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无罪吧 关注:53贴子:3,820
  • 6回复贴,共1

新、旧《唐书》对李绩评价差异与原因探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 要:同为正史的新、旧两《唐书》对于历史人物——李勣,在对其评价上有着天壤之别,《旧唐书》褒扬甚高,《新唐书》则贬词不断。这种评价的差异源于两书迥异的治史风格,《旧唐书》沿袭汉唐史书的纪事风格,而《新唐书》深受宋代义理的影响,重纲常伦理。著史风格的差异产生不同的人物评价标准,从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评价。
关键词:《旧唐书》;《新唐书》;李勣;评价差异


IP属地:河北1楼2017-07-19 09:16回复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新、旧《唐书》中人物评价的差异已有不少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李勣这一历史人物为线索,通过两《唐书》中对李勣评价的差异,从唐宋治史风格的转变入手,探究产生评价差异的内在原因。一、新旧唐书《李勣传》的异同
    李勣,原名为徐世勣,字懋功。后因受李渊赏识而被赐姓李,高宗永徽年间避太宗讳将李世勣改名为李勣,大唐开国后因战功被封为英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曾破东突厥、薛延陀、高句丽,为唐王朝的建立巩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新、旧唐书对李勣均有作传,且事迹记载较详。通过对两书中李勣传的比较,可知史家对李勣一生事迹的描述大同小异,但两书对李勣的评价却具有很大差异。《旧唐书·李靖李勣传》史臣曰:“近代称为名将者,英、卫二公,诚烟阁之最。英公振彭、黥之迹,自拔草莽,常能以义藩身,与物无仵,遂得功名始终。贤哉垂命之诫!敬业不蹈贻谋,至于覆族,悲夫!赞曰:功以懋赏,震主则危。辞禄避位,除猜破疑。功定华夷,志怀忠义。白首平戎,贤哉英、卫。”“《旧唐书》的编者认为李勣、李靖二人为凌烟阁功臣之首,属汉初名将彭越、英布之类,虽“自拔草莽”(李勣早年投身于瓦岗起义军),但是能够“以义藩身,与物无仵”(以义待人保身,与人无争),所以能够保全功名,善始善终,并对其孙徐敬业叛乱并致其家族覆灭表示深深地同情。


    IP属地:河北2楼2017-07-19 09:17
    回复
      在《旧唐书》编撰者的笔下,李绩的形象是闪耀而高大的。然《新唐书·李靖李勣传》赞曰:“勣乃私己畏祸,从而导之,武氏奋而唐之宗属几歼焉。及其孙,因民不忍,举兵覆宗,至掘冢而暴其骨。呜呼,不几一言而丧邦乎?惜其不通学术,昧夫临大节不可夺之谊,反与许、李同科,可不戒哉!”从中可看出,史家仅把李勣、李靖放于唐初名将之列,并未凸显二人为功臣之首的地位。不仅如此,史家认为李勣因“私己畏祸”、赞同高宗立武氏为后,并认为武氏专权、唐室倾危,乃至徐氏家族覆灭乃李勣之过,将李勣与许敬宗、李义府之流归为一类。许、李两位官品不高,仕途不顺,在立后问题上一味迎合高宗的意愿,这完全是为了谋求高位的心态,这种过分追求私利的官员历来为史家所诟病。 二、两《唐书》有关李勣评价歧异的焦点


      IP属地:河北3楼2017-07-19 09:17
      回复
        《新唐书》编于北宋时期,主要由欧阳修、宋祁等人组织编纂。前人已著《旧唐书》,北宋王朝为何重修唐史,在欧阳修起草的《进新修唐书表》中说得十分明白。总结有三点:一是向往唐政权“为国长久”,希望效法“其典章制度之英”;二是感叹继唐之后竟是一个“衰世”,割据时期所修《旧唐书》“使明君贤臣、俊功伟烈,与夫昏虐贼乱、祸根罪首,皆不得暴其善恶”,因而达不到“垂劝戒,示久远”的目的;三是北宋君臣都希望另修一部唐史,“补缉阙亡,默正伪谬,克备一家之史,以为万世之传”。以上三点,尤其是后两点反映了宋代编史者对五代时编撰的《旧唐书》指导思想的不满意,认为《旧唐书》“昏虐贼乱、祸根罪首,皆不得暴其善恶”,达不到“垂劝戒,示久远”的目的,因此要重修唐书。基于以上指导思想,《新唐书》对那些动摇唐代统治地位的“祸根罪首”,抨击得非常严重,这突出地表现在对武则天的评价上,《新唐书》编者以武则天为“弑君篡国之主”,甚至恨不得她遭“大戮”,而李勣从侧面支持了高宗立武氏为后。永徽六年(655),高宗欲立武则天为皇后,遂召见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于志宁商议。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坚决反对,于志宁不敢发言,李勣借口有病未参加。后来,高宗私访李勣,并征询其意见,李勣言曰:“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并进一步驳斥褚遂良所谓的“违先帝之命”,乃是臣下对天子家事的干预。这样,就把高宗从道德和伦常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了,而且还进一步维护了皇权。如此一来就坚定了高宗更换皇后的决心,不久,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在这里,我们找到了李勣被批的原因之一,李勣认为易后是皇帝的家事而没有反对,编者因武后的罪过而迁怒于李勣,认为其私己畏祸,未具备为人臣子的气节。至于李勣赞同高宗易后一事,纵观《旧唐书·李勣传》全篇,传中并未提及李勣支持高宗易后的对话,但《旧唐书·褚遂良传》载:“六年,高宗将废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遂良固执不从„„勣对曰:‘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帝乃立昭仪为皇后,左迁遂良潭州都督。


        IP属地:河北4楼2017-07-19 09:18
        回复
          另:李勣原名徐世勣,武德年间高祖因功赐姓李,后避太宗讳隐去“世”字,故名李勣。字“懋功”为《新唐书》记载,《旧唐书》并未记载他的字。


          IP属地:河北6楼2017-07-19 09:27
          回复
            解封了吗


            IP属地:河北7楼2019-10-17 15:01
            回复
              欧阳修宋祁的评价靠谱,李绩跟李靖差远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1-17 16: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