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钢琴教师指导学生时说:“手指要立起来,对!立起来!”这个立起来,指的就是弹钢琴手指的角度,这和跳水运动员要讲究落水角度一样的道理。
角度不好,非但姿势难看,更重要的是影响音量和音色。
对此,有些学生甚至家长有疑问:立成90度,还是70、80度?弯曲成40、50度,也叫立吗?有没有具体标准?
其实手指立起来,立成什么角度,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实际上,手指立起来强调的是手指的“精神”,即手指触键要稳定有力,而不是机械生硬地“立”成90度,那样必定造成手指的僵硬紧张。所谓“立”,就是手指触键时不要疲塌,即指关节(手指第一、二关节)不要瘪,不要下陷。
一般情况下手指应呈自然弯曲(大约七、八十度)的状态,整个手要轻松自如,用手指的指肚触键。注意是指肚靠前的部分,不是整个指肚。如果是全部的,必定造成手指第一关节下陷。
表现铿锵有力的节奏,丰满有力的和弦。如果没有稳扎坚定的手型,手指没有近似直立的角度,就肯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当然,手指触键的角度并非一成不变,它是动态变化的,像不少轻柔抒情的乐曲或乐句,手指低垂甚至是躺下来,配合着柔音踏板,轻轻抚琴,哪还有个站立的样子?
演奏钢琴时,不要刻意追求手指如何如何“站立”,只要做到掌关节、指关节不瘪塌,从手臂到手腕直至手指处于灵活自如的状态(这个状态大都情况下是自然的,毫无做作的),弹出来的乐句、旋律流畅连贯,优美动听,那么你的手指触键姿势就是最好的。
角度不好,非但姿势难看,更重要的是影响音量和音色。

其实手指立起来,立成什么角度,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实际上,手指立起来强调的是手指的“精神”,即手指触键要稳定有力,而不是机械生硬地“立”成90度,那样必定造成手指的僵硬紧张。所谓“立”,就是手指触键时不要疲塌,即指关节(手指第一、二关节)不要瘪,不要下陷。
一般情况下手指应呈自然弯曲(大约七、八十度)的状态,整个手要轻松自如,用手指的指肚触键。注意是指肚靠前的部分,不是整个指肚。如果是全部的,必定造成手指第一关节下陷。

当然,手指触键的角度并非一成不变,它是动态变化的,像不少轻柔抒情的乐曲或乐句,手指低垂甚至是躺下来,配合着柔音踏板,轻轻抚琴,哪还有个站立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