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吧 关注:7,973贴子:120,356
  • 2回复贴,共1

论地理因素与封建王朝的休戚存亡——以宋朝为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综合中国历朝历代的更迭,私以为朝代的兴亡与许多地理因素也存在巨大的关联,而重要的因素甚至可能直接决定王朝的生死存亡,接下来以最为典型的宋朝为例子。
宋(960~1279)是我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南宋两个阶段,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宋朝不是一个疆域广阔的朝代,有其历史因素。唐末藩镇割据,最终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后晋皇帝石敬瑭向北方兴起的契丹献燕云十六州,以此为仰仗保全后晋政权,从此十六州脱离了中原的管辖。951年,宋的前身后周建立,经太祖郭威灭后汉后开国。世宗柴荣即位后励精图治,先后击败北汉后蜀南唐,扩大了疆域巩固了政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建立北宋,是为宋太祖。太祖时期基本完成全国统一,又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赎回燕云十六州。太祖不幸于976年逝世。宋太宗赵光义赵炅继位,正式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并继续进行对燕云十六州的统一,但两次北伐均遭失败,后又在对党项族的战役中失利,以至燕云十六州与西北四州均无法再次统一。
至此,北宋仅据有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陕西河北部分地区与东南各省。疆域的局限自然也造成了地理资源的缺乏,而有一种资源的缺失,在北宋南宋的灭亡中(尤其是南宋)占有不可小觑的巨大负面影响——两宋(尤其是南宋)缺乏能繁育优良战马的牧场。
有无优良战马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南宋后期在北方崛起的蒙古帝国之所以能够驰骋欧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优良的马种。在这里引用一段资料:
 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35厘米,体重267~370千克。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被毛浓密,毛色复杂。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8小时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在冷兵器时代对战马的需求是巨大的,骑兵的战斗力、机动性都远胜于步兵,这是人所周知的,战马可以说是极其珍贵的资源(尤其是像古代中国这种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国家)。南宋之所以会灭亡,很大程度上有拿不出足够战马与蒙古铁骑抗衡的原因。步兵作战再勇猛,也不可能以两足敌四足,何况骑兵吃了败仗能撤退,步兵吃了败仗极有可能被全歼。所以,南宋只能选择守城这一被动防御手段。那难道宋王朝就完全没有产马地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古代中国的养马区与近代基本一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西北产马区、塞北产马区、西南产马区、关东产马区、中原产马区以及东南产马区。那么问题来了:排除当时的西北产马区、塞北产马区和关东产马区,宋王朝还保有三大产马区,分别是西南,中原和东南。然而,东南养马区多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且人口稠密,土地主要用于耕作,又少广阔牧场,气候不适宜马的生长繁育,马的品种又不如北方的适宜作战,基本可以排除掉。西南养马区多产体型小善走山路的运输用马匹,显然也并不适于作战。那么,中原产马地总能算一个能产优秀战马的地区吧?下面再引用一段资料:中原自古车骑驰逐,养马颇盛。春秋、战国时期养马成风,后曾一度衰落。草原民族南迁,又使中原畜牧复盛。但因引入大量蒙古马种,使原有马种逐渐消失。山西雁门关为塞北马种入口地,唐代在河东(今山西)设有牧监,马产甚蕃。北宋牧监主要分布中原地区,全盛时多达14处。但有些牧监已和种植业发生矛盾,经营又欠善,以致有衰落趋势。
与种植业发生矛盾的本质其实就是人地矛盾。而且私以为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历史因素,那便是经唐和五代三百多年对中原产马区的放牧,牧区生态在当时可能已经遭到破坏。当然,这毕竟只是一个假说,能不能考证还是一个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便是建都对当地生态会有破坏作用,而宋朝城市化水平曾一度达到过惊人的30%。
还有一个史实可以从侧面论证宋王朝缺马的事实——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推出过一条保马法,大致是减免民间养马户赋税,并由政府收购马匹。神宗后的哲宗皇帝重启河湟之役,名将王厚收取青唐地区并迫使西夏对宋称臣,按理说算是又得到了河西走廊的大部分地区,而且这些地区都属于西北养马场。不过在后来众所周知的与新兴的金国的战争中高层指挥严重失误,好不容易收复的湟、鄯、 廓州又拱手让人,不仅失掉了西北养马区,连中原养马区也没能保住。至此,南宋的半壁江山几乎不怎么产适合作战的良马(也有例外,比如大理马“虽互市于广南,其实犹西马也”评价甚高)。
女真是渔猎民族,而当南宋面对作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时,这种地理位置上的缺陷便完全暴露了出来。最终南宋亡于蒙古人的铁骑之下,不得不说缺少战马也是一大因素。
由于精力有限,只能列举一下宋。而又特殊到一般,古代所有非统一王朝的兴亡都有其特殊的地理原因,典型的如东周诸国,三国的蜀汉,南北朝时期的所有国家,五代十国时期的所有国家甚至与宋同一时期的辽,西夏,金也都或多或少受本国地理因素的限制,如果要找切入点,可以是地形,也可以是水文,还可以是气候,等等。总而言之在古代越是分裂的时期,国土疆域越小的国家,越容易受地理因素影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8-09 21:06回复
    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8-11 14: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