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2日
漏签
0
天
兰亭诗社吧
关注:
19
贴子:
952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152
回复贴,共
8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兰亭诗社吧
>0< 加载中...
《 诗词中常见典故和意象》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桐生于丘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诗词的魅力之一是含蓄美、朦胧美。运用比兴手法,象,顾此而即彼,意在诗外。从而产生形象思维的美学效果。千百年来,古典诗词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典故和意象。了解和掌握这些意象,有助于我们欣赏和创作古典诗词,运用意象传递出诗人的情感、志向和心路。从而构成意味隽永的意境。意象是欣赏和创作古典诗词的重要修辞手法。
送TA礼物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楼
2017-08-10 18:44
回复
桐生于丘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2楼
2017-08-10 18:45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07-22 08:10: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桐生于丘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2.明月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3楼
2017-08-10 18:45
回复(2)
收起回复
桐生于丘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3.折柳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4楼
2017-08-10 18:46
回复
收起回复
桐生于丘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4.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5楼
2017-08-10 18:47
回复
收起回复
桐生于丘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 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6楼
2017-08-10 18:47
回复(5)
收起回复
桐生于丘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6.南浦
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7楼
2017-08-10 18:48
回复(4)
收起回复
桐生于丘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7.长亭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8楼
2017-08-10 18:48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07-22 08:04: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桐生于丘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8.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9楼
2017-08-10 18:49
回复(1)
收起回复
桐生于丘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9.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 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0楼
2017-08-10 18:52
回复(1)
收起回复
桐生于丘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10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 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1楼
2017-08-10 18:52
回复
收起回复
桐生于丘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11.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2楼
2017-08-10 18:54
回复(1)
收起回复
桐生于丘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12.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3楼
2017-08-10 18:55
回复(2)
收起回复
桐生于丘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14.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4楼
2017-08-10 18:56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07-22 07:58: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桐生于丘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15.蟋蟀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 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IP属地:河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5楼
2017-08-10 18:56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TYLOO战队夺冠创造中国CS新历史
2107401
2
明日方舟夏活被内鬼曝完了
1931636
3
Kiin配的上FMVP吗
1872693
4
中国建大坝印度不干了
1360216
5
错失冠军Tarzan发文道歉
1051100
6
崩铁3.4虚构难度如何?
884712
7
小当家做出这个菜死的不冤
881015
8
LNG 0:2不敌NIP谁的锅
715220
9
宝可梦门店「进门识图」防黄牛
658392
10
特朗普发奥巴马“被抓”的AI视频
563040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