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静韩聪吧 关注:2,685贴子:23,206


IP属地:山东1楼2017-07-24 21:03回复
    这次要写深刻一点!


    IP属地:山东3楼2017-07-24 21:1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神逻辑
      裁判的打分标准一向很奇特。有的放过有的抓。明明是技术问题,从技术角度回答不了。这需要神逻辑派的回答。
      我就擅长用神逻辑。
      不懂技术才能唬住技术流。
      我对技术的看法,就是直观看,不别扭,像个样。至于规则,用刃,重心,进入,滑出,其实都不太了解。会多关注一点双人技术。双人发挥相对单人稳定,不像单人动辄集体大抽或爆种,也不容易突然爆出新人。裁判赛前给选手预排名和结果相差不远,打分潜规则比单人更明显。这两年中加美俄欧都有选手实力能争奖台,最冷门的双人,裁判打分反而撕的最精彩。
      1,用刃
      抛跳的F和LZ,抛跳主要靠男伴发力,女伴压刃难度低,两个跳分值相同。脚脖临时一拐,F和LZ在打分表就能互换。双人近些年才有高级3周跳,但凡敢跳,刃就是对的。
      所以我对用刃不注意。
      像YUNA、天天的F。我看贴吧才知道用刃有问题。我觉得,重心是对的,比用刃正确重心不变的LOZ更像个正常F跳。猜测抓与不抓,主要看裁判缘与东道主。
      哈牛早前的F和LZ用刃和重心还有进入,迷惑飘忽。我基本不认错,因为我不看刃。他的F合乐不如LZ流畅,起跳前有滞感,0点几秒的差距,一般人的反应速度足够察觉,对节奏敏感更容易察觉。
      梅娃的LZ什么时候抓。目前来说最大可能:先出场的杂技完美发挥,大优势为俄国锁定金牌,后出场的梅娃照实打分,抓LZ显示公正执法。俄国不会为梅娃压杂技。只会两个都使劲捧,双保险。毕竟杂技的技术更有说服力。
      裁判经常对用刃问题睁一眼闭一眼。排除国籍派系因素。客观理由也很多:
      假如状态好的时候用刃对,说明技术本身没问题,可以宽容。
      假如重心正确、跳跃总体质量好,可以宽容。反过来,重心不对用刃对,还是对。
      假如同场其它选手都有问题,总不能扣成青年组的得分,可以宽容。
      假如综合条件,有难度,有稳定,一点错刃可以宽容。好比说,一个比赛发挥基本稳定,训练中有3A或4S的女单,或有2种4周的男单。LZ或F有错刃也不会降低档次。
      规则年年都在变,早年规则不抓错刃,现在抓。现在裁判实名制都回来了,错刃随时可以变得不重要。
      所以打分对用刃的判定,其实是裁判给选手竞争力,人为定档。
      看错刃,从来不是靠冰刀与冰面是89度还是91度。


      IP属地:山东4楼2017-07-24 21:16
      回复
        ###视频会骗人
        通过视频判断周数,视觉上会有误差,只能做为参考。
        我在加工艺术音乐MV的时候,顺便用软件逐帧导出看跳跃。
        主流视频是每秒25帧。慢动作回放一般是慢一倍,等于用50帧图像去表达1秒之内的动作变化。那么每2帧静态图之间代表经过0.02秒。
        现在网上能下到的视频,最高清也就是每秒60帧。2帧之间,相差0.009秒。后面慢放一倍的慢动作特写,每2帧差0.004秒。这个基本够用。能看清冰刀离地瞬间。
        提供几个GIF。
        现在的4周跳普遍提高转速,冰刀离地在空中时间,在0.3到0.4秒之间。
        天天的4LZ,我就随机找了一个,空中时间只有0.36秒。也许有滞空时间更长的,但0.36秒足以转足周数。
        哈牛的3A空中0.7秒。4周基本是0.4秒。4T滞空时间长一点但我没有数。(上赛季他的4S和4LO的周数都很擦边,起跳原地蹭的情况也多了。在研究技术趋势和裁判尺度,BO团队确实很强。)
        闫涵的早年的3A、4T都能达到0.7秒。近两年的4T空中0.4秒,周数不如早年充足。(不知是学习豆丁新技术,还是学习哈牛省体力,还是酒色财气力不足。)
        MK,我更喜欢小快灵型,对他那种烈度大的跳跃不感兴趣,就采取慢放视频掐秒表方式,4LZ空中肯定超过0.7秒了。4T大概0.6到0.7之间。
        以哈牛和天天的4周举例。
        他俩都能做到0.4秒内空中3.75周(起跳和落冰各自保留45度夹角),转体第一、二周0.1秒多,三、四周大约0.06秒。转速最快的第三周,0.01秒可以转60度。
        假如是每秒50帧的视频,每一帧代表0.02秒,在这0.02秒时间里,能转120度。最后一周转速慢了,0.02秒差不多也转60度。
        所以以正常速度播放的视频,根本截不到真正的起跳点和落冰点。看上去像是超过90度,实际上可能是视频帧数不充足,两帧之间有60度的模糊区,导致的。
        那么至少要用高清慢放,每一帧都不模糊,看清起跳落冰发力停顿瞬间,才够说明问题。
        同时还有个问题,拉近的跟拍镜头视角,焦点跟着选手走,选手的起跳点与落冰点的距离越远,视角变化越大,误差也大。
        所以结论是视频无法推断精确周数……基于视频的自带量角器都不准。
        当然有些选手的跳跃,算上最大容许度误差,也不能掩盖周数不足。太明显了。


