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若琪二三事,看到她又在做好事就忍不住要爆料一下

郑晓蔚吹一波
百家号07-06 17:27
文/郑晓蔚
看到惠若琪最近又在做好事,就忍不住又想夸一波。
一
近日,她的公益基金正式成立了。赵金才、陈亚云、樊玲三名曾为女排事业作出贡献的运动员、教练员成为惠若琪公益基金首批资助对象。
惠若琪话不多,也不喜欢用自我标榜的大词,但你总是能够从她温言婉语中感受到饱满的真诚。
比如说起这个基金成立的初衷,她不会调用那些形而上的褒义词,而是淡淡道“领到第一批奥运奖金之后,我开始有了这个想法。毕竟我们是最后被记住了的人,还有好多默默无闻的人也付出了很多。我有能力了,应该做点什么。”然后,她便自掏腰包五十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首批资助的三位对象包括原江苏女排教练赵金才(身患癌症)、原江苏女排队员陈亚云(心脏疾病)、原河南女排队员樊玲(患白血病) 。谈及恩师赵金才,惠若琪忍不住哭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本可以与家人在一起,但因为排球事业每天陪伴更多的是我们。”

惠若琪回忆说,“我15岁那年从体校进一队,赵导是一队主教练。练了一个月快到联赛了,赵导跟我说队里缺人,很可能让我打大部分比赛。我不自信,赵导给了我很多鼓励。赵导生病后一直控制得很好,可前一段时间再次发病,我很想为他做点什么。”

师父之恩,惠若琪都记着。
谈及江苏队友陈亚云,惠若琪也对她的病情很是了解。“很多年前她查出了心脏病,做了开胸手术,很危险的,我们队所有人一起去看她,看到本来活蹦乱跳的一个人,一下子就虚弱到躺在那里说不出一句话,大家都哭了。”
同袍之谊,惠若琪也都记着。
二
三四年前,见过一次惠若琪。
一个北京前同事来南京旅游,我约她吃晚饭,她说有约了。我于是买了两袋金陵盐水鸭想给她带回去。问她饭局方位,这会方便过去吗?她说,“没事你来,惠若琪正请我吃饭呢。”
老同事初涉体育媒体圈时曾在中国女排跟过队,后来转行做其他了。没想到,她依然跟女排队员保持着坚固的联系。甚至,老同事已经“大牌”到让惠若琪请客,这让我一度怀疑她在吹**。
拎着两袋盐水鸭杀进店堂,如果不是同事面部辨识度高,我很难承认坐她左手边的便是惠若琪。她戴个宽边眼镜,素颜,试图把自己包装在路人甲的人设中——当然美貌依旧是基本盘。我问:“这样没人能认出你来了吧。”她答:“嗯,只要坚持坐着别站起来就没人能认出来。”小姑娘还挺幽默。

餐桌上盛放着各类特色小吃的碗碟,可见惠若琪点菜还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光盘行动结束之后,惠若琪买单去了。
我事后想,老同事早不用打理排球口了,完全可以将这个采访对象像整理过期名片一样丢弃, 但她没有;而惠若琪也不可能动用这个不再从事排球报道的“消音话筒”输出个人的正面新闻——如果势利一点,她完全可以闭门谢客省下一单,但她也没有。两个并没有利益瓜葛的人能够欢快地约到一起 ,那只能是朋友。
后来在电视上看见惠若琪,总想起她请客吃饭这件事,觉得她是随和而热诚的。
三
由于惠若琪全家都在南京生活,所以北京体育媒体圈的朋友有时会托我这个南京媒体人帮忙要一下她的联系方式。里约奥运会女排夺金后,北京朋友想给她做一个人物专访,就托我帮忙要个手机号。体育部同事给了我一个,但北京朋友反馈说打不通。同事又给了我一个惠若琪爸爸的手机号。这次北京朋友打通了。
惠爸爸得知媒体朋友来意后,连忙解释说“那个号码我们家小惠早不用啦。”然后,令北京朋友感动的一幕出现了,他很热心地给记者提供了惠若琪的另一个手机号。
拨通后,惠若琪不端一点架子,很爽快地答应了北京朋友的采访要求。后者便带着摄影记者赶到了南京,顺利完成了报社交代的采访任务。我后来在网上看到了惠若琪不厌其烦应摄影记者要求借用排球道具摆造型的各种照片,也是会心一笑。这家报社我以前待过,工作风格我太熟悉了——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人人玩命,摄影记者也是相当敬业,因此我估计惠若琪被折腾够呛,但也会由衷感叹她对每个人的友好与善意。

后来我想,父女两人待人都是如此真挚友善,也许,这就是家风传承吧。
四
像惠若琪这种骨子里透着善良的姑娘,根本不需要刻意摆弄人设,因为不经意间,她的举手投足里就会散发出人性的光亮。
她并不需要刻意营造美好,因为她是美好本身。

