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的响水滩村,是一个山区村,坐落在丘陵山地间,耕地的贫瘠加上教育医疗资源的匮乏,下山,一直是村民们的愿望。
2011年有好消息传来,当地政府计划开工新农村建设,每户交3000元报名,政府给村民在山下宜居地区建新房。村民非常高兴,七百多农户交钱报名。但是4年过去,当初说两年就能建好的新农村社区到现在也没有踪影。

央广网北京4月25日消息(记者刘瑜颖)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李尚财是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任市镇响水滩村一名普通村民, 2011年他得知响水滩村要在山下开始建新农村,村民只要报名就能有一套独门独户的新房,李尚财满怀希望,交了3000元报名费报上了名。
李尚财:3000元报名费,报了名就有指标,不报名就没有指标,当时说,每户就是独门独户那种,850(元)一平方,我觉得不贵,像我们这样农村的还是可以接受,贵了哪有那么多钱买。
坐落在大山里的响水滩村既没有基础教育资源也缺乏医疗设施,下山,一直是村民们的愿望。所以两天内就有733户村民交了钱签了合约,陆续把村里一半的老房都拆了,村民们等着第二年搬新房,眼看就要热火朝天开始的新农村建设,却在拆房后悄无声息了。
李尚财:他们把我们农村里的老房子拆了他就是这样对我们说的,建新农村要修地基,要把老房子拆了,要批地,现在我们的房子都拆了,他新房子没建,我们现在住在镇里面。
按照当地政府规划,2012年就应该让村民们住进新房,可是眼下都到了2015年的4月,新农房建设还是渺无音讯,此外,建设地址也由当初选中的地址换到了火车站附近的万新社区。期间,村民们不止一次向村委会寻求答案。响水滩村党支部郑山文说,一开始县长曾经表态,只有搞集镇小区建设县上才给指标,新农村建设的名目不能给建设指标。于是镇上又把这个项目换成了小区建设项目,但是换了名目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郑山文:因为我们村是山区,结果到底下人家的地又征不下来,现在搞小区建设也征不下来,是因为那个时候县委书记调走了,这么多年一直不动,我们也感到很恼火。
响水滩村村支书郑山文所说地征不下来是指这次村民搬迁选址是在另外一个村,属于万新社区而不属于响水滩村,任市镇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主任蒋万志解释两个村土地上的事情一直没有协调好。
蒋万志:由于那个地跨村了,跨村的土地一直就没法协调。选点地方那个老百姓肯定是不太愿意的,一说置换他们就不干,置换有很多后续问题,老百姓不愿意拿出来。因为他响水滩是个山区村,这个点是选择底下的,现在政府也在考虑通过报征的形式把这个土地拿下来,把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解决。
因为土地问题,本来说好一年之后搬迁的新房现在过了四年还没开始建。看着这个项目已经遥遥无期,报名交钱的733户村民中已经有510户退了指标,拿回了3000元的报名费,选择自己买地建房。
蒋万志:我们现在只有220户了,报上去的220都不动,由700多户减到200多户,我们每说一次都有人退钱,他随时退你就要随时退给他,不可能说不退,他可以去买其他的地。
村里建不了新房,村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自己建房,当被问到为什么不退了3000元报名费,和其他退房村民一样建房时,李尚财无奈地说:
李尚财:现在是可以退,但是当时说的要建新农村,好多次都说马上就要开工了,我想我也需要这个房子。现在我的老房子也拆了。地自己买好贵的,一个门面就是20多万,一个地基就20多万。
项目批不下、土地没谈好,每一次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对于这些情况,作为村支书的老郑也没有办法,因为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个村支书能解决的,又不能说这个项目就不搞了。面对焦急的村民,他也只好每次都敷衍拖延。
郑山文:县上解决不了的问题转到镇上,我们只有骗老百姓 说下个月,下个月,书记换了两三届,下几十个月了还是没有动,现在的话还没有落实,昨天我问领导,他说现在政府在搞评审。
一拖三四年,眼看着一项惠民工程就这样成了泡影。这个项目往下该怎么办?记者试图联系开江县国土资源局询问相关情况,但负责人拒绝了采访。据任市镇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主任蒋万志介绍,当地政府希望通过置换或征地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被征地的农户也需要安置,形成连锁反应,所以至今这个事情还没有一个最终方案。
蒋万志:年初开会的时候也倾向于征地,征地能减少很多后期麻烦的事情,因为用到万新社区那块地,还牵涉到安置那一块,如果置换的话对老百姓安置这一块就没保证了。
要置换还是征地?当地政府还没决定,那么村民们何时才能看到新房,什么时候才能搬进新房,蒋万志给出的答案依然是不确定。
