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国际形势方面看,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在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下,从1918年起,在欧洲许多国家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民主革命,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国家则爆发了民族民主革命。从1921年起,革命高潮逐渐消退。从1924年起,革命形势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度过了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转入低潮,西欧资产阶级政权再度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新的世界革命的高潮在可以预期的将来难以形成,欧洲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获得了继续生存、发展的机会,而且能够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共同对付世界革命的策源地苏联。这就意味着,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苏联不但得不到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支持,而且还将是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下的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对这一新形势,苏联国内许多人产生了怀疑情绪,认为在得不到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提供的物质支持的条件下,在落后的苏联是很难建成社会主义的。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要求苏联转而将主要精力投入策动西欧无产阶级革命中。 从国内形势看,当时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在国内推行了新经济政策,在国际上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到1925年底,国民经济很快恢复到战前水平并开始获得一定发展。农业总产值已达战前的87%,大工业产量约占战前的75%,国内商品流转总额达到战前的70%。苏联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有了很大增长。国营和合作社经营的工业已占工业总产值的80%;1924年初至1925年夏,加入各种合作社的农户已由174万户增至500万户。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国营企业工人的实际工资超过战前水平。在工农生活改善的基础上,群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无产阶级专政进一步巩固,布尔什维克党的威信有所上升。同时,随着生产的恢复,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包括城乡劳动人口失业和城乡资产阶级的形成等。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经营企业,允许企业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根据国家法令,企业有权辞退多余的职工,因此广大城市和农村在开始出现一批资产阶级和富农的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失业者,两极分化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城市资产阶级和农村富农势力的发展,则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政权的阶级基础的担忧和对建成社会主义制度的怀疑。 在这种国际国内形势下,人们对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苏联能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建成社会主义产生了疑问。苏共领导人在这一问题上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一方是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为首的反对派,他们的基本观点就是否认一国凭借自身的力量可以建成社会主义。争论的另一方是以斯大林为首,基本观点是一国不仅有可能、有必要,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建成社会主义。正是在与托洛茨基反对派,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新反对派”(又称列宁格勒反对派)和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反对派的理论争论和政治斗争中,斯大林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