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书文化吧 关注:6贴子:877
  • 3回复贴,共1

那些已经失去的韵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的小说和诗已经丝毫没有了文字的美感,没有了唐诗豪放与宋词的婉约,有的只是故事和堆砌。
很怀念唐诗宋词的年代,那时文字像初春江南雨后的黄昏,美丽并着清香。
谁会忘记“杨柳岸晓风残月”?谁会忘记“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尤其是宋代,那是个战乱及灾难不休的王朝,但是竟然诞生了那么多凄美玲珑的文字,诞生了那么多飘逸且才华横溢的词人,有谁知道为什么呀!
那个多情又爱国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的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男人们看到这样的词句都会汗颜;还有那个身怀报国志向的辛弃疾,他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多么令人感动的赤子之心哪!
富裕自由的大唐盛世,风雨飘摇中的宋王朝,都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不朽的文字精品,唐诗宋词的美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美文的最高峰,李白的狂放,柳永的缠绵,陆游的雅致,还有李煜的凄婉,一个一个鲜明的个性让后世人永远的记住了他们和他们的诗词,想想千年前,在没有那么多娱乐活动的年代里,有多少人是读着他们的诗句酣然入梦的呀?
想想我们现在的时代,人们生活富足了,也没有了战乱的波及,按理说是中国应该出文字精品的年代,可是没有,难道是我们的作家都没有闲情雅致了,还是人们的心都太浮躁了而不愿意在浪漫?
中国上一个世纪让人记住的作家和诗人也有很多,好的作品也很多,但是有哪一个作品能流传千年?我敢说一个也没有,虽然有的作家写了近百万字的小说和杂文,但是这些加起来都敌不过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何谈与李白杜甫相比?可以说上个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文坛比较暗淡的一百年,很多的作家为了某种目的粉饰生活,或者虚构生活,把中华文字当作他们邀功请赏的法宝,我想不会有人再记得他们,这些人的作品终将被掩埋于历史的尘埃中,
沉淀千年的唐诗宋词,居然它的清香还在温暖着数字时代的我们,它们该是怎样的魅力呀!在这个欲望与功利充斥的时代里,唐诗宋词还能让我们在喧哗的都市里隐约听到秦淮河畔渺茫的歌声,看到了烟波浩渺中歌舞摇曳的画舫,我们应该怎样感谢这些先人哪!
为什么中秋节现在这么乏味,一样都是月饼,但是没有了好友们月下吟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所以中秋节和月饼都不再有魅力。节日是要和诗喝酒在一起的,节日才是节日,《红楼梦》里最快乐的也在大观园里节日的饮酒联诗,我有时也在感叹,到底是古人幸福还是我们幸福?
我听过邓丽君小姐的一张专辑,那里面吟唱的都是唐诗宋词,感伤的旋律加上歌者悠悠的歌声,更让人感叹岁月的流逝,如今这位歌者也随着唐诗宋词离我们远去,但是时间湮没不掉人们对他们的怀念与追忆。
唐诗宋词,中国历史上最亮丽的一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7-30 07:18回复
    @黑白反逆的回忆 @寡人性孤 @黑白反逆的回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7-30 07:5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7-30 16: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