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汐言吧 关注:19贴子:1,239
  • 6回复贴,共1

【江山为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娶你为妻


1楼2017-07-29 14:01回复
    ▬▬▬▬| ▪妃阶▪ |▬▬▬▬
    正一品:皇后 ◤1位◥
    从一品:皇贵妃 ◤1位◥
    正二品:贵淑贤德四妃 ◤各2位◥
    从二品:封号妃 ◤4位◥
    ▏以上对上称臣妾,自称本宫,他人称娘娘/位分
    ▏可居一宫主殿。可抚养皇子公主
    正三品:夫人 ◤6位◥
    从三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 ◤各2位◥
    正四品:婕妤 ◤8位◥
    从四品:嫔 ◤11位◥
    ▏以上对上称嫔妾,自称本嫔/本夫人[限夫人位分自称],他人称嫔主/位分
    ▏可居一宫偏殿。可抚养公主,不可抚养皇子
    正五品:小仪 ◤17位◥
    从五品:贵人 ◤无数位◥
    正六品:才人 ◤无数位◥
    ▏以上对上称妾身,自称本主,他人称小主/位分
    ▏可居一宫配殿,可抚养公主,不可抚养皇子
    从六品:常在 ◤无数位◥
    正七品:答应 ◤无数位◥
    从八品:官女子 ◤无数位◥
    ▏以上对上称奴妾,自称本妾,他人称位分
    ▏可居一宫厢房,不可抚养子嗣


    2楼2017-07-29 14:22
    回复
      2025-05-11 11:54:18
      广告

      |息夫人 息姬|
      长安息家,簪缨世族,百年名门,息姬诞于十二月末,正是大雪纷飞之日,恰逢其父宠妾之子夭折,于是便有人暗传此女不祥。母为息父侧房,风月场所之人。早已年老色衰,为人卑微,诺诺依附大夫人,大夫人甚是鄙夷,及诞女,竟道:‘娼妓之女,便取名姬吧’息父及息姬满月方知自己多了一女,冷淡异常,索性连抓周礼都未曾办,随夫人意,记入家谱,名姬。
      母生性温软,难当所望,教女多用逆来顺受的话,息姬不信母之教导,自认为自己的命自己做主,暗生桀骜之心。府中生活极其拮据,虽不至于被恶奴欺侮,但暗地里的克扣还是少不了的。自幼随母修习女工,托人送出卖钱维持生计。其母闲暇时,也曾哼些个小曲儿之类,息姬耳濡目染,有着一副好歌喉。
      生的貌美,像是应了灾星的流言,一日息家为夫人膝下嫡长女,息姬嫡长姐息姮谋划,设品诗宴,邀太子与贵女才子们赴宴。息姬闻言,知是自己翻身的机会,暗自谋划,计从心里,决心攀附太子,以谋荣华。
      四月桃花灼灼,浅粉衣裳的她是最明媚的春光,芳香满怀,借用一些法子,引得蝴蝶蹁跹于周遭。时某才子脱口而出:“疑是花神入凡来,庭中春光再不复”。太子挑眉,笑问芳名,息姬从容应之,于品诗宴大出风头,艳压四方。隔日太子亲自登门拜访,欲纳息姬为侧妃,息父不满息姬自作主张,夺了其长姐的风头,可在太子面前,不敢流露,只得允下。
      因皇帝宠爱太子,虽知息姬灾星之名,却不以为然,允了这桩姻缘。太子特将息姬与其母从息府接出,习礼识字。并定于来年花朝节迎进门。长安上下哗然,不过区区侧妃,排场竟如此之大。息姬纵使再聪慧,也不过是个春心萌动的少女,沉溺在郎情妾意的梦里。果然如太子所言,花朝那天,她被抬入了东宫,一向重礼的太子,于洞房夜,一反礼制,点了一对龙凤蜡烛,用喜秤挑开红盖头,虽不能喝上交杯酒,不能穿上大红的嫁衣,但息姬心头还是漾满甜蜜。东宫嫔御,只她一人,如今的美满,简直如梦那般完美。
      可是,梦都是要醒的。一个一个貌美的人接二连三的入了东宫,纵使她姓息,却只是个庶出的,息家虎视眈眈,盘算着将息姮送入东宫。说到底,息家现在帮她,不过是希望她生个一儿半女,为她的长姐铺路。而太子,在度过一段如胶似漆的日子后,便很少再来。她只能靠自己。
      :“息姬,你很美,很美。可本宫,不,是皇家--不需要息氏的血脉”
      :“息姬,你知道本宫为何一眼就决定娶你吗,不仅是那惊鸿一瞥。本宫要的不是息家的支持,而是臣服,彻底的臣服。息姬,会帮本宫的吧?于息家而言,你终究姓息,离了息家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他们,会信你。息侧妃,或许不久就会改称息夫人了”
      她久而无言,她早该知道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精心编造的假象。看着放在面前的酒水,看似纯粹,掺杂的东西却烈的很。喝,还是不喝?息姬清楚的知道,她早已不可能回头。一滴未剩,她平静的面容,如同一潭死水,再不起波澜。可笑她这半辈子,一直以为我命由我不由天。但这一路走来,从容不得她自己做主。
      :“息姬,愿成为殿下手中的利刃,披荆斩棘。”
      安定元年,太子登基,下诏册息氏为夫人,迁居棠梨。甚宠。