郑晓蔚吹一波
百家号07-06 17:27
文/郑晓蔚
看到惠若琪最近又在做好事,就忍不住又想夸一波。
一
近日,她的公益基金正式成立了。赵金才、陈亚云、樊玲三名曾为女排事业作出贡献的运动员、教练员成为惠若琪公益基金首批资助对象。
惠若琪话不多,也不喜欢用自我标榜的大词,但你总是能够从她温言婉语中感受到饱满的真诚。
比如说起这个基金成立的初衷,她不会调用那些形而上的褒义词,而是淡淡道“领到第一批奥运奖金之后,我开始有了这个想法。毕竟我们是最后被记住了的人,还有好多默默无闻的人也付出了很多。我有能力了,应该做点什么。”然后,她便自掏腰包五十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首批资助的三位对象包括原江苏女排教练赵金才(身患癌症)、原江苏女排队员陈亚云(心脏疾病)、原河南女排队员樊玲(患白血病) 。谈及恩师赵金才,惠若琪忍不住哭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本可以与家人在一起,但因为排球事业每天陪伴更多的是我们。”

惠若琪回忆说,“我15岁那年从体校进一队,赵导是一队主教练。练了一个月快到联赛了,赵导跟我说队里缺人,很可能让我打大部分比赛。我不自信,赵导给了我很多鼓励。赵导生病后一直控制得很好,可前一段时间再次发病,我很想为他做点什么。”

师父之恩,惠若琪都记着。
谈及江苏队友陈亚云,惠若琪也对她的病情很是了解。“很多年前她查出了心脏病,做了开胸手术,很危险的,我们队所有人一起去看她,看到本来活蹦乱跳的一个人,一下子就虚弱到躺在那里说不出一句话,大家都哭了。”
同袍之谊,惠若琪也都记着。
二
三四年前,见过一次惠若琪。
一个北京前同事来南京旅游,我约她吃晚饭,她说有约了。我于是买了两袋金陵盐水鸭想给她带回去。问她饭局方位,这会方便过去吗?她说,“没事你来,惠若琪正请我吃饭呢。”
老同事初涉体育媒体圈时曾在中国女排跟过队,后来转行做其他了。没想到,她依然跟女排队员保持着坚固的联系。甚至,老同事已经“大牌”到让惠若琪请客,这让我一度怀疑她在吹**。
拎着两袋盐水鸭杀进店堂,如果不是同事面部辨识度高,我很难承认坐她左手边的便是惠若琪。她戴个宽边眼镜,素颜,试图把自己包装在路人甲的人设中——当然美貌依旧是基本盘。我问:“这样没人能认出你来了吧。”她答:“嗯,只要坚持坐着别站起来就没人能认出来。”小姑娘还挺幽默。

餐桌上盛放着各类特色小吃的碗碟,可见惠若琪点菜还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光盘行动结束之后,惠若琪买单去了。
我事后想,老同事早不用打理排球口了,完全可以将这个采访对象像整理过期名片一样丢弃, 但她没有;而惠若琪也不可能动用这个不再从事排球报道的“消音话筒”输出个人的正面新闻——如果势利一点,她完全可以闭门谢客省下一单,但她也没有。两个并没有利益瓜葛的人能够欢快地约到一起 ,那只能是朋友。
后来在电视上看见惠若琪,总想起她请客吃饭这件事,觉得她是随和而热诚的。
三
由于惠若琪全家都在南京生活,所以北京体育媒体圈的朋友有时会托我这个南京媒体人帮忙要一下她的联系方式。里约奥运会女排夺金后,北京朋友想给她做一个人物专访,就托我帮忙要个手机号。体育部同事给了我一个,但北京朋友反馈说打不通。同事又给了我一个惠若琪爸爸的手机号。这次北京朋友打通了。
惠爸爸得知媒体朋友来意后,连忙解释说“那个号码我们家小惠早不用啦。”然后,令北京朋友感动的一幕出现了,他很热心地给记者提供了惠若琪的另一个手机号。
拨通后,惠若琪不端一点架子,很爽快地答应了北京朋友的采访要求。后者便带着摄影记者赶到了南京,顺利完成了报社交代的采访任务。我后来在网上看到了惠若琪不厌其烦应摄影记者要求借用排球道具摆造型的各种照片,也是会心一笑。这家报社我以前待过,工作风格我太熟悉了——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人人玩命,摄影记者也是相当敬业,因此我估计惠若琪被折腾够呛,但也会由衷感叹她对每个人的友好与善意。

后来我想,父女两人待人都是如此真挚友善,也许,这就是家风传承吧。
四
像惠若琪这种骨子里透着善良的姑娘,根本不需要刻意摆弄人设,因为不经意间,她的举手投足里就会散发出人性的光亮。
她并不需要刻意营造美好,因为她是美好本身。