正是您得文章流
露出来的您的思想而引发的目前的讨伐。您是否想过为何
别人会认为您残酷不仁,文过饰非呢?或许您觉得我还有
那么多人吹捧认可,我就可以安心忽略否定之人。就象您
对待明德堂的态度一样。有家长支持,有孩子没有被打,
就说明不支持的和被打的是有问题的。您这样想是否公平
?是否乡愿?体制内也有不少人才,也有不少人得益并且
感恩体制内得教育,是否说明体制内教育没有问题?您又
缘何对体制全盘否定,甚至鼓动大家都脱离体制?)
四,原来您和袁彦熟悉,但我料想您未曾见过程云枫,也
未曾查询过明德堂。但我至少和这两人都熟悉,也略知为
何袁彦心理的变化。所以比较起来,我比您多了点“兼听
之明”。如您真的有爱心,我请您最好亲访明德堂一趟,
至少用电话查询一下(如您需要程云枫的电话,我会给您
)。或者就近移駕查访上海地区与明德堂同道(可以说是
明德堂培訓出来)的康谦或贯谦或端谦学堂。還昆山的两
谦或蓁谦,以及苏州的乐谦。您如真關心社會教育,真關
心下一代之幸福,真關心華族文化之興衰。那些學堂都近
在咫尺,您不該再以“路遠”為由而不查訪,終堅持以耳
聞為實,隨時隨地隨意發表有礙學堂名譽之“議論”。您
如要亲自去,最好先约家长,兼聽廣納,才能确定“你所
获得的信息的真假度”。
(疑问5: 认识一个人未必需要走访,就象您也没有走访所
有受伤的孩子和家长一样。这些学堂都是封闭的。外来走
访都需要提前通知,批准。看到眼中的已经远远不是真实
的状态了,在外人和老师面前,孩子又如何能说出自己的
真心话?相反,我们了解了太多曾经在这些学堂上学的孩
子,家长,义工,老师。他们透露的情况都很清楚并且互
相验证了其诸多问题。既然您了解袁彦,那您说说看袁彦
为何会从一个坚定的支持者变成了反对者的?也是为了生
源?或者孩子自己有问题,进而家长怀恨在心?)
五,有关体罸,我虽不制止,但也没有提倡(谁会提倡呢
?),我提倡的教学态度,是多鼓舞少责备,善期待勿急
切。体罸是不正常的状态,相信也没有老师乐于体罸,往
往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也力劝少体罸,我的理想是零体罸
(文礼书院就是零体罸)。长久以来,我就设计了整套减
少体罸的方案,但并未落实(因为体谅众生之困苦,故不
忍落实),今日或许正是我积极要求学堂的时机。学堂要
趕快回归本位,對內,要堅持以培养有潜质的人才为主,
對外,要量力而為,不可力少任重。自知學堂只是體制外
由於一種不忍的理想所結成之小小的教育場合,本在社會
的邊緣,無法擔負太大的責任,早應“縮手”,以免“鼎
折足”。
(疑问6: 您难道没有看过空山和谢业惠的几篇文章,鼓吹
还老师教鞭,戒尺就是爱,等等。这难道不是提倡?不得
已而为之只是一句口号。请问谁来制定这个不得已的标准
?有老师认为背书慢也是不得已,有老师认为声音小了也
是不得已。请问您是根据什么相信没有老师乐于体罚的?
现在的阿猫阿狗们,是否配位人师都不好说,如何您就得
出结论没有“老师”乐于体罚?)
所以,我要力勸學堂從今而後,尽量不要收受10岁以上
的学生,不要收受已有判逆迹象学堂没有能力管教的学生
,不要收受不够聪明者,不要收受不夠勤奋者,不要收受
体质原本就衰弱者,不要收受有诸如自闭症,亚斯伯格症
,多动症,抑郁症,癲癎症者。任令家長如何請求,皆要
硬著心腸,不收,以免惹來社會“正義之士”的撻伐。
(疑问7: 难道有人“叛变”您的读经理论时,您应该考虑
的不是反思其原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是认为“叛
变”的都是你们自己的问题,与我无关?宣传的时候说的
是最高明的,最人性的,最智慧得。而放到现实中,就要
和体育宝宝,戏子宝宝比。读经宣导时承诺的是“大才”
,出了问题时,就去堪比体制教育。体制教育也没有鼓吹
制造“大才”啊!)
學堂以“無事”而自保,至於众生之流落,或许管不及了
。您会因此高兴吧?
六,另,轉上兩帖以供參考,是從明
德堂出來(不是出走)的學生之信件及日記。當然,並不
是每個學生都有如此感受,但亦可見其部份之真實。且從
明德堂來書院的學生已有二十餘人,他們的感想大體一致
。
(疑问8: 读经运动已经有二十载,不仅仅是明德堂,很多
孩子的现状不尽人意。不能说他们毫无收获,但是很多背
了几十万经典的孩子并没有学会做人,更不知如何立足于
社会,更不用提大才。这二十年来,我们了解的案例可不
只二十余人。您可以象您说过的那样认为就算是只有一个
人成功也是成功。但是家长不会这样认为。用无数的孩子
十年的光阴来实验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读经理论,
在实践出了偏差之后拒不反省,反而变本加厉,这是残忍
不负责任的表现。对于复兴传统文化有百害而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