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远吧 关注:26贴子:1,282

(存戏:雀屏&顾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7-08-17 10:40回复
    @顾祁


    2楼2017-08-17 10:40
    回复
      楚谡岸然,佐暨岚峰。会赏诸子悦雀在前,争向星峰,屏风之后亦有月影绰绰,而诸皇子之瞩目睽睽,亦想在打量青年才俊,毕竟在坐诸位皆有帝姬姊妹待闺。负手立尔侧,见姿格矫健者,乃益州见过一次的顾将军。忙招呼
      :顾将军——听说您已定宅辅兴,玄直先道一声恭喜了——
      @顾祁


      3楼2017-08-17 10:49
      回复
        【云飞逐月时,绮筵初开。案外列屏,上有越鸟驻,彩羽如绣,明珠若漆。倏有音来,润似波中月色,折身一见,是蜀中故人,借此时光景,目光一点悬轴,笑道】
        状元郎,又是头筹?
        【玩笑罢,方抱拳应道】
        多谢。仲舒亦未恭贺案首之荣,在此补过。


        4楼2017-08-17 12:55
        回复
          当日益州一遇,因西郊之案匆匆,却也受他指点排人之恩。乃后因时辰紧迫,却也未聚。白驹过隙不欲蹉跎,再见是在长安。又闻他以中郎将掌羽林,叹而世事,复笑言
          :将军见笑了——
          :当日见将军使木修缮寺院,惠恩百姓,功德矣。西郊之事也罢,益州百姓定可安居乐业——
          转首见那雀屏,笑谈之
          :顾将军英武精练,如何不去一试?


          6楼2017-08-17 14:42
          回复
            【当日,他身负查案之责,自己一肩缮寺之命,虽有一面,却仓猝而休。如今长安再逢,他犹是风骨清举,念及旧事,亦朗朗而回】
            西郊一案,我后有耳闻,算得一宗奇案,幸而崔公才使一地无忧。本想回到长安,再有机缘亲去大理寺听一听,只是崔公已被调往兰台了?
            【随声一望雀屏,摇首失笑】
            不及诸公文采斐然,且我尚有父母遗命在身,便不去了。


            7楼2017-08-17 16:16
            回复
              再忆西郊奇案,人命仓决,当日场面仍历历在目,某之字字铿锵,赤乌焦烟,午夜轮回时,仍辗转反侧不得安眠。或许,这亦是我执意离开的原因之一。潜移默化间,再难以平常心观之。
              :是,已命平调御台。
              及后言,论及双亲,应是难言之隐,不便再追问,遂道
              :羽林精卫,古来闻名已久,玄直颇敬佩矣。如今迎来顾将军率领,必更加精益。某听闻进来凉州不平,深感此多事之秋也,不过长安有顾将军坐镇,我等心底也安定不少。


              8楼2017-08-19 22:10
              回复
                【大理寺中,多牵连冤魂恶“鬼”,虽应他眉间清正之气,却亦如凛冬风刃,不摧傲骨,但磨仁心。如今往兰台,尚算两全,笑道】
                兰台多是刚正之臣,倒是颇适崔公。
                【言及凉州,心思忽转数载之初,生出几分慨叹】
                崔公过誉了,长安城中,多有龙虎之臣,是我该与诸将参学共为。不过说到凉州,当年我初入军伍,正是在凉州武威做的校尉,如今时隔数载,又闻事端,也是无限感慨。


                9楼2017-08-19 22:42
                回复
                  顾将气骨凛然,又是忠厚行善之人,为清派者,值得深交。纵横沙场,见惯夺命连环,或冷酷少情,或更重视生者,无疑顾将军正属于之后。调任兰台,决意固守忠义,也知前路难行,罢矣。
                  :原不知顾将军与凉州竟有如此渊源。
                  思及往日听闻,甚为忧心忡忡。
                  :玄直听说,近来突厥又起纷争,扰民不断,就连早年开辟的茶马古市也因此而关闭多年,本来邦国相交是好事,如今却成了大患了。


