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吧 关注:22,840贴子:856,722

谈谈高洪波在江苏那两年:像老了十岁,付出最多却被黑得最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细心的朋友都会发现,高洪波在江苏执教一年半,却好像老了10岁。
高洪波是真的想在江苏干出一番事业,因为他看重了江苏的一波年轻小将,希望能在这里书写另一段传奇。
于是他来了。

(高洪波刚到江苏踌躇满志,笑容满面)
2013年底,高洪波正式执教江苏舜天。
发布会上,高洪波踌躇满志,豪言要将舜天带成一支真正的强队,超越前任的成绩。
经历了被卡马乔取代,贵州辞职,东亚帮忙师父一年后,高洪波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平台,重新证明自己的能力。
别看高洪波平时谨言慎行,格外低调,骨子里,他是一个很要强的人,从他在亚洲杯踢水瓶就能看出。


IP属地:云南1楼2017-07-20 10:16回复
    第一步:提拔大量可用之才,力争三年拿中超冠军

    (执教江苏一段时间后,高洪波明显憔悴了很多)
    确实,江苏队有一批好苗子,孙可、任航都是高洪波一直以来重用的人,甚至超过了高一期的嫡系。而当时,江苏队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孙可和任航。高洪波执教舜天以后,先后提拔了李昂、杨笑天、陶源等人,虽然他们现在被黑得很惨。
    至于现在的队长吴曦,在德拉甘手下也仅仅是一名右后卫罢了,还要跟周云竞争主力位置(现在想想都滑稽吧),正是高洪波发现了吴曦前插意识强的特点,将其安排在后腰甚至前腰的位置,这才让全国球迷醒悟,哇,原来是那天还有这么一块宝。可以说,高洪波的一系列动作,都是为长远打算,希望在3年内,帮助江苏拿到联赛冠军。(高洪波肯定想冠军的,这个没得说,不然也不会说超越前任了。)


    IP属地:云南2楼2017-07-20 10:17
    收起回复
      2025-07-18 23:52:01
      广告
      第二步,挖掘球员潜力,可惜不被理解
      高洪波一直强调,一支真正的强队,不可能只有一种战术。在德拉甘时期,虽然球队一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一年亚军,一年保级,很明显这样的趋势是有问题的。强队的意义并不在于要拿多少冠军,而是一直稳定在前列,终究会有斩获。很明显,虽然江苏拿了中超亚军以及超霸杯冠军,但在当时高洪波的眼里,舜天距离强队还有很多路要走。高洪波既然要拿冠军,要把舜天打造成真正的强队,那么高洪波就要解决很多问题。


      IP属地:云南3楼2017-07-20 10:19
      回复
        ①球队战术单调,球员特点单调
        很多江苏球迷都不愿意承认,尽管德拉甘在江苏的成就前无古人,但球队的战术还是略显单调,容易被摸透。是的,德拉甘在江苏执教的第一年就像神一样的存在。当初舜天N轮不胜排名垫底,德拉甘接手后一波连胜居然赛季末排名第四。第二年舜天又一路打到亚军,让江苏球迷瞬间觉得自己是强队了,可以跻身豪门行列了。
        事实上,很多江苏球迷也是从德拉甘时期开始涌入南京奥体中心,开始支持这支球队。由于德拉甘的战术推崇两翼齐飞,加上前面两名外援前锋,球队其实踢得很好看,大开大合,让江苏球迷过足了瘾。而且,当时舜天确实投入也不高(相比其他豪门),球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德拉甘从此在江苏球迷心中竖立了很高的形象。
        德拉甘的战术很简单,就是吉翔孙可一左一右,疯狂给达纳拉赫和耶夫蒂奇送球,加上那两年达纳拉赫状态大好,遇神杀神,也是舜天能取得好成绩的最关键一环。
        然而,当时舜天也就只有这种打法了,吉翔永远只能踢左路,孙可永远只能在右路疯跑,逼抢然后传中。你很难想像当初的孙可能像现在这样频繁换位并内切射门得分。第一年,大家都当舜天是黑马,没有在意。第二年舜天打进亚冠,拿到亚军,对不起,大家都当你是强队,都来拼你,并疯狂研究舜天的战术进行针对性布置。
        于是舜天的战术和球员特点单调的短板就暴露了,人家知道你玩反击,那我就不压上,因为以前当你是弱队,当然要压上攻你,现在都知道你是强队,当然要收回来打你反击了。
        于是舜天就不行了,开始保级,当然,达纳拉赫的受伤对舜天的影响非常大,他的技术特点是德拉甘战术的重要一环,没有了他,舜天立马下降几个档次。
        失去一个球员球队就下降N个档次,从争冠队变成保级队这显然不是强队的表现。如今的苏宁也是走舜天的老路,去年因为马丁的爆发球队成绩好,马丁没状态球队就保级。
        放眼全球,你见过那支传统强队少了一名球员就从争冠变成保级的?几乎没有!