      3楼2017-10-01 14:04
      回复

        |顾小仪 顾秋水|
        顾家三女,一曰“秋水”,二曰“横波”,三曰“眉生”。上有长兄,曰“卿”。此三女,以小妹容颜最为出众,长姐胜于气质,宛若冬日傲梅,二女长在才艺,便似雍容牡丹,小妹绝色倾城,是那带刺玫瑰,而长子,也被人冠上“竹之君子”的名号,在京城,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只可惜顾家啊,才昌盛了短短十几年,就被打入低谷,“造反”的帽子一旦扣上,便没那么容易摘下。全族入狱,男子皆杀,帝念旧情,赐自尽。女子或流放或入教坊司或为奴。可叹那太子,长跪不起,也挽回不了挚友的性命。顾父自裁,顾母嚎哭不已,三尺白绫断了余生,顾卿自饮毒酒,拒见太子。顾秋水没入宫廷为奴,被太子暗自要走服侍于东宫。横波入了教坊司,眉生流放他地,今生再不可回长安。
        到头来,偌大个顾家,只剩下顾秋水一人。
        太子待她极好,几乎是以小姐的身份让别人伺候着,帝睁只眼闭着眼也就算了。可心结,却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解的,顾秋水终日恹恹,以泪洗面,本就不好的身子,更是病上加病,丝毫见不得严寒,患上了哮喘。
        太子慌乱,什么个奇珍的药材,全都搜罗来给她治病,太医一天八趟的走,顾秋水感念太子恩情,时日一长,生了情思,只可惜顾家像根刺,让人不得安生,想起教坊司里苦苦煎熬的二妹,流放他地的小妹,想起长兄,想起父母。这声喜欢,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她看着息姬风光的入府,看着太子与她郎情妾意,心刀割般痛,可是,又能如何。
        一日一日的东宫生活,她越安逸,越惶恐,她的这种安逸,是建立在二妹和小妹的煎熬上的。每每晚上,只有做了昔日甜蜜生活的梦,方可安然入睡,可梦醒后,又万般惆怅。
        及太子登基,第一件事就是为顾家平反,将横波从教坊司接出,她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下,为二妹高兴,二姐妹相见,泪落衣襟,而那流放在他地的眉生,帝动用无数暗卫去寻,都找不到,怕是..已经没了。于是,相逢的喜悦被冲淡,日子,又多了愁苦。
        横波于多年的教坊司生活,喜欢上了一个乐师,帝出面为二人赐婚,两人一同去了各地游历,横波希望能在某天,于某地,偶遇眉生。而秋水,留在了长安,一桩桩心事了却,儿女情长此时占了上风。一日皇上喝醉了,来寻她,乘着这个机会,她轻轻的诉了情。皇上醉眼朦胧,不知为何,要了她,隔日封位,入住宫廷。
        可是,让她心碎的是,那晚的晚上,唤的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的至亲之人。之前东宫所有的记忆翻上心头,她开始惶恐,原来,这般照顾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吗,只是因为自己是那人的至亲,就可以得到所有的眷恋。她听他一口一个喜欢,苦涩蔓延无边。
        她这半生啊,尝了家破人亡之痛,尝了病躯哮喘之痛,尝了情思尽碎之痛。何日,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
        “陛下,是因为像,才这样对妾好的吗?”


