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伯贤揉了揉略微酸涩的眼睛。
现在估摸着应该够了时间吧,庙外的雨好像也渐渐小了。
“师傅,师傅我们走了。”
边伯贤轻声唤着,小心翼翼地戳了戳师傅的太阳穴,见他没什么动静,就又加大了力度。
这一戳师傅果然醒了。
“唔恩——伯贤呐——呃——走吧。”
师傅晃晃悠悠地从地上爬起来,抱着酒壶头也不回的就打开了庙门。
而边伯贤则大包小包的跟在老神棍后面,嘴里还咬着一本蓝面书。
也不知道师傅是什么毛病,每次只要睡着了天打雷动都不醒,就连把酒壶放在他鼻子口他都不带醒的,可只要有人用了力怼他太阳穴,他立马就能迷迷糊糊爬起来。
师傅叫什么,他从来没问过,也从来都不知道。
稠密的雨丝在世间作着最后的留恋,昏昏沉沉的天气,边伯贤那块老古董手表也不走了。
不知道两个人走了多久,总算是在晚霞即将褪去的时候到了尹家村。
远远就看见一群人在村口处或蹲或站的等着了。
一个中年男子一下就看见了老神棍和他的小徒弟,连忙小跑着凑上去,一把握住老神棍的手。
“道长呀您可算来啦!”
男子面色有着难以掩饰的激动,说着半纯不纯的普通话,夹带着一些南方口音。
“嗯,久等了。”
老神棍半眯起眼睛,不动声色地抽出自己的手,装模作样的对着男子点了点头。
“不久不久!鄙人是这里的村长,来道长跟我来,您一定要救救我们呐——来,志和,把这位小道长带去村里熟悉熟悉环境。”
村长妥善地安排好跟在后面的边伯贤,他手上的大包小包早就被四五个人提在手里,簇拥在小众当中。
边伯贤早已习惯了这样的阵仗,朝着师傅微微鞠躬就跟着一位叫志和的男子朝村子里先走了。
师傅应该是去村长房间了吧。
边伯贤自顾自地点了点头,耳边响起了热情的村民的声音:
“小道长,这里是我们平常住的地方,当时还找了风水师来看过。”
“可惜这风水应该是老有变化,村子出了几件大事,吓得一些小年轻都赶紧跑回城里去了。”
志和忧心忡忡地看着人丁不多的尹家村,其他几个人便哀声叹气接连附和着。
台阶上蹲着的几个小孩,坐在摇椅上剥豆子的老人,一个个都好奇地抬起脑袋看着边伯贤。
“现在基本上这里的男丁大多都去谋出路了,也有有良心的,都陪伴着村庄度过一轮又一轮的灾难。”
“一轮又一轮?”
边伯贤抓住重点,偏头疑问道。
“对啊,之前有个得道高人路经此地,说咱这里有化不开的怨气,一开始还不信,后来——小道长您请进。”志和一边说一边带着边伯贤到为他准备的客房,打开陈古的木门,吱呀一声传进所有人的耳朵里。
“化不开的怨气吗……若是过于沉重,可能我师傅会有些吃力啊。”
边伯贤用着师傅教的老套路,先为他铺好后路。
“没事!没事!”志和丝毫不为所动,表情甚至更加急切,“小道长您是不知道,以前来这里的驱鬼师察觉到怨气,根本就不敢答应来驱鬼,你师傅是第一个来驱鬼的啊!”
边伯贤心里漏了半拍,担忧之色浮上眼底,那些厉害的驱鬼师连答应都不敢答应,那仅凭师傅这三脚猫的功夫……
边伯贤不敢再想下去,连忙摇了摇脑袋,接过热情村民手里的自己的行李包裹,就三言两语打发他们走了。
“那小道长先休息着,我跟哥几个去做点菜,路途奔波,明天夜里再驱鬼!”
志和是个懂得察言观色的人,对身边的人打了几个手势,便都纷纷退下,临走时还帮边伯贤把木门关好了。
一安静下来,边伯贤就开始乱逛,之前那个志和说的东西,他都没听进去什么,就在自己的屋子里到处乱摸乱看。
仔细翻看后,其实自己的房间还是有一个小后门的。
透过窗户就可以看到小后门后面的景象。
是一个空间比较大的空地,空地上有十几座石头做的桌椅,应该是平时他们村有什么活动的地方吧。
“叩叩叩。”
有人在敲门。
“请进来罢。”边伯贤稍微提高声音,侧头看了看响起来的后门。
“叨扰了。”
是老人的声音。
边伯贤连忙打开后门,门外站着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妪。
“小师傅,你是村长请来驱鬼的吧?”
老妪的声音透着一股沧桑和缓平,像被贮藏已久的老年轮,腰垂的可怜。
“是是是,您进来坐坐吧!”
边伯贤扶着老妪,两个人就在后门槛那里不进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