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若松、严运洲、lcf0428、周子益、Eleanor等人赞同了该回答
可以参考辣鸡短篇小说《“狗哥”和“恰”》
原文如下
——————————————————————————————————————————————————
《狗哥和“恰”》
狗哥是我的发小。
我和狗哥,从穿开裆裤的时候起,就玩在一起了。我和他,在草丛里、泥淖中,摸爬滚打,冬天堆雪人,夏天抓蚂蚱,形影不离。这么多年的交情了,我俩关系自然是铁的不行,用邻居张婶的话说:“亲的简直像一个人似的。”
狗哥大我一岁,升上高三后,他越发忙了起来。我知道他学业压力大,也不常去扰他。
上个月周五的一个晚上,狗哥突然打电话约我踢球。我正闲的发慌,立即是兴冲冲地抱着球出门了。
踢了约么有一个来钟头,我们都有些累,便坐在场地边喝水、扯淡。越是扯,我越觉得他心不在焉,看他微皱的眉头和无神的目光,我断定他是有什么烦心事。经不住我几番试探,狗哥给我讲了“恰”的故事。
“恰”是狗哥现在的班主任,高二升高三时,狗哥的班主任换成了“恰”。刚接到这个通知时,班上有的同学不由得叫苦连天,而其他班上“恰”以前的学生,都表现得幸灾乐祸。狗哥很不理解,“恰”老师平时脸上总挂着和善的笑容,和其他老师的关系也很融洽,怎么看都不像一个“BAD GUY”,于是,狗哥带着疑惑的心情上了高三,并对“恰”老师多了一份关注。
随着高三生活的流逝,狗哥对“恰”老师的了解更加深入。他意识到了“恰”为什么被同学们所诟病。
“‘恰’老师关心同学们的生活,细致入微,”狗哥略带嘲讽地对我说,“用人话说就是,屁事多。”
狗哥告诉我,“恰”老师总有说不完的话和管不完的事。你早读迟到2分钟,他把你拉到外面,谈人生,谈掉你整个早读时间。你放学留教室自习,天快黑了才走,他碰见你,又要劝你“没事早点回家”。他总是突发奇想,一会儿说要弄学习角,一会儿说要让大家反思、规划,却总半途而废,不了了之。你若是不找他,专心写作业,他反而要很“亲民”地来打扰你,说你英语题做错了,而当你告诉他你已经对过答案了,他挠挠头,怏怏地走开;你若是找他问题,他更是来了兴致,解完你的问题,又开始翻看之前的错题,和你谈人生、谈规划,没半个小时你是准走不掉的。
但是狗哥说,这都是小事。
我了解他,狗哥为人随和,基本上不怎么生气,偶尔还嬉皮笑脸地当和事佬。狗哥说,平时“恰”老师讲一些非常冷的笑话,或是在上课时问大家“是吧?对吧?”却无人回应时,狗哥总是不愿看他尴尬,都笑几声或应两下作为回应。平时“恰”老师找狗哥谈人生,狗哥总笑着表示同意,还不时说两句废话让“恰”老师能聊的更顺畅,形成你来我往的互动场面。为此,狗哥的同学,炮哥,多次指责他“太过谄媚”、“太虚”,毕竟,炮哥本事很讨厌“恰”老师,他对“恰”老师的谈话从来是持无视态度。但狗哥不同。狗哥一直认为,虽然“恰”老师并不令人喜欢,但毕竟他是自己的班主任,何况看到“恰”老师春光洋溢的笑脸,狗哥总是不能说自己反感他。
狗哥对“恰”老师印象的转变,发生在一模之后。
狗哥的一模成绩很不理想。他出成绩后的那几天非常难受,但与他爸聊过后,释然了些,甚至还收获了一些学习动力。他突发奇想,决定和“恰”老师谈谈学习。
谈话之前,狗哥心中抱着一丝希望,他认为,“恰”老师作为自己的班主任,总是可以给自己提些有用的建议。然而,“恰”老师并没有很好地帮上狗哥。
“他说了半天,全是空话和废话,还有错话。”狗哥有些义愤填膺,“他又在说‘少玩游戏’,尽管我反复告诉他我已经几个月不碰游戏;剩下的就是‘调整学习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云云。就这,他居然扯了二十分钟。”狗哥喝了口水。
狗哥当时想,至少,主动找他谈了,他就不会再来找自己,省去许多麻烦。
现实总是残酷而出人意料的。
自那以后,“恰”对狗哥的针对开始了。对此,狗哥只举了一个例子:
“我,小李,‘恰’和生物老师,一起坐电梯上楼。生物老师笑着问我我是不是长高了,我还没来得及吱声,就被‘恰’抢在前面说:‘可不是吗,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当然长个!’说完还冲我挤挤眼睛,似乎开了个很有趣的玩笑。”狗哥忽然克制不住了,破口大骂起来。我待他平静下来,问他后续,他却告诉我,他也只是很附和地嘿嘿笑了两声。
尽管如此,狗哥还是压着自己的不满,甚至当别的同学私下里批判“恰”时,他还会说上两句:“也没那么糟啦......”