        IP属地:山东5楼2017-07-24 21:17
        收起回复
          比如说,哈牛在17世锦SP的4LO。
          这是动图
          起跳美的像狸猫醉拳,落冰自信王霸之气。配合周数不足这个不争的事实,笑翻了。
          让哈牛自我评价,估计就是这样:临场发挥失误是正常事,站住总比摔了强。分数是分数。正主不当回事,粉丝倒炸窝了。
          我自带的量角器认为是3.3周。离3.5周差太多。但我要是现场裁判,也会判他足周。
          进入流畅。起跳时肩胯足尖方向很统一,没有拧麻花。落冰不深蹲,脚不拧,滑出快。高远度与滞空都好。空中时间很充裕,数了帧数足0.6秒。当前4周主流空中0.4秒。只看空中会觉得保证足周。
          他的第一周转速慢了,用了0.2秒,这是3周跳的转速。4周一般是0.1秒转完。
          我的看法是临场一激动跳猛了,耽误转速。
          其实这个落冰晚点打开,推迟0.02秒落冰,深蹲一下,多转60度,也就是足周了。
          兼于他训练里高质量的跳跃足够多,有存周就摔的习惯。裁判们对这个看上去很充足的4周,很难当时产生质疑看回放。以及联跳跪了,大失分,给比赛制造足够悬念。总不能把一号种子打出最后两组。打分要讲平衡制约。
          偶尔一次不足周,裁判不判存,很正常。但要是再出现同样问题,裁判就有可能用“该选手有存周前科”,把在边缘可判可不判的跳跃制造成扣分点,改变排名。


          IP属地:山东6楼2017-07-24 21:18
          收起回复
            过去的老经验,双人抛4要0.9秒,单人4T要0.7秒,才能足周。但现在技术更新太快。老经验不管用了。
            大家都拼转速,小快灵式的落冰更轻松,更节省体力,增加更多的4周。
            高远强的跳跃,落冰风险大、体力消耗大,非常不利。老艺术神兽说俄男单在平昌没建树。他显然了解选手训练条件和状态,这么说。那么只看太孙和MK的4周实在,体力消耗一定大,就知道长节目上3个4,不是炸就是空。2个4在16年还有戏,17年就完全没有奖台竞争力。
            这才一年而已。
            所以离开国际赛场一年以上的选手,对技术与规则的认知可能就过时了。裁判水准良莠不齐也是事实。
            ISU现任技术专家,一线选手和他们的教练,说的话最有参考价值。
            一般的业界内人士,如果没有正经上大学对物理生物有系统学习。基于自己的技术水准与经验做估测。可能还不如理科水平比较高的业余冰迷,更了解顶级选手的特征。
            比如说豆丁。对照慢放视频帧数,豆丁真的有能力在0.25秒之内,空中转足3周。目前男单里只有他这么快的转速。
            而他在转速极快的同时,跳跃高度不足,导致4周的周数依然不好。跳跃高度好的男单,要是有他的转速,5T不成问题。
            在点冰发力之后,到冰刀完全离开冰面的那0.0几秒时间之内,能借一部分冰面反作用力。这可能改善跳跃高度。重点在于大部分选手在起跳后,空中调整收紧身体变成适合转体姿态,他在在没完全离开冰面的时候就完成了,因此第一周转速更稳定。当然冰面摩擦力比空中转,会干扰转速。
            一般人上身转体90度就难发力。柔韧度和开度有限,身体拧麻花更使不上劲。豆丁起跳时肩和脚尖差130度还是很轻松,视频上他的两肩连线,与两脚尖连线,形成的夹角很夸张。他是天生关节松,能做到。
            绝大多数男单用刃技术细节不如豆丁,这些人如果按豆丁的方法做,冰面摩擦力会影响转速,第一周就慢,第4周就存。豆丁的转速特别快,不怕这点摩擦力耽误事。
            豆丁的跳法是有依据,并且根据他的自身条件。他的问题就是身高低,弹跳力太差,空中周数不够。同样靠提前转,身高弹跳力好,小周的落冰更有余裕,4周质量更过硬。
            单纯说这种技术很领先。豆丁这种技术探索者,值得给好分数鼓励。也许ISU愿意支持他,不要为了担心周数放弃探索新技术。
            假设有豆丁有能力全CLEAN,打分能威胁到冠军位置了,那就是被抓周数的时候。美国的小三小周,总归能有一个发挥像样点。这俩的定位是冠军预备。上位很轻松。基本没有短板的小三小周,在定位上就高了,待遇不会低于1314赛季的哈牛。


