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瑜吧 关注:2,630贴子:13,461

回复:这是一个邪教(权瑜第一世,稷瑜第二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十三章
孙权匆忙回了柴桑,刚处理完手上的一些公务,就听到后面宫人来报,说太夫人有请。孙权略一沉思,轻笑出声。随着宫人去见了母亲。
太夫人端坐在高堂之上,目光之中少了以往的些许慈爱,却多了很多审视。她虽然身为女子,但是见识超凡,手段果敢。帮扶上将军孙坚,辅佐孙策,现在虽然不插手政事,但是,每每给孙权的意见都十分中肯到位。是一位女中丈夫。
孙策的儿子孙绍此时已经六岁,生得雪玉可爱,绕在她脚边睁着漆黑的双眼无辜的看着进来的孙权,冲他甜甜一笑。
孙权向来喜欢这个侄子,向太夫人行过礼,伸手摸了摸他的头。
“母亲唤儿过来,不知所为何事?”
“将绍儿带下去吧。”太夫人吩咐下人,待人走后诺大宫殿内只剩下母子二人。
“权儿今年也已经二十三岁了,该是大婚的年纪了。”
孙权略一沉思,心里明白了太夫人的意思。到底是这一个月与子敬的事太过了些,外面铁定是传了风言风语出来。太夫人只怕担心他成了第二个阿兄,扔下江东诺大的摊子不管。所以想在他什么也没说之前先让他大婚。
“母亲可是听说了什么?”
“你觉得我听说了什么?”太夫人看着他,却见他哑然失笑,面容上丝毫不见一丝慌乱。
“母亲可是听说我这一个月与子敬食则同席,寝则同室,觉得我对子敬有什么非份之想?”
眼见孙权大大方方将这流言咋一说出来,太夫人也不跟他打哑迷,“即便事实不是这样,但是这流言与你的声名也无益。”
“所以母亲就想让我大婚来向天下人解释?证明?”
“你年岁也到了,也该大婚了。”
孙权跪在太夫人身边直视着她的双目,“若不为了此事,母亲叫我大婚,我断然不敢拒绝。现在如果为了想澄清欲以大婚当晃子,这婚我不能成。”
“权儿,你这是?”太夫人大惊。
孙权神色如常冲太夫人施了一礼,有理有节说道,“母亲有没有听过,欲盖弥彰?我与子敬坦坦荡荡,只是因为我们聊江东大事略微走得近了些,就传出如此不堪的流言,还要逼得母亲要以我大婚来堵天下人悠悠之口。到底我这个江东的主公成了什么人了?母亲成了什么人?子敬又成了什么人?日后来投奔的士子大夫,我又应该用什么态度待之?
我不能大婚,清者自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是江东之主,我英武才智不及父兄,所幸还有些胸襟。所以身边江东大才这才争相帮扶与我。但是,有胸襟却不能没有底线。我亲近哪个臣下,重用哪个将士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怎么这样就传出了如此不堪的流言?
我重用鲁肃,与他寝食同室。这就传出了流言,那我重用公瑾,关心他衣食住行皆不是又要传出是非?我这稍微一动就要向天下人解释,澄清。那我到底在大婚多少次才够?这一次可以用大婚来澄清,下一次母亲又准备如何去做?我左手子敬右手公瑾,我又成了什么人了?天下最昏庸的君主只怕也不如我。所以我行事如何断不必向旁人交待。母亲也不用向旁人交待。”
“可你年岁毕竟到了,总是要大婚的。”
“母亲说得是。这事全交给母亲,孩儿断无意见。只是出了这事这一两年之内断然是不行了。否则,我江东之主的颜面往哪里搁?我孙家的颜面又往哪里搁?这江东到底我是主公还是那些撒播流言之人是主公?哪能由着他们的性子胡说胡来?”
“可你今年已经二十三了,再过两年你就二十五了。”
“那又如何?欲得一心人,不在早晚。江东与我便是一生余愿。即便我为它倾尽一生也无怨无悔。何况不过是晚一两年成亲,算不得什么。”
太夫人看着他,一字一句的问道,“权儿,现在四下无人,你跟我说实话。你不肯成亲真的不是为了私情?”
