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青山如是
(写完我们心中光荣不朽的唐朝,就该写写西/方学者眼中最伟大的时代——宋朝。宋人有“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境界和心胸。下一章才是最终章,同之前一样,注释在最后。)
《中/日/联/合/宣/言》签署的那一天,王耀和本田菊都亲临现场,他们都神采奕奕,至少看起来是这样。作为习惯了阴翳的生命,当他们必须面对刺目的现代光芒时,他们会带上伴随自己百年之久的假面。而自己真正的面孔究竟该何去何从,是否应在这光芒中发出光彩,是他们求索了许久的一个命题:即使答案不同。
本田菊穿着西装,看向穿着中山装的王耀。后者一扫私下相处时的黯淡神气,不仅大方地与自己握手,还主动赠送了自己一部中/华/书/局版的《楚辞》。当王耀签字时,他刻意用了端庄遒劲的颜体:大开大合,颇有盛世气象。本田菊记得,很早之前王耀教导过自己:与人签名用行书可以,但绝不能轻浮。所以,最好还是用楷书。
于是本田菊又想到那个曾经的王耀,他毫不介意地与那些“非汤武而薄孔周”的山中高士同席而坐,当他提起酒壶时,充满力与美的手腕从流云般的长袖间显现。他记得自己在刚刚穿西服的时候想起王耀,当时刚刚建成的鹿/鸣/馆灯火通明。只是当时已经好久没有见到王耀了,以至于他几乎忘却了他奔逸自由的一面,只记得他带着金丝制成的冠、宝相庄严的模样。本田菊怀疑自己的记忆出现了偏差:它似乎在任性而行,漏掉了王耀性格中的另一个特质。
实际上,王耀自己也调控得很好。当他站在辉煌的光影中央,对着所有人露出得体的微笑时,所有人都很容易相信他所戴上的假面:温文尔雅、谨慎谦冲。或许王耀自己都习惯了对自我的新定义吧,本田菊想。
纵使这些年来他对王耀多加留心,并乐此不疲。有些时候他以为他是最熟悉王耀的人了,毕竟,或许任勇洙、王湾这些人,都没有他这种极度刻薄的留心。但当某些时刻,王耀的目光穿越重叠的人影与他相对时,他又觉得自己对王耀一无所知。王耀会不会这样看自己呢?本田菊知道,无论王耀怎么想,他都只是位垂头丧气却心有不甘的萨巴了。
他想起了昨夜的梦。春光难遇秋草,说的就是这样的梦境:他梦到了宋代的王耀,那是个在他的记忆里相对模糊的年代。如果说唐代给他的印象就是梦里辽阔的北疆,以及正/仓/院珍藏文物发出的旖旎光芒,那么关于宋代,他只模糊地记得物华之光中王耀隐忍落寞的身影,那是一种比帘外青山更迢远、更哀愁、更美丽的形象。
在两/宋/之/际,他从未与王耀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此时的王耀对于维持一个世界帝国,已经力不从心。但是仍旧不断有宋商跨越海洋而来,带来那个丰饶世界所盛产的物品:最多的是清雅至极的陶瓷与丝织品。本田菊甚至不记得他是否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见过真正的王耀,有一次读到朱希真的词:“人已老,事皆非,花间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不知为何,他就想起了王耀:不再爱慕华贵金银器的王耀、不再对北方边疆有刻骨执念的王耀,不再与李唐王朝相伴而行的王耀,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可是无论怎样想,心头都是一片空白。原来那些过往的回忆只是不随流水便随风,在空旷的历史时空中,他的执念也是如此的飘渺虚幻。比起之后他们要走的路,那又算得上什么呢?