            IP属地:山东7楼2017-07-24 22:18
            回复
              ###戈米沙和子君的得分
              戈米沙的PCS大缩水很正常。上赛季,小三天天都给力,提高了技术档次,米沙的难度更加不足。森妹淑华表演滑行都好,国籍又高于米沙。在打分定档上,米沙是10到20名的选手。17的世锦要决定奥运,各国男单撕名额,米沙这种背景最无力的小国家,吃亏。
              子君上赛季改刃有成功,竞争力提高了,但PCS降低了。固然与体能不足、长期有存周问题有关。但最主要原因,是奥运名额有限。俄日美加实力摆着,韩国也想要两个名额,名额不够分,考虑中国女单情况,名额就是预定一个。16赛季早就就心照不宣计划把子君压出世锦前十二了。
              正常来说,普遍认为子君改善体能,竞争力高于子荃和香香。COC抬子荃,4CC抬香香,是给中国一点面子,但目的并不是抬她俩,是给子君降档。
              往后一段时间内,子君的打分待遇,就是亚洲之内的比赛能好。国际大赛,要么技术分上去PCS上不去。要么PCS能看,但技术被抓。因为裁判给她的定位降低了。俄美日的女单在存周边缘可以不被抓,她需要充分足周才能挽回印象。
              ——
              我不爱听小道消息。更倾向从公开信息综合分析。小道来源不可靠,就算是真的,个别人看到的局部,不是整体。抓不住整体大方向,细节消息没大意义。况且有空上网八卦的小人物,即便看到大领导具体做什么,脑子也分析不出前因后果。再加上个人色彩的理解,偏差更大。
              贴吧爆料也如此,一般爆出有时间地点人物的事,基本都是真的,不管看上去多荒唐。但起因经过结果,不是爆料人能理顺的。作为观众,没必要强求真相。
              一切就以官方为准。官方说有,或没有,那就是如此。其实官方的新闻,已经提供足够多的信息了。在前后不同报道里找出矛盾点,就是问题关键所在。


              IP属地:山东8楼2017-07-24 22:20
              回复
                ###从国际角度看SM这种组合
                这对组合,需要全欧洲裁判努力争取,在至少两对组合掉链子的情况下,上个世锦奖台。大家都正常发挥的话,奖台没戏。
                温哥华的时候,SZ什么都不缺,也还要靠大环境有利。国外对手普遍萧条,东道主连奖台竞争力都没有。如果当时SS是加国选手,SZ一定要吃亏的。
                只要JC不大抽,欧洲会捧JC上位。
                法德两国关系可以对比韩国与日本,二战的世仇啊。
                一个乌克兰人的搭档是法国人,两人代表德国比赛。
                假设一个蒙古的选手,搭档是韩国人,代表日本比赛。放在国际比赛上,除了日本裁判,亚洲裁判普遍更愿意支持别人。
                欧洲裁判在JC和SM之间,除了德国人倾向SM,普遍会倾向JC。
                并且花滑赛场的黑人选手,只要表演不违和,国际待遇普遍更好。
                洲际赛,老选手与裁判都是老熟人,容易有好待遇。国际赛不是。尤其现在打分又变成实名制,裁判们必须给本国抬分给对手压分,不一定是多么热爱本国选手。怕打完分不能面对国民。
                加中俄美法,都有实力上奖台,被观众期待的选手……这几国的裁判怎么撕,芬兰世锦就是平昌预演……


