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吧 关注:2,969贴子:15,205
  • 12回复贴,共1

开悟的一些特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悟的一些特点
开悟历来最难写,因为人类目前的任何语言都不能准确的表述开悟的情况,因此,只能相似的加以描述。
开悟后你会看到真心有以下几个特点:
大悲心:这是我们的心体,但绝对不是你想象的善心。大悲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深心、柔软心、细悬、若有所失的空悲的感觉等等,听来还是一头雾水,只能这样了,行者实证后就能立刻体会到其中难以言传的心境。
真心自定:这是一种非常清晰,历历在目的情景。比我们平时的状态要清晰得多,看任何物体好像有一种合为一体的感觉,继续深入下去,就和物体合二为一,我即是宇宙万物,宇宙万物就是我。你会发现,自己可以是石头,是树木,是黑板上的字,是影子,是声音等等,虽然自己是石头,但却极其清醒,思想非常灵敏,这时候你才能体会到为什么“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你才能体会到原来山河大地皆是自己的身体。
你会发现真心思想活跃灵敏,比你现在的状态灵敏的多,清醒的多。真心同样知道以前曾有的快乐和愤怒等,但是你会发现无论如何也爱不起来恨不起来,这正是“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就是无生法忍。真心绝对不是你想的那样傻乎乎混沌一片,佛陀绝不是傻子,诸佛菩萨绝不是傻子。
真心虽然能善分别诸法相,但绝对没有“我”这种念头,只有当你离开真心,心动后才会产生“我”这个念头。因此,佛教与外道的根本区别就是无我。
真心无心动这种心力,只有离开真心才有明显的心动,因此,六祖大师一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动”,让内行人立刻看到六祖的功夫。心动是开悟的关键。如果你是通过禅定开悟的,你将因为外缘破坏心一境性而先有心动后见真心,如果你是通过观心开悟,你将先见真心,出离真心后才有心动,然后出现分别念,这是实证心动的两种情况。
开悟后,你将见到佛陀,如果你是修净土宗的,你还会见到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弥陀佛还会对你莞尔一笑,那是一种浅浅的微笑,是一种不沾染的微笑,是一种让你立刻产生定力的微笑,绝对不是你平时想象的微笑,也绝对不是很神奇的微笑,在你意料之中,又出乎你的意料,将来你自然会知道。观音菩萨还会向你放大光明,这种光明让你立刻产生深深的定力,因此不要担心自己定力不够,释迦牟尼佛和诸佛诸菩萨早就为你想好了。这时候你见到诸佛菩萨,就像见到亲爹娘一样当下就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不像有的公案说的那样,见到弥陀佛了,就问:“你是弥陀佛吗?是弥陀佛你就摸摸我的头。”很显然这些人堕在想阴里面,已经着魔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修净土宗的行者,如果能走开悟这条路,就可以当下进入极乐世界面见弥陀和观音,何必等到死后。
开悟的人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已经开悟,如果有一丝一毫的怀疑,那你肯定没开悟。
开悟后,所有经典公案当下就懂,即使你目不识丁,也照样会懂。
刚开悟有这样一种复杂的心境:恍然大悟,想笑却笑不出来,反而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因为费了这么大事去求证,原来本来就有,想告诉别人,却又很矛盾,因为人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你说给他听好像没什么意义,给别人说法其实是很可笑的,因为你事实上什么也没说,他本来就有啊。因此,许多人这时候往往大笑后失声痛哭起来,那确实是一种很难形容的心境,任何人都将有这样一种心境,佛陀也毫不例外,看看佛经上佛陀刚开悟时的心境就知道了。任何真正的开悟都一定会有佛陀开悟时的心境,如果没有,那你一定还没有开悟,还需要加把劲儿。
禅定行者都有这样一个体会,那就是到了一定时候不由自主就出定了,再比如,你会开天目看到许多美好的境界,心中不由自主就会高兴,一高兴马上就看不到了。但在自性如来藏真心就没有这种情况,你想坐多久就坐多久,完全由你自己决定。你同样会看到很多美好的境界,但就是喜欢不起来,虽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好,但那绝不是平时的喜欢。这就是自性金刚定,不可破坏的大定。
你开始真正知道什么才是习气,并不是你平常认为的那样。当你在自性如来藏中,你会发现你无法愤怒、无法喜爱,你会很怀念以前喜怒的心境,很想再回到那种心境,这就是习气,这才是真正的习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7-21 18:51回复
    讲的很透彻,你对开悟了解程度,我感觉你还差一点就开悟了。
    不对,应该是悟的不一样。就如当年跟随佛祖的人,本来就以开悟,就是悟的不一样。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7-10-20 18:32
    回复
      感觉你出幻觉了。我目前状态是烦恼真少了,每天都很快乐。因为我是在家人, 选择性的部分法空。我真心佩服佛祖智慧。但我也是无神论者。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10-22 17:08
      收起回复
        开悟如果是一种标准 那就是有住处。所以说不要相信这些鸡汤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再厉害,那是别人家珍宝。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7-11 22:27
        回复
          了知身心空,众幻佛亦幻。圆悟一真精,十方悉普现。读圆觉经偈。与同修共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7-11 22:32
          回复
            扯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7-12 00:12
            回复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7-12 00:12
              回复
                这是萧平实导师的著作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8-07-26 17:01
                回复
                  作者应是开悟了 。六道如草芥 只有怜悯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8-09-01 10:12
                  回复
                    开悟其实就是找回本心本性 放下一切 甚至是放心亲情友情爱情和你自己。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09-14 05:27
                    回复
                      明心见性,明心就是开悟,明了心是什么,明了慧能大师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明了金刚经、心经讲的什么。
                      下面这段是臆测 ,合一不是这样合的。是天人合一和宇宙合一不是和物体合一,还是执于物相了。
                      “看任何物体好像有一种合为一体的感觉,继续深入下去,就和物体合二为一,我即是宇宙万物,宇宙万物就是我。你会发现,自己可以是石头,是树木,是黑板上的字,是影子,是声音等等,虽然自己是石头,但却极其清醒,思想非常灵敏,这时候你才能体会到为什么“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你才能体会到原来山河大地皆是自己的身体。“
                      金刚经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告诉世人要破相,不要执于看到的一切,一切相皆是虚妄。若执于天目所见,不能破相,则必为魔所迷,走入歧途。


                      IP属地:天津17楼2018-09-14 15: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