孙权举起右手,“孙权在此立誓,我与子敬清白天地可鉴。”
太夫人点点头,突然之间她心中一颤,比起鲁子敬,有个人更是俊美如皎月,龙姿凤章。她想开口问些什么,却看着孙权丝毫不退缩的双眼,漆黑深远,如一潭不见底的深水。
不,不可能的。太夫人安慰自己。权儿对周瑜虽然关心,但远不如和鲁子敬这般同食同寝的地步。周瑜经常在外奔波,他们两见面的次数也有限,每次权儿见了周瑜还是一副幼弟模样,有些话还是不要挑明了为妙。万一权儿原本没有这样的心事,被她引到了这方面那就大大不妙了。
周郎之美如同周郎之才,人人得知。昔日他酒醉听琴,旁人弹错了一个琴音都逃不过他的耳朵,被他回顾一望。故而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说法。鲁肃虽然也有才学,相貌不俗,但是和周瑜相比还远远不及。
若是权儿原本没有这心事,被她一提点引得对周瑜起了绮念,只怕这周郎的魅力远胜鲁肃百倍。当初策儿何等英雄人物,居然色迷心窍连江东之主都不想当了,只想和玉人双宿双飞。这周瑜样样都好,就是生得太好,容颜太过,色不迷人人自迷。权儿年纪尚小,对周瑜只是弟弟对阿兄的仰慕,千万不能将他引到这方面去。弄不好,就拔不出来了。
太夫人思来想去,终于点点头。
既然权儿发誓与鲁肃清清白白,此时逼他大婚,只怕还真是如权儿所言,时机不好。
“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你要知道,你肩上的担子是多重。你父兄留下江东给你,你千万不能辜负了他们。”
“儿一定不会。江东是儿的责任,儿一时半刻也不敢忘。母亲尽管放心。”
太夫人叹了口气,“苦了你了。”
“母亲不要挂怀。江东是我孙家的基业,无论如何断不会败在我手里。”孙权扶着太夫人坐下,继续说道,“刚才我见绍儿在此,这孩子聪明伶俐。我想将他带在身边教导,不如母亲意下如何?”
“带着绍儿?”
“正是。”孙权神情一黯,“阿兄走得早,绍儿是他唯一的儿子。我怎么样也要培养他成才,否则怎么对得起阿兄?”
提起早死的大儿子太夫人也忍不住垂泪。她对孙策要求严格,却对小儿子宠爱有加。原以为孙策是江东之主,所以事事要求不比旁人。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现如今孙策留下的孙子孙绍雪玉可爱,她从心里疼爱,又怜他幼小丧父,疼爱非常。此时听到孙权这样说,点点头,“你说得对,你兄长就他一个孩子,你就将他带在身边好好教导吧。”
“母亲放心,我一定将绍儿教导的既有阿兄的英武,又有孩儿的才谋。”
“大言不惭。”太夫人点点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母亲……”孙权顺势撒了个娇。
“都多大了,还这样。完全没个主公样。”
“孩儿就算是江东的主公,也是母亲的小儿子,撒娇怎么了?”
“油嘴滑舌。”
自此一场大婚的风波就此平息了下去。外面甚至连一丝孙权要成婚的风声也没有传出来。自此之后孙权对鲁肃宠信更甚。但两人这间的确清清白白,这不靠谱的谣言传了一阵子也就消失了。反而江东主公敬闲爱才的名声到是远播了出去。


IP属地:上海48楼2017-08-10 12:20
收起回复
    公瑾的魅力大大的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7-08-10 12:3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7-08-10 14:0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7-08-10 21:55
        回复
          太夫人好像不赞成两人……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7-08-11 12:27
          回复
            dd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7-08-11 14:28
            回复
              dd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7-08-11 17:37
              回复
                第十四章
                夜凉如水,孙权坐在石阶上双手交叠托着下巴,淡淡的笑了起来。
                他与鲁肃一个月食则同席,寝则同室。虽然的确是因为他欣赏鲁肃之才,但是却也有故意的成分。他年纪渐长,大婚的事无论如何都要摆到台面上来的。可他不想成亲,也不会成亲。兄长留下的绍儿天资聪明,且有兄长孙策英勇之风。只要带在身边加以调教定能成才。到时候,他将江东大业托付给他,一来全了阿兄的情份,二来了了自己的心愿。
                这江东大位原本就是从阿兄那里得来的。兄终弟及虽然不错,但是更有一句叫子承父业。如果不是绍儿实在太小,江东乱局根本不可能托给稚儿,论理绍儿是比他更名正言顺的主公。孙权从来不贪恋权势。江东与他是责任,却从来不是羁绊。
                待得绍儿成才,公瑾成就一番大业。到时候他们都老了,他便和他携手相伴,共游这大好河山。成婚什么的,就算了。不过是多辜负一个善良女子罢了。
                想到这里,孙权低头轻叹。
                两位嫂子都是绝世佳人,偏偏命都这么苦。
                长嫂大乔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带着幼儿。小乔虽然和公瑾相敬如宾。但是,公瑾的心是他的,人也必然是他的。就这一点,他注定要对不起小乔了。
                公瑾心思细密,多思多虑。小乔虽然倾城佳人,可惜却不能解公瑾心怀郁结。他注定是要横刀夺爱的。母亲对他如此宠爱,他却又注定要伤她的心了。这世上这么多好女子,可惜他都要一一辜负了。他不是怜花之人,所以就不费那心思折花了。
                多娶了新妇也不过是多添一位伤心女子罢了。他已经注定要伤太多人的心,那位未过门的姑娘还是不要过来淌这混水吧。
                想到这里,孙权一拍大腿站了起来。母亲的心思他看在眼里,母亲不敢跟他提公瑾,怕她提了反而激起他的念头。就仗着这一点,他就不担心母亲现在将他心思看破、点破。待日后时机成熟,他与公瑾纠缠不清的时候,母亲就是想管、想分,只怕也管不过来,分不开了。
                想来母亲也好,公瑾也罢,他都依仗自己年纪小,用起撒娇的手段来毫不犹豫。可是孙权丝毫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世间的计谋本来就无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只有好用和不好用的区别罢了。