后来,当他一次又一次地观赏那些清绝的宋瓷时,他也听人言道:所谓唐宋变革,宋是一个静水深流的时代,它才真正塑造了王耀的性格。
战后他曾经在山中隐居过一个月。除了门前快雪时晴时节的风景,以及曼妙的自然生灵能让他的心稍微得到慰藉,他用来消闲的主要是几部历史类书籍。本田菊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对学者们争论的“唐/宋/变/革/论”开始感兴趣,他知道学者们和他一样,更在意唐朝。甚至中/国/人也更在意唐朝,还有汉朝。而今夜的梦让他真正感受了那个以书画诗词为经纬的王朝。
他终于看见了王耀。他穿着一袭红色的衣衫,圆领大袖。他站在离本田菊一丈远的地方,正在招呼他过去。在本田菊的记忆中,王耀总是与大明宫那沉郁而华丽的布景融为一体,再以幽幽的光芒凸显出来。王耀是巴洛克画作上闪耀的珍珠。而此时的王耀整个人呈现一种《九歌》般的清秀气质,本田菊望着这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突然有些不敢过去。
此时有飞雪洒空,世界肃然无声,本田菊环顾四周。他这才发现这也是一处宫殿,是王耀新的居所。本田菊根据经验判定,这应该是处于前朝的范围。墙上隆重肃穆的花纹暗示了这是属于政/治的区域,在越下越紧密的细雪中,最凝固的是那一抹朱红。宫人撤下了早朝所用的蜡烛,一箱红烛摇曳着明媚的光。王耀穿着一身红衣,站在宫墙之旁,隔着隆重的雪幕招呼他过来。
他不再是一朵夜游的牡丹,而是霜天画角里一枝清远的梅。
“过来啊,菊。”王耀亲切地向他招手,“我好久没见到过你了。”
本田菊走到王耀的身边,他看到气度雍容的官员们一个个从玉阶上走下来,他们的表情或肃穆,或期待,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抱负和意气,走过通往王朝权力中心的路。在他们挺直的后背和饱满的神采中,本田菊看到了一个人能具有的全部责任与尊严。
本田菊带着一丝好奇的心绪观察这些官员,王耀平静地说道:“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贵族的血脉,命运没有赠予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力。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多年寒窗的奋斗,天子对他们加以礼遇和尊敬,当他们历经万难站在这个舞台上时,他们不会忘记自己的初衷。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士大夫。”
在王耀柔和的叙述中,本田菊看到两个文官一前一后走来。从装束上能判定他们一定是帝国的高官,两个人步履匆匆,一面走着,还一面互相辩论诘难。在一片苍茫雪色之间,他们的声音如此高亢。本田菊看着那两人面红耳赤的模样,又一次感受到:在白雪之间燃烧的、艳烈的红。
“介甫啊介甫,我的朋友。您是要与天下的人力战,您是要与全天下决一胜负吗?作为您曾经的挚友,我还是要说一句:这样的举措违背了祖宗之法,会招致天下怒的!青/苗/法行不得,其它法怕也是行不得!”
“司马十八丈,您应该知道我曾有的对您的信任。如果您批评我居庙堂之高却无作为、愧对百姓,那我该知罪了。可是您今天告诉我我应无所事事、一味守成,那这些话是我连听都不敢听的!”
王耀的声音淡漠地响起,“这是司/马/光,他前面那位是王/安/石。在王/安/石之前,已经有人尝试过变/法了。那次面向官/僚/的/改/革已经以失败而告终,而赵/宋是最重视祖宗之法的。有的人是不愿意变/革,有的人是觉得这样变/革的方法不对。”王耀的双眸沉寂,如文人画中静静的流水。而本田菊却分明觉得,虽然他以冷冽的眼光看这个世界,但他的内心依旧保持热诚。而这种态度,是极有魅力的。
“耀君不准备做些什么吗?”