        IP属地:云南4楼2017-07-20 10:31
        回复
          ②改变,但阻力太大
          于是,高洪波开始对球队战术和球员进行改革。
          首先,孙可不再只踢右前卫,而是尝试踢前锋,踢左边锋。这样的改变很快就收到了效果,并让国足和现在的权健收益,孙可在亚洲杯对阵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中左路内切打进世界波,正是因为如此,孙可才能在权健担任大腿。
          吉翔在德拉甘时期只踢左前卫,但他技术不够细腻,且速度不快,在现代足球中,边路球员的速度和技术能力非常重要。但吉翔有一点很让高洪波欣赏,那就是体能好拼劲足,且防守意识也不错。加上当时原本的主力右后卫周云有明显短板,所以高洪波尝试让吉翔踢右边卫。结果,吉翔居然进了国家队,成了国家队的主力右后卫。
          比如,让右后卫吴曦踢前腰,这次改造可谓是非常成功的,甚至让吴曦一跃成为郑智的接班人,国家队的主力,苏宁的队长。
          可惜,当初的舜天球迷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的世界里,球员是不能随便改变位置的,吉翔该踢左路就让他一辈子踢左路,孙可该踢右路就让他一辈子踢左路。甚至很多舜天球迷举例,说世界上哪有主教练把球员位置乱改的。(其实例子太多了,像巴西很多球员最早就是踢前锋的,后来却该踢其他位置,C罗最早是踢右前卫的,现在既可以踢中路,也能踢左路。鲁尼最早是踢前锋的,后来被弗格森改造成后腰。梅西最早也是踢右边锋的,却被瓜迪奥拉改造成了影子前锋或前腰,亨利最早也是踢边锋的,被温格改造成了中锋。韩国的车杜里最早也是踢前锋的,后来被改造成后卫,总之类似的例子多不胜数,而且成功案例一大波,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舜天为什么会有6大国脚,为什么德拉甘时期就没有,为什么只有高洪波时期有6大国脚,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IP属地:云南5楼2017-07-20 10:43
          回复
            不会玩阵地进攻的都是伪强队 对付一招鲜的办法就是和你打基本功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7-20 10:46
            回复
              ③触碰了老队员的利益
              既然要改革,就要付出很多代价。高洪波是有想法的,高洪波也是从足球出发的,可惜他的改造往往会触犯很多利益。加上舜天的环境远不像高洪波想象中的那么单纯,于是,高洪波的被黑生涯就此开始。
              高洪波上任后,舜天作出了很多改革,比如改打352战术,因为高洪波看到了舜天在2013年的防守问题,所以才决定采用三中卫,加上国内有吴曦、刘建业、孙可、邓卓翔等一波中场球员,所以高洪波认为352是最适合当时舜天的阵型。
              高洪波又提拔了此前从未在职业联赛出场过的21岁小将李昂,他和安塔尔、埃雷尔森一起组成三中卫,可谓非常大胆。
              然而,改革意味着老将陆博飞、邓小飞为为年轻的球员让路。而在舜天俱乐部,球员的收入是跟出场挂钩的,没有出场意味着收入降低。而且,两飞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也不错,于是开始制造舆论,只要球队稍有闪失,舜天球迷黑高的风波一浪高过一浪。
              改革失败,高洪波被迫妥协。


