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吧 关注:3,846,705贴子:116,336,328

王小球的坑车拯救之飞奔的科沃十三点,苏系骑墙中坦KV-13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好的坑车拯救怎能失约,作为七级效率表现倒数第一的中型坦克(有异议的大神欢迎移驾楼主七级中坦排名贴,为解决分歧楼主不遗余力),在新的357分房系统下效率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已经从排名贴成的79%下降至76%,不断挑战下限的倒数第一你怕不怕),在大量有装甲有机动的坦克效率表现呈不断上升趋势甚至勇攀高峰的大环境下,同样属性的KV-13为何效率表现越来越差,这辆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企图用这辆车跳线的玩家如何过坑?
忝居KV-13国服第一的王小球久违的坑车拯救计划愿助君一臂之力。


IP属地:北京1楼2017-08-18 12:32回复
    苏德战争爆发以来,为解决KV重型坦克前线报告中反映的因重量过大造成的可靠性差,通过性不佳的问题,1942年春,结合T34中型坦克的成功设计轻量化的kv被提上方案,负重轮从六对减少到五对,减少车身尺寸,采用类似KV-1s的铸造炮塔,在将车重减少近二十吨的条件下反而将车身正面装甲提升到120mm,1942年5月KV-13的样车被制造出来,经过一系列测试,变速箱和发动机不可靠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项目被搁置,后来IS-1重型坦克的诞生也借鉴了很多KV-13的设计,1943年IS-1坦克的生产标志着KV-13项目正式下马。


    IP属地:北京6楼2017-08-18 12:40
    收起回复
      Kv-13所处的科技树位置是全坦克世界最尴尬的位置之一,可说得上是完全多余,它所联系的两条线is和A44完全独立,个性鲜明互不干扰。这是一辆很早就存在于坦克世界之中,然而从没什么上场机会的坦克。楼主并没有跳线的必要,完全是打算用这辆体制外的坦克训练新招募的乘员。不曾想这是多么愚蠢的决定,在老分房系统下楼主一共打了125场,可谓是场场辛酸。这辆七级中坦进九级房的几率比进八级房还高,国服的八级房数量你懂的,在八、九级房,kv-13可谓是打不穿,防不住,炮不过,点不亮,活不了。被击中就坏弹药架,特别容易着火,经常性的表演飞炮塔,是给对手过起火任务的福利车。夹缝中求生而不得,不堪回首的辛酸竟无语凝噎……


      IP属地:北京7楼2017-08-18 12:41
      收起回复
        拿到三环之后,本打算就此弃车,结束这自虐的旅程。却恰逢分房系统的大改和此车高清化,遂决定继续深究此车,于是又打了七十场,生存环境大好的助益下拿到国服第一并超越100%玩家,在乘员无技能条件下完成,私以为对KV-13当有一定发言权。
        首先通过车辆五大性能的分析确定车辆定位。


        IP属地:北京8楼2017-08-18 12:42
        收起回复
          火力

          使用一门85mm D5T-85bm坦克炮。此炮同时作为T43,T3485的主炮,性能中庸。穿深144/194/44,伤害180/180/300,穿深类似加强后的德系88L56。银币弹穿深为同级最低,金币弹仅略高于七级日系中坦五式中战的金币弹。对于同级或者高等级硬目标(如今这样的目标越来越多了)基本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优点是此炮弹速为同级最高的950/1200/950,且穿深远距离衰减不严重,还拥有相对于ap标伤,提升幅度最大的he弹(提升高达60%),60发的备弹量也很充足,可考虑多带he。裸车dpm能接近2000级别,同级中偏低,极限装填时间和dpm如图所示。精度堆满.33,同级中游位置,个人感觉锁圈完毕是很准的,基本应该打到的不会脱靶。炮控稀松平常,全速下停车瞄准至锁圈完毕大约需要5秒左右,移动射击能力糟糕,且俯角只有五度,地形适应能力差,严重限制输出能力。