                再有他一个月与子敬亲近,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气气公瑾。公瑾心高气傲,十分爱惜身上的羽毛。除了那日醉酒,在此之前他们之间从来不敢多越雷池半步。都只因为公瑜性子太过放不开。孙权与他是主公,也是幼弟。公瑾只怕一时半刻无论如何是不会承认心里对他的感觉。
                他们心里都清楚,他借着幼弟的名义,但是他们之间的相处哪里有半点弟弟与兄长的样子?只是这个名头公瑾却自欺欺人的从不点破。这一次,他与子敬走得近了些,那人嘴上不说,心里其实恐怕是打翻了醋坛子了。否则他星夜前往的时候,他不会在榻上辗转反侧,夜不能眠。
                他运气不好,认识公瑾之时年纪太小。若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公瑾,他定然也可以像兄长伯符一样,直中求取。定然用一颗真心烫得公瑾柔肠百结,情深似水。可惜好不容易等他长大之后,公瑾已经娶了小乔,也和兄长有过一段似若无不可言说的情义。偏偏兄长还去了,弄得公瑾一颗心百转千结,伤痕累累。所以欲得公瑾之心,只凭一颗真心远远是不够的。必要以诚待之,以智取之。
                现在的公瑾即便心里对他有情义却远不是年少时那白衣少年郎,他想得太多,顾虑太多,只消一点风吹草动,那一丝冒头的情义只怕就会被公瑾狠心掐死在萌芽之中。他们可以酒后缠绵,那是因为醉了,所有种种都可以推给酒意。但是却不能在清醒的时候说太多过头的话。否则,那人一个弄不好就逃得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若是旁人可能还会觉得有这样敏感多思的情人是一件吃力的事,但是孙权却丝毫不觉得累。反而对着这样的公瑾满心疼爱,无尽宠溺。他就是想看着他白衣翩翩,风流倜傥,宠得他意气风发,光芒四射。
                一想到那日酒醉,他曾经亲吻过公瑾身上每一处伤口,他心里就如饮美酒,醺醺然不知所以然。但是一想到公瑾身上那一处处伤痕,他又心疼的不得了。可惜他武艺不精,不能为公瑾分担一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四处拼杀,自己却只能高高坐在主公之位上。每每想到这一点,孙权心里就有无尽遗憾。
                下一世若有机会,他一定要习得强大的武艺,拥有更强大的力量,护得公瑾更为周全,这一世,公瑾要天高地远,尽展豪情,他也只能强忍心痛,全都由着他了。
                望着天边弯月,孙权低声轻叹,“公瑾!”我的公瑾。


                IP属地:上海56楼2017-08-11 17:55
                回复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7-08-11 18:12
                  回复
                    👍🏻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8楼2017-08-11 19:20
                    回复
                      楼主尽情改吧,反正我能看到风姿卓越的都督和he就好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7-08-11 22:30
                      回复
                        迫不及待想看太夫人知道权主攻和嘟嘟私相授受(喂!划掉)后的表情。


                        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17-08-11 23:16
                        回复
                          楼楼写的真棒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1楼2017-08-12 10:11
                          回复
                            第十五章
                            岁月如梭,自孙策离世已经过去已近七年。(注3)
                            当时天下乱势,汉室势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每个人心里都已经知道汉室大势已去,但是,却碍于声名没人敢不把这天子之令当回事。
                            江东偏安,要想要扩大势力,有一个地方却是不得不取,这便是荆州。当初孙策在世的时候,荆州也是他心心念念的地方。大将军孙坚更是被荆州刘表所杀,这个地方是江东孙家心心念念的地方。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周瑜都发誓要将荆州夺下来。献于主公。
                            而欲夺荆州必先取江夏。
                            这些年周瑜东征西战,战无不胜,收复失部,已经替江东开创出了一番局面。时机已然成熟。
                            孙权派了甘宁将军夺取江夏,任周瑜兵符将令。恰巧这时荆州刘表过世,孙权大喜。
                            刘表的两个儿子不和,都想做荆州之主,长子刘琦母早丧,二子跟着继室蔡氏,而蔡氏一门在荆州势大。这一方为长子,一方又势大。这回刘表死了,荆州必然大乱。
                            这对于江东而言是夺取荆州的最好时机。然而战局瞬息万变,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荆州这块肥肉,其中以曹操最为担心。他害怕孙权趁势吞下荆州,发展壮大。所以同年七月开始养兵南阳,意欲南攻。
                            鲁肃在朝堂上对孙权说道,“主公,刘表过世,不如主公派我前去吊丧。顺便打探一下荆州的现况。”
                            孙权想了想点头同意。却叹了口气说,“只怕子敬此去不见得会有什么收获。”
                            鲁肃不解,“主公可有什么担心?”