“不。”王耀肃然仰望上苍,他精致清瘦的侧脸在雪光的映衬下发出微弱的光,“他已经说过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道,人言不足恤。既如此,我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一场新的变/革,无论它是福是祸。”
远处的宫人已经抬走了那一箱残烛,早朝结束了,飞雪依旧潇洒飘舞,瑞光漫天。王耀目送着那一对挚友兼政敌的远去,而本田菊只是怀着一腔复杂的心绪看着他。只听得王耀轻声吟诵道: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夹着雪的晨风拂动王耀耳畔的碎发,本田菊又想起了那个空气凛冽的清晨:纵马在北疆急行军一夜的王耀,他耳边的青丝已经粘上了冰晶,然而他只是沉静地弯弓、控弦,他漆黑的眼底燃烧着一朵火焰。当敌人应声而落时,王耀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意,他意气风发,望向遥远的北斗七星。
本田菊想:梅花与牡丹的区别只在于形貌,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高贵。——这是他近乎于痛苦的发现了。或许应该说,他一直明白这一点,这是他的发现之发现。
本田菊是和王耀共同走出会场的。阶前下了一阵的雨,也落了一地的桂花。清风徐徐而来,湿漉漉的空气中掺杂了桂花的芬芳,令本田菊感到神清气爽。他感到自己的皮鞋碾碎了地上堆积的花,柔软的花朵于无声中归于泥土。
苍青色的天空上,不合时宜地挂着一轮圆月。但这满月却丝毫没有团圆的意蕴,它的周围环绕着一圈冷淡、澄澈的光,云不动声色地变换着色彩。
这当儿,王耀感到一丝寒冷,轻轻拉了一下衣襟,本田菊盯着王耀冷漠的脸,他又记起了梦里那场徒然的雪,还有只那能在一场梦中抓到的、转瞬即逝的美。而当清梦转聊聊之时,那道永恒的天裂又横亘于他们之间。
王耀对他有礼貌地点点头,本田菊听到王耀在说“再见”。
再见?本田菊机械地对上王耀的目光,就是这个人,他在梦中对这个人说过“你的错误就是你拥有至高的美丽”。再见?是啊,他们总会有再见之日的。想到这里,本田菊仿佛又找到了一个活着的乐趣:在人生的转盘上彻夜舞蹈。
本田菊想,自古被恋慕的美人都是自私的。他们爱悦的也不过是别人的爱,还有自己仿佛永不凋谢的容颜。王耀也是如此。不过他要更冷漠、更无情,他对别人的爱恨都无动于衷,王耀是最疯狂最高高在上的自恋者,他的准则就是他自己。可偏偏他还要如此的优雅风流,让本田菊心里充溢着流水般的恨意。
“那么,再见,耀君。”本田菊对王耀微微欠身致意,他想了想,觉得这样的结束还是有些不够,便说道:“我期待着与您下一次的见面。”在看见王耀温柔的眼神时,他又忍不住感到呼吸一窒。他想到自己在和他见面之前种种恶意的揣测,又为这种空洞的温柔而感到柔肠百结。
——爱也是有的,只不过是比春之雪还要短暂的、一瞬间的事了。
(1.我非常喜欢宋/朝的士/大/夫,在中学时代,我本来最欣赏明/朝/官/员那种铮铮铁骨。但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交谊着实打动了我,他们本是挚友,因政见不同而走向意气之争,但惺惺相惜的情感一直都在。宋的士大夫,更多的是那种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期待。这与出身多为贵族的唐代官员、更多关注于意气的明代官员都不同,那种意气风发,促使我改变了宋代无能的原始看法。文中两位官员的对诘出自他们的书信对答,我做了一些改动,并意译成了白话文。
2.耀哥吟诵的辛/弃/疾的词,在时间上来说是不合理的,甚至司马、王两个人对诘的时间也是不合理的。但这毕竟是菊的梦境,传达出那种时代风貌就可以了w不要在意这种细节。我实在是很喜欢辛弃疾这首《贺新凉》,除了那句著名的“青山如是”,还爱那句“知我者、二三子”,之前在唐朝篇也是这么写的:耀哥的身上有种秋水般深刻的孤独。
(以下和本文关系不大,无兴趣的读者可跳过w
3.“唐/宋/变/革/论”:这是一个复杂的学说。简单来说,就是被内/藤/湖/南先生提出的,认为从唐到宋,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展开了全方位的变/革,中/国由此步入近/世。当然关于这个问题的很多细节,东/京/学/派和京/都/学/派都各有论述。
在接受通史教育的时候,我的老师也说过,宋/代对于现/代/中/国的精神底色具有塑造作用。不过我相信,耀哥坚韧的品质一直是一以贯之。
另:1.人生的转盘上彻夜舞蹈——这个是化用自lovelive sunshine 的一首主打曲的歌词“彻夜翩翩起舞吧”和“在人生的轮盘上翩翩起舞”。我那沉迷LLSS的挚友昨天安利给我的。
2.一朵夜游的牡丹——这句话也是《大明宫词》中的台词,今天看到一篇论文《牡丹、梅花与唐、宋两个时代》,于是就顺手用了一下这句话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