        4楼2017-10-05 15:19
        收起回复

          |荣懿太后(东太后) 许惊年|
          所谓伊人,就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许惊年,便是这么一个惊了年华的人。她的蛮横,她的娇俏,是当年京城最惹人谈论的一点,“小霸王”的名头牢牢的冠咋她头上,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都不能让她稍微变了神色。骑射马术,可是一等一的好。
          偏生这小霸王,在顾家那小子出征回来的时候,被迷倒了,拜倒在顾小公子的石榴裙下,堕入了情网。那年皇族北猎,年仅十六的她混入队伍,在竞争白热化的时候突然出手,射中奔跑的鹿,回眸对顾卿一笑,露出一头秀发,大胆挑逗,问他觉得自个儿如何。看热闹的将士纷纷叫好,也鼓吹着顾卿回答,顾卿答曰“如四月灼灼的桃花,惊了年华,是冬日的骄阳,可遇不可求。”虽句句赞美,意思却是明晃晃的拒绝,让惊年好生伤心。
          时帝微服出访,偶遇许惊年,大惊,只因这许氏,像极逝去多年的帝之原配元德皇后,欲求娶,被许家婉言拒。再后来,顾家被诬谋反,全家锒铛下狱。她整日恍惚,四处塞钱打点希望能救顾家于水火之地,可连太子都救不了的人,她一个区区女儿家,又能有什么作为。
          绝望之下,她有了主意。她去求,求一个人的怜心,求一道圣旨,她求到了,但顾家还是没了,还是家破人亡了,顾家三姐妹,顾家上上下下,都彻底的毁了。但于皇上而言,他已经做到了自己允诺做的,而这代价便是许惊年要承受的。
          于是,宫中又多了一位盛宠的“懿妃”,一年后便封后,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都道她祸国,可又谁知她盈盈笑颜下掩藏的心酸。爱而不得,这么卑微的付出,依旧无法换来那人的回眸。当年明艳如火的少女,在深宫也被逐渐打磨的失去了个性。她知道,不狠,没办法在这深宫里活下来,她依旧在笑,白嫩的双手沾了多少的鲜血她已经忘却了。
          唯独那句“冬日骄阳”还记得清清楚楚,可是,太阳,总是要下山的,她已经不是骄阳了。
          太子登基,她顺理成章的从皇后熬到了太后,多可笑啊,堂堂太后,比皇上都还要小一岁,明明是最好的年华,硬生生的葬送在深宫,她这下半辈子,都只能在这宫墙里度过了。
          “这宫墙太高了,我,逃不掉了”


