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翻看了三生三世的书,没看到什么白浅是报恩的话,
第二章有一段话很清楚的解释了白浅什么喂心头血,如下:
“七万年前鬼族之乱,天河汹涌,赤焰焚空,墨渊将鬼君擎苍锁在若水之滨东皇钟里,自己修为散尽,魂飞魄散。我拼死保下他的身躯,带回青丘,放在炎华洞内,每月一碗生血养着。至今,他应仍是躺在炎华洞中。
墨渊是父神的嫡长子,世间掌乐司战的上神,其实,我从不相信有一天他竟会死去,便是如今,偶有午夜梦回,仍觉不信。每月一碗心头血将他养着,也是总觉得他有一天会再醒来,再似笑非笑地唤我一声小十七。一天一天,竟就这么等了七万年,实在是段绵长岁月。”
白浅喂心头血是不相信墨渊死了,过了七万年都不信,等着墨渊回来的执念有多深
还有一段话,第二十一章,四哥确确实实提了报恩这个词,请看白浅是如何回答的
“折颜在一旁低低一叹:“倒也不枉夜华那小子散了一身修为。”我酸着眼角点了点头。四哥笑道:“夜华那桩事我听折颜说了,他倒是颗实实在在的情种。可你这时运也忒不济了些,刚偿清墨渊的债,又欠下夜华的。墨渊你能还他七万年心头血,这夜华的四万年修为,你却打算怎的?”我抽出折扇来挡住发酸的眼角,答他:“我同夜华终归要做夫妻。我以为夫妻间相知相爱,谁欠谁的,无须分得太清。””
四哥先说墨渊再说夜华,注意,这里白浅并未接墨渊的前半段话,只接了夜华的后半段话,为什么,唐七在回避,给我们营造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作者不能让白浅承认她在还债,因为白浅不是在还债。但是剧情到这里了,白浅对墨渊付出一生,又不能跟墨渊,所以让四哥说了这一番话,让白浅只接后半句,回避前半句。既名正言顺的把白浅配给夜华,又没让白浅承认还债这个词,一箭双雕啊。
我举个例子,我们生活中和朋友说话,不赞同别人的时候,一般怎么办,不接别人的话,只接赞同的地方,不赞同的忽略,或者转移话题吧。唐七在这里用的就是这个手法。让观众感觉白浅在还债,但白浅又没有承认。
原著的本意就是这样的,不知道我解释清楚了吗
![](http://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03.png?t=20140803)
![](http://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02.png?t=201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