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邓艾谋反
既然钟会“谋反”被诛杀后,邓艾有可能成最大赢家,真正谋反,割据益州和陇右,对抗司马昭朝廷,那么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审视邓艾谋反的可能性、可行性,他已经做了什么准备,他将要怎么做。
邓艾先是司马懿故吏,曾任太尉府掾,后被司马师重用,从郡太守升任州刺史,本没有理由反叛司马氏控制下的朝廷。不过我们可以看看诸葛诞的例子。
说到邓艾谋反,不得不提诸葛诞。甘露二年(257),时任征东大将军都督扬州的诸葛诞收到了司马昭朝廷的诏令要求其交出兵权,入京做司空,诸葛诞不愿意,杀了扬州刺史就此反叛,投靠吴国。司马昭亲自率领二十六万大军围攻寿春城,诸葛诞死守半年后被平定,这场战争打得很辛苦。
诸葛诞早年在京城和夏侯玄、司马师(夏侯玄妹夫)等人为友,年纪轻轻即为尚书、散骑常侍这样的高官,被后世称为浮华友。因为在官场不务实,结党营私,搞乱官场秩序,被集体免官。到司马懿(司马师之父)和曹爽(夏侯玄表哥)得势,成为辅政大臣时,他们被集体起复,重回官场出任要职,诸葛诞担任御史中丞兼尚书。而司马懿和曹爽间的政治斗争是后话了,在那之前,诸葛诞离京出任扬州刺史兼昭武将军,没有卷入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政变。司马懿通过政变独掌朝政,引发扬州都督王凌反对,打算另立皇帝,被司马懿镇压。诸葛诞升任镇东将军都督扬州。后来司马师执政,东关之战魏军大败,参战的诸葛诞和胡遵两位都督被免于处罚,只有此战的主帅司马昭被处罚。调任镇南将军都督豫州的诸葛诞,在随后的扬州毌丘俭叛乱中,成为平叛的重要角色,攻入寿春城,被司马师加官进爵,委以重任再度都督扬州。
从他的经历来看,诸葛诞是司马懿、司马师拉拢信任的重臣。而且,诸葛诞的女儿嫁给了司马师、司马昭的五弟司马伷。司马伷生于227年,假若在二十多岁成婚,那么双方结亲的时间点估计就在王凌败亡(251年)之后。诸葛诞和王凌也是亲家,他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王凌的儿子王广。倘若诸葛诞和司马懿结成亲家确在王凌败亡后,他也算是“弃暗投明”了。总之,诸葛诞是司马氏的姻亲,被司马懿、司马师一直重用。
不过随后司马昭继任父兄之权位后,祸起萧墙,诸葛诞反叛。不得不说,父兄亲信不一定是他的亲信。司马昭执政后,与方镇大臣之间缺乏信任,采纳贾充建议,派人前往各征镇大臣驻地,名义上慰问,实际上探查虚实。贾充被派去慰劳诸葛诞,回京后就撺掇夺掉诸葛诞的兵权。究其原因,贾充等人才是司马昭的心腹,司马昭为了自己对军权的绝对掌控力,为了将来篡位建立自家的朝廷,以诸葛诞为代表的这些旧人已经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司马昭在甘露三年成功平定诸葛诞叛乱之后,就忙着分割都督区,次年,分荆州置二都督,王基镇新野,州泰镇襄阳,使石苞都督扬州,陈骞都督豫州,钟毓都督徐州,宋钧监青州诸军事。此时的雍凉都督是堂哥司马望,没有分割。等几年后借着侯和之战,司马望入京任卫将军,邓艾仅升任征西将军,防区不变——早在六年前已经凭借段谷之战的胜利升任镇西将军都督陇右,此时没能更进一步接任雍凉都督。朝廷不再设置雍凉都督,派来钟会担任镇西将军都督关中。
既然连司马氏的亲家诸葛诞都最终走上了叛乱的道路,那么假如邓艾有同样的想法也不足为怪。
诸葛诞叛乱前做了两件事:“复请十万众守寿春,又求临淮筑城以备寇”。于此同时,三国志邓艾传记载:“艾在西时,修治障塞,筑起城坞。”邓艾在陇右那几年,同样在大力修筑城塞。诸葛诞反叛后,司马昭举国出征,分关中兵东下。姜维打算趁虚而入进军关中,再次率领数万大军北上,出骆谷,到沈岭,被司马望挡在长城(地名,在今西安市周至县境内)。而远在陇右的邓艾居然也能赶过来,如此准备充分反应迅捷,到底意欲何为?