                            孙权想了想,复而一笑,“算了,现在说出来图留你们担心。你且先去吧。”
                            鲁肃心有疑惑却还是依着计划前往荆州,刚到夏口就听到一个坏消息,曹操居然已经派了重兵向荆州进攻了。鲁肃心道不妙,日夜兼程,赶快到南郡,却传来更惊天的消息,刘表的儿子刘琮没有半点乃父之风,听了蔡瑁的话,居然已经献了荆州降了曹操。
                            鲁肃仰天长叹,曹操得了刘表的十万大军恐怕一步的计划就是要对付主公,对付江东了。难怪他临出门这,主公欲言又止。现在想来,曹操一代枭雄,怎么可能放任他们夺取荆州坐大?这一来,江东危矣。
                            事实果然如同鲁肃所料,曹操得了刘表军,便直接修书给孙权,直接言道,要让孙权质孙绍于许昌(注4)。否则便要挥八十万大军直取江东。
                            这些年,孙权种种借口,一直未曾大婚,反而将兄长孙策的儿子随时带在身边,细心教导。大有将之教导成江东少主的架势。众人惊讶他对兄长无私,心中敬佩却也不忍。虽然太夫人屡屡劝他,但是一直没有什么结果。
                            大家心里多少有些明白,如果孙权再不成婚,江东下一代少主十之八九就是孙绍了。好在孙绍虽然年少,但是文武双全,行事老道。众人都深觉孙权眼毒,选了孙绍极有远见。此时曹操修书过来,这分明就是要江东一脉从此受质于人。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然而天下大势向来是势强者方有发言权。曹操势大,江东虽然近几年已经兵强马壮,但是与曹操相比,却还远远不足。一时之间江东人人自危。张昭一脉更是提出了“迎曹”的方案。他们的意见是,曹操是个汉贼,但是势力却也大。与其和他拼得鱼死网破,两败俱伤还落不到什么好处,不如退一步,迎合他。
                            孙权听了只是点头,却不说话。一眼望去,堂上官员十之八九都是这个意思。唯独鲁肃一言不发,面沉如水。
                            “各位所言所思都是为我江东好,我心里都清楚。但是,这意见却关系着我江东百年大业,我现在并不能就此决定,容我再好好想想。”孙权说完便宣布大家各自散去。
                            众人零零落落往外走,一个个都是垂头丧气。他们心里也都明白,所谓“迎曹”其实不过是说法好听一点。说到底就是降曹。可是敌强我弱,曹操宣称有八十万大军直扫江东而来。而江东又才有多少人马,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战火?除了“迎曹”又能怎么办?
                            大家都走得差不多了,唯有鲁肃站起身,非但没有离开,反而追着孙权去了。
                            孙权走到九曲长廊,停了下来。果然见鲁肃追了过来。
                            “子敬可是有什么话说?”
                            鲁肃冲孙权一抱拳,坚定不已道,“主公,万不能降曹。”
                            孙权看着他,等着他后面的话。
                            鲁肃叹了口长气,“曹操在许昌盖了所金房子,里面关了一只鸟,名字叫做天子。刘琮降了曹,也被关进了这笼子,成了笼中第二只鸟。如果主公降了曹,主公便会成为笼中的第三只鸟。堂上所有要主公降曹的人都有他们的私心,他们降了曹操,可以继续做他们的大官,但是主公你何往?”
                            孙权抬起头,微微一笑,“子敬说得我全都明白。你是真心替江东着想,替我着想啊。”
                            “不仅是我。”鲁肃目光坚定的看着孙权,“还有一人心中所想所念全是主公。他也断断不会同意主公降曹的。”
                            孙权垂眼一笑,“你是说,公瑾?”
                            “正是。”
                            “公瑾的心思我都明白。他待我之心可昭日月。我也断不会让他失望的,我现在担心的是江东人心涣散。若没有个好计谋,江东从此分裂,我便不配当这江东之主。”
                            鲁肃深深向孙权行了一礼,“主公胸中有丘壑,定能想出万全之策。”
                            孙权伸手拍了拍他,笑着离开。


                            IP属地:上海62楼2017-08-12 14: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