蒋万志:政府一直在着手准备这个事情,争取尽快的动起工来,报征这块特别麻烦,他还要到省上拿指标。
2011年有好消息传来,当地政府计划开工新农村建设,每户交3000元报名,政府给村民在山下宜居地区建新房。村民非常高兴,七百多农户交钱报名。但是4年过去,当初说两年就能建好的新农村社区到现在也没有踪影。

央广网北京4月25日消息(记者刘瑜颖)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李尚财是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任市镇响水滩村一名普通村民, 2011年他得知响水滩村要在山下开始建新农村,村民只要报名就能有一套独门独户的新房,李尚财满怀希望,交了3000元报名费报上了名。
李尚财:3000元报名费,报了名就有指标,不报名就没有指标,当时说,每户就是独门独户那种,850(元)一平方,我觉得不贵,像我们这样农村的还是可以接受,贵了哪有那么多钱买。
坐落在大山里的响水滩村既没有基础教育资源也缺乏医疗设施,下山,一直是村民们的愿望。所以两天内就有733户村民交了钱签了合约,陆续把村里一半的老房都拆了,村民们等着第二年搬新房,眼看就要热火朝天开始的新农村建设,却在拆房后悄无声息了。
李尚财:他们把我们农村里的老房子拆了他就是这样对我们说的,建新农村要修地基,要把老房子拆了,要批地,现在我们的房子都拆了,他新房子没建,我们现在住在镇里面。
按照当地政府规划,2012年就应该让村民们住进新房,可是眼下都到了2015年的4月,新农房建设还是渺无音讯,此外,建设地址也由当初选中的地址换到了火车站附近的万新社区。期间,村民们不止一次向村委会寻求答案。响水滩村党支部郑山文说,一开始县长曾经表态,只有搞集镇小区建设县上才给指标,新农村建设的名目不能给建设指标。于是镇上又把这个项目换成了小区建设项目,但是换了名目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郑山文:因为我们村是山区,结果到底下人家的地又征不下来,现在搞小区建设也征不下来,是因为那个时候县委书记调走了,这么多年一直不动,我们也感到很恼火。
响水滩村村支书郑山文所说地征不下来是指这次村民搬迁选址是在另外一个村,属于万新社区而不属于响水滩村,任市镇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主任蒋万志解释两个村土地上的事情一直没有协调好。
蒋万志:由于那个地跨村了,跨村的土地一直就没法协调。选点地方那个老百姓肯定是不太愿意的,一说置换他们就不干,置换有很多后续问题,老百姓不愿意拿出来。因为他响水滩是个山区村,这个点是选择底下的,现在政府也在考虑通过报征的形式把这个土地拿下来,把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解决。
因为土地问题,本来说好一年之后搬迁的新房现在过了四年还没开始建。看着这个项目已经遥遥无期,报名交钱的733户村民中已经有510户退了指标,拿回了3000元的报名费,选择自己买地建房。
蒋万志:我们现在只有220户了,报上去的220都不动,由700多户减到200多户,我们每说一次都有人退钱,他随时退你就要随时退给他,不可能说不退,他可以去买其他的地。
村里建不了新房,村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自己建房,当被问到为什么不退了3000元报名费,和其他退房村民一样建房时,李尚财无奈地说:
李尚财:现在是可以退,但是当时说的要建新农村,好多次都说马上就要开工了,我想我也需要这个房子。现在我的老房子也拆了。地自己买好贵的,一个门面就是20多万,一个地基就20多万。
项目批不下、土地没谈好,每一次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对于这些情况,作为村支书的老郑也没有办法,因为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个村支书能解决的,又不能说这个项目就不搞了。面对焦急的村民,他也只好每次都敷衍拖延。
郑山文:县上解决不了的问题转到镇上,我们只有骗老百姓 说下个月,下个月,书记换了两三届,下几十个月了还是没有动,现在的话还没有落实,昨天我问领导,他说现在政府在搞评审。
一拖三四年,眼看着一项惠民工程就这样成了泡影。这个项目往下该怎么办?记者试图联系开江县国土资源局询问相关情况,但负责人拒绝了采访。据任市镇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主任蒋万志介绍,当地政府希望通过置换或征地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被征地的农户也需要安置,形成连锁反应,所以至今这个事情还没有一个最终方案。
蒋万志:年初开会的时候也倾向于征地,征地能减少很多后期麻烦的事情,因为用到万新社区那块地,还牵涉到安置那一块,如果置换的话对老百姓安置这一块就没保证了。
要置换还是征地?当地政府还没决定,那么村民们何时才能看到新房,什么时候才能搬进新房,蒋万志给出的答案依然是不确定。
蒋万志:政府一直在着手准备这个事情,争取尽快的动起工来,报征这块特别麻烦,他还要到省上拿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