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泪”说开去——观杭越《香莲案》首演
有多久不曾流泪?不料想今夜点滴洒衣襟。都云“真情感动天和地”,看老戏新唱,一曲哀歌淋珠泪,一身正气动心魂!
很久了,看戏看得麻木。似乎只在意技巧好不好,唱腔好不好,一个个动作观赏,一段段唱腔研究,如同解剖一样,把戏剧割裂成一部分一部分来看。条分缕析,忘却了看戏的初衷,忽视了情节,忽视了人物,忽视了情感。
看过《香莲案》,心底陡起波澜。这一夜,醉人的声音,拂去了心头的尘垢;这一夜,真挚的情怀,触碰了心底的柔软。这一夜,心中久违的感动被唤醒。
不禁要问,戏剧到底以何动人?诚然,戏曲是需要唱腔需要技巧的,很需要,很重要,却必须为传情所用。若单纯炫技,技巧堆叠徒增繁冗;一味飙高音,即便不是声嘶力竭也只是汗毛倒竖,未曾动人心魄。说到底这些都是外在,都是手段,若无情感,必然如无皮之毛,将焉附之?戏曲到底还是以情动人的,必须以情动人。
很幸运,看到了《香莲案》。
舞台布景简洁、大方、明了、有意境。特别是客店的门窗布景别具匠心,视觉上又真实又抽象,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叙事上也加重了对人物心理的剖析和性格的刻画。
陈世美一出场就表现出复杂的性格,他心里既有对妻儿的挂念,更有对功名的贪恋。招驸马的狂喜过后,他想起了家中的妻子。灯光亮起,香莲出现,温婉贤淑,针织女工,一段回忆拉开,一段好听的二重唱开始。不同于简单的二部轮唱,这段唱腔在旋律节奏上灵活多变,悦耳动听,如温语絮絮诉说贫贱夫妻温馨之情,此刻的陈世美心中尚有一丝留恋一丝愧疚一丝温情。然而宫内一声令,撕下他伪善的外衣,富贵面前,礼义亲情全部抛诸脑后。美好的回忆戛然而止,驸马冠服令他喜不自禁,不顾欺君罔上,厚颜无耻瞬间决断“香莲有负你了”。传神诠释何谓利令智昏,何谓衣冠**。香莲的苦守终成悲剧,注定了是悲剧。
这一边,携儿带女,千里寻夫。饥寒交迫,风雨飘摇。香莲身躯柔弱,却也为儿女遮风挡雨。母子同心,梦想着家人团聚,共享天伦。殊不知,天地早已倾覆。站在上帝的视角,我们看着一边柔情,一边绝情,强烈对比,冲击灵魂。眼看着美好的事物一步步被逼入绝境,上帝的心也被刺痛。
那一边,“深宫不知春与夏,四季何时不飞花。攀龙附凤君恩荡,偕老人家第一家。”与公主的歌舞升平令人齿冷,赶走发妻的决绝令人愤恨。动心机保住自己身家富贵,全不顾骨肉相盼,天地道义。
夜访客店,夫妻再见,口中称妻,却不见半点真情。儿女绕膝唤父亲,他置若罔闻;香莲惊喜迎夫君,他无动于衷。不问一路风霜凄苦,一心做成龌龊交易,百两黄金,要妻儿自返故乡自谋生路。言讫脱身而去,不待香莲分辨。香莲由喜而惊,由惊而怨,由怨而怒,由怒而刚,一段唱腔华彩万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百两黄金,买断亲情,端的是冷心冷血。然而与公主相比,陈驸马竟然算得上良心未泯之人。东窗事发,公主要陈驸马“做得干净”。 一个求皇家体面,一个求功名富贵,一个以威相慑,一个以利相诱,一拍即合,狼狈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