          IP属地:北京10楼2017-08-18 12:47
          回复
            此车有五门炮供选择,两支76mm,两支85mm,一支122mm。白板期仅能使用T34完全体的76mm火炮,升级炮塔之后可选择一门122mmu11榴弹炮,只要点亮任意85mm炮就可以尽快放弃122u11炮,火控精度都是火炮级别的,弹速极慢,伤害不稳定不符合此车定位。
            火力性能相对平庸,虽有一战之力,但穿深短板明显,持续输出能力尚可,单发威慑力不足。


            IP属地:北京11楼2017-08-18 12:48
            回复
              防护

              生命值1120,同级中游,有点偏少,基本扛不住3发390均伤。
              防护算是此车相对拿得出手的性能。车体装甲120mm,厚度不错,但是装甲造型十分原始,首上正中基本垂直,等效约130mm,首下亦然。炮塔正面装甲仅有100mm,炮盾中空,但是卵形铸造炮塔令周边等效大幅上升,车体侧面为七级中坦最高的85mm厚度。

              这是一辆装甲弱点相对集中于正面中央,而俗称的肩膀和炮塔周边等效相当高的中型坦克。弱点几无藏匿余地,防御靠对手手抖,楼主此车装甲系数是.36,是一个不要当自己很硬的数据。


              IP属地:北京12楼2017-08-18 12:50
              回复
                机动

                相对不错,同级中坦上游水准,极速有点慢,短途机动不错,长途奔袭有点吃力,想清楚支援哪里早点行动。想了解七级中坦横向数据请参考 @统一的标准X 的Ⅶ级中坦「机动统标分」
                https://tieba.baidu.com/p/5197572030?pid=108775173808&cid=0#108775173808
                非常直观清楚


                IP属地:北京13楼2017-08-18 12:52
                收起回复
                  隐蔽

                  (不带伪装网)堆满极限静止隐蔽33%,相当逆天,甚至超过部分同级轻坦。七级中坦中仅次于341,T20和leo(与后面两个差距很小基本一个水平),火炮口径较小,开炮隐蔽也能保持在8%,这么好的数据不用就暴殄天物了,隐蔽好不止是可以用来黑枪,(黑枪是最有效率的战术,只要你会黑枪,不能做到十中九,四穿三,黑枪不亮,还是差练),隐蔽好是给你带来先手的机会,这个机会可以做选择,是静默,是转场,是断履,是黑枪……


                  IP属地:北京16楼2017-08-18 13:05
                  回复
                    视野

                    此车最重要的短板之一,同级中坦最差的视野,只有360米,同时四名乘员,车长兼任通讯兵,进一步弱化了堆视野的能力。三技能+的乘员组上高光,通风,大补给,视野都堆不到445。作为短视的中坦,非常不适应如今七八九级房轻坦大行其道的环境。经常被黑死看不到敌人,你的队友都想掐死你。


                    IP属地:北京19楼2017-08-18 13:08
                    回复
                      所以这是一辆火力一般,有一定防护靠机动和隐蔽吃饭的瞎子中坦。相对适合在弱侧,非主攻路线的一线战斗,利用隐蔽和火炮精度作战。视野不好,穿深也不足,完全不适应黑枪的打法,一线战斗带来的收益和对团队的贡献都高效得多。生存时间就看个人造化了。


                      IP属地:北京20楼2017-08-18 13:11
                      回复
                        所以结合我如今的乘员技能我的配件选择是,输弹,通风,高光,尽力补足视野短板,不求点亮一片,但求被打知道是怎么被击毁的。


                        IP属地:北京21楼2017-08-18 13:12
                        回复
                          需说明,配件选择是一个与乘员技能动态变化的配合过程,以适合车辆的定位和作战环境为准则,通过弥补弱点和强化特长,选用提升最有效的组合。


                          IP属地:北京22楼2017-08-18 13:13
                          回复
                            不建议弃用高光选择炮队,毕竟中坦,高光的第一时间点亮极为重要,战术动作也会更灵活。
                            虽然火控锁圈很差,但是不建议使用炮控,提升幅度有限,通风还能提升精度和视野。


                            IP属地:北京23楼2017-08-18 13:20
                            回复
                              弹种配置,视银币数量选择,不论如何不建议AP弹超过基数1/2,我的配置是15/35/10。


                              IP属地:北京24楼2017-08-18 13: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