          5楼2017-10-15 16:43
          回复

            |荣德太后(西太后) 尉迟子昕|
            尉迟家的女郎,鲜卑族尉迟部落酋长的嫡女,被誉为鲜卑族的明珠,后尉迟部落在鲜卑族成王称霸,尉迟子昕也成了当之无愧的鲜卑公主,自幼就被受宠爱,因身子单薄,无法上马狩猎,成了她一生的遗憾。其父怕天神收了她,遂请了长命锁,富寿玲珑玉坠子,连手腕上都系着金铃,说是金子坠的住,用金子压住四角,天神就带不走了。
            鲜卑族一生都在外沐浴着阳光,因而女子肤色多偏黑,而她却是难得的肤白如玉,她的姑姑是大宋的贵妃,是宋朝皇帝的后妃,鲜卑与宋世代联姻,她的姑姑看中了三皇子,可笑她那时方才十二岁,就被她的姑姑带到皇宫,一道圣旨嫁给了三皇子做侧妃,爹爹怒她姑姑的自作主张,断了来往,但她姑姑一点都不在意,她说这叫有得必有失,她说哥哥,你总会明白的,总有一天,你会感谢我的。
            十二岁的她被三皇子抱到喜床的时候,简直下不了手,才十二岁的女孩,身子都还未发育,小小的矮矮的,她惶恐的看着三皇子,在他的神色中,她看出了深深的无奈和厌恶,最后,相拥而眠,一夜无话。
            她在王府生活了四年,才真正的和三皇子做了一次夫妻,正妃的盛宠让她这个小女孩更加的默默无闻,她常常入宫陪伴姑姑,直到三皇子想起她才派人入宫接她,但事实上,三皇子需要她侍寝的日子,少之又少,更多的时候,她都歇在姑姑的侧殿里,直到第二天,才被宫里的人送回王府。再后来,三皇子在姑姑的谋划下登基了,姑姑笑到了最后,三皇子无母妃,便尊了姑姑为独一无二的皇贵太妃,而她这个潜邸的侧妃,也蒙恩封做了庄妃。
            帝后恩爱,她这个庄妃啊,只是个摆设,她的姑姑开始着急起她的肚子来,不断的搜罗起一些怀孕的方子来,皇上知道后,更加不愿意再来她这。姑姑逼着皇上来,只能让他敷衍了事,但她一点不在乎,她不在意皇上的宠爱,只想守着自己的一方安宁。再后来,皇后有孕了,当皇上高兴的和姑姑谈起这件事是,姑姑明明是笑着的,可子昕分明看到了姑姑眼中的狠戾。
            后来啊,皇后莫名其妙的血崩了,只留下个皇长子,就撒手人寰。姑姑明明是带泪的,可子昕分明看到了姑姑眼中的得意。没有比她更适合抚养皇长子的了,在姑姑的安排下,皇长子养在她膝下,但皇上说什么也不肯将玉牒上皇长子母后的名字改成她,姑姑虽然不高兴,也不敢逼迫的太紧。
            一年又一年,姑姑一死,她就过上了如同冷宫一般的生活,皇上迁怒她,只愿意来看孩子,而不愿意多看她一眼,皇长子是她唯一的慰藉,她将全部心思放在抚育孩子身上,教他读书认字,教他做人习礼,姑姑愧对他母亲的,就由子昕全部加倍补偿在孩子身上。
            皇上就算再恼怒,也是将气全部撒在她身上,对于她膝下的皇长子,却是有求必应,百般宠爱。可是后来出了个什么许惊年——在子昕看到她的时候,内心是无法言喻的惊慌,她在怕,怕是不是皇后来找她讨债了,怕她来问她要回自己的孩子,尽管子昕掩饰的很好的,但那股下意识的排斥和讨厌,还是无法遮掩住的。
            新后入住东宫,多年位居庄妃的她也跟着沾光封做了贵妃,她与新后的关系异常的僵硬,说不出的别扭,后来更是发展到了相看两生厌的地步。好在太子登基,她这个名义上的母妃也熬出头来,本想着一道圣旨封做太妃,也好求个恩出宫回到自己的鲜卑族去,结果没料到太子念她这个名义上的母妃的养育之恩,不顾群臣反对,直接尊为了荣德太后。
            看着慈宁宫的摆设,她久而无言,拨动了一下手上的佛珠,心中百般叹息,到头来弯弯绕绕,还是在这宫里头。以过来人的身份,她这个荣德太后,自然要为自己养大的孩子,好好整顿一下后宫。
            “后宫里的事,哀家最清楚不过,睁只眼闭只眼也就算了,可再怎么算计,若是算计到皇帝头上,哀家可就不会手下留情了”


            6楼2017-10-17 21: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