但那个周五下午,“恰”把狗哥引爆了。
那天下午有节班会课,一如既往,“恰”花了三十分钟,读着无用的数据和车轮话,消磨掉了所有人都耐心。但不同于往常的是,当天大家并没有昏昏欲睡,因为提早,同学们便听闻,这节班会课要发布新的座位安排。
狗哥心里有几分期待,他周三在微信上联系过“恰”老师,申请坐在班里学习好而且上课积极的同学旁边,他希望自己能受到正面
可以参考辣鸡短篇小说《“狗哥”和“恰”》
原文如下
——————————————————————————————————————————————————
《狗哥和“恰”》
狗哥是我的发小。
我和狗哥,从穿开裆裤的时候起,就玩在一起了。我和他,在草丛里、泥淖中,摸爬滚打,冬天堆雪人,夏天抓蚂蚱,形影不离。这么多年的交情了,我俩关系自然是铁的不行,用邻居张婶的话说:“亲的简直像一个人似的。”
狗哥大我一岁,升上高三后,他越发忙了起来。我知道他学业压力大,也不常去扰他。
上个月周五的一个晚上,狗哥突然打电话约我踢球。我正闲的发慌,立即是兴冲冲地抱着球出门了。
踢了约么有一个来钟头,我们都有些累,便坐在场地边喝水、扯淡。越是扯,我越觉得他心不在焉,看他微皱的眉头和无神的目光,我断定他是有什么烦心事。经不住我几番试探,狗哥给我讲了“恰”的故事。
“恰”是狗哥现在的班主任,高二升高三时,狗哥的班主任换成了“恰”。刚接到这个通知时,班上有的同学不由得叫苦连天,而其他班上“恰”以前的学生,都表现得幸灾乐祸。狗哥很不理解,“恰”老师平时脸上总挂着和善的笑容,和其他老师的关系也很融洽,怎么看都不像一个“BAD GUY”,于是,狗哥带着疑惑的心情上了高三,并对“恰”老师多了一份关注。
随着高三生活的流逝,狗哥对“恰”老师的了解更加深入。他意识到了“恰”为什么被同学们所诟病。
“‘恰’老师关心同学们的生活,细致入微,”狗哥略带嘲讽地对我说,“用人话说就是,屁事多。”
狗哥告诉我,“恰”老师总有说不完的话和管不完的事。你早读迟到2分钟,他把你拉到外面,谈人生,谈掉你整个早读时间。你放学留教室自习,天快黑了才走,他碰见你,又要劝你“没事早点回家”。他总是突发奇想,一会儿说要弄学习角,一会儿说要让大家反思、规划,却总半途而废,不了了之。你若是不找他,专心写作业,他反而要很“亲民”地来打扰你,说你英语题做错了,而当你告诉他你已经对过答案了,他挠挠头,怏怏地走开;你若是找他问题,他更是来了兴致,解完你的问题,又开始翻看之前的错题,和你谈人生、谈规划,没半个小时你是准走不掉的。
但是狗哥说,这都是小事。
我了解他,狗哥为人随和,基本上不怎么生气,偶尔还嬉皮笑脸地当和事佬。狗哥说,平时“恰”老师讲一些非常冷的笑话,或是在上课时问大家“是吧?对吧?”却无人回应时,狗哥总是不愿看他尴尬,都笑几声或应两下作为回应。平时“恰”老师找狗哥谈人生,狗哥总笑着表示同意,还不时说两句废话让“恰”老师能聊的更顺畅,形成你来我往的互动场面。为此,狗哥的同学,炮哥,多次指责他“太过谄媚”、“太虚”,毕竟,炮哥本事很讨厌“恰”老师,他对“恰”老师的谈话从来是持无视态度。但狗哥不同。狗哥一直认为,虽然“恰”老师并不令人喜欢,但毕竟他是自己的班主任,何况看到“恰”老师春光洋溢的笑脸,狗哥总是不能说自己反感他。
狗哥对“恰”老师印象的转变,发生在一模之后。
狗哥的一模成绩很不理想。他出成绩后的那几天非常难受,但与他爸聊过后,释然了些,甚至还收获了一些学习动力。他突发奇想,决定和“恰”老师谈谈学习。
谈话之前,狗哥心中抱着一丝希望,他认为,“恰”老师作为自己的班主任,总是可以给自己提些有用的建议。然而,“恰”老师并没有很好地帮上狗哥。
“他说了半天,全是空话和废话,还有错话。”狗哥有些义愤填膺,“他又在说‘少玩游戏’,尽管我反复告诉他我已经几个月不碰游戏;剩下的就是‘调整学习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云云。就这,他居然扯了二十分钟。”狗哥喝了口水。
狗哥当时想,至少,主动找他谈了,他就不会再来找自己,省去许多麻烦。
现实总是残酷而出人意料的。
自那以后,“恰”对狗哥的针对开始了。对此,狗哥只举了一个例子:
“我,小李,‘恰’和生物老师,一起坐电梯上楼。生物老师笑着问我我是不是长高了,我还没来得及吱声,就被‘恰’抢在前面说:‘可不是吗,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当然长个!’说完还冲我挤挤眼睛,似乎开了个很有趣的玩笑。”狗哥忽然克制不住了,破口大骂起来。我待他平静下来,问他后续,他却告诉我,他也只是很附和地嘿嘿笑了两声。
尽管如此,狗哥还是压着自己的不满,甚至当别的同学私下里批判“恰”时,他还会说上两句:“也没那么糟啦......”
但那个周五下午,“恰”把狗哥引爆了。
那天下午有节班会课,一如既往,“恰”花了三十分钟,读着无用的数据和车轮话,消磨掉了所有人都耐心。但不同于往常的是,当天大家并没有昏昏欲睡,因为提早,同学们便听闻,这节班会课要发布新的座位安排。
狗哥心里有几分期待,他周三在微信上联系过“恰”老师,申请坐在班里学习好而且上课积极的同学旁边,他希望自己能受到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