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培训吧 关注:8贴子:45
  • 0回复贴,共1

纺织培训-中纺培训-鑫兰牛仔浆染母液加入助剂对阴阳离子判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鑫兰纺织浆染职工与中纺培训互动部分:
1-浆染母液加入助剂对阴阳离子判定?
首先要了解所用助剂在工艺中的用途和适应环境。
例:有一种助剂要适应工艺:温度90℃、PH值为8-9的工作液,那么我们应当选取该助剂,浓度比工作液偏高10%左右,并用NaOH溶液调制工作液PH值为9-10,升温到95℃。静置2小时以上,观察工作液有无沉淀和分层现象。如有沉淀现象可以判定这种助剂不能配伍。如有轻微分层,适当调至正常工艺条件再观察,所有分层现象不建议使用。如果工作液工艺条件PH值4-5,调制工作液的试剂为:36%的盐酸或98%的硫酸。调制工作液PH值为3-4后再观察结果。
2-织造车间前准备上浆时,碰到新纤维和新织物上浆工艺怎么确定?
(1)取样
本企业生产中应用相似规格的纱线(工厂里面织机织造效率最高的机台上的经纱)取10m-20m,进行数据采集并检测(表面毛羽(放大镜观察)、断裂强度、断裂延伸、上浆率)
取样上浆率测试方法:
(1)将原纱在烘箱温度105℃环境下(恒温)烘燥1小时,放入干燥器内平衡30min并称重G1
(2)将称重后的纱样放入5g/L NaOH溶液中升温到95℃-97℃煮炼30min,滤出纱样,用清水洗涤干净再放入105℃恒温烘箱内烘燥2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平衡30min称重G2,如此循环,G2稳定为止)
(3)=上浆率
(2)小样浆纱工艺
取相近规格的新布种纱线,根据浆料亲和性理论,选择合适的浆料及配伍性调制浆液。一般浓度5%-7%即可。调制好以后升温到95℃-97℃,放入浆纱样(浆纱前纱线先烘至恒重再称重G2),让纱线充分浸透。取出上浆纱绕在烘板上(烘板为两边钉上相对应的钉,保证所绕纱线长度为10m-20m)将烘板放入105℃烘箱2小时。以最快速度取下,放入干燥器平衡称重G1,上浆率为。重复实验3-5次。找出与标准纱样最相近的上浆率的纱线进行同项目检测,再与标准纱样分析对比。如果检测结果断裂强度达到或超过标准纱样,而断裂伸长不达标,应该在浆液配伍中加入柔软剂或多加柔软性较好的丙烯酸酯。总之要达到最低的上浆率成本而满足最佳的上浆效果。若果所浆纱毛羽贴伏不好,则应提高淀粉用量等。
(3)大货浆纱工艺的确定
最关键的是确定的上浆率指标一定要达到。
大样工艺上浆率=浆液浓度×吸浆滤
吸浆率:原纱吸取浆液的重量。
例:原纱为100kg,吸取的浆液为80kg,吸浆率则为:
注意:吸取的浆液一定要检测正确。如果吸浆率偏低或偏高,能通过调节浆纱速度、浸浆棍压力、压浆棍压力及浆液浓度、浆液粘度等指标来实现。
3-C/R面料×T/PU牛仔面料
定量分析时C/R误差较大如何控制
检测机构测试:17%R,棉83%。鑫兰品质部检测数据与检测机构有偏差,如何解决?
纤维定量C/R两种成份方法:按照GB/T 2910.6-2009/ISO 1833-6:2007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6部分: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
推荐用甲酸/氯化锌法,其他方法也可以用。
GB/T 2910的部分规定了采用甲酸/氯化锌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纤维两组分混合物含量的方法。如试样中有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存在时,则应预先试验是否溶于试剂。
本部分不适用于混合物中的棉纤维已经受到严重的化学讲解,也不适用于粘胶纤维、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中存在不能完全去除的耐久性整理剂或活性染料,致使其不能完全溶解。
警告:使用GB/T 2910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出现偏差已与鑫兰温经理沟通,主要还是对标准的理解以及对条件控制的精准度,操作的任何细节都会导致误差的产生,最终的原因就是对条件把控不到位导致过溶现象。
最后:甲酸/氯化锌试剂试剂:20g无水氯化锌(质量分数>98)和68g无水甲酸加水至100g。检测机构配制方法:204g氯化锌+640ml甲酸+23ml水(简单办法)
来源:中纺培训 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修改!


1楼2017-07-18 19: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