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 关注:130,906贴子:981,072

回复:教程:议论性散文写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二# 情景再现法
再现,就是将一种场景展现在人的面前。
方法是直接借用名人的作品,经历,设置相关的情景,场景,人物,情节等等,展开合理的联想,重复当时发生的事。
需要艺术地再现人物在某一时期的细腻的心理行为,或者是气势磅礴的历史性时刻的壮丽场景,或者是再现文学形象的事件。同时,也要加上几句议论,表达出对生命个体的感受联系实际,在文章中展现出浓郁的时代或历史气息。
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四五十字就是到顶,那些百字的叙述在议论文里是完全不必要的。
下面举一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7-20 10:53
回复
    冰冷的刀刃在项羽脖子上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滚烫的红黑色迸出,细碎的血珠在风中飞扬,沉重的叹息声不绝于耳。宝剑静静地躺在江边,刀刃上触目惊心的红色已没有了温度。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恒古不变的自然定律,让楚霸王永远,永远,定格,成为历史,成为经典,成为永恒。(有删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7-20 10:56
    回复
      #三# 时空交错法
      有时候很多名人对某一事件会有各种看法,当积累下来后却难以全部运用。
      对此提出一种方法,在共同的主题的情况下,从不同角度形成名人观点,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部分年代国家的顺序先后,加强紧凑的表达效果。
      下面举一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7-20 11:26
      收起回复
        “太傅此言差矣。”下首的杜牧胸有成竹的说,“吾读遍史书,得到秦亡的原因。岂不闻秦爱纷奢,然士人……可怜焦土的结局。”
        “慢来!”未等不服气的贾谊答语,文学大师苏洵厉声喝住,然后拍着胸脯说:“公之言也未必就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所以我认为贿赂是秦灭之因。(有省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07-20 11:28
        回复
          明日更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07-23 22:41
          回复
            【议论性散文—思路结构】
            结构章法,是作为说理文的重要因素。
            下面首先明确议论性散文的基本结构,再从主体方法入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7-07-24 14:18
            收起回复
              #一# 基本结构
              开头引出观点或论题,以比喻,拟人,排比,对比,设问等等引出观点。
              最最基础的要求就是直入正题,点明中心观点。议论性散文也要求语言优美,对于相关情境的假设描绘也需要掌握。作为引论部分,建议在百字以内,以免过长引起的观点模糊,内容重复等问题。
              主体论证一般三个片段,可以相应的过渡句突出,简明就可。切记不要写着写着就成一大段,这是不利于也不符合逻辑思维的严密。每个片段先做散文化叙述,再议论性评说,契合写作要求。
              叙述方面比如点例式,面例式,引用式等都是在当下应试作文里有需求的。
              实际生活也是作文里的一个能增色的方法,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论述,使文章有现实意义,在印象分方面是有所提高的。
              结尾干净利落,照应开头,总收全文,点题揭示观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7-07-24 14:32
              回复
                今日更新继续。边码边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7-07-26 09:03
                回复
                  #二# 主体结构安排
                  主体结构,指的是除却开头结尾以外的文章主体。
                  紧凑,有序的主体排版,会给阅读带来极大的丰富感。
                  下面会提供三种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基本的方法(范例删改)。
                  在真正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达到最好的效果。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7-07-26 09:10
                  回复
                    一,主体并列式。
                    技法解释,主体并列即三个分论点。
                    最基本的就是三段,分别作为三个分论点。方向可以一致,也可以不同。
                    每一个分论点作为起头,以举事例为基本要求,进行分析与呼应。
                    例如高考作文《青春永不朽》中,分别以三毛/林徽因/奈良美智的青春是不朽的作为论点,讲述叛逆,智慧,创造的青春。其目的都归结于不朽。
                    又例如作文《腾飞雄鹰,傲视苍穹》中,从经济成就,科技水平,民生改善,国际影响四大方面进行论证,内容充实丰富,排比句用的十分到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7-07-26 09:33
                    回复
                      二,纵横对比式。
                      纵横,一种时间空间上的概念。
                      对比,是对同一个主题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之间的差异得出优劣或者重要性等等。
                      常见的情况下是需要一两句过渡的。可是,反观当下,如果那么,则不然等等一些词语和句型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想通过描写或者其他方法过渡也是可以的,总之要有一种转折的感觉。
                      下面举个例子。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7-07-26 09:41
                      回复
                        海子曾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袁隆平的愿望,是纯粹的让人起敬的。作为科学家,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任务,深知自己的本分。
                        反观我们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如他般心无杂念?谁能够像他一样坚守自己淡泊宁静的精神家园?譬如郭敬明大言不惭的宣称写作就是为了赚钱。想想吧,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人的思想感情和境界淡出视角,朴素之心将会覆灭于何处?(范例大量删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7-07-26 09:48
                        收起回复
                          三,主体递进式。
                          递进式,是指论述的内容一步步深入,达到本质。
                          一般用的多的是对于讲道理和解决方法是比较有用的,应用于人事方面。
                          写作中,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从为什么到怎样/如何做到进行论证,让他人明白所要表达的真正目的。
                          就像以前写递进的句子一样,最后的一个小句,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下面通过段落开头的采取来说明。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7-07-26 10:14
                          回复
                            要保持青春的状态,我们需要乐观开朗的心。
                            (这一节是引例论证,从乐观的人生态度来写)
                            青春的不朽更需要我们学会忘记。
                            (紧接着的一节与上一节处在相同的地位,不朽要学会忘记)
                            青春,并不意味着我们只需要热血和激情,更须难得的一份沉稳。
                            (真正递进的一小节,指出深一层的如何保持青春的状态,一个更字解决问题)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7-07-26 10:21
                            回复
                              dd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7-07-26 10: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