              IP属地:云南7楼2017-07-20 10:51
              收起回复
                第三步,为江苏足球留下更多人才。
                高洪波上任后,提拔21岁小将李昂担任主力中后卫。重用杨笑天、陶源等小将(虽然他们至今被黑,但如果没有高洪波的提拔,苏宁恐怕还找不到可用的球员)加上刘建业、孙可、吴曦、任航、吉翔。江苏足球的国内球员亦是达到井喷。
                加上舜天引援不利,只能用2014和小陀螺冲锋陷阵,不得以时,高洪波甚至让埃雷尔森冲锋陷阵,还受到了不错的效果。于是国内球员挑起大梁,高洪波时期,舜天的大部分进球都是由国内球员打进。
                于是造成了一种错觉,江苏队的国内球员不比恒大差,如果再买两个外援,可以赶超恒大。
                所以,当2015年苏宁入主买来萨米尔和A罗后,外界普遍认为,舜天实力强大,6大国脚+4大外援,栓条狗都能夺冠,加上此前舆论对高洪波一系列改革的不满,倒高的声音达到了顶峰。
                至于孙可和任航的出走,根本原因就是钱给的不够。看看国内足球的环境,孙可当红国脚,竟然只有100万年薪,看看恒大一波队友,想想都辛酸。
                然而孙可离开江苏这笔帐却算在了高洪波身上,认为高洪波和孙可不合。可事实上孙可却一直非常感恩高洪波,去年高洪波离开国足帅位后,孙可还公开力挺,甚至因为自己受伤离场向高洪波表示歉意。
                然而这些,江苏球迷都看不到。


                IP属地:云南8楼2017-07-20 10:58
                收起回复
                  2025-07-18 23:46:01
                  广告
                  ④稳定,高洪波已经实现了第一步
                  事实上,即便在如此糟糕的环境里,高洪波还是基本完成了他的第一步。2014年足协杯决赛,若不是2014浪费空门机会,若不是邓小飞终场前接连出现诡异低级失误,冠军早已到手。
                  而在德拉甘时代,以及苏宁时代的一年亚军,一年保级的规律,也没有在高洪波身上看到。第一年第八,第二年第六,对于当初的江苏队的实力来说,并不算太差。可以说,如果内部环境稳定一点,投入再稍微大一点,高洪波是可以完成自己的三年目标的。
                  然而一切只是如果。因为至今江苏球迷提到高洪波还是咬牙切齿般的恨,恨不得将高洪波祖坟掘地三尺。
                  崔龙珠带队保级,没人骂,卡佩罗带队一场没胜没人喷。反而是在江苏期间为球队呕心沥血,想尽一切办法改革和提高球队的高洪波,被球迷喷得狗血淋头。
                  所以,就保级吧,有血性。


                  IP属地:云南9楼2017-07-20 11:02
                  收起回复
                    送他们两个字:活该,其他我都懒得说了


                    IP属地:福建10楼2017-07-20 11:04
                    回复
                      2014年号称投资3亿,实际上内援市场引援花过一分钱吗……


                      IP属地:吉林11楼2017-07-20 11:27
                      收起回复
                        蓝鲸小杆子初恋般的信仰被利用了而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7-20 12:36
                        回复
                          对于那两年,想起真的除了伤感的仿佛要流泪的感觉,就是对某渣的可耻,一个全心付出的教练,赢一场比赛算是鸡蛋挑骨头的指责,输了就是疯狗一样的黑,想起那些场景,不知道如果是国安,恒大,上港就这样的球迷哪怕就是保级队的球迷会这样吗,摸着良心说这样的人还是球迷吗,想起真是气的想说***的是某种动物


                          IP属地:陕西15楼2017-07-20 12:45
                          回复
                            叙事部分很精彩,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症结部分有不同看法,投入、媒体、球员、球迷都是次要环节,最终分崩离析的原因是:俱乐部高层的不信任和不配合。
                            无论是14年10轮过后的董事会干涉变阵,还是赛季中期不职业的卖掉德阳;
                            无论是14年夏窗接近压哨的引援托洛扎,还是1415冬窗的压哨引援萨米尔……
                            这些都完完全全的反应了俱乐部对教练组的态度,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意外”就不会是意外了。
                            14年,尽管德阳的发挥一般,但老高是不想换他的,毕竟是手里最好的牌;最后俱乐部必须换,老高没办法只能答应,但要求的是换一个能力不差德阳的人选,教练组敲定了一个荷兰的高中锋,最终没来,来的是俱乐部看中的托洛扎。
                            1415,老高看中了荷甲的德莱乌,结果通气会都宣布了,到末了还是没来,最后来了个“大腿”(“大爷”)萨米尔。
                            而萨米尔与高氏舜天整整磨合了半个赛季,始终未能找到最佳共存方式,再加上15夏窗孙可的离队换现,老高彻底放弃了这段“孽缘”。
                            所以说,俱乐部的不信任和不配合才是罪魁祸首,其他神马都是浮云。
                            同理,在北控,相信只要俱乐部高层始终坚持信任、支持老高,即使投入没那么大,也会有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老高之前履历中,给予其支持最大的就属国家队一期了,剩下的自己去想


                            16楼2017-07-20 15: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