                IP属地:山东9楼2017-07-24 22:2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MAO的待遇为啥差
                  MAO的职业末期改刃成功了,理论上提高了竞争力,其实会换来更糟糕的PCS。
                  她的能力可以比三届奥运,但年龄合适的两届奥运会,假如赶上某一届奥运在亚洲比赛,对她就有利的多。MAO已经拿过太多奖,国籍与教练派系都不占优,ISU对这种选手惯例是欢迎进GALA,不希望再有作为。
                  15年宫原被捧,起码有个稳定的特色。实际理由:日本为本国女单争取奖台。而她完全不会威胁到冠军归属。
                  MAO年龄大了快退役了,待遇好点就可能抢走冠军,所以不能抬分。假如MAO复出之后,主动放低难度,技术分是个最多拿铜牌的标准。她的PCS会很可观。但是技术分实在压不下,只能压PCS。
                  ###鸡姐待遇为啥差
                  ISU不想捧老将,但鸡姐国籍优秀,作为欧洲独苗,能得到欧洲裁判支持。这比MAO多了太多优势。鸡姐复出的PCS低,来自禁赛事件。
                  与兴奋剂有关无小事啊。
                  像游泳田径,过了禁赛期之后,只要检测通过,选手就是合格的,比赛时靠硬数据说话。奥运尿样保存八年,事后也可以追究。容忍度较高。
                  但是打分项目对运动员形象要求更高,更类似选美比赛对佳丽们的素质要求,不仅在赛场表现,同样包括场外。假如某位佳丽被搜出大麻,那还能进十强吗?
                  鸡姐当时情况,药是在她家冰箱里发现的。很难解释她不知情。一般来说,就是对男友行为知情的,帮助隐瞒。她和男友没有婚姻关系,还要受连带责任,禁赛期比男友还长,都觉得过于严苛。她男友的禁赛是国际检测组织做的处罚。她的处罚是意大利对她的。各国规则不同,这也没什么可说的。
                  意大利对她处罚,是有种“表演给外人看”的意味。处罚一个比较有名,年龄大没有奖牌竞争力的选手。更容易引起公众注意。好像在向公众说明:我国对兴奋剂的管制是如此严格,所以我国的选手害怕惩罚而不敢犯错。这有利于该国体育组织的国际形象。假如鸡姐能和毛萝有一拼,意大利不会对她处罚这么严重,会找一些理由,给予象征性处罚。禁赛之后,欧洲境内小赛待遇可以,大赛待遇不行了。名誉损失,一次就足够。
                  单纯误服不会造成印象分大滑坡。误服一般具有品种常见,低剂量、一次性的特点,通过头发指甲,容易复查。刻意服的药物,绝对不会是瘦肉精这种常见违禁品。其实看药检单一般就知道是饮食不慎,或者治疗用药没有及时上报了。而帮人隐瞒逃检,就是带有明知故犯,挑战WADA官方权威,当然要从重处理。
                  这是中国反兴奋剂管制通则:
                  http://www.tjtyj.gov.cn/index.php/Home/Index/content/cate/zcfg/id/6824.html
                  假如鸡姐的问题在中国,按第五十条规定,轻了禁赛两年。重了四年。意大利对她处罚很正常。当然区别在于国内只要舍得花钱就能取消处罚。不过也改不了国际大赛印象分差。
                  有些事可以理解。但真的没有任何宽恕余地。
                  如果你是一个运动员,敢和持有兴奋剂的选手有接触吗?一旦有临时检查,你的行李被偷放了不该有的东西怎么办。甚至有可能饮水和食物里被栽赃陷害——举报人是可以戴罪立功的。


                  IP属地:山东10楼2017-07-24 22:24
                  回复


                    IP属地:山东11楼2017-07-24 22:46
                    回复


                      IP属地:山东13楼2017-07-25 13:23
                      回复
                        楼主说得很对