                  10楼2017-08-19 22:57
                  回复
                    【兰台之地,以唇舌为剑,笔墨作刀,一斩奸邪,匡正朝纪。但宦海交错如网,如不斩净,便是不尽忧患。而此话,只托“刚正”,他才勇并兼,未尝不可另布一方天地】
                    我自入伍便是外官,如今才来长安,崔公比我晚一些,不清楚也是自然。
                    武威以商贾往来闻名,天授五年中,曾与吐蕃一战,此时我正在凉州,尚不至古市尽断。如今一关,可惜了这刚成气候的互市之路。滋扰不休,这是突厥要入了苦冬,打了商贾身上的盘算,当给自己收储粮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8-19 23:20
                    收起回复
                      :原本茶马互市,利于边民,再托由商队带入长安,东西市多有新奇也赖见于此。可惜突厥之狼心勃勃,欲要粮草乃主因,却不该害人性命。粮草之于突厥,助他过冬取暖,甚至繁衍,与凉州诸民惘失性命者,却是苦不堪言。我等驻守长安安稳,却应与凉州边民同苦也。
                      安于居,乐于富卓,却不该忘边民的血与泪,睡不安枕,狼烟四起,纵无经历过此乱,也甚感怀。
                      :当年吐蕃一战,玄直尚未至长安,但也有听闻,玄直觉得,事若不至于太严重,还是莫起战事为好。


                      12楼2017-08-19 23:30
                      回复
                        【如今与当日不同,至尊治下十余载,唐风初成。突厥如此,许心中又存他意。正如早年闻山中有幼虎,尚未伤人,却要捕杀以绝,只为杀虎不待虎爪锋利之时。闻言,点一点头】
                        崔公仁厚。凉州边陲滋扰,大大小小未绝,若是连年烽火,却不知是慑敌,还是扰民了。突厥大抵也知若两军交战,难讨好处,也未闻有与府兵交锋之事传出,故而始终边陲常是按兵不动。只是,如今竟传长安,我却难免有一忧。
                        古市不成,当地商贾在商言商,难保不为金银之事服于突厥,伤百姓之利。当年你我在益州相逢时,便是有官商勾结之事甫过。若官以商为连,损扰百姓不说,一旦突厥借此为机——


                        13楼2017-08-19 23:43
                        回复
                          :顾将军所忧不无道理——
                          到底是身处过凉州之人,边境之事他知晓通透,不似文官身在长安,只不过纸上谈兵罢了。他论起官商交易,若是以利益起,并不是不容易的事儿,自古来金银之诱,又有谁可避之,更何况边境之苦,非一般人可忍受的。
                          :不仅是官商,若民之苦久矣,亦生不满。突厥所图不过粮草财宝,民、商甚至是官,亦不过求糊口,茶马互市若关,最好可另辟他径,若有可能,官府扶持是最好,凉州周边之地域,甚至于长安,开辟内陆之商队也可。不知凉州有无特产?草药或者食材之类的,贩运起来也方便。


                          14楼2017-08-20 00:01
                          回复
                            这倒是一桩妙法。
                            【边关之事,素不止商,亦不仅军,而是各方相缠,方可共平边事。他提及一道,再一思凉州之境,倒是合宜】
                            自然是有的,远的不说,便是那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便是道来一二了。且凉州天精子、蒲桃这一类,当地人都有晾晒成干储藏,用以运往也是无妨的。只要官府,不曾沾染突厥亦或奸商,确实是可行之道。


                            15楼2017-08-20 00:13
                            回复
                              13
                              :如果方便贩运那是再好不过,这晒干的蒲桃我还没尝过呢,若可运来长安,成为贵族桌上之佳肴,那是正好。我听说凉州出玉石?那更价高者得了。
                              长安中那些传说,一掷千金者,放在哪里都是好的客人。若长安与凉州间商队往来,从而避免边境之混乱,那是有益于民。再言官者,却避无可避。思挲间,又言
                              :至于官府,如此紧急时刻,必加严法度,若犯事必有严惩,势必不可姑息,暂可震慑边臣。


                              16楼2017-08-20 0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