诸葛诞叛乱后,姜维出兵观望想要捞好处。邓艾也有可能观望:假如时局大变,诸葛诞占了上风,司马昭败亡在即,邓艾完全可以就此扯旗响应诸葛诞,占领关中。假如诸葛诞投靠东吴成功割据一方,邓艾完全可以效仿,就地联系姜维,投靠蜀汉。
所以说邓艾是有动机、有条件来做这个谋反者的。如果伐蜀成功后他将要谋反,他将会怎么做?
蜀汉投降后,邓艾做了三件事。其一,抓了刘禅宠幸的宦官黄皓,理由是听说黄皓“奸险”,后来又放了,理由是收了黄皓的贿赂。其二,让刘禅呆在宫内,亲自去拜访。其三,邓艾承制拜封,任命刘禅等皇族以及蜀汉朝廷各级官员的官位,并任命下属官员和太守暂领益州刺史和蜀中诸郡太守,稳定局势。
我认为,邓艾这是在为未来与刘禅的合作铺路。放了黄皓是向刘禅示好,亲自拜访则给了最大的诚意和尊敬,承制拜封则业已确立了蜀地的政权架构,由自己的部下掌管要害职位,全面接纳蜀汉旧官员合作。
二人见面后,在宫内的谈话是否有密谋达成合作呢?
邓艾倘若谋反,一路打进洛阳,取代司马昭来执政当然是一个选择。但是这个选择有着现实困难和后遗症:其一,能不能打得下?如果形成割据之势怎么办?一直当反贼吗?其二,能不能坐得住?曹魏官僚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错综复杂,有着多个堪称司马氏合作伙伴的名门大族,想要取代司马昭,自己来作执政权臣殊为不易。其三,要不要还政魏帝?作为反叛者,倘若还政魏帝当然可以获取政治上的一定优势,但是作为司马懿、司马师同党的邓艾极有可能被魏帝反攻倒算。
借尸还魂,以刘禅为傀儡再次复辟汉王朝是最好的选择。一来,在蜀地做了四十余年皇帝的刘禅有着足够的威望,如果邓艾拥立刘禅复辟,比较容易控制蜀地。毕竟在名义上对于当地民众和基层官吏来说,是亡国后又复国了。否则邓艾起兵难以获取蜀地的支持,只能就此北归再做他想。二来,汉王朝毕竟是延续四百多年的旗帜,邓艾起兵后,所到之处纳入统治不会造成太大的反感。三来,蜀汉朝廷的高层官员不会造成阻碍,几个顶级官员中,诸葛瞻等人战死,姜维、张翼被乱兵杀死,董厥、樊建、宗预、廖化均已年老,可以安排离休。即使全盘接手蜀汉朝廷的剩余官员也不是什么困难。控制蜀地之后,加上邓艾自己控制的陇右地区,一鼓作气俯攻关中,一旦得手,进可攻退可守,大汉第四王朝的大势就成了。
华阳国志记载,蜀汉灭亡后,姜维曾密书通后主曰:“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此时的姜维在钟会身边,虽然得到钟会厚待,但是并无权力,指望通过钟会谋反这件事来复辟社稷实在是异想天开。我认为,姜维的这个密书是得到了刘禅透露的消息,由邓艾帮助复国,需要做的只是等待而已。不过姜维是等不到了,胡烈干掉钟会的同时,会“顺便”干掉他。新的汉王朝中,军权将由邓艾、胡烈等人牢牢掌控,不会有姜维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