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章敦的,一家之言,发上来看看
章敦其人
当初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读到章敦这段时一直很感兴趣。此人可为苏东坡后半生宦途上的克星。在二人初识的时候,应该确切地说章敦本人的确是个富有才华,豪爽大方的人,正是苏东坡喜欢的那类人,而在后来章敦却成为一个手段极为狠毒的政客,是很令人奇怪的。在章敦和苏东坡交往的过程中有个故事是人们常说的。二人在往芦关旅行途中,路遇一条深涧,上面架着一条窄木板,下面深有百尺,有深流滚翻倾斜,两侧巨石陡峭。章敦不顾苏东坡反对,独自过桥留字“苏轼章敦游此”以纪念,此间面若常色。苏东坡对这位朋友说:“终有一天你会杀人的。”章敦问:“为什么?”苏东坡说:“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别人的性命。”一语竟成谶言。
苏东坡一生受识人之苦,在其颠沛流离的路途上有朋友的相助,但有多少次被谪又是因为朋友的背叛?所以探究章敦这个人在历史上所扮演的真正角色,是小刀一直深感兴趣的事。借今天抱病在家,就把所找到的资料整理放出。
在《宋史》第471至474卷有“奸臣传”四卷,共收奸臣21人。其中第471卷列奸臣6人,即蔡确、邢恕、吕惠卿、章敦、曾布、安敦。这就比较诡异了——全宋,尤其是北宋末期和整个腐朽至极的南宋,只出了21个奸臣,而且近三分之一为王安石的追随者。那么,就有一个疑问:章敦等人是否真是奸臣?在这里,为扣题,小刀只究章敦,望得以管中窥豹。
一
章敦,字子厚(1035—1105)福建浦城人。《宋史·章敦传》说:“敦豪俊、博学善文”。仁宗嘉佑四年(1059)中进士之后,初任商洛令,以欧阳修推荐,入朝试馆职,被劾,复出任县官。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秉政,赏识章敦之才,用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协助推行新法>:溪峒诸蛮为患,熙宁五年(1072),章敦受命察访荆湖北路,经制蛮事三年有余,开拓境土数百里。熙宁七年(1704)召还,擢知制诰,直学士院。
章敦其人
当初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读到章敦这段时一直很感兴趣。此人可为苏东坡后半生宦途上的克星。在二人初识的时候,应该确切地说章敦本人的确是个富有才华,豪爽大方的人,正是苏东坡喜欢的那类人,而在后来章敦却成为一个手段极为狠毒的政客,是很令人奇怪的。在章敦和苏东坡交往的过程中有个故事是人们常说的。二人在往芦关旅行途中,路遇一条深涧,上面架着一条窄木板,下面深有百尺,有深流滚翻倾斜,两侧巨石陡峭。章敦不顾苏东坡反对,独自过桥留字“苏轼章敦游此”以纪念,此间面若常色。苏东坡对这位朋友说:“终有一天你会杀人的。”章敦问:“为什么?”苏东坡说:“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别人的性命。”一语竟成谶言。
苏东坡一生受识人之苦,在其颠沛流离的路途上有朋友的相助,但有多少次被谪又是因为朋友的背叛?所以探究章敦这个人在历史上所扮演的真正角色,是小刀一直深感兴趣的事。借今天抱病在家,就把所找到的资料整理放出。
在《宋史》第471至474卷有“奸臣传”四卷,共收奸臣21人。其中第471卷列奸臣6人,即蔡确、邢恕、吕惠卿、章敦、曾布、安敦。这就比较诡异了——全宋,尤其是北宋末期和整个腐朽至极的南宋,只出了21个奸臣,而且近三分之一为王安石的追随者。那么,就有一个疑问:章敦等人是否真是奸臣?在这里,为扣题,小刀只究章敦,望得以管中窥豹。
一
章敦,字子厚(1035—1105)福建浦城人。《宋史·章敦传》说:“敦豪俊、博学善文”。仁宗嘉佑四年(1059)中进士之后,初任商洛令,以欧阳修推荐,入朝试馆职,被劾,复出任县官。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秉政,赏识章敦之才,用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协助推行新法>:溪峒诸蛮为患,熙宁五年(1072),章敦受命察访荆湖北路,经制蛮事三年有余,开拓境土数百里。熙宁七年(1704)召还,擢知制诰,直学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