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在城市各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商家聚人气、消费者图方便,餐饮店成了其间最热闹的所在。餐饮企业也把进驻综合体当成转型渠道,然而记者从省餐饮行业协会20日举办的商业综合体品牌发展峰会上了解到:大量餐饮企业其实是“赔钱赚吆喝”。
餐饮成综合体“主角”,仅两成店家赚钱
开业不久的南京江宁景枫广场,每天中午、晚上不少人前来就餐。餐饮回归大众化,综合体似乎提供一方“沃土”。“综合体完备的物业免除企业不少烦恼,停车方便、冬暖夏凉,顾客消费体验好。”小厨娘餐饮管理服务公司前年开始入驻并已布局十几家综合体门店,公司总经理王方浩说,综合体提供轻松消费场景,以80后、90后人士为目标群体,满足其休闲社交亲子等需要。另一方面,入驻综合体比在街边开店要少五六项手续,更省心、省事。
不少餐饮老板坦言,从街边店转战综合体,主要目的是打品牌。尤其是新办企业,进驻人流量大、人气旺的综合体,无形中已经做了广告宣传。
“很多综合体定位由吸引消费者‘逛逛顺便吃饭’,变成‘吃饭顺便逛逛’,综合体成了‘舌尖上’的‘茂’(mall),餐饮成为业态‘主角’。”省餐饮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于学荣说,强大电商冲击波下,餐饮店成为少有没被打垮的实体店。但若考虑到个性化、多层次、多样化餐饮消费需求,对照综合体“主角”定位,其间餐饮质量参差不齐,问题其实不少。
看上去客流涌动,其实面临巨大生存压力,稍加留意商业综合体餐饮区,不难发现时不时有店面转让、装修。“进‘茂’有风险,入‘茂’需谨慎。”百纳餐饮总经理吕晓阳说,目前餐饮业“大吃小、小吃慢”,综合体餐饮店只有20%赚钱,其生存周期一般只有3年,每个月消失门店超过10%。
表面热闹内里压力大,对标定位成关键
综合体很多餐饮店前,常见顾客排队等待翻台。何以赚少亏多?
餐饮店进驻综合体,可与购物、文娱、亲子等业态互补,推动购物中心向生活中心转变,但两者人流、商流并不完全等同。“一定要对标。再好的综合体,也不是餐饮进去就能赚钱。”煌飞鸿文化餐厅董事长万征感慨。去年,他在南京夫子庙地区一家综合体开设门店,本以为人气旺,岂料这里的顾客大多来自外地,区域人流、购物人流并非吃饭人流。综合体每天22时打烊,餐饮店顾客只得走消防通道出门,也必然影响生意。
多位餐饮店老板坦言,进“茂”成本高,房租尤其让他们“喘不过气来”。食朝汇餐饮经过3年多经营,开了6家门店。“虽然生意还行,但一点也不敢松懈。”公司董事长润卫华举例,入驻新街口一家高端综合体,物业费涨到105元/平方米,无奈将门店面积从1700平方米压缩到750平方米,但这笔支出仍很可观,加上不断上涨的人员工资、食材成本等,赚钱太不容易。
“餐饮店定位很重要。”珍宝坊董事长宋永山说,几年前珍宝坊入驻紫峰大厦,按照高档会所定位,13个包间装修花了1000多万元,苦撑没多久,赶紧放下身段改成普通餐馆,才使经营得以维持。
综合体餐饮业的巨大压力,还因为同质化竞争激烈、产品缺乏个性。不少店不仅菜品口味相近,甚至连店名也大同小异。塔可餐饮董事长余杭宁坦言,和他一样首批入驻某综合体的一批宁波餐饮企业后来都关掉了;武进一家综合体一半以上店铺给了餐饮企业,结果大家日子都难过,他们的门店经营几个月即撤离。
综合体自身谋转型,餐饮业开辟新“战场”
“商业综合体这块‘大蛋糕’,并非每个餐饮企业都有能力分享。” 于学荣说,餐饮店进综合体要有准确定位,让目标消费群与综合体消费环境匹配,弄明白“你是谁”“你的顾客是谁”。
百纳餐饮最早入驻南京德基一期,接着转战德基二期,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坚持两年多之后停止。百纳餐饮总经理吕晓阳说,餐饮店入驻综合体,一样面临重新洗牌、优胜劣汰。停业不可怕,关键是调整思路,做特色、做精品,门店经过改造后定位为越南餐厅,一举成功。上个月,第二家越南餐厅在南京河西一综合体开张,生意同样火爆,盈利可观。
商业综合体本身,如今也因过度竞争进入调整转型期。业内人士判断,未来城市大型综合体将逐步让位于社区型综合体。“社区‘茂’将是综合体发展的主流方向。”王方浩说,交通便捷和生活购物习惯的改变,让城市大型“茂”越来越少,未来餐饮业应关注城市社区和周边城镇商业综合体。它们更接地气,或将成为餐饮业竞争“主战场”。
2015年元旦试营业的百利广场,位于南京江宁区禄口镇,占地3万平方米,已集聚妈妈柴火灶、奶酪时代、金湖龙虾等27家餐饮门店,两年多来门店更新率控制在20%以内。以“妈妈柴火灶”为例,每天晚上至少翻台两次,日均营业额2万多元,生意比市区综合体门店好得多。“伴随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商业综合体‘下乡’是必然趋势,小而精、功能全的区域型和社区型商业茂潜力巨大。”百利广场负责人胡长全介绍,眼下德天肥牛、老娘舅等20多家餐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