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善堂吧 关注:9贴子:25
  • 0回复贴,共1

劳体劳神,动心动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常听朋友这么说,最累不过心累。
  有位老大哥,企业做的很大,来到艺术空间跟我说,贺林,没什么事,想借你这里睡一会儿,你这里心静,睡的沉。
  我看着老大哥疲惫的面容,不禁心生酸楚。再怎样风云叱咤,也是需要休息与关怀的人。

  我与挚友倪伟滨经常探讨一个问题:你我辛勤劳动为了什么?
  老倪说,为了他日云淡风轻,放下手中一切,在山林锦绣中建屋搭棚,名曰“聚贤堂”。我以山村野夫之状态,和新朋旧识把酒言欢,多么美妙!
  我听后半晌不语,然后对老倪说:“你这一代宗师,怎么自己给自己灌鸡汤呢!”我虽知那是老倪心仪,但不能教他如此选择。

  劳作之苦,我深有体会。山村野夫也不是什么浪漫闲适之态,更多的是无助与困顿。山林风景固然秀丽,但哪里来的那么多闲云野鹤。
  一日探幽为休闲,一时消遁为修行,那要一生避世呢?恐怕就是逃避。我们千方百计的努力入世,可不是为了再千方百计的逃出去。
  所以我以此反驳了老倪的观点。
  功名尘土,八千云月,这些都是浮华。但是我们劳体伤神的目的,为的是让自己的内心与情感更加生动炽热,更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为身边人施予更多的关怀。

  做玉雕收藏这么多年,我深知玉文化本质上就是人的文化,是人情的文化。
  人与人之间那种相互支撑与朴素关怀,在璞玉上体现的非常充分。我不希望玉雕有太多的商气,生意味那么重,我要的玉雕一定有人情味。
  就像很多事业成功的老大哥,来到艺术空间后对我说:“我们不太懂玉,但是没有被满屋子的玉吓跑,反而很放松惬意。”
  饮一杯茶,燃一缕香,琳琅满目,情谊满心。我想这就是玉雕的关怀,更是人的关怀。

  劳动的每一日,是为生活,是为创造,更是为了有能力去关怀家人,友人,身边人。
  有时我们会抱怨,体肤之疲不及心神之累,但这些都是为了迎来最终的身心欢愉。也是我们努力生活的美好见证。
  欢迎朋友们到尚善堂喝喝茶,聊聊天。


1楼2017-08-02 12: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