                        14楼2017-08-04 09:59
                        回复
                          关于新节目新动作要不要保密……
                          *培养出一个以上世界冠军的团队,很少有休赛季把比赛节目全貌拿出来亮相的,总会保留一部分。顶级团队不会轻易露底,像BO,老赵,这样级别的教练,作风都谨慎。
                          不同档次的教练团队,不必放到一起比较战略战术。那些金牌无望,有机会就尽力争取观众缘的选手,自然会更采取亲民策略,尽量调动粉丝积极性。
                          目标是冲金的选手,要提高效率,在策略上无法亲民。比如商演、综艺尽量不上。或者比赛期间全程不理粉丝,之类的行为。当然做为合格冰迷,比赛期间确实不该打扰任何选手。
                          ——
                          *表演方面的动作,开场结束动作之类,都能在舞蹈戏剧里找到原型。保密有利于给观众惊喜,提高期待值。当然也可能是惊吓。有时候一个丑动作,教练选手练百遍,自己不觉得。这个需要内部观摩,集思广益。
                          *高难度动作,偶尔成一次拿到网上吓唬对手。或者实力彪悍随便别人看。或者低调练出来,比赛用了就成功。难度储备公开可能吓唬到对手,也可能对手有更厚实储备不害怕。组合配置不宜早公开。选手在正式难度之外,一般会有冲击高难度,求稳低难度的备选方案。
                          假设男单项目,某个编排在3A之后25秒,有个3LO跳。要换成4LO,间隔不到30秒,体力没恢复,容易失误。然后再过5秒呼吸体力调整好了,却滑到了不适合跳跃的边角点,强行起跳也难处理。如果休赛季早有预案,拿掉后面某个表演,改变线路,休赛季练了几天有CLEAN经历。后面正式比赛决定挑战难度,更合适。
                          像老赵这样带弟子,说上抛4就练,练了就用,用了就在大赛上站住被承认。所以他比嘴炮卫星满天飞的人,更能得到尊重。但他也不会在赛前说太多训练进度。
                          自家作风要光明正大,对外战术要兵不厌诈。这两者,不矛盾。
                          ——
                          *结合了表演与难度的创新动作,需要教练与选手,很久尝试才成功。一旦成功,别人跟着学,会容易一点。
                          假如AB两个选手同时在正式比赛用一个新动作,裁判不会根据谁先在网上出了视频,谁先在国内赛用,谁做的更好,就判定是谁的。
                          都给加分,那显然要偏向国籍好的。
                          0.1分也是分,不要小看任何一点分数。
                          假如A有新动作,提前2个月公布,B用2个月的时间学熟了,加分情况比A好,A的教练不可能带A打知识产权官司。
                          所以国籍差的,更要防着对手一点儿。SZ吃过这种亏,不希望弟子跟着吃暗亏。
                          同时形成一种令行禁止的习惯。让年轻运动员态度严谨起来,明白责任感,总归是好事。这一年,选手就知道有些话,不要轻易对粉丝说了。不是把粉丝当外人,而是保密制度确实有必要。
                          那么说个理想情况。A在正式比赛,拿出创新动作,先一步提高GOE或PCS,别人要学也需要时间掌握,这个赛季没A的加分高。等别人掌握A的动作,A又探索引领新动作,争取下赛季加分,裁判们普遍喜欢创新者。不喜欢跟风者。这时打分倾向就有了,A如果有点小失误,裁判也愿意宽容了。
                          由于大多数动作创新,都是基于选手自身身材与技术特色,别人很难学到位,干脆不学。看上去像是默认了大家互相尊重彼此创新。真相是大家都不会做东施效颦不讨好的事儿。
                          如果有人能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那叫勇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为己所用。
                          SH以前也学习过别人动作,当然双人动作更容易发展原创,惹诟病少。
                          举例应该用哈牛,他的借鉴能力让对手人见人烦。借鉴的几个代表性动作,让人以为他是原创,并不是。上赛季他的4周普遍周数不如过去足,也学了原地蹭式起跳。既然不换SP,下赛季就会上4LZ。他某个练习里的4LZ压刃比过去的3LZ还好,显然学习天天巍巍了。
                          赛场如战场,别讲宋襄公之仁。别当道德帝。
                          ——
                          *现在智能设备和网络很先进,没有能保住的密。但尽量做足安全措施,可以降低风险度。花滑项目挣钱少,连博彩公司都懒得管。竞争者挣钱少,都没有随便收买对手国的工作人员和冰迷的能力。要探知消息,主要还是通过网络。所以在网上保持低调还是能起到很大的保密效果。
                          在实力不够碾压的阶段,保密有必要。做公开课与冰迷多互动交流,也有必要。两者分寸不好拿捏。SZ的团队今年才算基本建成,开拓之路才开始,肯定有不足和失误。
                          用开拓精神做事的人,犯错总是更多。如果干脆不公开课,就不会有这些非议。但公开课总体来说有益处。要坚持。
                          事先没做好,事后赶紧嘱咐。那也比想不到,或者不管不问的好。同样的,如果冰迷不抱怨,才是可怕的事,说明放弃信任了。一边指责一边提建议,磕磕碰碰着进步,更符合当前情况。


                          IP属地:山东15楼2017-08-04 16:20
                          回复
                            楼主的看法和分析真是犀利!!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8-05 12:06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给点赞!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7-09-01 07: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